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00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机,该落地式空调机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 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用于将从所述 进风口吸进的空气送至所述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具有吸入格栅,其设置在落地式空调机本体的前 面板的下部;机壳,其使进风口面向该吸入格栅而设置在本体内;多翼式风 扇(、>口 、乂夕77乂 ),其设置在该机壳内(由机壳、多翼式风扇和风扇电 动机构成送风机);热交换器,其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在送 风机的吹出口的上方;吹出口,为了使在热交换器处与制冷剂热交换的空气 向室内送出而将其设置在本体的前面上部;以及排水盘,其在热交换器的下 端部的正下方且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和前面板之间设置,以便接收从热交换器 流下的露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另外,如专利文献2的图4所示,公开有一种空调设备,在形成外观的 前面开口的^/L壳内,在上部收纳送风风扇,在下部收纳热交换器,其特征在 于,对应送风风扇的前面,设置形成有吐出口的吐出格栅单元,以便堵住机 壳的前面开口;对应热交换器的前面,设置形成有吸入口的吸入格栅单元, 以便堵住机壳的前面开口。(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平8-2007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88280号公才艮专利文献1的落地式空调机是为了确保空间而设计的,其目的是在吸 入格栅的背面侧能够安装使用30 50mm厚度的、弯曲成波紋状的长寿命过 滤器。专利文献1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 的排水盘配置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和前面板之间,排水盘的前面与落地式空调机本体的左右侧面板的前端的弯曲部(凸缘部)的背面抵接,排水盘处于距 前面板有若干距离的状态。另外,吸入格栅与该左右侧面板的前端的弯曲部 (凸缘部)的前面抵接,由此,在吸入格栅和机壳的前面之间形成与排水盘 的进深尺寸相当的空间,在该空间内长寿命过滤器与吸入格栅相接触而配 置。通过这样的结构,长寿命过滤器的使用成为可能,可以用排水盘接收从 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另外,专利文献2中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壳内的上部收 纳送风风扇,在下部收纳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下部位于后方且向前方倾斜 设置,热交换器的排水盘与热交换器的下端部相对应配置在机壳内的进深 部。形成专利文献1中的前面板以及专利文献2中的吐出格栅单元的方法 有由压力加工通过弯曲金属板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方法,或通过合成树脂成 形形成为规定形状的方法。特别是,在所述前面板或吐出格栅单元的前面形 成空气吐出口时,该部分的强度下降。弯曲金属板时有必要采用厚金属板, 或者需要安装加固材料进行加固等,若采用厚金属板,则存在成本提高以及 开闭或拆卸不便的问题,而如果安装加固材料,则存在该部分的部件成本或 安装成本提高的问题。另外,在采用合成树脂成形时,存在加厚不仅提高成 形成本,而且如果设置厚的加固肋条,成形时因缩孔(Lt寸)生成凹坑,故 平面形成困难等问题。另外,当如上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由热交换器冷却的 冷气与专利文献1的前面板或专利文献2的吐出格栅单元碰撞,在前面板的 背面或吐出格栅单元的背面产生露水,该露 K流下弄湿下方的过滤器或其他 部分,而且还有可能弄湿设置有落地式空调机的地面。发明内容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点,为了对空调机本体内的电气设备部件、送风装 置、排水盘及空气吸入过滤器等方便地进行修理、检查及清扫,提供一种技 术,将前面板分成能够独立操作的上下的前面板,进而,改善在前面板的背 面侧产生露水的现象,同时当以薄的厚度形成前面板时能够实现加固。第l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冲几本体的前面开口知配 置的前面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在前面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在所述空调机本体内形成的、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 空气通路上,在所述下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 后方配置热交换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上面具有空气 出口的风扇机壳内收纳以电动机驱动的多翼式风扇的结构,所述热交换器的 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与所述风扇机壳的空 气出口的上方倾斜地相对,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的上面开口 的位置配置排水盘,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前壁的上部分形成所述出风口,在 所述上部前面板的背面区域内,以围绕所述出风口的方式粘贴发泡苯乙烯等 发泡隔热材料,所述排水盘设置为使该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面向所述排水 盘的上面开口 。