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987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干燥涂覆于幅状材料一侧表面的液 态涂层的干燥箱。
背景技术
辐状材料是指厚度较薄的条幅状的纸、塑料薄膜、无纺布等,为了增加这些辐状材 料的功能,往往要向这些幅状材料的一侧表面涂覆具有一定功能的液态涂层,如粘结剂、 防粘用的硅油或保护层等涂层,然后,通过干燥工艺将液态涂层干燥而固定在辐状材料 上。对辐状材料上的液态涂层的干燥通常在设有辐状材料进出口以及设有辐状材料输送 装置的烘道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箱的箱体一般由保温材料制成;有的干燥箱还设有与 箱体转动连接的箱盖;干燥箱的箱体上还设有进风口,该进风口用于引入干燥用的热风; 干燥箱的外部设有循环风机,由循环风机将加热过的空气导入箱体内而成为干燥用的热 风,且循环风机使得气流在箱体内以及箱体外的风道以及空气加热设备构成的系统中进 行循环。从进风口引入的热风通过风嘴部件吹到幅状材料上,而将依附在幅状材料上的 液体中的溶剂进行蒸发而干燥。
目前的辐状材料干燥箱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在输送辐状材料的行进方向上将 数个风嘴部件排成一行,各风嘴部件的风嘴口对准待干燥的幅状材料;第二种结构是对 第一种干燥箱结构的改进,如美国专利US 5014447就采用了上下两行交错相对的风嘴 部件,幅状材料在上下风嘴部件之间运行干燥,从而能使热交换更加充分,提高热交换 效率。
对于上述两种结构的辐状材料干燥箱所采用的风嘴部件也有两种结构,风嘴部件的 核心部位是风嘴(也有称喷嘴、喷风嘴的)。第一种结构的风嘴部件的风嘴是孔板式风 嘴。第二种结构的风嘴部件的风嘴是狭缝式风嘴。这两种结构的风嘴都是采用的直接垂 直对幅状材料表面进行冲击式喷风来对幅状材料上的液体进行干燥的,出风口处的温度 与幅状材料表面的温度的温差最大,从出风口到辐状材料表面的热交换效率逐渐降低。
中国专利文献CN2741664Y公开了一种《胶膜纸干燥机热风喷嘴》,其中所说的热 风喷嘴即为风嘴部件,而所采用的风嘴则是孔板式风嘴。它的风嘴部件大致为一薄形箱 体,在箱体的出风面上均匀分布有出风孔,风从这些出风孔出来干燥幅状材料。此种风
5嘴部件结构简单,在工作时,其风嘴由多个出风小孔喷出热风,使得风的流动状态为纹 流,喷风风速较低,若加大风速会导致辐状材料运行的不稳定。虽然该文献在孔板式风 嘴的前后侧各增加了 1条方向相对的出风口,可以使得胶膜纸呈类似正弦曲线的波浪形 状走纸而避免刮胶现象的产生;采用这种风嘴部件的干燥设备换热效率较低,适用于涂 层较厚的辐状材料,但对于需要用冲击式喷风迅速进行千燥的辐状材料则干燥效果较 差。
中国专利文献CN2609949Y公开了一种《夹缝型风嘴喷风管》,其中所说的风嘴喷 风管即为风嘴部件,而所采用的风嘴则是狭缝式风嘴。工作时,热风从风管表面夹缝型 风嘴口中喷出。美国专利US 4854052采用的也是狭缝式风嘴,其风嘴部件大致为一个 方形箱体, 一端开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了两个狭缝式风嘴。狭缝式风嘴风速高,所喷 出来的热风与幅状材料的直接吹扫面窄,同时由于风速过髙导致轻薄型材料起漂,不仅 影响了干燥质量、不利于干燥的连续进行,而且由风嘴喷出的热风与辐状材料的直接接 触时间短,对辐状材料的加热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干燥箱采用的喷风嘴存在的前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 使用中可使得热风对辐状材料充分加热、且对辐状材料上的涂层干燥效果好的气流式干 燥箱及其风嘴部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上风胆、下风胆、 上下两行相对的风嘴和内循环风机。还包括一组导辊。干燥箱体设有上进风口、下进风 口、回风排风口和幅状材料进出口。干燥箱体由钣金件外壁、钣金件内壁以及它们所夹 的保温层构成。在干燥箱体的上进风口处固定上进风接管、在干燥箱体的下进风口处固 定有下进风管、在干燥箱体的回风及排风口处固定有回风排风管。上风胆、下风胆和内 循环风机均固定于干燥箱体上且位于干燥箱体中。上进风管和回风排风管均与干燥箱体 的内腔相通,下进风管与干燥箱体的内腔相隔离。内循环风机的风扇位于上风胆的进风 口处,内循环风机的吸风部位与干燥箱体的内腔相通。上风胆的位于下端的各出风口处 固定有一组上行风嘴。下风胆的位于上端的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组下行风嘴,下风胆的 位于下端的进风口与下进风管密闭固定连接。
所述上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下的一组垂直狭缝式喷风嘴。所述下行风嘴为 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上的一组风嘴部件,每个风嘴部件为一箱体。箱体具有位于下部的 迸风口。箱体的上部中间为导辊槽,箱体具有位于下部的内腔和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与 内腔直接相连通的左风道和右风道。左风道的出风口为向左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左风嘴,右风道的出风口为向右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右风嘴。
各导辊通过相应的轴承座与干燥箱体转动连接,每个导辊位于对应的一个风嘴部件 的中部板件的导辊槽内。
所述箱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中部板件。该中部板件为 一槽状折形板,该槽即为风嘴部件的导辊槽,包括依次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 左风嘴内侧斜板、左风道内侧板、水平箱体上侧板、右风道内侧板和向右上倾斜的右风 嘴内侧斜板。底板上设有作为箱体进风口的进风孔。左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 托板、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和左风道外侧板。右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 嘴水平托板、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和右风道外侧板。左风道外侧板的下端 与底板的左端相连,右风道外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右端相连。
