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00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机,该落地式空调机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 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该送风机将从所述进风口 吸进的空^送至所述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具有吸入格栅,其设置在落地式空调机本体的前 面板的下部;机壳,其使进风口面对该吸入格栅而设置在本体内;多翼式风 扇(、>口、乂夕77乂),其设置在该机壳内(由机壳、多翼式风扇和风扇电 动机构成送风机);热交换器,以其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地 倾斜地设置在送风机的吹出口的上方;吹出口,其为了使在热交换器处与制 冷剂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送出而设置在本体的前面上部;以及接水盘,其在 热交换器的下端部的正下方且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和前面板之间设置,以便接 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平8-200725号公报专利文献l的落地式空调机是为了确保空间而设计的,其目的是在吸 入格栅的背面侧能够安装使用30 50mm厚度的、弯曲成波紋状的长寿命过滤器。因此,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的接水盘,配置在机壳的前面上部和 前面板之间,接水盘的前面与落地式空调机本体的左右侧面板的前端的弯曲 部(凸缘部)的背面4氐接,接水盘处于距前面板有若千距离的状态。另外, 吸入格栅与该左右侧面板的前端的弯曲部(凸缘部)的前面抵接。由此,在 吸入格栅和机壳的前面之间形成与接水盘的进深尺寸相当的空间,在该空间 内长寿命过滤器与吸入格栅相接触地配置。通过这样的结构,长寿命过滤器 的使用成为可能,可以用接水盘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但是,当该落地式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由热交换器冷却的冷气与前面板碰撞,在前面板的背面侧生成露水,该露水流下弄湿下方的过滤器或其 他部分,而且也有弄湿设置有落地式空调机的地面的情况。为了隔热而在前 面板粘贴有隔热材料时,在该隔热材料的背面生成露水,存在发生同样状况 的情况。发明内容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点,将接水盘构成为接收在前面板的背面侧生成的 露水以及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的结构,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另外,在本发明中,考虑到便于装配或便于安装接水盘,与风扇机壳一 并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进而,在接水盘的下方空间配置电气设备盒,谋求 空间的有效利用和电气设备盒的防水效果。第l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出 风口的空气通路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 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将从所述进 风口吸进的空气向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入面送出,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风 扇机壳内收纳风扇的方式,该风扇机壳具有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空气的入口和 向所述热交换器送出空气的出口 ,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空调机 的前面板之间,以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侧 流下的露水的方式配置接水盘。第2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配置的前 面板上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 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 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将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的空气 送至所述热交换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风扇机壳内收纳风扇的方式,该风 扇机壳具有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空气的入口和将空气送至所述热交换器的出 口,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空间,设置在所述热交 换器下端部的正下方配置的接水盘,以从所述前面板的下部向所述接水盘的 上方伸出的方式,形成将附着在所述前面板的背面侧的露水导入所述接水盘 的檐部。第3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l发明或第2发明中,所 述前面板在前壁的左右端部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壁,所述接水盘处于其前部进入到由所述前面板的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的状态。第4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配置的前 面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在所 述空调机本体内形成的、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在所 述下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热交换 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上面具有空气出口的风扇机壳 内,收纳用电动机驱动的多翼式风扇的方式,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 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与所述风扇^L壳的空气出口的上方 倾斜地相对,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所述上部前面板的背面侧 流下的露水的接水盘,在进入到所述下部前面板上端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空 调机本体内,在所述上部前面板打开的状态下,以所述接水盘的上面开口在所述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态,设置在所述空调机本体。