第2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l发明中,所述发泡隔热 材料的结构为分割成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粘贴的上部发泡隔热材料和在所 述出风口下方部分粘贴的下部发泡隔热材料。第3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l发明中,在所述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在所述发泡隔热材料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一体形成有面向所 述排水盘的上面开口的檐部。第4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2发明中,在所述下部发 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在所述下部发泡隔热材料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一体形成 有向后方伸出的檐部。第l发明中,其构成是将前面板分成上部前面板和下部前面板,在下 部前面板形成进风口,在上部前面板的前面形成出风口 ,在下部前面板的后 方配置送风装置,在上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热交换器。即使在将上述在前面 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以薄的厚度形成时,通过在上部前面板粘贴的发 泡隔热材料可以实现上部前面板的加固,可谋求降低成本,制作也变得容易。 另外,由于粘贴在上部前面板的发泡隔热材料的重量轻,因此在控制重量增 加的状态下可以实现上部前面板的加固,上部前面板的开闭或拆卸变得容 易。另外,送风装置的修理、检查以及空气吸入过滤器的清扫、更换,可在 上部前面板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下部前面板的开闭或拆卸来进行,作业变得 容易。而且,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检查或清扫的热交换器或者排水盘的检查 或清扫,可在下部前面板的关闭的状态下,通过上部前面板的开闭或拆卸来进行,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即使在上部前面板的背面侧产生了露水,由于利用下方的排水盘 接住并排水,因此空调机本体内的电气设备部件、送风装置及空气吸入过滤 器等不会被该露水弄湿。第2发明中,在第l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由于发泡隔热 材料分割为粘贴在出风口周围的上部发泡隔热材料和粘贴在其下方的背面 区域部分的下部发泡隔热材料,因此向出风口周围粘贴的作业变得容易,而 且发泡隔热材料能够可靠地附着在前面板的背面侧。第3发明中,在第l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由于通过在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形成的檐部将露水导入排水盘,因此可以稳定地进行结 露处理。第4发明中,在第2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由于通过在下 部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形成的檐部将露水导入排水盘,因此可以稳定地进 行结露处理。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和室外机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实施 例1 )图2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下部前面板的状态下的前面立体 图;(实施例1 )图3是图1的OC处的纵剖面放大侧视图;(实施例1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面 立体图;(实施例1 )图5是拆除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上部前面板的隔热材料的状态下的 背面立体图;(实施例1 )图6是图1的D-D处的剖面放大图;(实施例1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排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实 施例1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出风口的叶片构成的背面立体-图。 (实施例1 )附图标记说明1 落地式空调机2 空调机本体2A 前面开口3 进风口 4A 出风口 5热交换器 5A 板状风扇 5B制冷剂管 6送风装置7 空气入口8 空气出口9 风扇机壳10 多翼式风扇11 前面板 11A下部前面柘_ 11B上部前面+反12 电动积j25 排水盘26 隔热材料26A下方的隔热材料 26B上方的隔热材丼+27 控制部28 控制面板部30 电气设备盒 3 0A控制部31 檐部35 纵向叶片 36横向叶片38 第1电动机39 第2电动机40 第3电动机42 连杆机构43 连杆才几构 50 室外机 60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开口部配置的前面板,具 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在前面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在所述 空调机本体内形成的、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在 所述下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热交换 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上面具有空气出口的风扇机壳 内收纳以电动机驱动的多翼式风扇的方式,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其下部 向后方倾斜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与所述风扇机壳的空气出口的上方倾斜地 相对,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的上面开口的位置配置排水盘, 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前壁的上部分形成所述出风口 ,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背 面区域,以围绕所述出风口的方式粘贴发泡苯乙烯等发泡隔热材料,所述排 水盘设置为使得该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面向所述排水盘的上面开口 。