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647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 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现有的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 却水管等共同组成;主机利用卡诺循环原理使制冷剂在主机内压缩放热、蒸发吸热不断循 环进行热量转移的过程;而冷冻水系统则通过主机蒸发器与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冷冻水的 温度降低,温度下降后的水再用冷冻泵送到需要制冷的区域,再通过盘管与空气进行热量 交换后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或送到需要降温的设备中与设备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 而冷冻水则因吸收了室内空气中的热量(或设备中产生的热量)而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后 的冷冻 水再回到主机中与主机产生的冷量进行热交换,使冷冻水的温度再次下降;冷却水 系统则刚好相反,它是把主机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室外空气的去的。主机在压缩过程中产生 大量的热量,冷却水则吸收这些热量后温度上升,温度上升后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泵提供的 动力送到冷却塔中,再通过冷却塔上的风扇产生的气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水中的热量 转移到空气中使水温下降,温度下降后的水再回到主机中吸收主机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 往复。由此可见,冷冻水和冷却水的温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一般主 机会根据设定温度与冷冻水实际出水温度而自动增加或减少负载;比如说,冷冻水出水温 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减少负载,冷冻水出水温度高于设定温度则增加负载。现有的中央空调系统,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实际设计或运营中,现在的中央空调 制冷机的最大负载能力是按照天气最热,负荷最大的条件来设计的冷冻泵及冷却泵和冷却 塔,也按满足制冷机最大负载工作而设计的,很多还会以最大负载的1.2倍设计,但制冷系 统是极少在这种极限条件下工作,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央空调设备97%的运行时间在70% 的设计负荷以下,所以系统普遍存在很大的余量,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制冷主机能在一定的 范围内根据未端冷量的要求加载或卸载,但与之配套的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风扇仍在定 负载下运行;即要么不开,要么就全开(泵功率是按峰冷负载对应水流量1. 2倍配比),也 就是大家常说的“大马拉小车”,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浪费的电能是很大的。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单台主机或其他外围设备出故障又不影响生产和生活需 要,制冷系统通常配备2台或2台以上主机加外围设备并联运行,而且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 系统通常也是采用并联设计,当只需开一台主机时其他主机的冷冻水、冷却水管路不能自 动关闭,这样造成水流的无效循环,能量损失大,还会导致工作主机的能效比明显下降;根 据我们分析可以知道水泵制造的水压力平均分布在整个系统内,只要没有关断水流,其整 个系统系统就会有水流,不工作的主机一定会分流一定的冷冻水和冷却水,而经过不工作 主机的冷冻水会维持冷冻水回水的相对高温度状态,再和正在工作的主机出来的相对较低 温度的冷冻水混合一起,使系统总冷冻水的温度升高后再被送到末端,温度升高后的冷冻水显然是无法满足末端的需求而导致回水温度再升高,工作主机在检测到出回水的温度升 高后就会自动加载运行,以满足末端冷量的需求,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而被分流冷 却水后的主机,会因为散热不好而容易发生跳机的危险,影响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由于用户所需的冷量是受季节、天气、温度和具体所需的变化 而变化的(酒店是由于入住率的变化、设备用冷是由于工艺不同及生产量的变化),也就是 说系统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人工的管理让整个系统(包含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和冷 却塔)随实际所需的负载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生 活需要,只有人为加大系统负载,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其次,为了保护制冷主机, 要求其外围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有严密的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冷冻 泵、最后开制冷主机,关机时则刚好相反),人不是机器,这样的复杂的开关机程序有由人工 去执行是不可靠的,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不保障的。(二)现有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它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 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空气压缩机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或离心机或 活塞)高速运动加压空气,使其达到一定压力,再经过集气罐收集,再送到干燥机进行干燥 除水,除水后再送到所需设备中使用。而压缩空气产生大量的热,则是通过冷却泵将水送到 空压机气缸外壁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的温度升高后,再被送到冷却塔中再通过冷却塔上的 风扇产生的气流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冷却水中的热量转移到空气中使冷却水水温下降, 温度下降后的水再回到空气压缩机中吸收主机产生的热量,如此循环往复。但是,上述现有的大型空气压缩机,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实际设计或运营中,空 气压缩机是按照最大用气量来设计的,冷却泵和冷却塔也按满足空气压缩机的最大散热要 求而设计的,但空压机系统是只有很少时间在这种极限条件下工作,有的空压机会在达到 设定压力时卸载,卸载时间超过20分钟后在停止电机工作。但与之配套的冷却泵、冷却塔 风扇仍在定负载下运行即要么不开,要么就全开,这时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马拉小车”, 所以系统普遍存在很大的余量,有很大的节能空间。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浪费的 电能是很大的。为了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单台空压机或其他外围设备出故障又不影响生产和生活 需要,空压机系统通常配备2台或2台以上主机加外围设备并联运行,而且冷却水系统通常 也是采用并联设计,当只需开一台主机时其他空压机的冷却水管路不能自动关闭,这样造 成水流的无效循环,能量损失大,因为我们分析可以知道水泵制造的水压力平均分布在整 个系统内,只要没有关断水流,其整个系统系统就会有水流。不工作的空压机一定会分流一 定的冷却水,这样就导致大量的电能浪费。更为现实的问题是由于用户所需的用气量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及生产量的变化, 也就是说系统的负载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人工的管理让整个系统(包含主机、冷却泵和冷 却塔)随实际所需的负载不断变化而变化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为了满足生产和生 活需要,只有人为加大系统负载,这样的电能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其次,为了保护制冷主机, 要求其外围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有严密的程序(开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最后开空 压机主机及其他外围设备,关机时则刚好相反),人不是机器,这样的复杂的开关机程序有 由人工去执行是不可靠的,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不保障的。