第5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3发明中,所述前 面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所述 上部前面板和所述下部前面板,在前壁的左右端部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 壁,在上部前面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部前面板的上端部,所述接水盘的前部 进入到由所述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在所述上部前面板打开的状态 下,所述接水盘处于在所述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态。第6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5发明中,在所述 风扇机壳的上端部将所述接水盘与所述风扇机壳一并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第7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6发明中,将电气 设备盒从所述空调机本体向前方突出地配置在所述接水盘下方的空间。第l发明中,由于通过配置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空调机的 前面板之间的接水盘,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空调机前面板的背面 侧流下的露水,因此不会发生前面板背面侧的露水流下弄湿下方的过滤器或 其他部分的情况,也不会发生弄湿设置有落地式空调机的地面的情况。另外, 即使在为了隔热而在前面板背面侧粘贴有隔热材料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接水 盘也接受在该隔热材料的背面生成的露水,能够实现同样的效果。第2发明中,由于附着在前面板背面侧的露水,能够在前面板的.下部由 檐部导入接水盘,因此可以更加确实地实现与第l发明的效果同样的效果。第3发明中,在第1或第2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由于接水盘处于其前部进入到由前面板的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的状态,因此 当打开前面板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接水盘内的检查或清扫等。第4发明中,由于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上部前面板的背面 侧流下的露水的接水盘,在进入到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的上端部的位 置设置在空调机本体内,因此在打开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板的状态下, 接水盘的上面开口处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态,在第l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可以方便地进行接水盘内的^r查或清扫等。第5发明中,在上部前面板的下端部和下部前面才反的上端部,由于4妻水盘的前部处于进入到由各前面板的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的状态,因 此,在打开上部前面板的状态下,接水盘处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 态,在第l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可以方便地进行接水盘内的 检查或清扫等。在风扇机壳和接水盘为分体结构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将接水盘螺丝固 定在风扇机壳的上端部的作业,或者对该螺丝固定部采取加固等措施,但在第6发明中,通过在风扇机壳的上端部将接水盘与风扇机壳一并用合成树脂 一体成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l至第5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 果,即通过把风扇机壳安装在空调机本体,可以固定接水盘的位置,并且在 规定的位置简单地进行接水盘的配置,装配的作业也实现筒单化。第7发明中,在第1至第6发明的效果之外,还有如下效果,即通过在 接水盘的下方空间配置电气设备盒,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接水盘的下方空间, 而且由于电气设备盒从空调机本体向前方突出,因此在打开前面板的状态 下,可以方便地进行电气设备盒中的配线作业或电气设备盒内的检查等。而 且,例如即使有从上方落下的露水,也由接水盘接收,因此从确保电气安 全的角度来说,也是优选的方案。


图1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正视图;(实施例1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和室外机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实施例1 ) , 图3是打开在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的开闭叶片的状态下的说明用前面立体图;(实施例l)图4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实施例1 )图5是拆除本发明的前面板的状态下的空调机本体的前面立体图;(实 施例1 )图6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下部前面板的状态下的空调机的 前面立体图;(实施例1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 面立体图;(实施例1 )图8是图1的B-B处的剖面放大图;(实施例l)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接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实 施例1 )图IO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前面立体图;(实施例2) 图11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下部前面板的状态下的前面立体 