所述下行风嘴的左风道和左风嘴与右风道和右风嘴相对于中部板件的前后向的中 心面对称设置,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左风嘴内侧斜板相平行,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 右风嘴内侧斜板相平行,且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相同,该锐角e范围为io。 60° 。
左侧板的左风道外侧板的下半段、底板、右侧板的右风道外侧板的下半段、前挡板、 后挡板和中部板件的水平箱体上侧板之间形成箱体的内腔。左侧板的左风道外侧板的上 半段与中部板件的左风道内侧板之间形成左风道。左侧板的左风嘴水平托板、左风嘴第 一外侧斜板与中部板件的左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左风嘴。右侧板的右风道外侧板的上 半段与中部板件的右风道内侧板之间形成右风道。右侧板的右风嘴水平托板、右风嘴第 一外侧斜板与中部板件的右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右风嘴。
所述箱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中部板件。该中部板件为 一槽状折形板,该槽即为风嘴部件的导辊槽,包括依次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 左风嘴内侧斜板、左风道内侧板、向右下倾斜的左风道内侧斜板、水平箱体上侧板、向 左下倾斜的右风道内侧斜板、右风道内侧板和向右上倾斜的右风嘴内侧斜板。底板上设 有作为箱体进风口的进风孔。左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托板、向右下倾斜的左
风嘴第一外侧斜板、左风道外侧板、向左下倾斜的左风道外侧斜板和内腔外侧板。右侧 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嘴水平托板、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右风道外侧板、 向右下倾斜的右风道外侧斜板和内腔外侧板。内腔外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左端相连,内 腔外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右端相连。
所述下行风嘴的左风道和左风嘴与右风道和右风嘴相对于中部板件的前后向的中 心面对称设置,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左风嘴内侧斜板相平行,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 右风嘴内侧斜板相平行,且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相同,该锐角8范围为10。 60° 。
左侧板的内腔外侧板、底板、右侧板的内腔外侧板、前挡板、后挡板和中部板件的 水平箱体上侧板之间形成箱体的内腔。左侧板的左风道外侧斜板、左风道外侧板与中部 板件的左风道内侧板、左风道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左风道。左侧板的左风嘴水平托板、左 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中部板件的左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左风嘴。右侧板的右风道外侧 斜板、右风道外侧板与中部板件的右风道内侧板、右风道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右风道。右 侧板的右风嘴水平托板、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中部板件的右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右 风嘴。
所述下行风嘴的左侧板的左风嘴水平托板的左端还从右至左依次连接有向左下倾 斜的左风嘴第二外侧斜板和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三外侧斜板。所述右侧板的右风嘴水 平托板的右端还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向右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和向左下倾斜 的右风嘴第三外侧斜板。左侧板的左风嘴第三外侧斜板、左风嘴第二外侧斜板、左风嘴 水平托板、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中部板件的左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左风嘴。右侧板 的右风嘴第三外侧斜板、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右风嘴水平托板、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 与中部板件的右风嘴内侧斜板之间形成右风嘴。
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嘴部件的平行气流式风嘴的宽度比所述幅状材料的宽度大 50~400鹏。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嘴部件的平行气流式风嘴的长度为150 500咖。使 用时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嘴部件的水平托板与所述幅状材料之间的干燥距离的范围 为^!Omnu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在使用时,其左右风嘴口
将加速气流引向风嘴部件的左右两侧,并用左右水平托板使气流形成平行于幅状材料的
