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8982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
背景技术
利用煤、油为原料的锅炉燃烧技术是较成熟技术,目前人们在燃烧技术领 域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质燃料及以垃圾为燃料的燃烧方法和燃烧装置,由 于生物质燃料资源广阔,更是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由于稻壳易结碳,其以稻 壳为燃料的燃烧装置的研究就更是一个主攻方向,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以稻壳为 燃料的锅炉,但是都存在着稻壳在炉膛中悬浮时间不够,不均匀,部分稻壳未 燃烧充分就落到炉排上结成碳块,不能充分燃烧,燃烧室、换热器的结构不尽 合理,受热面积小,烟气在换热器中的行程短,热效率低, 一次通风,炉膛各 段通风不均匀,烟尘一次沉降,至使部分未经过处理的烟尘直接排出,达不到 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 炉,该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不仅能达到稻壳在锅炉中燃烧的目的,而且能使稻 壳在燃烧室中均匀悬浮充分燃烧,燃烧室内增设了水冷壁管和燃烧室横水管, 燃烧室横水管和换热器中的倾斜式横水管增加了受热面积,折转墙结构增加了 烟气在炉内的行程和烟尘二次沉降,达到了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
是从0. 2吨到2吨系列锅炉,以0. 2吨锅炉为例,是由锅炉本体、底座、送料 装置、送风装置、沉降装置组成,锅炉本体由燃烧室和换热器组成,燃烧室由 水冷壁管、上集箱、下集箱、前集箱、燃烧室横水管束和炉排组成,六根水冷 壁管成n形均布,其顶部断开与上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下端头与下集箱相通配 合焊固,上下集箱一端与换热器锅筒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探出燃烧室 前壁配合焊固,上下集箱探出燃烧室前壁端有清垢丝堵,燃烧室横水管束由三 根燃烧室横水管、前集箱和清垢管组成,燃烧室横水管束为前低后高倾斜放置 结构,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五度,前集箱横置,三根燃烧室横水管一端头与 前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三根清垢管一端与三根燃烧室横水管相对与前集箱相通 配合焊固,三根清垢管另一端有清垢丝堵,三根燃烧室横水管一端与换热器锅 筒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前集箱与燃烧室前壁配合,且三根清垢管探出燃烧室 前壁,燃烧室前壁有上炉门、下炉门,炉排为十六根铸钢炉条组成,两端与底 库横梁均布配合,换热器由锅筒、换热器横水管、折转墙、沉降装置组成,锅 筒为直立圆筒状,且外径壁与内径壁间构成夹壁水套,外径和顶部有清灰口、 冲天口,换热器横水管倾斜放置,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五度,两端与锅筒内 径壁配合焊固,且与夹壁水套相通,折返墙为混凝土结构,与换热器横水管配 合支撑,折返墙两侧与锅筒内径配合,沉降装置由降尘调节机构和沉降室组成, 降尘调节机构由调节板、调节轴、调节轴套组成,两个调节轴套外径分别与锅 筒下部相对的两个光孔配合焊固,且与锅筒内腔相通,调节板为一钢板,且成 筛状,调节板上侧面与调节轴配合焊固,调节轴两端部与两个调节轴套内径转 动配合,且两端头探出锅筒外径,底座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底座与燃烧室和 换热器底面配合焊固,底座与锅炉混凝土座配合,且换热器锅筒内腔与沉降室
相通, 一次通风装置由环形布风管和进风管组成,环形布风管圆周均布有出风 孔,进风管与环形布风管配合焊固,且与环形布风管内径相通,沉降室与锅炉 混凝土座为一体,为水槽状,沉降室内充满水,送料装置由物料风机、送料管、 料斗和闸板组成,物料风机与送料管配合,料斗成漏斗状,漏斗底部有一长口, 闸板与漏斗底部长口配合,送风装置由上送风道管、下送风道管、两个调风阔 和鼓风机组成,下送风道管一端与一次布风管配合,另一端与鼓风机配合,靠 前部有调风阀,上送风道管成九十度弯管, 一端与燃烧室上部配合,且与燃烧 室内腔相通,另一端与下送风道管配合焊固,且与下送风道管相通,靠近下送 风道管处有调风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稻壳的燃烧特点,炉管采用倾斜式结 构,燃烧室内增设了水冷壁管和燃烧室横水管,增加了受热面积,提高了锅炉
