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650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将太阳光能和热能转换为生
产生活所需的电能、热能等能源。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国家正在制定中长期太阳能开发计划,准备在二十一世纪大规模开发太阳能,更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太阳能工程",把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融为一体。二十一世纪中叶,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将成为世界能源的支柱。就太阳能而言,太阳能每15分钟照到地球表面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一整年,我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其日辐射量可达1000W/m、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已崭露头角。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商业性开发。其他方面的太阳能利用,目前还处在工业化生产的前夕。 世界上现有的太阳能热电站都使用塔式,在地面上设置许多面聚光镜,从不同角
度和不同方向把太阳光收集起来,集中反射到一座高塔顶部的专用锅炉上,使锅炉内的水
受热而变为高压蒸汽,由蒸汽驱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此种太阳能热
电站发电模式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投入成本高,是普通火电的5-10倍,另外转换效率低,
且占用空间大,特别不能适应各国政府提倡的在与建筑一体化工程上的应用。 经检索,2008年2月美国GWS公司研发的l丽的LETG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低温
热管原理发电。也只停留在研发阶段。目前,应用较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缺点较多,
比如投资成本高,不易普及;且硅系的初始制备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对环境有严
重影响。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价约3. 5-4.5元/千瓦时,是普通火力发电上网电价的10倍
以上,如此高昂的费用,目前难以普及,其市场占有率不高也在所难免。随着社会的发展,迫
切需要开发更多更完善的太阳能能量转换系统,来解决能源危机。 在进一步的检索中未发现与本实用新型相似或相近的产品或文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分散的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热能或驱动其它机械,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全自动传感控制器、气液分离器、循环泵。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通过管道和电磁控制阀I分别与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相连。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和管道分别与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的介质出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I和管道分别与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的介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介质循环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进口相连,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的介质循环接口相连。 所述的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采用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或真空玻璃管式太阳能聚热器。 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包括平板金属热交换器、连接板、保温层和箱体。平板金属热交换器包括金属热交换基板,超导介质储管、集汽管、超导介质;在金属热交换基板上设置有多凸起流体通道,多凸起流体通道上部和集汽管连接,多凸起流体通道下部和超导介质储管连接。金属热交换器和保温层密封固定在箱体内,安装完成后,在超导介质储管内注入有超导介质。 所述的真空玻璃管式太阳能聚热器包括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超导介质、蒸发器、边框、上壳体和下外壳体。 蒸发器具有全封闭承压箱体,在全封闭承压箱体内装有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下端通过热交换管连接头固定在全封闭承压箱体底部,该管上端装有封头,全封闭承压箱体内装有流体介质,所说的流体介质可采用超导介质、水或空气。全封闭承压箱体设置有汽化通道接口和介质循环接口。全封闭承压箱体外部装有上壳体,在上壳体与全封闭承压箱体之间装有保温层。 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上端固定有连接头,该连接头通过螺钉或连接螺纹与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下端的连接头密封连接,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下端装有抽真空接头,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与蒸发器内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密封连通,通过抽真空接头抽真空后加注有超导介质。 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套装在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外部,并通过密封条密封,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下端固定在下壳体的限位垫上。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装有边框,通过边框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固定。 所述的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缸体、外壳体、转轮和转轮轴。