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大型多台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多台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的用电过程进行系统优化,它可根据 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省电能, 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延 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 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 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 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 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 管构成;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 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 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 端、回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 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 水压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 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 水、冷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所述空气压缩机机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 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 水温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 端,两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 和主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 泵,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还包括有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且触摸屏和触摸屏 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连接。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还包括 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 控制器,通过在系统末端和主要管路增加温度和压力模块,感知系统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再 通过微电脑通讯接口将信号传给微电脑,微电脑通过植入的程序进行信息处理,计算出系 统所需要投入的设备工作量,通过主机通讯接口智能控制主机投放的工作数量,再通过开 关量输出控制相应的水路电动阀的开启和关闭,再通过变频器通讯接口控制水泵投入的工 作台数和转速,再通过开关量输出控制冷却塔的工作台数,从而达到能根据不同季节、不同 时间、不同生产工艺等,使所需冷量和用气量的不同系统,都能智能地投入相应的设备使用 量,以配合其变化而变化实现节能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的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图的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 控制器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中央空调主要 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管和冷却水管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微电 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 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和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 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 集端、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 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 端、回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 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 水压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 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 水、冷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0040] 所述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 连接。此款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具有以下几点改造,(1)对主机的改造对主机采集运行信号和增加主机接口,根据冷量的要求自动 增加或减少主机的工作台数。遥控启停主机和电动阀。根据主机的起停,自动地开启或关 闭相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水路,以配合主机的工作;(2)对冷冻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压力模 块和温度、压力传感器将冷冻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压力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和压力 差值,然后根据压力差保证末端设备的压力流量,通过温度差和压力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 证系统稳定运行时,冷冻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3)对冷却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 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以进水和回水的温差作 为控制依据,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通过温度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证系统稳定 运行时,冷却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温差大,说明机组产生 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转速,加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小,可 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缓冷却泵的循环速度。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节能效果 更加显著;(4)对冷却塔风扇进行起停控制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冷却水温度过高,机组能 效比会降低;冷却水温度过低,有些保护功能强的机组就会停机保护。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 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当温差小于一 定时,说明冷却能力超过,可以逐台停用风扇,当温差大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不够则自 动逐台开启,这样可以节约电力,并且避免了机组保护性停机,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 单位,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系统稳定运行得到保证;(5)对系统的开停程序控制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将系统的开机和关机程序(开 机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冷冻泵、再开制冷主机,关机则正好相反)固化在微电 脑的程序中,有程序去执行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参阅图2所示,一种并联空气压缩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空气压缩 机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 成,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 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和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 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 水温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 端,两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 和主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0053]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所述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接有触摸屏。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性 连接。此款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具有以下几点改造(1)对主机的改造对主机采集运行信号和增加主机接口,根据用气量量的要求 自动增加或减少主机的工作台数。通过在主机电机处加装变频器,在主机产气量够而空载 时调低主电机转速,省电效果明显。遥控启停主机冷却水的电动阀。根据主机的起停,自动 地开启或关闭相应冷却水水路,以配合主机的工作;(2)对冷却泵进行变频改造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度模块和 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以进水和回水的温差作 为控制依据,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通过温度差的加权算法,得出保证系统稳定 运行时,冷却泵所需要的最小转速,并传输到变频器进行调速控制。