平行风,增大了风与幅状材料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幅状材料的表面受热均匀,平行热风 与幅状材料的热交换更加充分,能迅速打破由于温差引起的位于幅状材料表面的冷热保
护层,很快达到干燥的目的,提髙了热交换效率而且由于受热均匀,干燥质量更好。
(2) 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在使用时,其左右风嘴口喷出的高速气流平行于幅状 材料,根据"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高速平行风在左右风嘴口的水平托板 与幅状材料之间形成负压,使得幅状材料不易起漂。
(3) 当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左右侧板具有与底板相连的折形板时,能增大风 嘴部件内腔的容积;当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中部板件的左风道内侧板和右风道内侧 板与水平箱体上侧板之间具有斜板,而左侧板和右侧板也设有相应的斜板时,左右侧板 的倾斜部分与中部板件的斜板相互配合,能增加对风的导向性,减小风阻对风速的影响, 使风能更顺利地从左右风嘴中喷出,减少了风压损耗。
8(4) 当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左右风嘴处采用了第二外侧斜板和第三外侧斜板 时, 一方面能增加对从左右风嘴出来的平行风的导流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对幅状材料的 导向作用,能使幅状材料顺利地、光滑地通过左右风嘴的水平托板。
(5)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能得到髙的热交换效率和好的干燥质量,因此进 而可以縮短风嘴口离幅状材料的距离,并加快幅状材料的走速,使干燥效率进一步提高。
(6) 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左、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左、右风嘴内侧斜板相 平行,且左、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与水平面所夹锐角相同,锐角的取值范围为10° 60。。这个倾斜的角度能引导从左、右风道出来的风向左、右风嘴的水平托板方向运动, 获得平行于幅状材料的平行风。而当锐角取10。 30°时,得到的平行风效果最好。
(7)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干燥箱可以在完成对幅状材料干燥的要求下, 达到提高热交换效率、縮短热交换时间、改善幅状材料起漂状况、提髙工艺速度、縮短 设备长度、节省厂房空间的显著的有益效果。
(8) 本实用新型的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及其风嘴部件结构 简单、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风嘴部件中的中部板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嘴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箱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B-B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风嘴部件)

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风嘴部件为一箱体1。箱体1的上部中间为导辊槽11, 箱体1具有位于下部的内腔12和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与内腔12直接相连通的左风道 13a和右风道13b。左风道13a的出风口为向左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左风嘴14a,右风道 13b的出风口为向右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右风嘴14b,箱体1还具有位于下部的进风口。
箱体1包括左侧板15a、右侧板15b、底板16、前挡板17a、后挡板17b和中部板 件18。槽状折形板,该槽即为风嘴部件的导辊槽ll,包括依次 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左风道内侧板18-2、水平箱体 上侧板18-3、右风道内侧板18-4和向右上倾斜的右风嘴内侧斜板18-5。底板16上设有作为箱体进风口的进风孔16-1,用于使用时引入过热(冷)风F1。 在进风孔16-1的位置还连接有一根插接管,插接管的两侧分别有一个折形的抵脚,当 将风嘴部件放置于干燥箱上时,将插接管插入干燥箱的风胆,用抵脚抵稳,然后固定好 抵脚和干燥箱的风胆,就可以使风嘴部件与干燥箱的风胆相通。左侧板15a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15a-2和左风道外侧板15a-3。右侧板15b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15b-2和右风道外侧板15b-3。左风道外侧板15a-3的下端与底板16的左端相连,右风道外侧板15b-3的下端与 底板16的右端相连。由此,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侧板15a-3位于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18-3 之下的半段、底板16、右侧板15b的右风道外侧板15b-3的位于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 体上侧板18-3之下的半段、前挡板17a、后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 18-3之间形成箱体1的内腔12。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侧板15a-3位于的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18-3之上 的半段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道内侧板18-2之间形成左风道13a。