缸体外部装有外壳体,外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外壳体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缸体由缸体I和缸体II组成,缸体内设有缸腔,缸腔为偏心圆弧形缸腔,缸腔内装有转轮,转轮安装在转轮轴上,缸体设置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排气通道分别与外壳体设置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相连通。在缸体上设置有残余气体与冷凝液出口 。 转轮包括若干块齿形叶片本体、滑块、套筒和套筒端盖。在套筒外圆周上装有若干块齿形叶片本体,在两齿形叶片本体之间设置有滑块槽,在滑块槽中装有滑块,在套筒两端装有套筒端盖,套筒中心通过套筒端盖和键销固定安装在转轮轴上。 转轮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端盖与右端盖上,在左端盖与右端盖外侧分别装有左轴承盖和右轴承盖,在转轮轴动力输出端装有密封盘。密封盘可以采用迷宫式环形密封盘。在转轮轴上可以装有若干个转轮,若干转轮分别装在不同大小缸体内。齿形叶片本体呈扇形、中空,在齿形叶片本体圆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齿形叶片。 所述的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包括外壳体、保温层、承压箱体、热交换装置、快速电加热装置、安全阀、承压箱体进水口进水口、承压箱体出水口和控制面板。承压箱体外装有外壳体,外壳体与承压箱体之间装有保温层,承压箱体内装有热交换装置,在承压箱体与外壳体之间的保温层内装有快速电热装置,在外壳体一侧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器、指示灯、控制开关、微调按钮。所述的指示灯包括工作指示、报警指示。所述的显示器采用液晶显示屏。在承压箱体上部装有安全阀,承压箱体设置有进水口与承压箱体出水口 。 所述的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包括异形散热管、上框、控制面板、电加热装置、热交换装置、箱体、抽真空接口 、超导介质和支撑边框。在异形散热管的上端装有上封头,在异形散热管的下端装有下接头,多根异形散热管通过下接头与箱体对接,多根异形散热管之间装有限位块,抽真空接口安装于箱体一侧。箱体内装有电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箱体通过两侧支撑边框与上框相连。控制面板安装于边框一侧,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器、指示灯、控制开关。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采用市售的ST型高效气液分离器。 所述的超导介质采用市售型号为2-2超导介质(山东潍坊市华丰新产品研究所生产)、低温导热油以及导热液,该导热液在低温35t:到5(TC左右时迅速汽化。在负压情况下,启动温度更低。在启动电加热的状态下,热能不断散发,使得超导介质迅速吸热升温汽化并沸腾起来,沿管内壁向上运动,速度是水的数十倍以上。[0022] 工作原理 当采用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时,平板金属热交换器外部的选择性吸收涂层把分散的太阳辐射能汇聚加热平板金属热交换器内的超导介质,达到一定的启动条件后,迅速升温沸腾并汽化,产生的汽化气体进入集气管后,通过汽化气体出口喷出。 当采用真空玻璃管式太阳能聚热器时,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内壁的选择性吸收涂层,把分散的太阳辐射能汇聚于设置在管内的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外壁上,该管外壁的选择性吸收涂层迅速吸收热量并传递给管内的超导介质,使之迅速升温;当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内的超导介质达到一定的启动条件时,迅速汽化,并沿管内壁上升,进入蒸发器内的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由于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内外两侧存在温度差,使得汽化气体与蒸发器内的流体介质(超导介质、水或空气等)冷热交换。同时使蒸发器内流体介质升温并汽化,进入汽化通道,喷射而出。 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喷出的汽化气体,在与之配套的全自动传感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管道和电磁控制阀I进入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进气口。由进气口经进气通道进入缸体内部,作用于齿形叶片本体的齿形叶片上并使之旋转,同时,任意两扇形齿形叶片本体之间的滑块也随之旋转,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缸体内壁摩擦,不仅形成相对独立的扇形容器腔,而且加大了截面差。随后,气体经由排气通道和排气口排出,完成一次能量转换的过程。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输出的动力可用于驱动发电机和泵、风机、压縮机等机械,既可直联驱动高速机械(高速发电机、高速泵或高速风机,也可以通过减速器驱动低速机械。当驱动发电机发电时,供交流负载工作,多余的电能通过整流器存入储存设备。[0026] 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排出气体通过电磁控制阀II和管道由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的热源进口进入承压箱体内热交换装置,与承压箱体内的水实现热交换,加热承压箱体内的水。并由余热回收出口排出。经过太阳能初步加热或具有剩余热量的承压箱体内的水,进入快速电热水器装置的多曲面凸起内管与多曲面凸起外管之间形成流体空腔中。超导介质储筒内的超导介质经电加热管加热,迅速汽化,沿多曲面凸起内管内壁上升,并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多曲面凸起内管外壁,与多曲面凸起内和多曲面凸起外管流体空腔内的水实现快速热交换,冷却后的冷凝液回落到底部,重新加热、汽化、实现循环,经快速电加热装置加热过的热水通过热水出口提供用户使用。 通过电磁控制阀III和管道由介质接口进入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通过热交换管
将箱体内的超导介质加热,超导介质会迅速汽化,扩散到异形散热管内腔的各个部位,通过
异形散热管向外散热,用于取暖,受冷后的汽化气体液化成滴状回落底部,进入加热区,实
现循环。热交换管内的冷却气体经另一介质接口排出,进入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直接通过管道输入到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的介质循环接
口,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输入到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的介质循环接