图;(实施例2)图12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上部前面板的背面立体图;(实施例2)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出风口的叶片构成的背面立体 图;(实施例2)图14是图10的C-C处的纵剖面侧视图;(实施例2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 面立体图;(实施例2)图16是图IO的D-D处的剖面放大图;(实施例2)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接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实 施例2 )附图标记说明1 落地式空调机2 空调机本体 2A 前面开口3 进风口4 出风口5热交换器5 A板状散热片 5B制冷剂管6送风装置7空气入口8空气出口9风扇机壳10多翼式风扇11前面板11A 下部前面板11B 上部前面4反12电动才几16进风口叶片17电动才几18电动机19出风口叶片20出风方向可变叶片25接水盘26隔热材料27控制部28控制面纟反部3 OA控制部30电气设备盒31檐部35纵向叶片36横向叶片38电动机39电动机50室外机60遥控器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 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将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的空气 送至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入面,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风扇机壳内收纳风扇 的方式,该风扇机壳具有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空气的入口和向所述热交换器送 出空气的出口 ,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空调才几的前面板之间,以 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所述空调机前面板的背面侧流下的露 水的方式配置接水盘。以下记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正视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和室外机之间关系的立体图;图3是打开 在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的开闭叶片的状态下的说 明用前面立体图;图4是图1的A-A处的剖视图;图5是拆除本发明的前 面板的状态下的空调机本体的前面立体图;图6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 机的下部前面板的状态下的空调机的前面立体图;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 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面立体图;图8是图1的B-B处 的剖面放大图;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接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 视图。在图中,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1是设置在室内地面上的类型,与收纳 制冷剂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它们热交换用的送风机51等的室外机50构成 一组分体式空调装置,空调机1和室外机50通过空调机本体2的侧面一侧 的孔1A,用电气配线53和由隔热材料被覆的制冷剂配管52连接在一起。 孔1A形成在空调机2的左右侧面,以便可以选择使用任意一个。空调机1 在从进风口 3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 4A的空气通路上,配置热交换器5和 送风装置6,该热交换器5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设置,以使空气 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6将从进风口 3吸进的空气向热交换器5的空 气流入面送出,送风装置6采用在风扇机壳9内收纳风扇10的方式,该风 扇机壳9具有从进风口 3吸进空气的入口 7和向热交换器5送出空气的出口 8。在空调机本体2中,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的正下方配置接水盘25,以 使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面向接水盘25的上面开口,用接水盘25接收从热交 换器5流下的露水。下面,具体说明空调机l。空调机l和具有前面开口 2A的空调机本体2 构成为纵长形状,通过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板11,盖住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在前面板11中形成有进风口 3和出风口 4A,前面板11由 在朝斜前方设置的左右侧面上纵长地形成有进风口 3的下部前面板11A,和 在朝斜前方设置的左右侧面和朝斜前方设置的上侧面形成有出风口 4A的上 部前面板IIB构成。下部前面板IIA是将前壁11A1和在其左右端部向后方 延伸且朝斜前方设置的左右侧壁11A2 —体成形的合成树脂的成形体。另外, 上部前面板IIB是将上壁、前壁11B1和在其左右端部向后方延伸且朝斜前 方设置的左右侧壁11B2 —体成形的合成树脂的成形体。在下部前面板IIA设置有叶片机构,通过以电动机15驱动的进风口叶 片16开闭各进风口 3。进风口叶片16的结构是形成为堵住进风口 3的大小 的长尺寸形状的板状,进风口叶片16的两端部由进风口 3的长度方向轴部 23可转动地支撑,其一端的轴部23由电动机15驱动。如图2和图3所示, 轴部23位于进风口 3的前部,进风口叶片16在进风口 3的前部左右打开。 因此,构成是从左右的进风口 3吸进的空气,由进风口叶片16从横向和 后方被吸进,限制从前方吸进。因此,在接通空调机1电源的状态下,根据 在设置由使用空调机1的人员操作的遥控器60等操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 开始开关的操作,打开进风口叶片16。而且,根据设置在该操作部的空调机 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操作,进风口叶片16作关闭的动作。另外,在进风口叶 片16的后方且进风口 3的背面侧,拆卸自如地安装有捕捉空气中的灰尘的 过滤器3F。另外,在上部前面板11B设置有通过以电动机驱动的出风口叶片19开 闭各出风口 4的叶片机构。出风口叶片19的结构是形成为堵住出风口 4的 大小的长尺寸形状的板状,出风口叶片19的两端部由出风口 4的长度方向 轴部24可转动地支撑,其一端的轴部24由电动机18驱动。在左右的出风 口4中,如图2和图3所示,轴部24位于出风口 4的后方,出风口叶片19 在出风口 4的后部向斜前方展开地左右打开。因此,从左右的出风口4吹出 的空气,由出风口叶片19限制向后方吹出,而吹向前方。