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206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建筑能源的收集、储存及供应系统设备的设计及开发。 主要涉及太阳能集热、蒸汽压縮制冷循环、地源热泵和采暖供热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社会各行各业都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 的变革。这使得整个社会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的能源消耗都产生了巨大的 增长。能源己经成为本世纪最关键的社会经济问题,能源危机正以人们意 想不到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一次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可产量 是有限的,因此消费成本也越来越高。人们只能从新的途径寻找希望。太 阳能和土壤源热能都是很好的新能源,但是因其品位较低也比较分散,一 直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目前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也只能应用于生活热水 方面。而在建筑能耗中,生活热水只占非常有限的份额。真正的建筑能耗
大项是采暖和空调。其中我国每年采暖要消耗1.5亿吨标准煤。应用新能源 技术替代这部分能源消耗才算是解决了建筑能耗的实质性问题。但是各种 新能源单独用于采暖又都有自己的弱点,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们必须寻 求多种能源综合利用的合理途径,在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节约传统一次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消耗,在产品 系统化的进程中寻求产业升级的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所描述的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正是出于上述目的而开 发的新型能源复合式采集、储存及输配供应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 状况及建筑能耗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运行方式,从而实现能源优化配 置的综合节能效果。
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循环、供暖换热循环、地源换 热循环及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组成,太阳能集热循环直接与蓄热水箱连接; 供暖换热循环通过两个相互并联的换热器分别与蓄热水箱和双向岔流热泵 循环的一个高温冷凝端相连;地源换热循环将土壤源换热器与双向岔流热 泵循环的一个低温蒸发端相连;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换热端总是通过 一个水换热循环与蓄热水箱相连,另外两个相互并联的换热端分别与供暖 换热循环的间接换热端和地源换热循环相连;
太阳能集热循环是由太阳能循环泵3将蓄热水箱6中的低温水经过太 阳能供水管路2、输送到太阳能集热器l中,经过加热的水再通过系统高点 的自动排气阀5和太阳能回水管路4返回蓄热水箱6;
供暖换热循环由供暖循环泵15推动换热媒质从供暖末端设备16流向 直接供暖换热盘管10和间接板式换热器I1131这两个相互并联的热源换热 器,这两个并联的热源换热器支路上各设一个电磁阀,即直接供暖电磁阀 13和间接供暖电磁阀14;
地源换热循环由地源循环泵32推动传热媒质在地源换热盘管35和双 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换热器一板式换热器I130之间往复循环;
双向岔流热泵循环通过四通换向阀23将循环各组件连接起来,其中四 通换向阀的一对进、出口分别接压縮机24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一对进、出口分别接板式换热器I 22和相互并联的板式换热器I130、板式换热器I1131 的一个并联端,这两个并联的板式换热器的支路上分别串联一个单向阀, 且二阀方向相反,两个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个并联端与双向膨胀阀25的一端 相连,双向膨胀阀25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I 22的远离四通换向阀23的 端口相接,从而构成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结构。
双向岔流热泵循环是一个可换向但是两个并联的板式换热器不同向运 行的蒸汽压縮制冷循环,其中板式换热器I 22在四通换向阀换向前后流向 倒转,而相互并联的板式换热器II30和板式换热器I1131在四通阔换向前后 总是一通一断,因为它们各自的并联支路内分别串联了一个单向阀,而两 个单向阀方向相反,无论两并联板式换热器的流向是正是反,都是只有一 个单向阔导通,另外一个是断开的;随着四通换向阀切换循环流向,原来 导通的单向阀断开,原来关闭的单向阀导通,从而导致与之串联的板式换 热器通断状态改变。
供暖换热循环有两个相互并联的热源换热器一直接换热盘管10和板式
换热器ni31,两个热源换热器的并联支路内分别串联了一个电磁阀,两电 磁阀的通断使得供暖换热循环中来自末端换热设备的传热媒质在位于蓄热 水箱内的直接换热盘管io和位于双向岔流热泵循环高温冷凝端的板式换热
器IIB1之间转换。
位于蓄热水箱内的直接换热盘管10横置并与太阳能集热循环和板式