右侧板15b的右风道 外侧板15b-3位于的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18-3之上的半段与中部板件18的 右风道内侧板18-4之间形成右风道13b。左侧板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1、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中部板件18 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之间形成左风嘴14a。右侧板15b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右 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嘴内侧斜板18-5之间形成右风嘴14b。左风道13a和左风嘴14a、右风道13b和右风嘴14b相对于中部板件18的前后向 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左风嘴内侧斜板18-1相平行,右风 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右风嘴内侧斜板18-5相平行,且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 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为10° 。进行干燥时,将导辊6安置于风嘴部件的导辊槽11内,幅状材料8在导辊6上传送。风嘴部件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和右风嘴水平托板 15b-l与在导辊6上传送的幅状材料8之间的千燥距离d4的范围为0 10mm。左右风嘴 14a、 14b的宽度dl大于幅状材料8的宽度d3。用于干燥幅状材料8的风根据幅状材料8的特性可以选择热风或者冷风。如果选用 热风,则从进风孔16-1进入内腔12的风Fl为热风。由于左、右风道13a、 13b所形成 的狭缝对风流的导向性,热风Fl在内腔12中在左、右风道13a、 13b处分流为热风F2、 热风F3。热风F2、热风F3在左、右风道13a、 13b的狭缝处得到加速,从左右风嘴14a、 14b处喷出。左、右风嘴水平托板15a-l、 15b-1对风流具有导向性,因此在左、右风 嘴水平托板15a-l、 15b-l与幅状材料之间形成平行风F4、 F5。由于左、右风嘴15a、 15b的宽度dl大于幅状材料8的宽度d3,因而幅状材料8能在左右风嘴水平托板15a-1、 15b-1处与平行风F4、 F5充分、均匀接触,使热交换完全、高速地进行。同时,由于 干燥均匀,避免了孔板式风嘴口及狭逢式风嘴口出风口处与幅状材料温差最大,需离开 幅状材料较远的问题,可以縮短干燥距离,使幅状材料8贴近左、右风嘴15a、 15b运 行。根据"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流体力学原理,在左右风嘴15a、 15b喷出的 平行风F4、 F5是经过左、右风道13a、 13b所形成的狭缝、左、右风嘴15a、 15b所形 成的狭缝加速后的高速气流,因此在左右风嘴15a、 15b的风嘴水平托板15a-1、 15b-l 与幅状材料8之间形成负压,使幅状材料8不会起漂。(实施例2、风嘴部件)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中部板件包括 依次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左风道内侧板18-2、向右 下倾斜的左风道内侧斜板18-6、水平箱体上侧板18-3、向左下倾斜的右风道内侧斜板 18-7、右风道内侧板18-4和向右上倾斜的右风嘴内侧斜板18-5。左侧板15a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1、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15a-2、左风道外侧板15a-3、向左下倾斜的左风道外侧斜板15a-4和内腔外侧板 15a-5。右侧板15b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15b-2、右风道外侧板15b-3、询右下倾斜的右风道外侧斜板15b_4和内腔外侧板 15b-5。内腔外侧板15a-5的下端与底板16的左端相连,内腔外侧板15b-5的下端与底板 16的右端相连。左侧板15a的内腔外侧板15a-5、底板16、右侧板15b的内腔外侧板15b-5、前挡 板17a、后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18-3之间形成箱体1的内腔12。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侧斜板15a-4、左风道外侧板15a-3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 道内侧板18-2、左风道内侧斜板18-6之间形成左风道13a。右侧板15b的右风道外侧斜板15b-4、右风道外侧板15b-3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道内侧板18-4、右风道内侧斜 板18-7之间形成右风道13b。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水 平面所夹锐角均为15'。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能增大喷风嘴内腔的容积同时增加对风的导 向性,减小风阻对风速的影响,使风能更顺利地从左右风嘴口喷出,减少风压损耗。见图4, dl为风嘴部件的左、右风嘴15a、 15b的宽度,d2为风嘴部件的左右风嘴 15a、 15b的长度。d3为幅状材料8的宽度。其中,dl= d3+50~400咖;d2=150—500mm。(实施例3与实施例4、风嘴部件)仍见图3和图4,实施例3与实施例1对应,实施例4与实施例2对应。实施例3 与实施例4其余部分与对应的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左侧板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的左端还从右至左依次连接有向左下倾斜的左 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a-6和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a-7。