口,进入下一轮的循环。 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产生的汽化气体在全自动传感控制
器的控制下,可以有不同的流向满足用户需求。 太阳能光电热转换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具有很多的优点,它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还是海洋都处处皆是,可直接开发利用,而且不会污染环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0032] 本实用新型系统包括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全自动传感控制器、气液分离器、循环泵,设计合理、结构完善。 1、采用超导介质,传递速度快,超导介质在低温35t:到5(TC左右时迅速汽化,在负压情况下,启动温度更低,且其传递速度是水的数十倍以上。全密封结构的系统使得低温流体工质不易泄露,使用寿命长;超导介质对系统中的装置无任何腐蚀,因此能满足各种场合不同,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2、热交换面积大,是同规格圆管形的1. 5-2倍。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和异形散热管等所有的热交换装置结构,均采用成型有内外增容的多曲面凸起的金属管或多曲面凸起的金属板,使高温区的热能迅速传递到低温区,实现快速热交换。 3、热利用率高,充分利用了光能与热能,通过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后,其输出动力应用范围广,可用于驱动发电机和泵、风机、压縮机等机械,又可直联驱动高速机械(高速发电机、高速泵或高速风机,也可以通过减速器驱动低速机械。值得一提的是,转轮轴输出端与凸轮、连杆机构组合使用,使旋转机械能转化为往复式机械能,余热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取暖,热水器等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用电。 4、结构简单紧凑、投资少、制造成本低、仅为光伏发电的十分之一,易普及。最后,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的制作及整体运行,不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无污染,节能环保。 5、水电分离、安全性能高、不易结水垢、使用寿命长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中
的承压储水水箱内仅设置热交换装置,无电加热管。快速电加热装置中的电加热管采用双
套管形式,水不与电加热管直接接触,不易结水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6、节约用水,充分利用能源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合理的将太阳能热水器和快
速电加热装置组合使用,使得不需预热,即开即热,无需等待,同时不会产生保温时的热量散失。承压箱体内的水由于已经经过汽化气体初步加热,并达到一定的温度,在经由快速电 热水器装置加热,节约能源。 7、符合政府提倡的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的要求,不管是并网、离网产业领域,特 别是在建筑一体化产业过程中更能发挥其卓越的贡献,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利益与享受。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实施例1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实施例2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结构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结构A-A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l-8,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1、低温流体 能量转换装置2、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3、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4、全自动传感控制器、 气液分离器、循环泵。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1通过管道和电磁控制阀I分别与低温流体 能量转换装置2、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3、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4相连。低温流体能量 转换装置2的排气口 2-7通过电磁控制阀II和管道分别与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3和 气液分离器相连,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3的介质出口 3-16通过电磁控制阀III和管道 分别与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4和气液分离器相连,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4的介质出口 4-7 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1介质循 环接口 l-7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进口相连,循环泵出口通过 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1的介质循环接口 1-7相连。 所述的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1采用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或真空玻璃管式太阳 能聚热器。 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包括平板金属热交换器l-20、保温层1-16和箱体 1-22。平板金属热交换器l-20包括金属热交换基板,超导介质储管l-25、集汽管l-17、超 导介质1-26 ;在金属热交换基板上设置有多凸起流体通道1-21,多凸起流体通道1-21上部 和集汽管l-17连接,多凸起流体通道1-21下部和超导介质储管1-25连接。金属热交换器 1-20和保温层1-16密封固定在箱体1-22内,安装完成后,在超导介质储管1-25内注入有 超导介质1-26。 所述的真空玻璃管式太阳能聚热器包括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14、 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l-8、超导介质l-10、蒸发器、边框l-9、上壳体1-1和下外壳体 1-13。 