换热器r的水侧换热循环的回水管正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一方面可以通过间接供暖换热模式充分利用 蓄热水低蓄热温度下的热能,从而大大拓展了蓄热介质的蓄热温度变化范
围,使单位体积的介质的可利用蓄热容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地源热泵循环还可以使蓄热介质吸收土壤源热能来作为太阳能的有益的补充。这两方 面功能的转换枢纽就是系统内部的双向岔流热泵循环,此循环也充分体现 了系统比较高的设备使用效率。


图1为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地源热泵模式图; 图2为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热泵模式图。
1、太阳能集热器2、集热循环供水管路3、集热循环泵
4、集热循环回水管路5、自动排气阀6、蓄热水箱
7、 溢流管8、补水管9、排污管
10、直接换热盘管11、直接供暖供水管12、直接供暧回水管
13、直接供暖电磁阀14、间接供暖电磁阀15、供暖换热循环泵
16、供暖换热末端17、间接供暖供水管18、间接供暖回水管
19、热泵水箱换热回水管20、热泵水箱换热供水管21、热泵水箱换热秀22、板式换热器I23、四通换向阀24、压縮机
25、膨胀阀26、热泵蒸发管路27、热泵冷凝管路
28、热泵单向阀I29、热泵单向阀n30、板式换热器n
31、板式换热器III32、地源循环泵33、地源换热供水管
34、地源换热回水管35、地源换热盘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充分体现本系统的综合节能运行效果,下面我们可以结合之后的附图来分析一下本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行实施方案。
本发明专利基本设计是整个系统装置由四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太阳 能集热蓄热循环总成,供暖换热循环总成,双向岔流热泵循环总成和地源 换热循环总成。
太阳能集热蓄热循环总成主要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组件、太阳能集热循 环泵、蓄热水箱及自动排气阀等辅助阀件,热媒输送管路配置在集热器和 蓄热水箱之间(如图1)。因为本系统主要适用于气候寒冷的采暖地区,所 以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应选用不易冻结的真空管集热器和热管真空管集 热器。蓄热水箱上还要装配必要的溢流管路、排水管路及系统补水管路, 其上还要配有必要的阀件。
供暖换热循环包括位于水箱内部的盘管式换热器、直接换热和间接换 热管路上的电磁阀、采暖循环泵、末端采暖设备及其它的辅助阀件。循环 管路配置在各个部件之间。由于太阳能和土壤源的热能品位不高,所以需 要匹配地板采暖盘管或风机盘管这样的末端采暖设备。它们要求的热媒工
作温度在5(TC上下。为了强化直接换热盘管与蓄热热媒之间的换热,换热 盘管被装配在蓄热水箱的中间位置,盘管横向放置并与太阳能集热循环和 板式换热器I水侧换热循环的回水管出口相对。这样上述两个循环启动任 何一个都会强化盘管换热器的管外侧换热。
双向岔流热泵循环总成包括压縮机、四通换向阀、双向膨胀阀、板式
换热器I、板式换热器n、板式换热器m还有循环单向阀i和循环单向阀 n。循环冷凝管段和蒸发管段将各个部件连接成一个整体系统。其中三个 板式换热器呈人字形排列连接。板式换热器i始终在循环内部,板式换热 器n和板式换热器in通过方向相反的循环单向阀构成反向并联关系。即两个换热器虽然并联,但是在系统运行时,其中始终只有一个是与循环联通 的。四通换向阀正向连接时,板式换热器I成为蒸汽压縮制冷循环的冷凝
器,并向蓄热热水中放热;循环单向阀I顺循环流向打开,板式换热器II 接入循环系统成为蒸汽压縮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并从地源换热循环吸热。 同时循环单向阀II的正向与循环流向相反,造成板式换热器III与制冷循环 系统不导通。当四通换向阀换向以后,板式换热器I成为蒸汽压縮制冷循 环的蒸发器,并从蓄热热水中吸热;循环单向阀I与循环流向相反,造成
板式换热器n与循环不导通;同时循环单向阀n顺循环流向打开,使板式 换热器m接入蒸汽压縮制冷循环成为冷凝器,并向间接供暖换热循环放热。
地源换热循环总成包括地源循环泵、地源换热盘管及与双向岔流热泵 循环间接换热的板式换热器n,还有与之相连的循环管路和相关辅助阀件。 地源换热循环不断运行会将土壤源中的热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热泵循环中 并由此进一步传给蓄热水箱中的蓄热介质。载热媒体在地源换热循环管路 中封闭运行,不会对地表以下的土壤造成污染。同时防止地下水进入循环 管路并损坏换热器。
另外热泵循环与蓄热水箱之间的换热是通过一个换热循环泵和相关阀 件组成的板式换热器I水侧循环来实现的。
此系统主要是应用于冬季的建筑采暖供热。在白天太阳能充足的时候, 太阳能集热循环会自动开始温差循环状态。即太阳能循环泵的启停受太阳 能集热器的出口热媒温度和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的温差控制。当温差大于一 个设定值时,太阳能循环泵启动,充分吸收了太阳能的热水从集热器中被 推进水箱, 一旦温差又回落到一个比较低的设定值时,太阳能循环泵就停 止,被输送到太阳能集热器中的低温热水开始新一轮的蓄热过程。周而复始,太阳能集热器会不断将热水输送到蓄热水箱内。因为白天的室内采暖 热负荷比较小,而且根据设计,为保证白天有效的日照时段内的集热器的 热量能满足更长时间的建筑采暖需求,集热器的集热功率要明显大于建筑 物白天的瞬时采暖热负荷。这样在白天,在系统供暖的同时,蓄热水箱内 热能仍有盈余,因此水温会不断上升。当蓄热水温上升到一定的温度时, 供暖换热循环切换到直接换热循环状态,供暖热水被输送到蓄热水箱内的 直接换热盘管里,通过管壁与蓄热热水换热。