另外,在上部的出风口4中, 一端的轴部24侧的结构是经由连杆机构24A用电动才几18驱动。如图2和图3所示,轴部24位于出风口 4的后方,出风口叶片19在出风口 4的后方向斜前方展开地向上方打开。因此,从上部的出风口4吹出的空气,由出风口叶片19限制向后方吹出,而吹向前方。如上述的动作,在接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下,根据设置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开始开关的操作,由控制部30A打开出风 口叶片19。而且,根据设置在该操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操作, 通过控制部30A出风口叶片19作关闭的动作。另外,在左右的出风口4中,在出风口叶片19的背面侧设置有通过以 电动机17驱动的出风方向可变的叶片20在上下改变出风方向的叶片机构。 叶片20由在左右的出风口 4的纵方向大致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板状叶片(图 中为6片)构成,各叶片20处于由水平方向轴21可转动地支撑在上部前面 板11B的状态,用纵向连接棒22连接一端部。这样,通过由电动机17上下 驱动纵方向连接棒22 (例如,通过驱动一个叶片20在上下方向驱动纵向连 接棒22),各叶片20在上下改变出风方向。下面,关于各叶片20的驱动进行说明。在接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 下,如果操作设置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开始开关, 由控制部30A启动电动机12、室外机50的压缩机和热交换用送风机51等, 空调机1开始运转。在该状态下,各叶片20处于大致水平状态。在该状态 下,每一次操作风向开关,通过控制部30A,电动机17作规定旋转,各叶 片20向上方或下方转动,使出风方向改变为上方、水平、下方。这是例如通过如下的动作完成的。即,如果启动一次风向开关,电动机 17作规定旋转,各叶片20向上方动作一级,使出风方向向上。接下来如果 再一次操作风向开关,电动机17作规定旋转,各叶片20向下方动作一级, 使出风方向处于大致水平状态。接下来,如果再一次操作风向开关,电动机 17作规定旋转,各叶片20向下方动作一级,使出风方向向下。然后,如果 进一步操作一次风向开关,电动机17作规定旋转,各叶片20向上方动作一 级,使出风方向处于大致水平状态。这样每一次启动风向开关可以改变风向。另外,其结构也可以为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设置自动风向开关, 通过启动该自动风向开关,通过控制部30A,电动才几17反复作正向旋转和 逆向旋转,各叶片20处于在上下方向可连续转动的状态。此时,出风风向 自动地在上下方向改变。所述风向开关和所述自动风向开关可以分别配置, 但是也可以做成一体化,将手动风向和自动风向的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遥控 器60等操作部。另外,在开始运转空调机1时,各叶片20的设定状态在制冷运转和制 热运转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在制冷运转时可以设为大致水平状态,在制热运转时可以设为向下方向状态。在空调机本体2内形成的、连通进风口 3和出风口 4的空气通路上,在下部前面板11A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6,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后方配置热交 换器。送风装置6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 7、上面具有空气出口8的风扇 机壳9内,收纳以电动机12驱动的多翼式风扇10的方式。多翼式风扇10 是在分隔板10A的周边部等间隔地且圆状配置多个叶片10B的众所周知的 结构,通过旋转从前面开口吸入的空气,从多个叶片10B的间隔向周围吹出。 分隔板10A的中央部向前方凹进,以使电动机12进入到多翼式风扇10内, 在该凹进位置将分隔板10A的中心与电动机12的旋转轴结合起来。风扇机壳9采用具有形成有空气入口 7的前壁和从其左右延伸的左右侧 壁,并且背面开设开口的方式。电动机12通过安装螺丝14安装在空调机本 体2的后壁2B的规定位置,在该状态下,经由隔热材料56,通过安装螺丝 13将风扇机壳9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的规定位置,以堵住该背面 开口。通过该安装,多翼式风扇10的前面开口与空气入口 7相对。多翼式 风扇IO通过旋转,其前面开口从空气入口 7吸入空气,从多个叶片10B的 间隔向周围吹出空气,该被吹出的空气沿着风扇机壳9的形状,从上方的空 气出口8向上方送出。另外,在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的背面和左右侧壁 的背面的大致整个面上粘贴有隔热材料56、 57。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5采用制冷剂管5B贯通大致等间隔地并排的纵 长的铝制板状散热片5A的方式,以空气流入面在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口 8 的上方、与该空气出口 8倾斜地相对的方式,热交换器5的上部相对于下部 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上部靠近或抵接空调机本体2的后壁2B,下部接近空 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而倾斜地设置。而且,热交换器5的左右宽度为 左右边到达空调机本体2的左右侧壁附近,在正投影状态中,该左右宽度为 跨越上部前面板11B的大致全范围的大小。该构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宽广的 热交换面积。为了使从送风装置6的空气出口8向上方送出的空气广泛供给到热交换 器5的空气流入面,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口 8的左右宽度形成为大致接近热 交换器5的左右宽度的尺寸。在风扇机壳9的前方,跨越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 2A的左右部的安 装板29上安装有电气设备盒30。电气设备盒30中收纳有空调机1的电源部、或含有印制电路基板等电气部件的控制部30A。因此,如图5等所示,电气 设备盒30设置成从空调机本体2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前面设置具有由LED显示空调机1 运转状态的显示部、接收来自遥控器60的红外信号的受信部等控制面板部 28。与控制面板部28对应,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背面下部,安 装有与收纳在设备盒里的控制部30A电连接的控制部27。另外,代替遥控 器60或者与遥控器60并用,也可以将操作控制部30A动作的操作部与控制 面板部28并列设置。控制部30A的动作是根据所述遥控器60或者代替遥控 器60的所述操作部的操作来进行,通过控制部30A进行空调机1的运转控 制。