蒸发器具有全封闭承压箱体l-4,在全封闭承压箱体1-4内装有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l-5,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1-5下端通过热交换管连接头固定在全 封闭承压箱体l-4底部,该管上端装有封头,全封闭承压箱体1-4内装有流体介质1-6,所 说的流体介质1-6可采用超导介质、水或空气。全封闭承压箱体1-4设置有汽化通道接口 l-2和介质循环接口 1-7。全封闭承压箱体l-4外部装有上壳体l-l,在上壳体1-1与全封 闭承压箱体1-4之间装有保温层1-3。 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1-8上端固定有连接头,该连接头通过螺钉或连接螺纹 与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1-8下端的连接头密封连接,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1-8下端 装有抽真空接头l-ll,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l-8与蒸发器内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
1- 5密封连通,通过抽真空接头1-11抽真空后加注有超导介质1-10。 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14套装在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1-8外部, 并通过密封条密封,太阳能真空集热管l-14下端固定在下壳体1-13的限位垫1-12上。上 壳体1-1与下壳体1-13之间装有边框1-9,通过边框1-9将上壳体1-1与下壳体1-13连接 固定。 所述的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2包括缸体、外壳体2-l、转轮和转轮轴2-18。缸体 外部装有外壳体2-l,外壳体2-1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左端盖2-22和右端盖2-3,外壳体2_1 设置有进气口 2-12和排气口 2-7 ;缸体由缸体I 2-2和缸体II 2-15组成,缸体内设有缸 腔,缸腔为偏心圆弧形缸腔,缸腔内装有转轮,缸体设置有进气通道2-13和排气通道2-6, 进气通道2-13与排气通道2-6分别与外壳体2-1设置的进气口 2-12和排气口 2_7相连通。 在缸体上设置有残余气体与冷凝液出口 2-11。 转轮包括若干块齿形叶片本体2-10、滑块2-4、套筒2-8和套筒端盖。在套筒2_8 外圆周上装有若干块齿形叶片本体2-10,在两齿形叶片本体2-10之间设置有滑块槽,在滑 块槽中装有滑块2-4,在套筒2-8两端装有套筒端盖,套筒2-8中心通过套筒端盖和键销固 定安装在转轮轴2-18上。 转轮轴2-18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端盖2-22与右端盖2_3上,在左端盖
2- 22与右端盖2-3外侧分别装有左轴承盖2-20和右轴承盖2_19,在转轮轴2_18动力输出 端装有密封盘2-17。密封盘2-17可以采用迷宫式环形密封盘。在转轮轴2-18上可以装有 若干个转轮,若干转轮分别装在不同大小缸体内。齿形叶片本体2-10呈扇形、中空,在齿形 叶片本体2-10圆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齿形叶片2-5。 所述的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3包括外壳体3-6、保温层3-2、承压箱体3-7、 热交换装置3-9、快速电加热装置3-8、安全阀3-3、承压箱体进水口 3-ll、承压箱体出水口
3- 15和控制面板。承压箱体3-7外装有外壳体3-6,外壳体3-6与承压箱体3_7之间装有 保温层3-2,承压箱体3-7内装有热交换装置3-9,在承压箱体3-7与外壳体3_6之间的保 温层3-2内装有快速电热装置3-8,在外壳体3-6 —侧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 器、指示灯、控制开关、微调按钮。所述的指示灯包括工作指示、报警指示。所述的显示器采 用液晶显示屏。在承压箱体3-7上部装有安全阀3-3,承压箱体3-7设置有进水口 3-11与 承压箱体出水口 3-15。 所述的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4包括异形散热管4-l、上框4-3、控制面板4-5、电加 热装置、热交换装置、箱体4-9、抽真空接口 4-12、超导介质4-13和支撑边框4-14。在异形 散热管4-1的上端装有上封头4-4,在异形散热管4-1的下端装有下接头4-8,多根异形散热管4-1通过下接头4-8与箱体4-9对接,多根异形散热管4-1之间装有限位块4-2,抽真 空接口 4-12安装于箱体4-9 一侧。箱体4-9内装有电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箱体4-9通 过两侧支撑边框4-14与上框4-3相连。控制面板安装于边框4-14 一侧,控制面板上装有 显示器、指示灯、控制开关。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采用上海精滤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T型高效气液分离 器。 所述的超导介质采用市售型号为2-2超导介质(山东潍坊市华丰新产品研究所生 产)、低温导热油以及导热液,该导热液在低温35t:到5(TC左右时迅速汽化。在负压情况 下,启动温度更低。在启动电加热的状态下,热能不断散发,使得超导介质迅速吸热升温汽 化并沸腾起来,沿管内壁向上运动,速度是水的数十倍以上。 所述的全自动传感控制器市售配套的全自动传感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 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单片机、控制电路板。 所述的循环泵采用MP型系列循环泵。 所述的电磁控制阀I、电磁控制阀II、电磁控制阀III可以采用GHD45X系列电磁 控制阀。
权利要求一种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全自动传感控制器、气液分离器、循环泵;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通过管道和电磁控制阀I分别与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相连;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的排气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和管道分别与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的介质出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I和管道分别与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的介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介质循环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泵进口相连,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的介质循环接口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热超导 