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水暖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995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水暖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暖器,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半导体加热并以水为传 热介质的电暖器。
背录技术
现有电暖器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的电暖器,即电热
油汀;另一种是发热元件直接对空气进行加热的电暖器,如空调、电暖风机 等。电热油汀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因导热油的导热性能差,将电暖器中的 油加热到工作温度,需要较长时间,消耗较多电能;且油的粘度大、循环 慢,热效率低,因此具有升温速度慢,散热效果差等缺点。空调、电暖风机 等虽然具有升温速度快等优点,但产生的热风在室内的分散不均匀,且干燥 的热风直接吹向人体,让人有一种不适感。
并且,上述两种电暖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没有向空气加湿的功能,随着 室内温度的升高,加速空气中水份的蒸发,使人们感到口干、烦躁,对人体 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影响,不利于人体健康。
我国北方传统的以水为传热介质,以金属暖气片为散热器的供暖系统与 以上两种电暖器与相比,在舒适度和使用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点,但北方传 统的电暖器的采用集中供暖系统,具有大量管道工程,耗费大量人工和材 料,热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损失大量的热能,且不适合单独的住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采用高效率的半导 体加热器作为热源,且用水作为传热介质,并通过设置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 电墙来保证安全,从而热效率高、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后,设置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使得电暖器安全可靠,且,当外部空间较 小时,可将绝缘管接入散热器,以节省放置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水为传热介质,以传统的金属暖气片为散热 器,采用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并采用独特的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 墙,给散热器提供独立的加热系统,使水在散热器与加热系统间自然循环或 强制循环,具有与传统供暖系统相同的供暖效果和舒适度,并省去集中供暖 系统所耗费的大量管道工程,节省了热水在生产和管道输送过程中所损失的 大量热能,既能保证室内温度的升高又能使室内空气湿润、不干燥,给人以 舒适感,是一种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的电暖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 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關綱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热水器的本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
图1的热水器的加热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包括热水器2、散热器6及连 接热水器2与散热器6的两个防电墙3,所述防电墙3为耐高温绝缘管,其中, 第一绝缘管32连接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与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第二绝 缘管36连接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与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孔66。
散热器6可为现有的散热器,其作用在于散热,使室内空气温暖。在本实 施例中,散热器6包括散热器壳体60及设于散热器壳体60顶部的盖体61。散热 器壳体60包括数个散热单元62,散热单元62的两侧设有散热片69,其内设有竖直通道64,在散热单元62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64连通的 上、下通道67、 68;进水孔65与出水孔66分别设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62的 上部与下部;出水孔66与下通道68排成一条线,而进水孔65与上通道67排成 一条线。
盖体61内设水箱612,水箱612通过连接通道63与散热器壳体60内设的上 通道6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63通过在散热器壳体60的上端设置 两个进水通道632,在盖体61的下端相对于该两个进水管道632设置两个出水 管道634而形成;盖体61的出水管道634与壳体60的进水管道632配合设置,盖 体61固定于壳体60的上方。盖体61的顶部还设有与水箱612连通的补水孔 614,可用于加水。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还于补水孔614处安装有一排气阀7, 该排气阀7与补水孔614配合设置并安装于该补水孔614内,该排气阀7内设排 气孔72,排气孔72与水箱612相连通,用于向室内排放蒸汽以湿润室内空气。 盖体61上还可设有透明镜孔(未图示),透过镜孔可以观察到水箱内水位高 度。