以下 记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和室 外机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图2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下部前面板的 状态下的前面立体图;图3是图1的C-C处的纵剖面放大侧视图;图4是 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面立体图;图 5是表示拆除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上部前面板的隔热材料的状态下的背 面立体图;图6是图1的D-D处的剖面放大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 空调机的排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 出风口的叶片结构的背面立体图。在图中,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1是设置在室内地面上的类型,与收纳 制冷剂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它们热交换用的送风机51等的室外机50构 成一组分体式空调装置,空调机1和室外机50通过空调机本体2的侧面一53和由隔热材剩-净皮;寰的制冷剂配管52连4矣在一起。 孔1A形成在空调机2的左右侧面,可以选择使用任意一个。空调机l在从 进风口 3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 4A的空气通路上,配置有热交换器5和送 风装置6,该热交换器5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设置以使空气流入 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6则用于将从进风口 3吸进的空气向热交换器5的 空气流入面送出,送风装置6采用在风扇机壳9内收纳风扇10的方式,该 风扇机壳9具有从进风口 3吸进空气的入口 7和向热交换器5送出空气的出 o 8。下面具体说明空调机1。空调机1和具有前面开口 2A的空调机本体2 形成为纵长形状,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由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 面板11盖住。在前面板11中形成有进风口 3和出风口 4A,前面板11由在 朝斜前方设置的左右侧壁上纵长地形成进风口 3的下部前面板11A、和在前 壁的正面形成出风口 4A的上部前面板IIB构成。下部前面板IIA是将前壁 11A1和在其左右端部向后方延伸且朝斜前方的左右侧壁11A2 —体成形的合 成树脂的成形体。另外,上部前面板IIB是将上壁、前壁11B1和在其左右 端部向后方延伸且朝斜前方的左右侧壁11B2 —体成形的合成树脂的成形 体。连通进风口 3和出风口 4A而在空调机本体2内形成的空气通路上,在 下部前面板11A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6,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后方配置热交 换器5。送风装置6采用在前面设有空气入口 7、在上面设有空气出口 8的 风扇机壳9内、收纳以电动机12驱动的多翼式风扇10的方式。多翼式风扇 IO是在分隔板10A的周边部等间隔地且圓状配置多个叶片10B的众所周知 的结构,通过旋转从前面开口吸入空气,从多个叶片10B的间隔向周围吐出。 以使电动机12进入到多翼式风扇10内的方式,分隔板10A的中央部向前凹 进,在该凹进位置将分隔板10A的中心与电动机12的旋转轴结合起来。风扇机壳9采用具有形成有空气入口 7的前壁和从其左右延伸的左右侧 壁的背面开口的方式。电动机12通过安装螺丝14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后 壁2B的规定位置,在该状态下,经由隔热材料56,通过安装螺丝13将风 扇机壳9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的规定位置上,以便堵住该背面升 口。通过该安装,多翼式风扇IO的前面开口与空气入口 7相对。多翼式风 扇10通过旋转其前面开口从空气入口 7吸入空气,从多个叶片IOB的间隔向周围吐出空气,该被吐出的空气沿着风扇机壳9的形状从上方的空气出口8向上方送出。另外,在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的背面和左右侧壁的背面 的大致整个面上粘贴有隔热材料56、 57。如图6和图7所示,热交换器5采用制冷剂管5B贯通大致等间隔地并 排的纵长的铝制板状风扇5A的方式,以空气流入面在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 口 8的上方与该空气出口 8倾斜地相对的方式,热交换器5的上部相对于其 下部向后方倾斜设置,上部靠近或抵接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下部接近 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而且,热交换器5的左右宽度为其左右边到 达空调机本体2的左右侧壁附近,在正投影状态中,该左右宽度为跨越上部 前面板11B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大小。