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755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特别是一种洗洛用水装置和 制冷装置均固定在一整体外壳内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家庭用热水器现在主要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 燃煤热水器,釆用的能i来源为电能、燃气、煤炭。以上普通型热水器存 在如下问题 一、能源利用较低,基本以1比1能i进行转换;二、存在 安全隐患,电类易造成触电事故,煤气和燃煤存在CO中毒问题;三、舒 适性下降,以上产品主要是燃烧式,工作过程中,会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 气,使用者需要打开窗口,使房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交换,以满足人正常 使用氧气的需要,因此,房间内热量容易损失。市场上出现部分使用空调 装置制作相关热水器,可以有效提供空调制热时有较好换热效果和热量利 用率,与电热水器相比,节约用电有30%-60%。但目前的热泵热水器全 部都是分体式,即水箱部分与压缩机部分是分开的,将压缩机部分安装在 室外,将水箱部分安装在室内,这种分体式热泵热水器存在以下缺点一、 该类产品占用空间大;二、安装时必须有相关专业人员负责,造成巿场上 普及率低;三、热水装置独立存在,造成外观不好;四、安装烦瑣等,以 上问题对推广热泵热水器带来了不便.
中国专利号200520060284.X提供一种空气源贮水式热泵热水器,包 括有控制器、压縮机、储液罐、蒸发器、膨胀阀、四通阀、贮水箱,贮水 箱的冷水进口与供水管道连接,贮水箱的热水出口与用户的用水管道连 接,工质依次经压缩机,四通阀进入贮水箱中的换热管,从换热管流出的 工质再经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储液罐、再回到压缩机,其中贮水箱 与膨胀阀之间设有换热器,贮水箱的工质出口与换热器的高温工质入口连 接,换热器的髙温工质出口与膨胀阀的工质入口之间连接,蒸发器的工质 出口与换热器的低温工质入口连接,换热器的低温工质出口与四通阀的工 质入口连接,换热器的低温工质入口与出口之间装有调节阀,控制压缩机、 蒸发器、四通阀、换热器、调节阀的控制器分别与之电连接.该热水器热 交换率高,但是仍然需要特种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而且体积大,不利于家
庭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操作 灵活、不需要有相关专业人员安装、安装简单方便、占用空间小、热交换 率较高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包括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 置,二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的洗洛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 均固定在一整体外壳内。
所述二装置固定在外壳内的托盘上。
所述洗浴用水装置包括保温水箱、水位开关、第一电磁阀、第一过滤 网、水泵和第二电磁阀,进水接口与保温水箱进水管连接,其连接管路上
顺序接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一电磁阀;保温水箱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 污口及水泵相连,水泵上缠有电加热带,水泵出口经过管道与水流开关及 热水出水接口顺序相连;第二电磁阀位于水泵与第一电磁阀的管路之间。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四通闲、蒸发器、盘管、第二过滤网和离 心风扇,压缩机两端分别与四通阀S端和D端相连,四通阀c端与盘管
一端相连,盘管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过滤网、毛细管和蒸发器B端,蒸发
器A端与四通阀E端相连,离心风扇及风扇电机位于蒸发器一侧,盘管
置于保温水箱内。
所述压缩机两端管路之间连接有卸荷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由于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均固定在外 壳内的托盘上,占用空间小。安装时,只需要把进水接口与自来水管道接 通,热水出水接口与用户用水管道接通,不需要专业人员安装。同时,本 实用新型为一整体式设计,节约铜管用量,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少热董损失, 有效提髙热交换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控制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洗洛用水装置俯视图, 困4为洗洛用水装置左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拆开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l.压缩机、2.卸荷阀、3.蒸发器、4.离心风扇、5.风扇电机、 6.第二过滤网、7.毛细管、8.盘管、9.排污口、 10.水泵、ll.电加热带、
12.保温水箱、13.水流开关、14.热水出水接口、 15.第二电磁阀、16.进 水接口、17.第一过滤网、18.第一电磁阀、19.四通阀、2(K顶盖板、21.保 温水箱顶盖、22.右端盖、23.过滤格栅、24.水位托架、2S.托盘、26.左盖 板、27.前面板、28.蒸发器拍水架、29.蒸发器支架、30.风扇窝壳、31压缩 机地脚橡胶、32.盘管固定架盖、33.盘管固定架、34、水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