右侧板15b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1的右端还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向右下倾斜的右 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b-6和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b-7。左侧板15a的左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a-7、左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a-6、左风嘴水 平托板15a-l、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_1之间 形成左风嘴14a。右侧板15b的右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b-7、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b-6、 右风嘴水平托板15b-1、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嘴内侧斜板 18-5之间形成右风嘴14b。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水 平面所夹锐角均为30°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从左右风嘴15a、 15b出来的平行风的 导流作用,同时对幅状材料8产生导向作用。这样的结构能使幅状材料8顺利地、光滑 地通过左、右风嘴水平托板15a-1、 15b-l。见图3,平行风F4、 F5由于左右风嘴15a、 15b的左右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a-7、 15b-7及左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a_6、 15b-6及 的导流作用,形成方向向下的风F6、 F7。(实施例5、干燥箱)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的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7、上风胆31、下风胆32、上下 两行相对的风嘴、内循环风机5、 一组导辊6。12干燥箱体7设有上进风口、下进风口、回风排风口和幅状材料进出口。干燥箱体由 钣金件外壁71、钣金件内壁72以及它们所夹的保温层73构成。在干燥箱体7的上进 风口处固定上进风接管21、在干燥箱体7的下进风口处固定有下进风管22、在干燥箱 体7的回风及排风口处固定有回风排风管23。上风胆31、下风胆32和内循环风机5均固定于干燥箱体7上且位于干燥箱体7中。 上进风管21和回风排风管23均与干燥箱体7的内腔相通,下进风管22与干燥箱7的 内腔相隔离。内循环风机5的风扇位于上风胆31的进风口处,内循环风机5的吸风部 位与干燥箱体的内腔相通。上风胆31的位于下端的各出风口处固定有一组上行风嘴。 下风胆32的位于上端的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组下行风嘴,下风胆32的位于下端的进风 口与下进风管22密闭固定连接。其中,上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下的一组垂直狭缝式喷风嘴4。下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上的一组实施例1中的风嘴部件。风嘴部件通过设 置在进风孔16-1的位置的插接管与干燥箱的下风胆32连通。各导辊6通过相应的轴承座与干燥箱体7转动连接,每个导辊6位于对应的一个风 嘴部件1的中部板件18的导辊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干燥箱的长度为2m,共有18个垂直狭缝式喷风嘴4、 4个风嘴部件 和4根导辊6。图4及图5所示的干燥箱还包括位于上进风管21下部、上风胆31上部的热交换器 9。如果热交换是在干燥箱外部进行的话,则不需要此热交换器9。进行干燥时,表面涂胶(湿胶)的幅状材料8进入干燥箱,幅状材料8通过导辊6 在狭缝式上喷风嘴4和风嘴部件1之间运行。冷风从上进风管21进入干燥箱,经过热 交换器9加热,再经过内循环风机5循环,使整个上风胆31内充满热风,同时内循环 风机5将热风加速从狭缝式上喷风嘴4的风嘴口喷出与幅状材料8的上表面接触。对幅 状材料8的上表面升温、进行热交换,使湿气挥发。从下进风口 22进入的风可以是冷风,也可以是在干燥箱外部已经加热过的热风。 过热(冷)风经过外部风机加速后进入下风胆32,再从风嘴部件1的进风孔16-1进入 风嘴部件1的内腔12,从左右风嘴15a、 15b喷出,在左右风嘴水平托板15a-1、 15b-1 处形成平行风与幅状材料8接触,进行热交换。通过上下两行喷风嘴对幅状材料8同时进行千燥,从而干燥效率、干燥质量大大提髙。(实施例6、干燥箱)仍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5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风嘴部件l 的结构为实施例2中的结构。(实施例7、干燥箱)仍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喷风嘴l的 结构为实施例3中的结构。(实施例8、干燥箱)仍见图5及图6,本实施例其余部分与实施例6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喷风嘴l的 结构为实施例4中的结构。对幅状材料8的导向作用,幅状材料8能顺利地从前一个风嘴部件的右风嘴15b的 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运行到后一个风嘴部件的左风嘴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 上。本实施例中的干燥箱经在BOPP胶带涂布机上实际运用,证实在同样的干燥工艺条 件下,干燥箱长度可以縮短15%,在同样长度的干燥箱下,运行速度比常规可提高35%。