该构成的目的是得到宽广的热交换面 积。在空调机本体2中,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的正下方配置排水盘25,以 使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25的上面开口 ,由排水盘25接收从热交 换器5流下的露水。为了使从送风装置6的空气出口 8向上方送出的空气广泛供给到热交换 器5的空气流入面,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口 8的左右宽度形成为大致接近热 交换器5的左右宽度的尺寸。在风扇机壳9的前方,跨越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的左右部的安 装板29上安装有电气设备盒30。电气设备盒30中收纳有空调机1的电源部、 含有印刷电路板等电气部件的控制部30A。因此,如图2等所示,电气设备 盒30设置成从空调机本体2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前面设置具有显示空调机1的运转状 态的LED显示部、具有接收来自遥控器60的红外信号的受信部等的控制面 板部28。与控制面板部28对应,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背面下 部安装有与收纳在设备盒里的控制部30A电连接的控制部27。另外,代替 遥控器60或者与遥控器60并用,也可以将操作控制部30A的动作的操作部 与控制面板部28并列设置。控制部30A的动作是根据所述遥控器60或者代 替遥控器60的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进行,通过控制部30A进行空调机1的运 转控制。为了对送风装置6或电气设备盒30方便地进行检查、修理及配线等, 以及对在进风口 3的背面侧安装的过滤器方便地进行清扫或更换,下部前面 板11A可方便地拆卸地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或者可开闭地支撑在空调机本体2。在图示的构成中,下部前面板11A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下端部 的具有支点功能的凸起33A插在形成于空调机本体2的底座部的孔中被支撑, 而且上部向前后方向可转动地被支撑着,在如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下,通过 抬起可向上方拆卸;而且,下部前面板IIA在关闭的状态下,设在上部左右 的卡止凸起被空调机本体2的抓持部(年亇:y于亇)33B保持。另外,在空 调机本体2内的底部设置换气单元时,在打开下部前面板IIA的状态下,可 以进行该换气单元的检查或内装的滤网的更换或清扫。另一方面,由于上部前面板11B构成通过热交换器5的空气碰撞后从上 方的出风口 4A送出的空气流经过的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因此并非通过螺丝 的固定、卡爪的卡住等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规定位置,而频繁地拆卸或开 闭的构成,但在对热交换器5等进行检查等时,可以拧开其螺丝从空调机本 体2拆卸下来。如图所示,从上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向后方延伸 的多个卡爪11B3插在形成于空调^/L本体2的前面开口的左右凸缘的卡止孔 2A1,并在其下端卡止,因此上部前面板11B可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 开口的规定位置。通过把上部前面板IIB抬高到卡止爪11B3从卡止孔2A1 脱出的高度,可以拆卸上部前面板IIB。通过热交换器5的空气分为从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出风口 4A 向前方送出的空气流,和与前壁11B1的背面碰撞后从上方的出风口 4A送 出的空气流。在湿度高的环境下,当空调机l进行制冷运转时,后者的空气 流冷却上部前面板IIB,有可能在其前壁11B1及左右侧壁11B2的前面或背 面发生结露。为了防止发生该现象,在上部前面板11B的背面粘贴有发泡笨 乙烯等轻型隔热材料26。该隔热材料26分割为出风口 4A周围的隔热材料 26B和出风口 4A的下方区域的隔热材料26A。隔热材料26A的左右宽度具 有跨越上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的长度。如上所述,构成是将前面板11分成上部前面板IIB和下部前面板11A, 在下部前面板IIA上形成有进风口 3,在上部前面4反11B的前面形成有出风 口 4A,在下部前面板11A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6,在上部前面4反11B的后 方配置热交换器5。这样即使用薄的厚度形成在前面形成有出风口 4A的上 部前面板11B,利用粘贴在上部前面板11B的背面区域的发泡隔热妙料26 可以实现上部前面板11B的加固,谋求降低成本,制作也变得容易。另外, 由于粘贴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发泡隔热材料26的重量轻,因此在控制重量增加的状态下,可以实现上部前面板11B的加固,上部前面板11B的开闭或拆卸也变得容易。而且,送风装置6的修理或检查,以及在进风口 3处设置的空气吸入过 滤器的清扫或更换,可在保持关闭上部前面板11B的状态下,通过下部前面 板IIA的开闭或拆卸来进行,进行作业变得容易。另外,没有必要频繁地进 行检查或清扫的热交换器5或者排水盘的检查或清扫,可在保持关闭下部前 面板11A的状态下,通过上部前面板11B的开闭或拆卸来进行,作业变得 容易。虽然在前面板11为了防止发生结露而粘贴有隔热材料26,但是在湿度 相当高的环境下,当空调机1进行制冷运转时,在隔热材料26的表面(热 交换器5侧的面)会发生結露。该露水向下方流下弄湿配置在下部前面板11A 后方的电气设备盒30或其他部分,伴随有漏电的危险等。而且,也有可能 向下方流下弄湿设置有空调机1的地面。本发明的构成是,为了防止产生如上所述的因结露导致的弊病,在风扇 机壳9的前面上部和空调机1的前面板11之间,将接收从热交换器5流下 的露水的排水盘25延长至前方,使发泡隔热材料26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25 的上面开口。