图1-图5,本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包括洗洛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 二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洗洛用水装置包括保温水箱12、水位开关34、第 一电磁阀18、第一过滤网17,.水泵10和第二电磁阀15,进水接口16与 保温水箱12进水管连接,其连接管路上順序接有第一过滤网17和第一电 磁阀18。保温水箱12的出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污口 9及水泵10相连, 水泵10上缠有电加热带11,水泵10出口经过管道与水流开关13及热水 出水接口 14顺序相连。第二电磁阀15位于水泵10与第一电磁阀18的管 路之间。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l、四通阀19、蒸发器3、盘管8、第二过 滤网6和离心风扇4,压缩机l两端分别与四通阀S端和D端相连,四通 阀C端与盘管8—端相连,盘管8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过滤网6、毛细管 7和蒸发器B端,蒸发器A端与四通阀E端相连,离心风扇4及风扇电 机5位于蒸发器3—側,盘管8置于保温水箱12内。压缩机l两端管路 之间连接有卸荷阀2。本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其他支襻结构部分如下制 冷装置和洗洛用水装置都固定在托盘25上,从右到左依次安装蒸发器3、 固定在蒸发器支架29内,蒸发器支架29固定在风扇窝壳30上,风扇窝 壳30由螺钉固定在托盘25上,蒸发器3下側设有蒸发器拍水架28,固定 在托盘25上,用以接收蒸发器3流下的冷凝水。接下向左平行放置压缩 机1和水泵10,右側接着固定保温水箱12,保温水箱顶蓋21、顶盖板20 依次放置在保温水箱12顶部上并固定。前面板27用螵钉面定在顶盖板20 和托盘25上,过滤格栅23插在右端盖22内,右端盖22用螺钉固定在右 側,左盖板26用螵钉固定在左側,以此完成安装装配.
制冷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整个装置在通电条件下,压缩机1启动, 压縮机1产生的的高温髙压冷剂经过四通阀C端,通过铜管流入盘管8, 保温水箱12内常温条件的水使盘管8内的髙温髙压的冷剂变为常温髙压 冷剂,保温水箱12内的水吸收热量变为热水.冷剂再到毛细管7减压, 铜管内的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冷剂,进入蒸发器3,由空气对流吸收热量, 进入压缩机l,进行再次循环。洗洛用水装置工作如下整个装置在通电
条件下,自来水经过外接水源管路,流经第一过滤网17,经过第一电磁阀 18,继而进入保温水箱12,水经过制冷装置加热后,经过管路被水泵10 抽入,水温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经过水流开关13,热水出水接口 14 直接送出使用.如果水温未满足使用时,控制部分打开第二电磁阀15,水 泵10工作,进行保温水箱12内部水循环加热,同时电加热带ll对流过 水泵10的水进行电加热,使水快速达到要求温度,当水温满足要求时, 关闭第二电磁阀15,同时提示用户,可以满足用水要求.
图l中,Kl为髙压保护开关,用以保护压缩机的高压电路。盘管一 端与四通阀C端的连接管路中设有温度传感器T4,毛细管与蒸发器B端 连接管路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T3,用以检测铜管温度。保温水箱内设有 水温传感器T5,以此监测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保温水箱内设有四档水位 分别为Ll、 L2、 L3和L4,分别表示最髙水位、髙水位、低水位和最低 水位。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包括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二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的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均固定在一整体外壳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二装置固 定在外壳内的托盘(25)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洗洛用水 装置包括保温水箱U2)、水位开关(34)、第一电磁阀(18)、第一过滤网(17)、水泵(10)和第二电磁阀(15),进水接口 (16)与保温水箱进水 管连接,其连接管路上順序接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一电磁阀;保温水箱的出 水口通过三通分别与排污口 (9)及水泵相连,水泵上缠有电加热带(ll), 水泵出口经过管道与水流开关(13)及热水出水接口 (14)顺序相连;第 二电磁阀位于水泵与第一电磁阀的管路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制冷装置 包括压缩机(l)、四通阀(19)、蒸发器(3)、盘管(8)、第二过滤网(6) 和离心风扇(4),压缩机两端分别与四通阀S端和D端相连,四通阀C端 与盘管一端相连,盘管另一端依次连接第二过滤网、毛细管(7)和蒸发器 B端,蒸发器A端与四通阀E端相连,离心风扇及风扇电机(5)位于蒸 发器一側,盘管置于保温水箱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两 端管路之间连接有卸荷阀(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包括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二装置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的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均固定在一整体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由于洗浴用水装置和制冷装置均固定在外壳内的托盘上,占用空间小。安装时,只需要把进水接口与自来水管道接通,热水出水接口与用户用水管道接通,不需要专业人员负责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为一整体式设计,节约铜管用量,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少热量损失,有效提高热交换率。
文档编号F24H4/02GK201007557SQ20072004751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3日
发明者伍光辉, 姜凤华, 张智冬, 毛先友, 新 王, 程志明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