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185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地,空调是一种对室内空间进行通风和/或制热或制冷的设备。天花 板安装空调是一种室内单元安装在天花板中的空调。天花板安装空调包括围 绕风扇的热交换器。天花板安装空调的外部空气供给管或者直接连接在室内
单元上,或者通过单独的连接套件(connectingkit)连接在室内单元上。
然而,在外部空气供给管直接连接在室内单元上的情况下,由于热交换 器设置成围绕风扇,因此外部空气入口部必须穿过热交换器,这使得外部空 气入口部需要形成为具有窄的宽度。此外,在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中,难以 安装和使用外部空气入口部。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外部空气入口部无法提 供足够量的空气来调节室内空间。
此外,在外部空气供给管通过单独的连接套件连接在室内单元上的情况 下,由于热交换器围绕风扇,连接套件必须联接到位于单元的本体与单元的 前面板之间的入口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接套件的宽度使得室内单元的 安装高度必须增加,因此这种结构不能用于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空调可充分地增大外部空气入口部而 无需增加空调的安装高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空调可用于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
本发明的又一个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空调可对室内空间进行通风而无需 增加单独的通风风扇。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的空调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侧的外部空
气入口;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引导部,其将通过外部空气
入口进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外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的内部。
该空调可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并且引导部可设置在热交换器与 前面板之间。引导部可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将内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 的内部。
该空调可包括外部空气进气室,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设置在壳体中,且 位于热交换器的周缘的外部,外部空气通过外部空气入口进入到所述外部空
气进气室中。该空调还可包括空气出口通路,其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 述壳体之间;以及至少一隔板,其限定形成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并且将外
部空气进气室与所述空气出口通路隔开。该空调还可包括制冷剂管道连接 器,所述制冷剂管道连接器联接至制冷剂管道并且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室。
该引导部可包括进气口,其将内部空气引导到热交换器的内部;以及
连接通道,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连接通道从外部空气进气室通向进气口。连接 通道可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周缘的外部。引导部可包括引导槽,外部空气通 过所述引导槽从连接通道通向进气口。该空调可包括覆盖壳体的前面板,并 且引导槽可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凹入。连接通道可以进入外部空气进气 室的顶部。该空调可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将内部空气和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 热交换器的内部。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增大外部空气入口部而无需增加空调的安装高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可用在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中。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可对室内空间进行通风而无需增加单独的通风风扇。
通过附图和以下的描述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进行详细地阐述。其他的特 征通过以下的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连接通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外部空气进气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在空调的壳体110上设有前面板120。在前面板120上形成 有用于将空气从室内空间吸入到壳体110中的进气栅格121。围绕进气栅格 121的周缘形成有出气口 122,以将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在出气口 122上 形成有用于调节空气的排放方向的百叶窗(未示出)。
在壳体110中设有风扇130。所用的风扇130可为离心风扇130,离心 风扇130沿其轴向吸入空气并沿其径向排出空气。风扇通过马达(未示出) 来旋转。
围绕风扇130的周缘设有热交换器140。热交换器140弯成近似矩形或 环形。
围绕热交换器140的外部形成有空气出口通路,以对应于前面板120的 出气口 122。
在风扇130与前面板120之间设有引导部150。在引导部150中形成有 用于引导由风扇130吸入的空气的进气口 151。引导部150可抵靠热交换器 140的一侧(图1中的上端侧)安装。
外部空气进气室160由位于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两侧上的隔板161所限 定形成。由此,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与热交换器140的空气出口通路隔开。
外部空气进气室160可设置在壳体110的边缘。此处,热交换器140的 制冷剂管道连接器141弯成直角,以使得制冷剂管道连接器141可设置在壳 体110的边缘。在本实例中,壳体110的空气循环量最少的角可用于形成外 部空气进气室160。因此,尽管形成了一个外部空气可流入到壳体110中的 空间,但却不会减小空调的吸入能力和排放能力。
热交换器140的制冷剂管道连接器141穿过外部空气进气室160。制冷 剂管道连接器141简化了外部制冷剂管道的联接。制冷剂管道连接器141或 者容置在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中,或者暴露在外部空气进气室160的外部。
在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中形成有使来自外部的空气可以进入的外部空气入口部孔162。外部空气入口部孔162连接至连接管163。连接管163连接 至外部空气供给管10。
外部空气进气室160可与形成在壳体110中的空气通路连通。此处,外 部空气进气室160可与风扇130的进气口 151连通。此外,外部空气进气室 160可与通向热交换器外部的空气通路(或空气出口通路111的顶部)连通。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空调的连接通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所示的空 调的外部空气进气室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对使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与空气通路连通的结构进行 描述。
在引导部150中形成有连接通道155,所述连接通道155用于连接外部 空气进气室160和引导部150的进气口 151。此处,连接通道155设置在热 交换器140的外部(或空气出口通路lll中)。在引导部150中形成有连接 至连接通道155中的引导槽156。引导槽156用于增大外部空气的空间,以 使外部空气顺畅地从连接通道155通向进气口 151。连接通道155位于将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与进气口 151隔开的引导部 150上,且形成在热交换器140的外部,因此不需要在热交换器140的一侧 (图1中的上端侧)上安装使空气进入的结构。因此,即使壳体110的高度 没有增加,也可以将空气充足地供给至内部空间。
此外,连接通道155与风扇130的进气口 151连通,使得风扇130的吸 力可以吸入外部空气。因此,不需要安装单独的通风风扇来通过空气供给管 10吸入外部空气。此外,由于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与引导部150的进气口 151连通,因此进入进气口 151的外部空气在被排放至室内空间之前可与室 内空气充分地混合并且与热交换器充分地交换热量。
此外,通过在引导部150中形成连通孔,外部空气进气室160可以与引 导部150的进气口 151连通。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造的空调的功能进行描述。
根据制冷剂的循环方向,所述空调可以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运行。 此处,空调可以在伴有通风模式的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运行。以下仅对同 时在制冷模式和通风模式下运行的空调进行说明。
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膨胀的制冷剂供给至热交换器140,并且风扇130旋转。