由于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背面,通过热交换器5的空气发 生碰撞后主要向左右和上方分流,分别从左右的出风口 4和上部的出风口 4 吹出,因此,当空调机1进行制冷运转时,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被 冷却,在其前面或背面有可能生成露水。为了防止产生该现象,在前壁11B1 的背面粘贴有发泡苯乙烯等隔热材料26。但是,在湿度高的环境下,当空调机1进行制冷运转时,在隔热材料26 的表面有可能生成露水。该露水向下方流下弄湿配置在下部前面板IIA后方 的电气设备盒30或其他部分,并伴随有漏电的危险等。另外,也有可能向 下方流下弄湿设置有空调机1的地面。本发明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因生成露水而导致的弊病,其构成是,在风 扇机壳9的前面上部和空调机1的前面板11之间,在空调机本体2中设有 接收从热交换器5流下的露水的接水盘25,该接水盘25延伸至前方能够接 收从上部前面板11的背面侧流下的露水。前面板11在其前壁的左右端部具 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壁,接水盘25处于其前部进入到由前面板11的前壁 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能够接收从前面板ll的背面侧流下的露水的状态。如果具体说明上述情况,前面板11如图所示,由上下分割的下部前面 板11A和上部前面板11B构成时,下部前面板11A和上部前面板11B分别 在前壁的左右端部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壁。下部前面板11A的前壁11A1 做成装饰面,在该左右侧壁上形成入风口 3。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 做成装饰面,在该左右侧壁11B2上形成出风口 4。而且,上部前面板11B 在其上壁形成上部出风口 4。于是,如图9所示,接水盘25位于在电气设备盒30上方的、下部前面 板11A的上端部,处于向前方延伸的状态,其前部进入到由下部前面板11A 的前壁11A1和左右侧壁11A2构成的空间。为了向接水盘25导入附着在上 部前面板11B背面侧的露水,从上部前面板11B的下部向接水盘25的上方 伸出地形成有檐部31。该檐部31通过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下端 的弯曲,或者安装在前壁11B1而形成,大致设置在跨越上部前面板11B的 前壁11B1和左右侧壁11B2的范围内。通过该结构,由于在接水盘25的下方空间配置有电气设备盒30,从上 部前面板11B的背面侧流下或落下的露水能够用接水盘25接收,可以解决 上述问题。在接水盘25的下面,为了隔热而粘贴有隔热材料59,防止接水 盘25在下面生成露水。而且,由于接水盘25的左右侧壁与空调机本体2的 左右侧壁4氐接,为了隔热而粘贴有隔热材料58。为了对送风装置6或电气设备盒30方便地进行检查、修理及配线等, 以及对在进风口 3的背面侧安装的过滤器方便地进行清扫或更换,下部前面 板11A可方便拆卸地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或者可开闭地支撑在空调机本体 2。在图示的结构中,下部前面板11A的一侧端通过上下的铰链机构33可关 闭地支撑在空调机本体2上。另外,如图3所示,在空调机本体2内的底部 设置换气单元55时,在打开下部前面板11A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换气单元 55的检查或内装的过滤器的更换或清扫。但是,上部前面板11B为了实现使通过热交换器5的空气发生碰撞后主要向左右和上方分流的作用,构成为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螺丝的固定、卡止爪的卡止等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规定位置,并非频繁地拆卸或开闭的结构,但在对热交换器5进行检查等时,可以拧开其螺丝等从空调机本体2拆卸下来。如图所示的结构是,通过从上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向后方延伸的多个卡止爪11B3插在形成于空调机本体2前面开口的左右凸缘的卡孔2A1,并在其下端卡止,上部前面板11B可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 前面开口的规定位置。如上所述, 一妄水盘25位于在电气设备盒30上方的、下部前面板11A的 上端部,处于向前方延伸的状态,其前部进入到由下部前面板11A的前壁 11A1和左右侧壁11A2构成的空间。为此,其构成是在打开上部前面板 IIB的状态(包含拆卸的状态和开闭中的打开状态的任意一种)下,由于接水盘25的上面开口处于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露出的状态,因此从空调机 本体2的前面方便地进行接水盘25的^r查或清扫等。考虑到部件数量的减少以及便于装配,在风扇机壳9的上端部接水盘25 与风扇机壳9形成一体地设置。此时,风扇机壳9和接水盘25可以用金属 制成并一体化,但是考虑便于制造,在风扇机壳9的上端部,接水盘25与 合成树脂制的风扇机壳9的成形一并一体成形。其结构是,在接水盘25的 上面开口,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与其相对,安装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的支 撑部件32进入到接水盘25内,使附着在热交换器5的露水流入接水盘25 内。被收集在接水盘2内的露水,从与设置在接水盘25的一侧部的排水孔 25A连接的排水管(图中未示出),经过空调机本体2的侧面孔1A向室外排 出。为了在风扇机壳9的空气出口 8处不生成露水,在支撑部件32的后部 且接水盘25的后壁设置有无吸水性的独立气泡的发泡隔热材料69。实施例2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IO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 机的前面立体图;图11是打开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下部前面板的状态 下的前面立体图;图12是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除去上部前面板的隔 热材料状态下的背面立体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出风口 的叶片构成的背面立体图;图14是图10的C-C处的纵剖面侧视图;图15 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的送风装置和前面板之间关系的背面立体图; 图16是图10的D-D处的剖面放大图;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落地式空调机 的接水盘部分的纵剖面侧视图。在图中,和实施例l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了同一符号,由于其说明与实 施例1相同,故在此省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不同部分是在 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形成有出风口 ,和接水盘25处于进入由上部前 面板11B的下端部和下部前面板11A的上端部构成的空间的状态。