防电墙3的作用在于利用液体自身电阻降低防电墙进出口处液体的电压, 并减低液体与散热器6相连时,流经散热器6的电流。当半导体水暖电暖器l的 外部空间较小,作为防电墙3的绝缘管在外部空间无法完全安装时,可将部分 绝缘管装入散热器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管32包括第一内绝缘管 33及第一外绝缘管35,第一内绝缘管33自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安装于散热 器6内,第一外绝缘管35自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连接至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 65,且,第一内绝缘管33及第一外绝缘管25绝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36包 括第二内绝缘管37及第二外绝缘管39,第二内绝缘管37自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 孔66安装于散热器6内,第二外绝缘管39自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连接至散热 器6下端的出水孔66,且,第二内绝缘管37及第二外绝缘管39绝缘连接。
参阅
图1及图2,热水器2包括本体20及收容于本体20内的加热器4,本体 20由绝缘塑料注塑成型,出口23设于本体20的上端处,进口21设于本体20的 下端处,本体20内设加热腔22,加热腔22与进口21与出口23连通,加热器4设 于加热腔22内。当加热器4装入加热腔22时,其与加热腔22之间留有间隙以便 于水流通,加热器4可对加热腔22内的水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包竖直通道64,在散热单元62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64连通的 上、下通道67、 68;进水孔65与出水孔66分别设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62的 上部与下部;出水孔66与下通道68排成一条线,而进水孔65与上通道67排成
一条线。
盖体61内设水箱612,水箱612通过连接通道63与散热器壳体60内设的上 通道6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63通过在散热器壳体60的上端设置 两个进水通道632,在盖体61的下端相对于该两个进水管道632设置两个出水 管道634而形成;盖体61的出水管道634与壳体60的进水管道632配合设置,盖 体61固定于壳体60的上方。盖体61的顶部还设有与水箱612连通的补水孔 614,可用于加水。半导体水暖电暖器1还于补水孔614处安装有一排气阀7, 该排气阀7与补水孔614配合设置并安装于该补水孔614内,该排气阀7内设排 气孔72,排气孔72与水箱612相连通,用于向室内排放蒸汽以湿润室内空气。 盖体61上还可设有透明镜孔(未图示),透过镜孔可以观察到水箱内水位高 度。
防电墙3的作用在于利用液体自身电阻降低防电墙进出口处液体的电压, 并减低液体与散热器3相连时,流经散热器3的电流。当半导体水暖电暖器l的 外部空间较小,作为防电墙3的绝缘管在外部空间无法完全安装时,可将部分 绝缘管装入散热器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管32包括第一内绝缘管 33及第一外绝缘管35,第一内绝缘管33自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65安装于散热 器6内,第一外绝缘管35自热水器2上端的出口23连接至散热器6上端的进水孔 65,且,第一内绝缘管33及第一外绝缘管25绝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36包 括第二内绝缘管37及第二外绝缘管39,第二内绝缘管37自散热器6下端的出水 孔66安装于散热器6内,第二外绝缘管39自热水器2下端的进口21连接至散热 器6下端的出水孔66,且,第二内绝缘管37及第二外绝缘管39绝缘连接。
参阅
图1及图2,热水器2包括本体20及收容于本体20内的加热器4,本体 20由绝缘塑料注塑成型,出口23设于本体20的上端处,进口21设于本体20的 下端处,本体20内设加热腔22,加热腔22与进口21与出口23连通,加热器4设 于加热腔22内。当加热器4装入加热腔22时,其与加热腔22之间留有间隙以便 于水流通,加热器4可对加热腔22内的水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0包括壳体26及通过螺钉固定密封安装于壳体26上的盖体28,盖体28上设置出口 23,另外还设有两配合孔29。
参阅图3,加热器4包括发热体40及设于发热体40四周边缘的绝缘体41。 发热体40包括两片金属电极板42及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44,该数片半导体 陶瓷发热片44彼此间隔设置于两电极板42之间且与电极板42电性连接,半导 体陶瓷发热片44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TC),金属电极板42可以是铜制的,以冲压方式制成片状,其一端延伸设有 接线端43,在接线端43上设连接孔432,用于连接电源导线(未图示)。每一 电极板42设有加热区45,其暴露设置且为绝缘体41所包围,即绝缘体41密封 后的发热体40于金属电极板42表面留有一定面积的未覆盖区域形成加热区 45,以利于高效散热,绝缘体41由陶瓷制成,还可由绝缘漆、绝缘胶等物质 构成。
加热器4收容于壳体26内,且固定安装于盖体28上,加热器的接线端43穿 出配合孔29,且固定于配合孔29内,加热器4与盖体28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