风扇130施加吸力,由此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壳体110中。此处,引导部 150的进气口 151沿风扇130的轴向平稳地引导室内空气的吸入。
风扇130还对外部空气进气室160的空间施加吸力,从而将空气供应管 的外部空气吸入到外部空气进气室160中。经由外部空气进气室160吸入的 外部空气穿过连接通道155,并且进入引导部150的进气口 151。此处,引 导槽156沿与前面板120相对的方向凹入,从而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使经由连 接通道155吸入的外部空气平稳地流动。
由此,吸入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沿风扇130的轴向被吸入的同时进 行混合。沿风扇130的轴向吸入的空气沿风扇130的径向排出,并且在穿过 热交换器140时进行制冷。穿过热交换器140的空气到达形成在热交换器140 外部的空气出口通路。空气出口通路中的空气穿过前盖(front cover)的出 气口 122并且被排放入室内空间。因此,由冷却的室内空气和外部空气对室 内空间同时进行制冷和通风。
当空调仅被设定在通风模式时,风扇130如上所述进行旋转;然而,制 冷剂不被供给至热交换器140。此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没有被冷却,而 是仅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
为了防止增加壳体的高度,本发明增加外部空气入口部的尺寸以对室内 空间进行充分地通风,使得空调可以安装在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中,并且避 免了必须安装单独的通风风扇。
尽管参照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应该理解的 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实现多种其他变型和 修饰。更具体地,在本发明、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可以对主题 结合排布的组成部件和/或排布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除了组成部件和/或排 布的多种变型和修改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可选择的替代。
前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为示例性的,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 的启示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中。本说明书旨在解释而非限制权 利要求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多种替代、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 见的。
此处描述的实施例的说明用于全面理解多种实施例的结构。这些描述并
8非用于彻底说明使用此处描述的结构或方法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构件和特 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了本发明的基础上,可显而易见地得 出多种其他的实施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或者由本发明推导出其他实施 例,因此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实现结构的和逻辑的替换 和变化。因此,所披露的内容和附图应被看作为是解释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此处可以单独地和/或共同地引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术语发明 仅出于方便的考虑,而并非用于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限制在任何具体的发明 或发明概念中。此外,尽管此处已经说明并描述了具体的实施例,应该说明 的是,任何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目的的后续的装置可以取代示出的具体实施 例。本说明书用于包含任意的和所有的实施例的后续变型或变化。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发明易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和其他此处没有具体描述 的实施例的结合。
上述公开的主题用于解释而并非用于限制,并且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用于 涵盖所有落入本发明的实质精神与保护范围内的变型、改进和其他实施例。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最宽广的解释及其等同变化 来确定为法律允许的最大程度,而不应该限制于或局限于上述详细说明。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阐述了本发明,但是可以理解 的是,所使用的词语是说明和描述用词语而非限制性词语。由于可以在不脱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主要特性的情况下以多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还应该理解的 是,除非特别说明,上述实施例不受限于上述说明的任何细节。更确切地, 上述实施例应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中进 行宽泛的解释。因此,可以在所附的、目前所述的以及修改的权利要求书的 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变化。
工业实用性
为了防止增加壳体的高度,本发明增加了外部空气入口部的尺寸以对室 内空间进行充分地通风,使得空调可以安装在天花板较低的建筑物中,并且 避免了必须安装单独的通风风扇。
9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侧的外部空气入口;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引导部,其将通过所述外部空气入口进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外部空气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其中所 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前面板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将内部空气引导到 所述热交换器内部的进气口。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外部空气进气室,所述外部空气 进气室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周缘的外部,外部空气通 过所述外部空气入口进入到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中。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还包括空气出口通路以及至少一隔板, 所述空气出口通路形成在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隔板限定形成 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并且将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与所述空气出口通路隔 开。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还包括制冷剂管道连接器,所述制冷剂 管道连接器联接至制冷剂管道并且穿过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进气口以及连接通 道,所述进气口将内部空气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外部空气通过所述 连接通道从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通向所述进气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 周缘的外部。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引导部包括引导槽,外部空气 通过所述引导槽从所述连接通道通向所述进气口 。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还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前面板,其中所 述引导槽沿远离所述前面板的方向凹入。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连接通道进入所述外部空气进气室的顶部。
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调,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将内部空气和外 部空气吸入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于所述壳体的一侧的外部空气入口;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引导部,其将通过所述外部空气入口进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外部空气引导到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
文档编号F24F1/00GK101506588SQ200780031752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8日
发明者崔硕浩, 朴京花, 李晶雨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