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超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656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超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使用的换热超
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热交换用的超导管,都是采用直管形式,导热介质灌装在冷凝头内, 通过加热冷凝头使得导热介质挥发将热量传递给受热体,这种传热方式热启动慢,热量传 递速度慢,效果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太阳能超导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
流道管和縮口段,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和縮口段分别由下封口和上封口密封形成真空,冷
凝头内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冷凝头的管径大于流道管的管径,且冷凝头与流道管由圆角过
渡;所述流道管的管径大于縮口段的管径,且流道管与縮口段由圆角过渡。 所述冷凝头、流道管和縮口段均为铜管,管壁厚度为0. 2毫米 0. 5毫米。 所述导热介质为丙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 所述冷凝头的管径为13毫米 15毫米,流道管的管径为6毫米 10毫米,縮口
段的管径为2毫米 5毫米。 所述冷凝头有两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每段采用縮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 效果增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1、流道管2和縮口段 3,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1和縮口段3分别由下封口 1-2和上封口 3-1密封形成真空,冷凝 头1内装有导热介质4,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大于流道管2的管径,且冷凝头1与流道管2 由圆角1-1过渡;所述流道管2的管径大于縮口段3的管径,且流道管2与縮口段3由圆角 2-1过渡。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达到传热效果,所述冷凝头1、流道管2和縮口段3均为铜 管,管壁厚度为0. 2毫米 0. 5毫米。 如图l所示,所述导热介质4为丙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具有启发温度低,在20° 30°左右时就可以急速挥发,传递热量,另外还具有抗冻,耐高温等特点。 如图1所示,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为13毫米 15毫米,流道管2的管径为6毫 米 10毫米,縮口段3的管径为2毫米 5毫米,冷凝头1内的导热介质易挥发,由于每段 采用縮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为了增加换热面积,如图2 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冷凝头1设计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将冷凝头l插装在集热管中,通过集热管内的温度传 递给冷凝头1,加热其中的导热介质4,导热介质4在20° 30°左右时就可以急速挥发, 传递热量,由于每段采用縮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
权利要求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1)、流道管(2)和缩口段(3),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1)和缩口段(3)分别由下封口(1-2)和上封口(3-1)密封形成真空,冷凝头(1)内装有导热介质(4),其特征在于a、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大于流道管(2)的管径,且冷凝头(1)与流道管(2)由圆角(1-1)过渡;b、所述流道管(2)的管径大于缩口段(3)的管径,且流道管(2)与缩口段(3)由圆角(2-1)过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超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头(1)、流道管(2)和 縮口段(3)均为铜管,管壁厚度为0.2毫米 0.5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超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为13毫 米 15毫米,流道管(2)的管径为6毫米 10毫米,縮口段(3)的管径为2毫米 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超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头(1)有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流道管和缩口段,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和缩口段分别由下封口和上封口密封形成真空,冷凝头内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冷凝头的管径大于流道管的管径,且冷凝头与流道管由圆角过渡;所述流道管的管径大于缩口段的管径,且流道管与缩口段由圆角过渡。本实用新型由于每段采用缩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
文档编号F24J2/46GK201449069SQ20092004177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3日
发明者孟海萍, 张同伟, 汪涌 申请人: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