即,其构成为接收从上部前面板11的背面侧流下的露水,排 水盘25的配置状态为,在电气设备盒30的上方、进入由下部前面板11A的 前壁11A1和左右侧壁11A2构成的空间,以使其前部侵入下部前面板11A 的上端部,接收从前面板11的背面侧的隔热材料26流下的露水。实施例中, 排水盘25不仅进入下部前面板11A的上端部,而且也进入上部前面板11B 的下端部。在打开上部前面板11B的状态(包括拆卸的状态和开闭中打开的状态的 任意状态)下,由于排水盘25的上面开口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露出,因 此从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向排水盘25进行检查或清扫变得容易。隔热材料26的左右宽度具有3争越上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的长 度,为了使流下的露水流入排水盘25,在隔热材料26的下端部,即下方的 隔热材料26A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25的上面开口 、横跨左右宽度设置檐 部31,考虑到减少部件数量,与隔热材料26A—体形成。该檐部31也在横 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的范围内形成。通过如上述的构成,即4吏在上部前面板11B的背面侧的隔热材料26上产生露水,因为下方的排水盘25接住该露水并排水,所以空调机本体2内 的控制部30A、送风装置6以及设置在进风口 3处的空气吸入过滤器等不会 -陂该露水弄湿。另外,因为排水盘25的左右侧壁与空调机本体2的左右侧壁抵接,为 了隔热而粘贴有隔热材料58。并且,在排水盘25的下面,为了隔热而粘贴 有隔热材料59,防止排水盘25在下面的结露。考虑到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便于装配,排水盘25与风扇机壳9形成一 体地设置在风扇机壳9的上端部。此时,风扇机壳9和排水盘25可以用金 属制成一体化,但是考虑便于制造,在风扇机壳9的上端部,排水盘25与 合成树脂制的风扇机壳9的成形一并一体成形。其结构是,热交换器5的下 端部与排水盘25的上面开口相对,安装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的支撑部件 32进入排水盘25内,使附着在热交换器5的露水流入排水盘25内。被收集 在排水盘2内的露水,从与设置在排水盘25的一侧部的排水孔25A连接的 排水管(图中为示出),经过空调机本体2的侧面孔1A向室外排出。为了在 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口 8处不发生结露,在支撑部件32的后部且排水盘25 的后壁设置有无吸水性的独立气泡的发泡隔热材料69。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上部,出风口 4A以大致矩形状形成, 在出风口 4A的后部横向并列配置有多个纵向叶片35,在其前部纵向并列配 置有多个横向叶片36。纵向叶片35的上下端部由轴37支撑,并且通过第3 电动机40的驱动能够在左右方向改变方向。另外,横向叶片36是上下二分 割的两组构成,上面一組的多个横向叶片36A由电动才几38在上下方向改变 方向,而下面一组的多个对黄向叶片36B则由电动才几39在上下方向改变方向。纵向叶片35的作用是向左右方向改变从出风口 4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而且其结构是,上下端部的纵向轴37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持框45的上下边上, 并通过第3电动才几40的驱动,经由连杆机构41,在左右方向改变方向。从各纵向叶片35的上下端部向上下延伸的纵向轴37可转动地支撑在支 持框45,而且各纵向叶片35具有连杆机构41,以便由安装在支持框45的 第3电动机40使所有的纵向叶片35同时同方向转动。作为该实施例的图示 的结构是,由于一个纵向叶片35 (图5和图8中最右端的纵向叶片35)的 纵向轴37由第3电动机40转动时带动其他所有的纵向叶片35同样转动, 因此通过离纵向轴37规定的半径处形成的突起部可转动地嵌合在所有纵向叶片35上的启动板41B,使各纵向叶片35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遥控器60的左右风向开关的操作,由于第3电动机40的正 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纵向叶片35在左右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 杆机构41,其他所有纵向叶片35也同样在左右转动。横向叶片36的作用是在上下方向改变从出风口 4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分別从左右端部经过中心轴线之上横向延伸的横向轴44可转动地支撑在支 持框45的左右边,将出风口 4A上下大致二等分地分割成两组。上面一组的启动结构是,多个(图中为3片)横向叶片36A伴随着安装 在支持框45的第1电动机38的驱动,经由连杆机构42,在上下方向改变方 向。作为该实施例的图示的结构是,由于一个横向叶片36A的横向轴44(图 中上数第2个横向叶片36A的横向轴44)由第1电动机38转动时带动其他 所有的横向叶片36A同样转动,因此各横向叶片36A在第1电动机38的相 反侧的横向轴44上,大致直角地安装具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2A1 的启动臂42A,通过形成有可转动地嵌合该各突出部42A1的嵌合部(孔或 者轴承部)42B1的启动板42B,使各横向叶片36A连4妻在一起。由此,通过第1电动才几38的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4黄向叶片36A 上下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机构42,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A也 同样上下转动。