热效率,2、燃烧所需的空气是从炉排上方和下方双向分别进入的,炉排下方送 风加强了炉内气流扰动,稻壳被托起在炉排上方成悬浮燃烧状态,炉排上方送 风解决了燃烧室供氧量不足,改变燃烧条件,使稻壳充分、迅速燃烧目的,3、 在下送风管和上送风管上设置了调风阀,根据燃烧状况微调两次风的配比,保 证了炉膛各段通风均匀、迅速,4、换热器内设置了折转墙,增加了烟气在炉内 的行程,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烟尘经过两次沉降,实现了锅炉消尘,5、 炉排管前方设置了清垢管,方便地清除炉排管内产生的污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


图1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锅炉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锅炉冷壁管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锅炉水冷壁管图3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参照
图1、图2,图3是由锅炉本体、底座、 送料装置、送风装置、沉降装置组成,锅炉本体由燃烧室1和换热器2组成, 燃烧室1由水冷壁管8、上集箱7、下集箱12、前集箱10、燃烧室横水管束和 炉排组成,参照图4、图5,与水冷壁管8相同的六根水冷壁管成n形均布,其 顶部断开与上集箱7相通配合焊固,下端头与下集箱12相同的两个下集箱相通 配合焊固,上下集箱7、 12—端与换热器2锅筒31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另一 端探出燃烧室1前壁配合焊固,上下集箱7、 12探出燃烧室前壁端有与清垢丝 堵5相同的三个清垢丝堵,燃烧室横水管束由三根燃烧室横水管、前集箱和清 垢管组成,燃烧室横水管束为前低后高倾斜放置结构,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 五度,前集箱10横置,与燃烧室横水管9相同的三根燃烧室橫水管一端头与前 集箱10相通配合焊固,与三根清垢管11相同的三根清垢管一端与三根燃烧室 横水管相对与前集箱10相通配合焊固,三根清垢管另一端有清垢丝堵,三根燃 烧室横水管一端与换热器2锅筒31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前集箱10与燃烧室1 前壁配合,且三根清垢管探出燃烧室1前壁,燃烧室1前壁有上炉门23、下炉 门24,炉排为十六根铸钢炉条组成,与炉条13相同的十六根炉条两端与底座横 梁均布配合,参照图l、图2、图3,换热器2由锅筒、换热器横水管、折转墙、 沉降装置组成,锅筒31为直立圆筒状,且外径壁与内径壁间构成夹壁水套,外 径和顶部有清灰口 17、冲天口 14,与换热器横水管15相同的若干个换热器横
水管倾斜放置,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五度,两端与锅筒内径壁配合焊固,且
与夹壁水套相通,折转墙16为混凝土结构,与换热器横水管配合支撑,折转墙 16两侧与锅筒31内径配合,沉降装置由降尘调节机构和沉降室组成,降尘调节 机构由调节板18、调节轴32、调节轴套组成,两个调节轴套外径分别与锅筒31 下部相对的两个光孔配合焊固,且与锅筒31内腔相通,-调节板18为一钢板, 且成筛状,调节板18上侧面与调节轴32配合焊固,调节轴32两端部与两个调 节轴套内径转动配合,且两端头探出锅筒31外径,底座3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 底座3与燃烧室1和换热器2底面配合焊固,底座3与锅炉混凝土座配合,且 换热器2锅筒3内腔与沉降室6相通,参照图3, 一次通风装置由环形布风管 28和进风管30组成,环形布风管28圆周均布有出风孔,进风管30与环形布风 管28配合焊固,且与环形布风管28内径相通,沉降室6与锅炉混凝土座为一 体,为水槽状,沉降室6内充满水,参照