温差大,说明机组产生 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转速,加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机组产生的热量小,可 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缓冷却泵的循环速度。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单位,节能效果 更加显著;(3)对冷却塔风扇进行起停控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冷却水温度过高,机组能效 比会降低;冷却水温度过低,有些保护功能强的机组就会停机保护;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温 度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将冷却水的出水、回水的温度读入内存,计算出温差值,当温差小于一 定时,说明冷却能力超过,可以逐台停用风扇,当温差大于一定时,说明冷却能力不够则自 动逐台开启,这样可以节约电力,并且避免了机组保护性停机,特别是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的 单位,不仅节能效果好而且系统稳定运行得到保证;(4)对系统的开停程序控制控制原理说明如下,将系统的开机和关机程序(开机 时先开冷却塔、再开冷却泵、再开空压机主机,关机则正好相反)固化在微电脑的程序中, 有程序去执行系统所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参阅图3所示,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 控制器,其原理是上述图1和图2的结合,由同一微电脑信息处理器和远程控制PC通讯模 块控制;即中央空调机组和空气压缩机机组上的各模块,分别由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控制, 再由微电脑信息处理器与外部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连接,以实现PC远程控制的作用。此 方案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原理及其效果,与上述各两实施例相近似,这里不再详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作用于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及并联空气压缩机机 组,其均具有以下共同点1.两者的工作方式一致;都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或活塞或离心叶轮)高速旋转 做功而产出用户所需的冷量和带有一定压力的空气;中央空调是利用“卡诺循环原理”使制 冷剂在主机内压缩放热、蒸发吸热不断循环进行热量转移的过程;而空气压缩机是通过压 缩空气满足用户使用要求。2.两者的能量转移方式一致;都是通过电机转移能量;中央空调的冷冻水是通过 电机转移到用户所需的地方。而冷却水也是通过电机送到冷却塔进行散热;空气压缩机的冷却水也是通过电机送到冷却塔进行散热。3.两者的散热方式一致;都是通过冷却塔进行散热。4.两者工作状态一致;都是多台并联使用;为了满足用户的能耗需求和保证系统 的稳定运行而不影响生产生活,中央空调和空气压缩机通常都是两台以上并联使用。5.本技术所取两者的工艺参数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要取其温度,压力,主机运 行状态,泵的运行状态以及塔的运行状态;空气压缩机本技术要取其温度,压力,主机运行 状态,泵的运行状态以及塔的运行状态。6.本技术所要控制的方向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要控制其主机,泵及塔的运行; 空气压缩机本技术要控制其主机,泵及塔的运行。7.本技术所需部件基本一致;中央空调本技术需要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集 和通讯模块、压力采集和通讯模块、主机控制和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 输入输出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等;空气压缩机本技术需 要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集和通讯模块、压力采集和通讯模块、主机控制和通讯模块、 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 讯模块等。8.微电脑运行程序相近;对两者而言,所需参数和所控制目标及控制手段基本一 致,所以其程序相近,只是中央空调的控制程序要比空气压缩机复杂些。对大型多台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及多台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的用电过程进行系统 优化,可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 率,节省电能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 管理成本,延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 化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主要由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冷冻水 管和冷却水管构成;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 冷却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温度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 及主水管回水温度采集端,各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端、回 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却水未端及 主水管出水压力采集端,冷冻水未端及主水管回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未端主水管回水压 力采集端,各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冻泵变频器和冷却泵变频器,冷冻泵变频器和 冷却泵变频器分别与冷冻泵和冷却泵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冷 冻泵,冷冻水、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 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压缩机机组主要由空气压缩机主机、集气罐、干燥机、冷却 泵、冷却塔、送气管路和冷却水管路等组成;其中,所述温度采样及通讯模块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出水温度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温 度采集端,两温度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冷却水出水端和回水端;所述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设有主机启停控制接口,以供制冷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上设有冷却水出水压力采集端和冷却水回水压力采集端,两 压力采集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出水端、回水端;所述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上设置有冷却泵变频器和主机变频器,冷却泵变频器和主 机变频器分别与冷却泵和主机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上分别连接有各类运行状态指示灯及控制按钮,冷却水泵, 冷却水电动蝶阀和冷却塔及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 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连 接有触摸屏,且触摸屏和触摸屏通讯模块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 程优化控制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远程控制PC通讯模块与微电脑 信息处理器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并联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用电过程优化控制器,包括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空调机组和/或并联空气压缩机机组上还设置有微电脑信息处理器、温度采样及通信模块、主机控制及通讯模块、压力采样及通讯模块、变频器控制和通讯模块和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各模块分别与微电脑信息处理器的信号端电连接,它可根据不同时间及不同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能量优化控制,使其能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节省电能,达到明显的节电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房管理效率,减少机房人员配置,降低管理成本,延长中央空调机组及空气压缩机机组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4F11/00GK201561530SQ20092026388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方金文, 马裕平 申请人:马裕平;方金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