聚热装置采用平板式太阳能聚热器或真空玻璃管式太阳能聚热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式太阳能 聚热器包括平板金属热交换器、连接板、保温层和箱体;平板金属热交换器包括金属热交换 基板,超导介质储管、集汽管、超导介质;在金属热交换基板上设置有多凸起流体通道,多凸 起流体通道上部和集汽管连接,多凸起流体通道下部和超导介质储管连接;金属热交换器 和保温层密封固定在箱体内,在超导介质储管内注入有超导介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玻璃管式 太阳能聚热器包括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超导介质、 蒸发器、边框、上壳体和下外壳体;蒸发器具有全封闭承压箱体,在全封闭承压箱体内装有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 管,若干根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下端通过热交换管连接头固定在全封闭承压箱体底部, 该管上端装有封头,全封闭承压箱体内装有流体介质,全封闭承压箱体设置有汽化通道接 口和介质循环接口 ,全封闭承压箱体外部装有上壳体,在上壳体与全封闭承压箱体之间装 有保温层;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上端固定有连接头,该连接头通过螺钉或连接螺纹与多曲面 异形金属热交换下端的连接头密封连接,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下端装有抽真空接头, 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与蒸发器内多曲面异形金属散热管密封连通,通过抽真空接头抽 真空后加注有超导介质;真空玻璃管或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套装在多曲面异形金属热交换管外部,并通过密封条 密封,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下端固定在下壳体的限位垫上;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装有边框,通 过边框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封闭承压箱 体内装有流体介质采用超导介质、水或空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温流体能量 转换装置包括缸体、外壳体、转轮和转轮轴;缸体外部装有外壳体,外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装 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外壳体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缸体由缸体I和缸体II组成,缸体内设 有缸腔,缸腔为偏心圆弧形缸腔,缸腔内装有转轮,缸体设置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 通道与排气通道分别与外壳体设置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相连通,在缸体上设置有残余气体与冷凝液出口 ;转轮包括若干块齿形叶片本体、滑块、套筒和套筒端盖;在套筒外圆周上装有若干块齿 形叶片本体,在两齿形叶片本体之间设置有滑块槽,在滑块槽中装有滑块,在套筒两端装有套筒端盖,套筒中心通过套筒端盖和键销固定安装在转轮轴上;转轮轴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左端盖与右端盖上,在左端盖与右端盖外侧分别装有 左轴承盖和右轴承盖,在转轮轴动力输出端装有密封盘。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转轮轴上装有若干 个转轮,若干个转轮分别装在不同大小缸体内。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齿形叶片本体呈扇 形、中空,在齿形叶片本体圆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齿形叶片。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式多热源 快速热水器包括外壳体、保温层、承压箱体、热交换装置、快速电加热装置、安全阀、承压箱 体进水口进水口 、承压箱体出水口和控制面板;承压箱体外装有外壳体,外壳体与承压箱体 之间装有保温层,承压箱体内装有热交换装置,在承压箱体与外壳体之间的保温层内装有 快速电热装置,在外壳体一侧装有控制面板,在承压箱体上部装有安全阀,承压箱体设置有 进水口与承压箱体出水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热源的超 导取暖器包括异形散热管、上框、控制面板、电加热装置、热交换装置、箱体、抽真空接口、超 导介质和支撑边框;在异形散热管的上端装有上封头,在异形散热管的下端装有下接头,多 根异形散热管通过下接头与箱体对接,多根异形散热管之间装有限位块,抽真空接口安装 于箱体一侧;箱体内装有电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箱体通过两侧支撑边框与上框相连。控 制面板安装于边框一侧,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器、指示灯、控制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热式太阳能光热电系统,将太阳光能和热能转换为生产生活所需电能、热能等能源。包括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全自动传感控制器、气液分离器、循环泵;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通过管道和电磁控制阀1分别与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相连;低温流体能量转换装置排气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和管道分别与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组合式多热源快速热水器的介质出口通过电磁控制阀III和管道分别与多热源的超导取暖器和气液分离器相连;气液分离器中气体通过管道与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介质循环接口相连。
文档编号F24J2/40GK201450463SQ20092004090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0日
发明者姜春来, 李勇强, 李勇良, 李靖 申请人:无锡意凯顺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