图1,送料装置4由物料风机19、送 料管20、料斗21和闸板22组成,物料风机19与送料管20配合,料斗21成漏 斗状,漏斗21底部有一长口,闸板22与漏斗底部长口配合,参照图2、图3, 送风装置由上送风道管29、下送风道管33、两个调风阀25、 27和鼓风机26组 成,下送风道管33—端与进风管30配合,另一端与鼓风机26配合,靠前部有 调风阀27,上送风道管29成九十度弯管, 一端与燃烧室l上部配合,且与燃烧 室1内腔相通,另一端与下送风道管33配合焊固,且与下送风道管相通,靠近 下送风道管处有调风阀25,当使用时,稻壳经送料装置进入燃烧室1,炉排下 方和上方的进风口同时送风,这时稻壳在燃烧室1中处于悬浮燃烧状态,未燃 烧尽的稻壳落在炉排上继续燃烧,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折转墙16的阻挡、过度 向下运动冲刷换热器横水管,沉降室6表层水受热产生气化,大部分烟尘落入
沉降室6,实现一次沉降,烟气顺折转墙16向上继续冲刷换热器横水管,未沉 降的烟尘经过换热器2内空间縮放和吸收水蒸气后,自重增加,落入沉降室6, 实现二次沉降,通过改变降尘调节板18的方向,控制烟尘排放量,达到环保要求o
权利要求1、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是由锅炉本体、底座、送料装置、送风装置、沉降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六根水冷壁管成n形均布,其顶部断开与上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下端头与下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上下集箱一端与换热器锅筒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另一端探出燃烧室前壁配合焊固,上下集箱探出燃烧室前壁端有清垢丝堵,燃烧室横水管束前集箱横置,三根燃烧室横水管一端头与前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三根清垢管一端与三根燃烧室横水管相对与前集箱相通配合焊固,三根清垢管另一端有清垢丝堵,三根燃烧室横水管一端与换热器锅筒水套壁相通配合焊固,前集箱与燃烧室前壁配合,且三根清垢管探出燃烧室前壁,燃烧室前壁有上炉门、下炉门,炉排两端与底座横梁均布配合,锅筒为直立圆筒状,且外径壁与内径壁间构成夹壁水套,外径和顶部有清灰口、冲天口,换热器横水管两端与锅筒内径壁配合焊固,且与夹壁水套相通,折转墙为混凝土结构,与换热器横水管配合支撑,折转墙两侧与锅筒内径配合,降尘调节机构两个调节轴套外径分别与锅筒下部相对的两个光孔配合焊固,且与锅筒内腔相通,调节板为一钢板,且成筛状,调节板上侧面与调节轴配合焊固,调节轴两端部与两个调节轴套内径转动配合,且两端头探出锅筒外径,底座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底座与燃烧室和换热器底面配合焊固,底座与锅炉混凝土座配合,且换热器锅筒内腔与沉降室相通,一次通风装置环形布风管圆周均布有出风孔,进风管与环形布风管配合焊固,且与环形布风管内径相通,沉降室与锅炉混凝土座为一体,为水槽状,沉降室内充满水,送料装置物料风机与送料管配合,料斗成漏斗状,漏斗底部有一长口,闸板与漏斗底部长口配合,送风装置下送风道管一端与一次布风管配合,另一端与鼓风机配合,靠前部有调风阀,上送风道管成九十度弯管,一端与燃烧室上部配合,且与燃烧室内腔相通,另一端与下送风道管配合焊固,且与下送风道管相通,靠近下送风道管处有调风阀。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横水 管束为前低后高倾斜放置结构,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五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其特征在于,换热器横水 管倾斜放置,其倾斜角为五度至二十五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尤其是一种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是由锅炉本体、底座、送料装置、送风装置、沉降装置组成,锅炉本体由燃烧室和换热器组成,燃烧室横水管束由三根燃烧室横水管、前集箱和清垢管组成,换热器由锅筒、换热器横水管、折转墙、沉降装置组成,沉降装置由降尘调节机构和沉降室组成,送料装置由物料风机、送料管、料斗和闸板组成,送风装置由上送风道管、下送风道管、两个调风阀和鼓风机组成,该以稻壳为燃料的锅炉能使稻壳在燃烧室中均匀悬浮充分燃烧,燃烧室内增设了水冷壁管和燃烧室横水管,燃烧室横水管和换热器中的倾斜式横水管增加了受热面积,折转墙结构增加了烟气在炉内的行程和烟尘二次沉降。
文档编号F24H9/18GK201177367SQ20082008915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孙静雷, 范文霞, 马惠林 申请人:孙静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