当遇到阴雨天或傍晚时分,光照己经不足的时候,如果蓄热水箱内蓄 存的太阳能的热量仍不能满足当天夜间的供暖需求时,地源热泵蓄热模式 启动,双向岔流热泵循环切换到地源热泵循环状态(见附图1),同时地源 循环泵和板式换热器I水侧循环泵启动,这样土壤源热能可以通过热泵循 环源源不断的被输送到蓄热热水中以补充当日不足的热负荷。热能补充到 位后,热泵循环停止。
在夜间没有太阳能或土壤热源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在供暖换热循环不 断向室内的采暖末端设备输送热能的过程中,蓄热水温不断下降, 一旦下 降到它不能保证采暖末端设备的可接受工作水温时,采暖换热循环就切换 到间接换热模式,同时双向岔流热泵循环切换到供热热泵循环模式(见附
图2),这样供热热泵循环从温度较低的蓄热热水中继续吸热并通过该循环
的冷凝器,即板式换热器ni,向间接供暖换热循环释放高温热能从而继续
满足供暖末端设备的工作要求。
直到第二天恢复日照以后,系统又开始经历一个新的采暖运行周期。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建筑采暖的热负荷也在变化。过渡季节里,采暖
热负荷远远小于系统设计的太阳能单日集热量,这样蓄热水箱内每天都会有热能盈余,可以保证全天采暖换热循环都工作在直接供暖换热模式,同 时一旦遇到短期的热能补充不足时,盈余的热能可以延长供暖换热循环在 高蓄热水温条件下的直接供暖换热工作模式。
权利要求
1、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循环、供暖换热循环、地源换热循环及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组成,太阳能集热循环直接与蓄热水箱连接;供暖换热循环通过两个相互并联的换热器分别与蓄热水箱和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高温冷凝端相连;地源换热循环将土壤源换热器与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低温蒸发端相连;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换热端总是通过一个水换热循环与蓄热水箱相连,另外两个相互并联的换热端分别与供暖换热循环的间接换热端和地源换热循环相连;太阳能集热循环是由太阳能循环泵(3)将蓄热水箱(6)中的低温水经过太阳能供水管路(2)、输送到太阳能集热器(1)中,经过加热的水再通过系统高点的自动排气阀(5)和太阳能回水管路(4)返回蓄热水箱(6);供暖换热循环由供暖循环泵(15)推动换热媒质从供暖末端设备(16)流向直接供暖换热盘管(10)和间接板式换热器III(31)这两个相互并联的热源换热器,这两个并联的热源换热器支路上各设一个电磁阀,即直接供暖电磁阀(13)和间接供暖电磁阀(14);地源换热循环由地源循环泵(32)推动传热媒质在地源换热盘管(35)和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的一个换热器-板式换热器II(30)之间往复循环;双向岔流热泵循环通过四通换向阀(23)将循环各组件连接起来,其中四通换向阀的一对进、出口分别接压缩机(24)的进口和出口,另外一对进、出口分别接板式换热器I(22)和相互并联的板式换热器II(30)、板式换热器III(31)的一个并联端,这两个并联的板式换热器的支路上分别串联一个单向阀,且二阀方向相反,两个板式换热器的另一个并联端与双向膨胀阀(25)的一端相连,双向膨胀阀(25)的另一端与板式换热器I(22)的远离四通换向阀(23)的端口相接,从而构成双向岔流热泵循环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向岔流 热泵循环是一个可换向但是两个并联的板式换热器不同向运行的蒸汽压縮制冷 循环,其中板式换热器i (22)在四通换向阀换向前后流向倒转,而相互并联的板式换热器n go)和板式换热器m (31)在四通阀换向前后总是一通一断,因为它们各自的并联支路内分别串联了一个单向阀,而两个单向阀方向相反, 无论两并联板式换热器的流向是正是反,都是只有一个单向阀导通,另外一个是断开的;随着四通换向阀切换循环流向,原来导通的单向阀断开,原来关闭 的单向阀导通,从而导致与之串联的板式换热器通断状态改变。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供暖换热循环有两个相互并联的热源换热器一直接换热盘管(io)和板式换热器m(31),两个热源换热器的并联支路内分别串联了一个电磁阀,两电磁阔的通断使得供暖换热循环中来自末端换热设备的传热媒质在位于蓄热水箱内的直接换热盘管(10)和位于双向岔流热泵循环高温冷凝端的板式换热器iii (31)之间 转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蓄热 水箱内的直接换热盘管(10)横置并与太阳能集热循环和板式换热器i (22) 的水侧换热循环的回水管正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太阳能集热与地源热泵联合供暖的双向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系统包括一个太阳能集热循环,两个相互并联的直接供暖换热循环、间接供暖换热循环和一个双向岔流热泵循环(地源热泵循环和间接供热热泵循环反向并联)以及一个地源换热循环。蓄热水箱是各个循环的集热换热的枢纽。系统既可以通过地源热泵循环吸收土壤中的热能,也可以通过太阳能集热循环吸收太阳能。蓄热水箱向供暖换热循环供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蓄热水温时通过水箱内的直接换热盘管向供暖系统传热;另一种方式是在低蓄热水温条件下,可以通过间接供热热泵循环提高蓄存热能的品位后再向供暖系统换热。
文档编号F24J2/05GK101526241SQ20081000803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钱伟民 申请人:钱伟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