权利要求1、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7)、上风胆(31)、下风胆(32)、上下两行相对的风嘴和内循环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导辊(6);干燥箱体(7)设有上进风口、下进风口、回风排风口和幅状材料进出口;干燥箱体由钣金件外壁(71)、钣金件内壁(72)以及它们所夹的保温层(73)构成;在干燥箱体(7)的上进风口处固定上进风接管(21)、在干燥箱体(7)的下进风口处固定有下进风管(22)、在干燥箱体(7)的回风及排风口处固定有回风排风管(23);上风胆(31)、下风胆(32)和内循环风机(5)均固定于干燥箱体(7)上且位于干燥箱体(7)中;上进风管(21)和回风排风管(23)均与干燥箱体(7)的内腔相通,下进风管(22)与干燥箱体(7)的内腔相隔离;内循环风机(5)的风扇位于上风胆(31)的进风口处,内循环风机(5)的吸风部位与干燥箱体的内腔相通;上风胆(31)的位于下端的各出风口处固定有一组上行风嘴;下风胆(32)的位于上端的各出风口处连接有一组下行风嘴,下风胆(32)的位于下端的进风口与下进风管(22)密闭固定连接;所述上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下的一组垂直狭缝式喷风嘴(4);所述下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上的一组风嘴部件,每个风嘴部件为一箱体(1);箱体(1)具有位于下部的进风口;箱体(1)的上部中间为导辊槽(11),箱体(1)具有位于下部的内腔(12)和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与内腔(12)直接相连通的左风道(13a)和右风道(13b);左风道(13a)的出风口为向左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左风嘴(14a),右风道(13b)的出风口为向右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右风嘴(14b);各导辊(6)通过相应的轴承座与干燥箱体(7)转动连接,每个导辊(6)位于对应的一个风嘴部件(1)的中部板件(18)的导辊槽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其特征在 于所述箱体(1)包括左侧板(15a)、右侧板(15b)、底板(16)、前挡板(17a)、后 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该中部板件(18)为一槽状折形板,该槽即为风嘴部件 的导辊槽(11),包括依次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左 风道内侧板(18-2)、水平箱体上侧板(18-3)、右风道内侧板(18-4)和向右上倾斜的 右风嘴内侧斜板(18-5);底板(16)上设有作为箱体进风口的进风孔(16-1);左侧板(15a)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 (15a-2)和左风道外侧板(15a-3);右侧板(15b)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和右风道外—侧板(15b-3);左 风道外侧板(15a-3)的下端与底板(16)的左端相连,右风道外侧板(15b-3)的下端 与底板(16)的右端相连;所述下行风嘴的左风道(13a)和左风嘴(14a)与右风道(13b)和右风嘴(14b) 相对于中部板件(18)的前后向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 左风嘴内侧斜板(18-1)相平行,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右风嘴内侧斜板(18-5) 相平行,且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相同,该锐角9范围为10。 ~60° ;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侧板(15a-3)的下半段、底板(16)、右侧板(15b)的 右风道外侧板(15b-3)的下半段、前挡板(17a)、后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的 水平箱体上侧板(18-3)之间形成箱体(1)的内腔(12);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 侧板(15a-3)的上半段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道内侧板(18-2)之间形成左风道(13a): 左侧板(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1)、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_2)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之间形成左风嘴(14a);右侧板(15b)的右风道外 侧板(15b-3)的上半段与中部板件(18 )的右风道内侧板(18-4)之间形成右风道(13b ); 右侧板(15b)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嘴内侧斜板(18-5)之间形成右风嘴(14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其特 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左侧板(15a)、右侧板(15b)、底板(16)、前挡板(17a)、 后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该中部板件(18)为一槽状折形板,该槽即为风嘴部 件的导辊槽(11),包括依次相连的如下板段向左上倾斜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 左风道内侧板(18-2)、向右下倾斜的左风道内侧斜板(18-6)、水平箱体上侧板(18-3)、 向左下倾斜的右风道内侧斜板(18-7)、右风道内侧板(18-4)和向右上倾斜的右风嘴 内侧斜板(18-5);底板(16)上设有作为箱体进风口的进风孔(16-1);左侧板(15a) 包括依次相连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 