具体来 说,其构成是与上部前面板11B的下端部和下部前面板11A的上端部对 应,接水盘25的前部进入到由各前壁11Bl、 11A1和左右前壁11B2、 11A2 构成的空间,在打开上部前面板1B的状态下,接水盘25处于在空调机本 体2的前面露出的状态。将上述情况基于图进行说明。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的上部, 出风口 4A以大致矩形形状形成,在出风口 4A中,在其后部^f黄向并列配置有多片纵向叶片35,其前部纵向并列配置有多片横向叶片36。纵向叶片35 的结构是其上下端部由轴37支撑,通过第3电动机40的驱动在左右方向上 改变方向。而横向叶片36的结构是为上下二分割的两组构成,上面一组多 个;f黄向叶片36A由电动机38在上下方向改变方向,下面一组多个^f黄向叶片 36B则由电动才几39在上下改变方向。纵向叶片35的作用是在左右方向改变从出风口 4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而且其结构是,上下端部的纵向轴37可转动地支撑在支持框45的上下边上, 并通过第3电动机40的驱动,经由连杆机构41,在左右方向改变方向。从各纵向叶片35的上下端部向上下延伸的纵向轴37可转动地支撑在支 持框45,而且各纵向叶片35具有连杆机构41,以便通过安装在支持框45 的第3电动机40使所有的纵向叶片35同时同方向转动。作为该实施例图示 的结构是,由于一个纵向叶片35 (图12和图13中最右端的纵向叶片35) 的纵向轴37通过第3电动机40转动时,带动其他所有的纵向叶片35同样 转动,因此各纵向叶片35通过一作动才反41B连4妄在一起,该作动板41B通 过在离纵向轴37规定半径处形成的突起部可转动地嵌合在所有纵向叶片35 上。由此,通过遥控器60的左右风向开关的操作,由于第3电动机40的正 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纵向叶片35在左右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 杆机构41,其他所有纵向叶片35也同样在左右转动。横向叶片36的作用是在上下方向改变从出风口 4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分别从左右端部经过中心轴线之上横向延伸的横向轴44可转动地支撑在支 持框45的左右边,将出风口 4A上下大致二等分地分割成两组。上面一组的作动结构是,多个(图中为3片)横向叶片36A伴随着安装 在支持框45的第1电动机38的驱动,经由连杆机构42,能够在上下方向改 变方向。作为该实施例的图示的结构是,由于一个横向叶片36A的横向轴 44(图中上数第2个横向叶片36A的横向轴44)由第1电动机38转动时带 动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A同样转动,因此各横向叶片36A在第1电动机 38的相反侧的横向轴44上,大致直角地安装具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42A1的作动臂42A,通过形成有可转动地嵌合该各突出部42A1的嵌合部(孔 或者轴承部)42B1的作动板42B,使各横向叶片36A连接在一v起。由此,通过第1电动才几38的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4黄向叶片36A上下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机构42,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A也同样上下转动。另外,下面一组的作动结构和上面一组同样,下面一组的多个(图中3 片)横向叶片36B伴随着安装在支持框45的第2电动机39的驱动,经由连 杆机构43,在上下方向改变方向。作为该实施例的图示结构是,由于一个横 向叶片36B的横向轴44 (图中下数第2个横向叶片36B的横向轴44)由第 2电动机39转动时带动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B同样转动,因此各横向叶 片36B在第2电动机39的相反侧的横向轴44上,大致直角地安装具有向水 平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3A1的作动臂43A,通过形成有可转动地嵌合该各突 出部43A1的嵌合部(孔或者轴承部)43B1的作动板43B,使各横向叶片 36B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第2电动机39的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 一个横向叶片36B 上下转动,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机构43,其他所有的横向叶片36B也 同样上下转动。另外,各横向叶片36A、 36B为较薄的合成树脂制的板状时,中间部分 有时会向下方松弛。作为防止发生该现象的措施,在支持框45的上下边的 中间部设置上下方向安装的中间支撑部件46,在该中间支撑部件46设置中 间支撑部。在实施例中,作为该中间支撑部的结构,中间支撑部件46具有 在与橫向轴44同一轴线上设置的轴承部47,在各横向叶片36A、 36B的中 间部设置的中间轴48由该轴承部47可转动地支撑着。这样,各横向叶片 36A、 36B的左右两端部和中间部由在同一轴线上设置的轴承部44和47支 撑着,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上下方向的转动,同时可以防止中间部下垂。电动机38和电动机39可由遥控器60的风向开关的操作来控制。在接 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下,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 开关的启动操作,空调机1开始运转,通过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和电 动机39,以4吏上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A也好,下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B也 好,在空调机1运转停止状态下,被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关闭状态。而且, 在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的状态下,通过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40,以使各 纵向叶片35^f皮设置成垂直地打开。在接通空调机1的电源的状态下,如果操作设置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 作部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由控制部30A启动电动机12、室外机50的压缩机和热交换用送风机51等,空调机1开始运转。在该状态下各叶片36A、 36B以向下(斜下方向)的状态打开。