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975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空调领域,具体涉及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
背景技术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节约能源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占全国城镇总电量的22%,因此,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能耗,对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温度、湿度分别独立处理的空调系统以高温冷水作为冷源(冷水进水温度定为16°C)是一比较好的降低能源消耗的方式。空调末端只承担室内的显热负荷即可,同时,和常规的空调系统相比由于没有冷凝水的产生,从而避免了霉菌的大量滋生,有利于卫生、健康。现有风机盘管在7t:进水、i2t:出水工况下运行,一般采用铜管。9.52X0.35mm,翅片间距1.95mm。实验证明,现有的风机盘管在冷水进水温度为16。C时难以满足室内显热负荷对冷量的需求,换热面积显得不够,如果要满足室内显热负荷对冷量的需求就需要增加换热面积,这样势必增加产品体积,产品成本也大大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在高温冷水(16t:进水温度,2(rC出水温度)下运行,可以满足空调区域对显热负荷要求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且在干球温度26t:、湿球温18.7t:的回风状态下没有凝结水产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设在机组壳体内的换热盘管、连接在机组壳体侧壁进风口上的风机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从而使冷水的流向与空气的流向相反,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机组壳体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进一步的,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防止在恶劣工况下可能会产生的凝结水。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盘管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为三排结构设置,铜管规格为O7X0.3mm,换热铜管外壁设有轴向间距为1.6mm或1.8mm的铝质平翅片。这种结构使水侧流程和空气侧流程成交叉逆流形式,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换热盘管的排间距为18.2mm。本实用新型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高温冷水(16t:进水温度,2(rC出水温度)下运行,可以满足空调区域对显热负荷要求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从而有利于空调系统能耗的大幅度降低,另外在干球温度26t:、湿球温18.7。C的回风状态下没有凝结水产生。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换热盘管的布置结构侧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7、设在机组壳体7内的换热盘管4、连接在机组壳体7侧壁进风口上的风机6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机组壳体由侧板、顶板、底板组成,所述换热盘管4的出水管路41设在机组壳体7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4的进水管路42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3的一侧,使冷水的流向与空气的流向相反,所述机组壳体7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5,防止在恶劣工况下可能会产生的凝结水。如图3,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热盘管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为三排结构设置,这种结构使得水侧流程和空气侧流程成交叉逆流形式,提高换热效率。本实施例中即每组换热盘管单元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均为三排结构设置,换热盘管的排间距为18.2mm,铜管规格为O7X0.3mm,换热铜管外壁设有轴向间距为1.6mm或1.8mm的铝质平翅片3。图3中虚线指水流流向。运行时,室内空气与通过门窗等渗入的新风混合后通过风机3,进入换热盘管并与盘管及翅片3换热,空气经过降温后进入室内,并在独立除湿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空调区域形成舒适的环境。实验检测证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在工况(换热盘管进水温度16°C、出水温度20°C,室内回风干球温度26°C、湿球温度18.7°C)下,冷量和风量之比在2.OW/mVh以上,完全能够满足空调区域对显热负荷的要求,并在此工况下没有冷凝水产生。现有风机盘管和干式风机盘管的冷量和风量之比见表1。表1冷量与风量比W/(m3/h)<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0019]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温度、湿度分别单独处理的空调系统,其应用于在高温冷水(16t:进水,2(rC出水)空调系统中,有利于空调系统能耗的大幅度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干式风机盘管在对应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工况下运行时,不易产生冷凝水,换热盘管不会滋生霉菌,减缓了换热盘管由于吸附灰尘而引起换热系数下降的趋势,有利于健康卫生并维持了换热系数的稳定。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领域。权利要求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7)、设在机组壳体内的换热盘管(4)、连接在机组壳体侧壁进风口上的风机(6)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4)的出水管路(41)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42)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7)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41)和出水管路(42)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1)和出水集水管(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单元从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为三排结构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单元为铜管,铜管规格为。7X0.3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铜管外壁设有轴向间距为1.6mm或1.8mm的铝质平翅片(3)。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的排间距为18.2mm。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干式风机盘管机组,包括机组壳体、换热盘管、风机及与风机连接的电机,所述换热盘管的出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设在机组壳体上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所述机组壳体边侧设有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换热盘管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汇接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机组壳体底部设有积水盘,所述换热盘管由自上而下的三组盘管单元构成,三组盘管单元并联在进水集水管和出水集水管上。本实用新型换热效率高,有利于空调系统能耗的大幅度降低,节省了能源消耗。文档编号F24F1/00GK201438014SQ200920122859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发明者宋有强,张秀平,杜立卫,田旭东,贾磊,郑东申请人: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