另外,下面一组的启动结构和上面一组同样,下面一组的多个(图中3 片)横向叶片36B伴随着安装在支持框45的第2电动机39的驱动,经由连 杆机构43,在上下方向改变方向。作为该实施例的图示的结构是,由于一个 横向叶片36B的横向轴44 (图中下数第2个横向叶片36B的横向轴44)由 第2电动机39转动时带动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B同样转动,因此各横向 叶片36B在第2电动机39的相反侧的横向轴44上,大致直角地安装具有向 水平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3A1的启动臂43A,通过形成有可转动地嵌合该各 突出部43A1的嵌合部(孔或者轴承部)43B1的启动板43B,使各横向叶片 36B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第2电动才几39的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黄向叶片36B 上下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机构43,其他所有的横向计片36B也 同样上下转动。另外,各横向叶片36A、 36B为较薄的合成树脂制的板状时,中间部分有时会向下方松弛。作为防止发生该现象的措施,在支持框45的上下边的 中间部设置上下方向安装的中间支撑材料46,在该中间支撑材料46设置中 间支撑部。在实施例中,作为该中间支撑部的结构,中间支撑材料46具有 在与横向轴44同轴线上设置的轴承部47,在各横向叶片36A、 36B的中间 部设置的中间轴48由该轴承部47可转动地支撑着。这样,各横向叶片36A、 36B的左右两端部和中间部由在同一轴线上i殳置的轴7 义部44和47支撑着, 因此顺利地进行上下方向的转动,同时可以防止中间部下垂。电动机38和电动机39可由遥控器60的风向开关的#:作来控制。在接 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 开关的启动操作,空调机1开始运转,但是通过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 和电动机39,以使上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A也好,下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B 也好,在空调机l运转停止状态下,被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关闭状态。而且, 在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40,以使各 纵向叶片35被设置成垂直地打开。在接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下,如果操作设置在所述遥控器60等的 操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开始开关,由控制部30A启动电动机12、室外机 50的压缩机和热交换用送风机51等,空调机1开始运转。在该状态下各叶 片36A、 36B向下(斜下方向)的状态打开。在该状态下,每一次操作遥控 器60的上风向开关,由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进行规定的旋转,使各叶 片36A向水平转动,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这是例如通过如下的动作完成的。即,如果对于上面一组横向叶片36A, 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上面一组的电动机38按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 片36A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 风向开关,电动机38按向正向进行失见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上方动作一级, 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上方(斜上方)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电 动机38向逆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下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 方向为水平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电动才几38按向逆向进行头见 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下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向下(斜;f方) 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上面一组的电动才几38按向正向i行规 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这样 每一次启动上风向开关可以依次改变风向。另外,下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B也同样,如果启动一次设置在所述遥控 器60的下风向开关,下面一组的电动机39按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 36B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然后,和上面一组的 横向叶片36A同样,转动各叶片36B依次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为上方、水 平、下方、水平等状态。另外,在所述遥控器60等的搡作部,也可以设置全自动风向开关,通 过该全自动风向开关的启动,根据设置在控制部30A的模式控制电动机38 和39反复进行正向和逆向旋转,使各叶片36A和36B上下方向可连续转动, 形成各种吹出方向。