在该状态下,每一次操作遥控 器60的上风向开关,由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进行规定的旋转,使各叶 片36A向水平转动,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这是例如通过如下的动作完成的。即,如果对于上面一组横向叶片36A, 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上面一组的电动机38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 36A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 向开关,电动机38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上方动作一级,使 空气的吹出方向为上方(斜上方)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电动 机38向逆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36A向下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 向为水平状态。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电动机38向逆向进行规定旋 转,各叶片36A向下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向下(斜下方)状态。 如果再启动一次上风向开关,上面一组的电动机38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 各叶片36A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这样每一次启 动上风向开关可以依次改变风向。另外,下面一组的横向叶片36B也同样,如果启动一次设置在所述遥控 器60的下风向开关,下面 一组的电动机39向正向进行规定旋转,各叶片36B 向上方动作一级,使空气的吹出方向为水平状态。然后,和上面一组的横向 叶片36A同样,能够转动各叶片36B依次改变空气的吹出方向为上方、水 平、下方、水平等状态。另外,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也可以设置全自动风向开关,通过 该全自动风向开关的启动,根据设置在控制部30A的模式,控制电动机38 和39反复进行正向和逆向旋转,使各叶片36A和36B在上下方向可连续转 动,形成各种吹出方向。即,使叶片36A和36B同时自动地依次动作为水 平状态、向上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而且,作为其他方式,在所述遥控器60等操作部可以设置上自动风向 开关和下自动风向开关。在该方式中,空调机l开始运转,使各叶片36A和 36B打开成向下开状态(斜向下开状态)。在该状态下,不操作下自动风向 开关,而启动上自动风向开关,可以仅使叶片36A反复进行水平j状态、向上 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水平状态、向上状态的动作。此时,叶片36B 保持处于向下开状态。另外,不操作上自动风向开关,而启动下自动风向开关,可以仅使叶片36B反复进行水平状态、向上状态、水平状态、向下状态、 水平状态、向上状态的动作。此时,叶片36A保持处于向下开状态。另外,对于纵向叶片35,每一次启动遥控器60的左右风向开关,通过 第3电动机40依次进行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 一个纵向叶片35左右转动, 伴随着该转动,经由连杆41,其他所有的纵向叶片35也同样左右转动,纵 向叶片35按照规定的顺序反复垂直地打开的状态、向左状态、垂直地打开 的状态、向右状态,改变空气的横向(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另外,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停止操作(运 转状态下的启动操作),由控制部30A控制电动机38、 39,以将各横向叶片 36A、 36B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关闭状态。而且,通过设置在遥控器60的空 调机1的运转/停止开关的停止操作(运转状态下的启动操作),由控制部30A 控制电动机40,以将各纵向叶片35设置成待机状态,即垂直地打开的状态。在上部前面板11B的前壁11B1的背面粘贴有发泡苯乙烯等隔热材料 26。该隔热材料26分割为出风口 4A周围的隔热材料26B和出风口 4A的下 方的隔热材津+26A。为了向接水盘25导入附着在背面侧的露水,在下方的隔热材料26A的 下端部,向接水盘25的上方伸出地一体形成有檐部31。由于隔热材料26A 的左右宽度具有跨越上部前面板11B的左右侧壁11B2的长度,因此该檐部 31也在^,越前面板11B左右侧壁11B2的整个范围内形成。在实施例2中,如上所述,接水盘25处于进入到由上部前面板11B的 下端部和下部前面板11A的上端部构成的空间的状态。另外,实施例2和实 施例1同样,考虑到部件数量的减少或便于装配,在风扇机壳9的上端部, 接水盘25与风扇机壳9一并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形。在接水盘25的上面开口 , 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与其相对,安装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部的支撑部件32 进入到接水盘25内,使附着在热交换器5的露水流入接水盘25内。于是, 被收集在接水盘25内的露水,从与设置在接水盘25 —侧部的排水孔25A连 接的排水管(图中未示出),通过空调机本体2的侧面的孔1A向室外排出。下部前面板11A采用在进风口 3处不设置进风叶片16,而设置在背面 侧自由装卸地安装有和实施例1同样的过滤器3F的格栅的方式。为了方便 地进行送风装置6或电气设备盒30内的检查、修理及配线等,以及安装在 进风口 3的背面侧的过滤器3F的清扫或更换,可容易拆卸地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上,或者可开闭地支撑在空调机本体2上。在图示的构成中,下部前面板11A的结构如图14和图15所示,下端部的具有支点功能的凸起33A 插在形成于空调机本体2的底座部的孔中被支撑,而且上部向前后方向可转 动地被支撑着,在如图11所示的打开状态下,通过抬起可向上方拆卸。而 且,下部前面板IIA在关闭的状态下,设在上部左右的卡止凸起被空调机本 体2的抓持部33B保持。另外,如图3所示,在空调机本体2内的底部设置 换气单元55时,在打开下部前面板11A的状态下,可以进行该换气单元55 的检查或内装的过滤器的更换或清扫。但是,上部前面板11B为了实现使通过热交换器5的空气发生碰撞后主 要向左右和上方分流的作用,构成为空气通路的一部分,因此通过螺丝的固 定、卡止爪的卡止等安装在空调机本体2的规定位置,并非频繁地拆卸或开 闭的结构,但在对热交换器5进行检查等时,可以拧开该螺丝从空调机本体 2拆卸。如图所示的结构是,和实施例1同样,通过乂人上部前面板11B的左 右侧壁11B2向后方延伸的多个卡止爪11B3插在形成于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 开口的左右凸缘的卡孔2A1,并在其下端卡止,上部前面板11B可安装在空 调机本体2的前面开口的规定位置。实施例2和实施例1同样,接水盘25位于在电气设备盒30上方的、下 部前面板11A的上端部,处于向前方延伸的状态,以使其前部进入到由下部 前面板11A的前壁11A1和左右侧壁11A2构成的空间。因此,在打开上部 前面板11B的状态(包含拆卸的状态和开闭中的打开状态的任意一种)下, 由于接水盘25的上面开口处于在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露出的状态,因此从 空调机本体2的前面方便地进行接水盘25的检查或清扫等。本发明的空调机,对于空调机1的实施方式等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 不超越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适用于各种空调机。
