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式硅藻泥干燥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164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闭式硅藻泥干燥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物料装置,具体为一种密闭式硅藻泥干燥筒。
【背景技术】
[0002]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内墙环保装饰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婴儿房、天花等墙面)、公寓、幼稚园、老人院、医院、疗养院、会所、主题倶乐部、高档饭店、度假酒店写字楼等出的室内装修。硅藻泥本身没有任何的污染,纯天然环保产品,而且有多种功能,是乳胶漆和壁纸等传统涂料无法比拟的,而且用硅藻泥装修时是不用搬家的,因为在施工硅藻泥的过程中不会产出味道。硅藻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烘干处理,以获得干粉状的硅藻泥包装产品。目前,主要采用隧道式烘干炉或者回转干燥器对硅藻泥进行烘干处理,这两种烘干设置都需要将硅藻泥放入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干燥效率低且不能细化硅藻泥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式硅藻泥干燥筒,通过在干燥筒内部创造一个密闭的环境,可以对其中的硅藻泥产品进行高效率的干燥,而且可以同时对粗颗粒的硅藻泥进行松散细化。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密闭式硅藻泥干燥筒,主要包括筒体、给料装置、排料装置,筒体为卧式中空圆筒,沿筒体的中心轴线设置通气管,通气管表面设置辐射状分布的U型热交换管,U型热交换管的两端口与热气管贯通连接,并在通气管内部位于U型热交换管两端口之间设置隔板;紧靠筒体内壁设置刮板且刮板通过支撑架与通气管连接;通气管通过与动力系统连接带动U型热交换管、刮板和支撑架转动;
[0005]所述给料装置和排料装置设置为立式圆筒内的旋转结构,该旋转结构包括沿立式圆筒中心轴线的旋转轴和围绕旋转轴的旋转片;旋转片的一边连接旋转轴,另外三边紧靠立式圆筒的内壁;立式圆筒的上端设置扇形入口,下端设置与扇形入口斜对称的扇形出口 ;旋转轴通过与动力系统连接带动旋转片转动;
[0006]筒体上端且靠右侧边缘位置设置的开口与给料装置的扇形出口对应贯通连接;筒体下端且靠左侧边缘位置设置的开口与排料装置的扇形入口对应贯通连接;筒体上端且靠左侧边缘位置设置的水蒸气出口通过管路与真空栗连接。
[0007]进一步优化,所述给料装置和排料装置中的旋转片为3-6个且围绕旋转轴均匀分布。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给料装置和排料装置中的扇形入口和扇形出口的扇形角度为40-90 度。
[0009]进一步优化,至少3个所述刮板环绕筒体内壁等间距分布,且刮板与筒体内壁间的距离为1-10 mm。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水蒸气出口处设置过滤网,可以防止硅藻泥粉尘被抽出造成损失。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动机、减速器、离合器、齿轮组和轴承。
[0012]本实用新型中的给料装置和排料装置都设置为立式圆筒内的旋转结构,相当于旋转门式结构,通过旋转片使立式圆筒的扇形入口和扇形出口被隔离开来,而给料装置的扇形出口与筒体内部贯通,排料装置的扇形入口与筒体内部贯通,从而使筒体内部在连续给料和排料的过程中处于密闭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水蒸气出口通过与真空栗连接,可以将筒体内部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及时抽出,同时也使筒体内部的压强低于大气压,从而在筒体内部形成负压密闭式环境,利于硅藻泥中所含水分的快速蒸发。
[00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间接加热方式,以热气作为热源。热气先从通气管的右端进入,热气前行过程中遇到隔板被迫进入辐射状设置的U型热交换管并散发热量,使筒体内部的温度升高。热气不断重复上述从通气管到U型热交换管再回到通气管的过程,最后从通气管的左端排出。
[0014]本实用新型中硅藻泥从给料装置的扇形入口给入,在旋转片的推动下经给料装置的扇形出口进入筒体内部。硅藻泥在筒体内部受到紧靠筒体内壁设置的刮板的推动,不断从底部被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再落下,在下落过程中硅藻泥与U型热交换管碰撞进行松散细化,同时硅藻泥吸收U型热交换散发的热量将其所含的水分蒸发出去,从而达到干燥效果。最后,硅藻泥从排料装置的扇形入口排出筒体内部,并在旋转片的带动下经排料装置的扇形出口彻底排出,即完成整个硅藻泥的烘干过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给料装置和排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筒体1、给料装置2和排料装置3,筒体1为卧式中空圆筒,沿筒体1的中心轴线设置通气管4,通气管4表面设置辐射状分布的U型热交换管5,U型热交换管5的两端口与通气管4贯通连接,并在通气管4内部位于U型热交换管5两端口之间设置隔板16 ;紧靠筒体1内壁设置刮板6且刮板6通过支撑架7与通气管4连接;通气管4通过与动力系统连接带动U型热交换管5、刮板6和支撑架7转动;
[0020]所述给料装置2和排料装置3设置为立式圆筒11内的旋转结构,该旋转结构包括沿立式圆筒11中心轴线的旋转轴12和围绕旋转轴12的旋转片13 ;旋转片13的一边连接旋转轴12,另外三边紧靠立式圆筒11的内壁;立式圆筒11的上端设置扇形入口 14,下端设置与扇形入口 14斜对称的扇形出口 15 ;旋转轴12通过与动力系统连接带动旋转片13转动;
[0021]筒体1上端且靠右侧边缘位置设置的开口与给料装置2的扇形出口 15对应贯通连接;筒体1下端且靠左侧边缘位置设置的开口与排料装置3的扇形入口 14对应贯通连接;筒体1上端且靠左侧边缘位置设置的水蒸气出口 8通过管路与真空栗9连接。
[0022]另外,进一步优化,所述给料装置2和排料装置3中的旋转片13为3-6个且围绕旋转轴12均匀分布;所述给料装置2和排料装置3中的扇形入口 14和扇形出口 15的扇形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