左风道外侧板(15a-3)、向左下倾斜的左风道外侧斜板(15a-4)和内腔外侧板(15a-5); 右侧板(15b)包括依次相连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_l)、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一外 侧斜板(15b-2)、右风道外侧板(15b-3)、向右下倾斜的右风道外侧斜板(15b-4)和 内腔外侧板(15b-5);内腔外侧板(15a-5)的下端与底板(16)的左端相连,内腔外 侧板(15b-5)的下端与底板(16)的右端相连;所述下行风嘴的左风道(13a)和左风嘴(14a)与右风道(13b)和右风嘴(14b) 相对于中部板件(18)的前后向的中心面对称设置,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左风嘴内侧斜板(18-l)相平行,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右风嘴内侧斜板(18-5) 相平行,且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以及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水平面所夹锐角均相同,该锐角0范围为10° 60° ;左侧板(15a)的内腔外侧板(15a-5)、底板(16)、右侧板(15b)的内腔外侧板(15b-5)、前挡板C17a)、后挡板(17b)和中部板件(18)的水平箱体上侧板(18-3) 之间形成箱体(1)的内腔(12);左侧板(15a)的左风道外侧斜板(15a-4)、左风道 外侧板(15a-3)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道内侧板(18-2)、左风道内侧斜板(18-6) 之间形成左风道(13a);左侧板(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左风嘴第一外侧 斜板(15a-2)与中部板件(18)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之间形成左风嘴(14a); 右侧板(15b)的右风道外侧斜板(15b-4)、右风道外侧板(15b-3)与中部板件(18) 的右风道内侧板(18-4)、右风道内侧斜板(18-7)之间形成右风道(13b);右侧板(15b) 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右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b-2)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 嘴内侧斜板(18-5)之间形成右风嘴(14b)。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其特 征在于所述下行风嘴的左侧板(15a)的左风嘴水平托板(15a-l)的左端还从右至左 依次连接有向左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a-6)和向右下倾斜的左风嘴第三外 侧斜板(15a-7);所述右侧板(15b)的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的右端还从左至右依 次连接有向右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b-6)和向左下倾斜的右风嘴第三外侧 斜板(15b-7);左侧板(15a)的左风嘴第三外侧斜板(15a-7)、左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a-6)、左风嘴水平托板(15a-1)、左风嘴第一外侧斜板(15a-2)与中部板件(18) 的左风嘴内侧斜板(18-1)之间形成左风嘴(14a);右侧板(15b)的右风嘴第三外侧 斜板(15b-7)、右风嘴第二外侧斜板(15b-6)、右风嘴水平托板(15b-l)、右风嘴第一 外侧斜板(15b-2)与中部板件(18)的右风嘴内侧斜板(18-5)之间形成右风嘴(14b)。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其特征在 于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嘴部件的平行气流式风嘴(14a、 14b)的宽度(dl)比所述 幅状材料(8)的宽度(d3)大50 400mm;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嘴部件(1)的平行 气流式风嘴(14a、 14b)的长度(d2)为150 500mrn;使用时所述下行风嘴的每个风 嘴部件(1)的水平托板(15a-l、 15b-l)与所述幅状材料(8)之间的干燥距离(d4) 的范围为0~1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辐状材料的涂层进行干燥的气流式干燥箱。该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上风胆、下风胆、一组导辊、上下两行相对的风嘴和内循环风机。下行风嘴为排成一行的风嘴口向上的一组风嘴部件,每个风嘴部件为一箱体。箱体具有位于下部的进风口。箱体的上部中间为导辊槽,箱体具有位于下部的内腔和位于上部左右两侧的与内腔直接相连通的左风道和右风道。左风道的出风口为向左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左风嘴,右风道的出风口为向右倾斜的平行气流式右风嘴。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箱使用时,增大了风与幅状材料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幅状材料的表面受热均匀,平行热风与幅状材料的热交换更加充分,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而且由于受热均匀,干燥质量更好。
文档编号F26B13/02GK201327277SQ20082021756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日
发明者晓 黄 申请人:常州永盛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