权利要求
1.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将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的空气向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入面送出,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风扇机壳内收纳风扇的方式,该风扇机壳具有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空气的入口和向所述热交换器送出空气的出口,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空调机的前面板之间,以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所述前面板的背面侧流下的露水的方式配置接水盘。
2. —种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配置的前面板上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从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出风口的空气通路 上,配置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该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向后方倾斜 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成为下侧,该送风装置将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的空气 送至所述热交换器,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风扇机壳内收纳风扇的方式,该风 扇机壳具有从所述进风口吸进空气的入口和向所述热交换器送出空气的出 口,在所述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所述前面板之间的空间,设置在所述热交 换器下端部的正下方配置的接水盘,以从所述前面板的下部向所述接水盘的 上方伸出的方式,形成将附着在所述前面板背面侧的露水导入所述接水盘的 檐部。
3. 如权利要求1至2的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前面板在其前壁的左右端部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侧壁,所述接水盘处于 其前部进入到由所述前面板的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的状态。
4. 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配置的前面 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板和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箭面板,在所述 空调机本体内形成的、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在所述 下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送风装置,在所述上部前面板的后方配置热交换器, 所述送风装置采用在前面具有空气入口 、上面具有空气出口的风扇机壳内, 收纳用电动机驱动的多翼式风扇的方式,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相对于其下部 向后方倾斜地设置,以使空气流入面与所述风扇机壳的空气出口的上方倾斜 地相对,接收从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所述上部前面板的背面侧流下的露水的接水盘,以进入到所述下部前面板上端部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空调机 本体,在所述上部前面板打开的状态下,以所述接水盘的上面开口在所述空 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态,设置在所述空调机本体。
5. 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f几,其特征在于,所 述前面板具有形成有进风口的下部前面^!和形成有出风口的上部前面;^反, 所述上部前面板和所述下部前面板,在前壁的左右端部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左 右侧壁,在上部前面板的下端部和所述下部前面板的上端部,所述接水盘的 前部进入到由所述前壁和左右侧壁构成的空间,在所述上部前面板打开的状 态下,所述接水盘处于在所述空调机本体的前面露出的状态。
6. 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风扇机壳的上端部将所述接水盘与所述风扇机壳 一 并用合成树脂 一体 成形。
7.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落地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将 电气设备盒从所述空调机本体向前方突出地配置在所述接水盘的下方空间。
全文摘要
一种落地式空调机,在从前面侧的进风口吸进的空气、流向前面侧的出风口的空气通路上,配置有热交换器和将吸进的空气向热交换器送出的送风装置,当该落地式空调机进行制冷运转时,由热交换器冷却的冷气与前面板碰撞,在前面板的背面侧生成露水,该露水流下弄湿下方的过滤器或其他部分,本发明解决这样的问题。送风装置采用在风扇机壳内收纳风扇的方式,该风扇机壳具有从进风口吸入空气的入口和向热交换器送出空气的出口,在风扇机壳的前面上部和空调机的前面面板之间,以接收从热交换器流下的露水和从前面板背面侧流下的露水的方式配置接水盘。
文档编号F24F13/20GK101225981SQ2008100035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8日
发明者中岛宪一, 金子好章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