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3296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辊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 辊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维生素C生产领域的干燥工段大都使用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该设 备生产能力小,间断性出料,物料受污染的几率较大。近年来, 一种新型的干 燥设备被引入制药行业中一真空带式干燥机。该设备生产能力大,连续出料, 自动化程度高,能耗小,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与人不相接触,工艺参数控制 严格,产品质量容易得到保证。该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期使用状况良好, 一段时 间后,干燥机履带在传动过程中,在主、从动轴上的实时位置将发生不定时、 方向不确切的偏移,导致履带跑到加热板外面,偏移量较大时,履带将碰到机 体内固定件部分,从而出现履带翻转折叠、甚至损坏现象发生。干燥机通过一 机构装置,紧跟履带位置的变化,在机构装置上设有一块永久磁铁,当履带偏 差量超出一定范围时,位置检测装置将发出电信号通知进行履带位置调整。然 而,由于支撑环与幅条都采用了不锈钢材料,经过长时间的摩擦,支撑环与幅 条间产生"拉毛"、"粘结"现象,摩擦系数剧增,导致履带位置调整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调整履带位置的真空 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传动 轴、固定辐条、可移动辐条,固定支撑环以及可移动支撑环,可移动辐条通过可移动支撑环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的可移动支撑环设有耐磨塑料层,耐磨塑 料层与可移动支撑环径向方向采用阶梯形导轨配合,轴向方向两侧设有限位防 脱落挡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支撑环为外环面去除部分体积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避免了支撑环与幅条间产生的拉毛、粘结现象, 有效调整履带位置,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因检修而发生的人、料接触频 率,也避免了传动辊结构中金属与金属间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对药品的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辊履带运转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D-D剖面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该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包括传动轴l、固定辐条2、 可移动辐条3,固定支撑环4以及可移动支撑环5,可移动辐条3通过可移动支 撑环5固定在传动轴1上,所述的可移动支撑环设有耐磨塑料层6,耐磨塑料 层6采用PEEK工程塑料作为滑动材料,起减磨、抗磨作用,为了防止PEEK半 片式滑动轴承意外脱落,耐磨塑料层6与可移动支撑环径向方向采用阶梯形导 轨配合,轴向方向两侧设有限位防脱落挡圈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支撑环4 为外环面去除部分体积的结构,以避免金属与金属相互摩擦。减速机通过键连 接将扭力传递给右轴套,右轴套驱动可移动侧右幅条固定座带动传动轴一起转动。左、右轴套内含有耐磨带,耐磨带起滑动轴承的作用,传动轴可在左、右 轴套内发生轴向滑移,传动轴另一头用圆柱销与调整气缸相连接。履带8位置 调整时,传动轴带动可移动支撑环与固定幅条发生相对位移时,可移动支撑环 (不锈钢材质)与固定幅条之间发生相互摩擦。履带8调整时,可移动幅条受到 履带拉力作用,力传递到可移动支撑环上,所有支撑环尺寸相同,可移动支撑 环与固定幅条间将有一个作用力较大的滑动摩擦过程。当传动轴运转至
图1所
示位置,即传动轴可移动侧与固定侧分界面A-A处于垂直位置,履带此时仅仅
与可移动侧幅条相接触,所有履带张力都作用在可移动侧幅条上,当履带位置 发生偏差时,调整气缸拉动传动轴沿轴向移动,带动履带沿轴向发生偏移。当
传动轴旋转180度以后,气缸将传动轴位置复原,以接受下一个调整指令。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包括传动轴、固定辐条、可移动辐条,固定支撑环以及可移动支撑环,可移动辐条通过可移动支撑环固定在传动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支撑环设有耐磨塑料层,耐磨塑料层与可移动支撑环径向方向采用阶梯形导轨配合,轴向方向两侧设有限位防脱落挡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固定支撑环为外环面去除部分体积的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传动辊结构,包括传动轴(1)、固定辐条(2)、可移动辐条(3),固定支撑环(4)以及可移动支撑环(5),可移动辐条(3)通过可移动支撑环(5)固定在传动轴(1)上,所述的可移动支撑环设有耐磨塑料层(6),耐磨塑料层(6)与可移动支撑环径向方向采用阶梯形导轨配合,轴向方向两侧设有限位防脱落挡圈(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避免了支撑环与幅条间产生的拉毛、粘结现象,有效调整履带位置,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因检修而发生的人、料接触频率,也避免了传动辊结构中金属与金属间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对药品的污染。
文档编号F26B25/02GK201434580SQ2009201602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张海银, 杨灿军, 盛邦亮, 亮 葛, 袁旭京, 陆桂贤 申请人: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