反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7516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是一种以燃煤为主的反火炉。
技术背景-
目前以燃煤炉为主用于取暖或炊事的群体数量仍然很大,所采用的炉 具在取暖或炊事方面往往无法兼顾,特别是取暖方面很不尽人意,室内温 度很低,如果改造取暖设施如增加暖气片、热水管道等,这些措施虽然可 以改善取暖效果,但是导致使用者成本增加,而且施工量增加。另外,现 有的炉具其火焰基本上通过烟筒直接排放,热量利用率较低,增加能源消 耗,增加有害气体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反 火炉,它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使用环境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反火炉,包括炉内壁和炉圈,炉内壁和炉 圈之间设有耐火保温填料,炉内壁下方为炉篦,上端口为火焰出口;炉圈 固定在灰箱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内壁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体,所 述的炉圈包括具有一定间距的内炉圈和外炉圈,外炉圈上部高于内炉圈; 在内炉圈的顶端且位于内、外炉圈间隙内设有反火圈,反火圈外缘与外炉 圈之间设反火口,在外炉圈上位于反火口下方设有过火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反火口为整体设置于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的环状反火口。 也可以是设置于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的扇形反火口。
所述的外炉圈为金属导热炉圈。或者是内部为环形空腔的炉圈套,该 炉圈套外设有液体热介质进口和出口 。
所述的外炉圈上设有一台面,该台面通过均布的支撑立柱固定在灰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火焰出口上方置放炊具或炉盖时,火焰 经火焰出口和反火口进入内炉圈和外炉圈之间的缝隙,再此滞留与外炉圈 进行热交换,通过外炉圈向室内提供充足的热量;另一方面,火焰滞留在
内炉圈和外炉圈之间的缝隙,避免直接排出,可提高热量利用率,节省能源。


下面结合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l炉内壁,2内炉圈,3耐火保温填料,4过火口, 5外炉圈,6
反火口, 7反火圈,8灰箱,9炉篦,IO火焰出口, ll立柱,12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
反火炉,包括炉内壁1、内炉圈2、耐火保温填料3、外炉圈5、反火 圈7、灰箱8、炉篦9、立柱ll、台面12等。
炉内壁1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体,上端口为火焰出口IO,下方为炉篦
9。炉圈包括具有一定间距的内炉圈2和外炉圈5,金属导热外炉圈5上部 高于内炉圈以便于置放炊具或炉盖;炉圈固定在灰箱8上面。炉内壁l和 内炉圈2之间设有耐火保温填料3,在内炉圈2的顶端且位于内、外炉圈间 隙内设有反火圈7,反火圈7可以是环形板状,也可在环形板状的外缘设向 下的翻边,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设整体环状反火口6,火焰经过反火口 6进入内、外炉圈间隙内。在外炉圈5上位于反火口下方设有过火口 4,过 火口 4可连接烟筒。
外炉圈5上设有一台面12,该台面通过均布的支撑立柱11固定在灰箱 8上。
当火焰出口上方置放炊具或炉盖时,火焰经火焰出口 10和反火口6进 入内炉圈和外炉圈之间的缝隙,再此滞留与外炉圈5进行热交换,通过外
炉圈向室内提供充足的热量;另一方面,火焰滞留在内炉圈和外炉圈之间
的缝隙,避免直接排出,可提高热量利用率,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其它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反火口也可为设置于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的扇形反火口。最好位
于远离过火口 4的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
外炉圈为内部为环形空腔的炉圈套,该炉圈套外设有液体热介质进口
和出口。
权利要求1、反火炉,包括炉内壁和炉圈,炉内壁和炉圈之间设有耐火保温填料,炉内壁下方为炉篦,上端口为火焰出口;炉圈固定在灰箱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内壁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体,所述的炉圈包括具有一定间距的内炉圈和外炉圈,外炉圈上部高于内炉圈;在内炉圈的顶端且位于内、外炉圈间隙内设有反火圈,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设反火口,在外炉圈上位于反火口下方设有过火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火口为整体设 置于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的环状反火口。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火炉,其特征在于,反火口为设置于反火圈 外缘与外炉圈之间的扇形反火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圈为金 属导热炉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圈为内 部为环形空腔的炉圈套,该炉圈套外设有液体热介质进口和出口。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反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炉圈上设有一 台面,该台面通过均布的支撑立柱固定在灰箱上。
专利摘要一种反火炉,属于炊事或取暖的炉具,主要解决热量利用率问题。它包括炉内壁和炉圈,炉内壁和炉圈之间设有耐火保温填料,炉内壁下方为炉箅,上端口为火焰出口;炉圈固定在灰箱上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内壁为上小下大的锥筒状体,所述的炉圈包括具有一定间距的内炉圈和外炉圈,外炉圈上部高于内炉圈;在内炉圈的顶端且位于内、外炉圈间隙内设有反火圈,反火圈外缘与外炉圈之间设反火口,在外炉圈上位于反火口下方设有过火口。它结构简单、热能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环境温度。特别适于城乡无集中供热的地区使用。
文档编号F24B1/195GK201014517SQ20072001977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增春 申请人:王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