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670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水泥用回转窑。
背景技术
生产水泥用回转窑是用于水泥生产的主要设备。传统的生产水泥用回转 窑为立式,其上端设置进料口,下端设置出料口,生产水泥用生料从进料口 进入窑腔,经煅烧成熟料后从出料口排出以待作进一歩处理。生料在这种立 式生产水泥用回转窑中不能充分煅烧,从而造成水泥产量低、污染环境、浪 费能源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泥产量高、节能、环保的 生产水泥用回转窑。本实用新型包括窑壳、进料口、出料口、喷煤助燃装置和旋转动力装置, 其特征在于生产水泥用回转窑为卧式且其整体为左侧高、右侧低倾斜布置; 进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左端,出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右端;在窑壳的下侧设置一 可令窑壳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该旋转动力装置与窑壳相连;喷煤助燃装置 布置在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右端。左侧高、右侧低倾斜布置的卧式生产水泥用回转窑克服了传统生产水泥 用回转窑无法充分煅烧生产水泥用生料的缺陷,同时,旋转动力装置可令生 产水泥用回转窑匀速旋转,使生产水泥用生料在回转窑内能够更加充分煅烧, 从而提高了水泥产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生产水泥用回转窑为卧式且其整体为左侧高、右侧低倾斜 布置。上述生产水泥用回转窑包括窑壳1,窑壳1的左端设置进料口 2,右端设置出料口 3。窑壳1前部、中部和后部的外表面上分别套接轮带4、 5和6, 且对应于各个轮带4、 5和6在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下侧分别设置托轮座7、 8和9。上述托轮座7上设置四个托轮7-l,其中两个托轮7-l布置在轮带4 的左侧,另外两个托轮7-1布置在轮带4的右侧,且四个托轮7-1都与轮带4 相接触。相同地,托轮座8上设置四个托轮8-1,托轮座9上设置四个托轮 9-1,四个托轮8-1都与轮带5相接触且布置方式与托轮7-1的布置方式相同, 托轮9-1都与轮带6相接触且布置方式与托轮7-1的布置方式相同。在轮带4右侧的窑壳1外表面上套接一外齿圈10,外齿圈10与一外齿 轮11相互啮合,上述外齿轮11同时接减速电机12的输出端。由此,外齿圈 10、外齿轮11和减速电机12共同组成为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旋转提供动力 的旋转动力装置。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右端还布置有喷煤助燃装置13,所述喷煤助燃装置 13的喷煤口处于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窑腔内。
权利要求1、生产水泥用回转窑,包括窑壳、进料口、出料口、喷煤助燃装置和旋转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生产水泥用回转窑为卧式且其整体为左侧高、右侧低倾斜布置;进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左端,出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右端;在窑壳的下侧设置一可令窑壳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该旋转动力装置与窑壳相连;喷煤助燃装置布置在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右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水泥产量高、环保、节能的生产水泥用回转窑,该生产水泥用回转窑包括窑壳、进料口、出料口、喷煤助燃装置和旋转动力装置,生产水泥用回转窑为卧式且其整体为左侧高、右侧低倾斜布置;进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左端,出料口布置在窑壳的右端;在窑壳的下侧设置一可令窑壳转动的旋转动力装置,该旋转动力装置与窑壳相连;喷煤助燃装置布置在生产水泥用回转窑的右端。
文档编号F27B7/32GK201173682SQ20082003264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1日
发明者徐会军, 徐会龙, 李世明, 杨生强 申请人:江苏恒远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