使用时,先通过补水孔614加入足量的水,使水充满热水器2及散热器6, 然后装上排气阀7。根据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水在热水器2经过加热器4 的加热,从出口23经防电墙3,从进水孔65进入散热器6中,水进入散热器6中 后,在上通道67、竖直通道64及下通道68进行流动,再由出水孔66流出,最 后流回热水器2,以进行下一轮热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散热器6通过两侧的 金属暖气片把从水中吸收到的热量向室内散发,从而实现供暖的目的。安装 于散热器6上的排气阀7自排气孔72中可排出一些水汽,湿润室内空气,有利 提高室内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热水器中所釆用的加热器为半导体加热 器,是一种结构简单、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加热器;其次,以水作为传 热媒介,提高了热效率;再次,在散热器上设置带有水箱的盖体,方便水的 添加,且,盖体上设置排气阀释放水汽,具有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功能;最 后,设置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使得电暖器安全可靠,且,当外部空间较 小时,可将绝缘管接入散热器,以节省放置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水为传热介质,以传统的金属暖气片为散热 器,采用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并采用独特的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给散热器提供独立的加热系统,使水在散热器与加热系统间自然循环或 强制循环,具有与传统供暖系统相同的供暖效果和舒适度,并省去集中供暖 系统所耗费的大量管道工程,节省了热水在生产和管道输送过程中所损失的 大量热能,既能保证室内温度的升高又能使室内空气湿润、不干燥,给人以 舒适感,是一种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的电暖器。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 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包括热水器与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热水器与散热器的两个防电墙,该两个防电墙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与第二绝缘管,第一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上端的出口与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下端的进口与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 包括散热器壳体及设于散热器本体顶部的盖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壳体 包括数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的两侧设有散热片,其内设有竖直通道,在散 热单元之间于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与竖直通道连通的上、下通道;进水孔与 出水孔设于最外侧的一散热单元的上部与下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盖体内设水 箱,水箱通过连接通道与散热器壳体内设的上通道相连通,盖体的顶部还设 有与水箱连通的补水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盖体上设有 透明镜孔,透过镜孔可以观察到水箱内水位高度。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排 气阀,该排气阀与补水孔配合设置并安装于该补水孔内,该排气阀内设排气 孔,排气孔与水箱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包括第一内绝缘管及第一外绝缘管,第一内绝缘管自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安装于散热器内,第一外绝缘管自热水器上端的出口连接至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且,第一内绝缘管及第一外绝缘管绝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管包括第二内绝缘管及第二外绝缘管,第二内绝缘管自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安装于 散热器内,第二外绝缘管自热水器下端的进口连接至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且,第二内绝缘管及第二外绝缘管绝缘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 包括本体及收容于本体内的加热器,本体内设加热腔,加热腔与进口与出口 连通,加热器设置于加热腔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 包括发热体及设于发热体四周边缘的绝缘体,发热体包括两片金属电极板及 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该数片半导体陶瓷发热片彼此间隔设置于两电极板 之间且与电极板电性连接,半导体陶瓷发热片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导体水暖电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 呈片状,其一端延伸设有接线端,在接线端上设连接孔,用于连接电源导 线;所述本体包括壳体与密封安装于壳体上的盖体,盖体上设配合孔,加热 器收容于加热腔内,其上的接线端穿出配合孔,且固定于配合孔内,加热器 与盖体连接处设有密封胶。
专利摘要一种半导体水暖电暖器,包括热水器、散热器及连接热水器与散热器的两个防电墙,该两个防电墙为耐高温绝缘管,即第一绝缘管与第二绝缘管,第一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上端的出口与散热器上端的进水孔,第二绝缘管连接热水器下端的进口与散热器下端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水暖电暖器以水为传热介质,以传统的金属暖气片为散热器,采用半导体加热器作为加热设备,并采用耐高温绝缘管作为防电墙,给散热器提供独立的加热系统,使水在散热器与加热系统间循环,既能保证室内温度的有效升高又能使室内空气湿润、不干燥,给人以舒适感,是一种安全高效且节能环保的电暖器。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1242215SQ20082011522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7日
发明者纪宏光 申请人:纪宏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