即,使叶片36A和36B同时自动地依次动作为水平状 态、向上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而且,作为其他方式,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也可以设置上自动风 向开关和下自动风向开关。在该方式中,空调机l开始运转,使各叶片36A 和36B打开成向下开状态(斜向下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不操作下自动风 向开关,而启动上自动风向开关,可以仅使叶片36A反复进行水平状态、向 上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水平状态、向上状态的动作。此时,叶片36B 处于向下开状态。另外,不操作上自动风向开关,而启动下自动风向开关, 可以仅使叶片36B反复进行水平状态、向上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水 平状态、向上状态的动作。此时,叶片36A保持向下开的状态。另夕卜,对于纵向叶片35也同样,每一次启动遥控器60的左右风向开关, 通过第3电动机40依次进行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 一个纵向叶片35左右转 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41,其他所有的纵向叶片35也同样左右转动, 纵向叶片35按照规定的顺序反复垂直地打开的状态、向左状态、垂直地打 开的状态、向右状态,改变空气的横向(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另外,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停止操作(运 转状态下的启动操作),由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 39以将各横向叶片 36A、 36B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关闭状态。而且,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 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停止操作(运转状态下的启动操作),由控制部30A 控制电动机40,以将各纵向叶片35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垂直地打开的状态。本发明的空调机,对于空调机1的实施方式等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 不超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适用于各种空调机。
权利要求
1.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开口部配置的前面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在前面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在所述空调机本体内形成的、用于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在所述下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热交换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上面具有空气出口的风扇机壳内、收纳以电动机驱动的多翼式风扇的方式,所述热交换器其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与所述风扇机壳的空气出口的上方倾斜地相对,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上面开口的位置配置排水盘,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前壁的上部分形成所述出风口,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背面区域,以围绕所述出风口的方式粘贴发泡苯乙烯等发泡隔热材料,所述排水盘设置为使该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面向所述排水盘的上面开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隔热材 料的结构是分割为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围粘贴的上部发泡隔热材料和在所述 出风口的下方部分粘贴的下部发泡隔热材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泡隔热 材料的下端部,在所述发泡隔热材料的整个宽度范围内 一体形成有面向所述 排水盘的上面开口的檐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发泡 隔热材料的下端部,在所述下部发泡隔热材料的整个宽度范围内一体形成有 向后方伸出的檐部。
全文摘要
一种落地式空调机,从前面的进风口吸进的空气从前面的出风口吹出,在该落地式空调机中,通过金属板的弯曲或合成树脂成形将前面板形成规定形状时,在前面板的前面形成出风口的情况下,该部分的强度下降。另外,当制冷运转时,在热交换器处冷却的冷气与前面板碰撞,在前面板产生露水并弄湿下方的过滤器或其他部分。本发明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将前面板分成上部前面板和下部前面板,使热交换器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的上面开口,在上部前面板背面的大致整个范围内,以围绕出风口的方式粘贴发泡苯乙烯等发泡隔热材料,该发泡隔热材料的下端部面向排水盘的上面开口。
文档编号F24F13/22GK101225980SQ2008100035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8日
发明者中岛宪一, 金子好章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