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95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凝、冷却热量供热系统设备,具体是一种利用石油化工及具有冷凝、 冷却热量企业废弃的低温热量的集中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凝、冷却热量有许多是在生产生活中可直 接利用的温位上排放至环境中,造成热污染,同时浪费大量水、电、药剂等资源。而在其周边 的热量用户却在利用常规的加热方式生产品质相同的热能,如能利用冷凝、冷却热量置换 其它生产生活的热量,实现“热企联产” 一定会产生巨大的环境,经济效益,造福人类。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利用冷凝、冷却废能,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 中必然产生而企业却无法直接利用的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建立前置换热装置系统,再热装置系统,热 能利用装置系统及热水供回管线,再冷装置系统。其中再冷装置可新建或改造利用原冷却 系统装置。再热装置的热源由空冷器,油气冷却器,水冷器、热管、热泵、锅炉等装置提供热 源,在现有的较高温位的冷却循环水去冷却装置或冷却循环水来水汇总前的管线间,依次 串接前置换热装置,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水的热量由前置换热装置系统取得。由前置换热器出来的较低但尚未达到工艺冷却温位的冷却循环水进入再冷装置 冷却到工艺要求温位后,经冷却循环循环水回水管回至工艺装置,取换热量,完成冷却循 环。在本发明系统中,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来水在前置换热装置释放热量加热的供热热 水经供热管线进入再热装置,继续升温,经管线至热量利用装置释放热量,降温后供热回水 经回水管线进入前置换热装置取换热量,完成热量利用循环。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形式是,在供热回水管线与前置换热装间依次串接次级热量利 用装置和低温热补偿装置,以便更加充分利用冷却废热提高管道利用效率,从次级热量利 用装置出来的供热回水进入低温热补偿装置升温至Th(Th是前置换热器冷却循环水回水达 到工艺要求温度Ty时所对应的前置换热器供热回水温度)后进入前置换热装置换取热量 完成热量利用循环。本发明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使生产工艺中较高温位的冷凝冷 却热量能够部份或全部得以再次利用,工艺要求的冷凝冷却负荷由前置换热装置,热量利 用装置,再冷却装置共同冷却至工艺要求。既降低了工艺冷却负荷,减少热污染,降低水资、 电、药剂等资源消耗,又节约了热置利用装置一次能源消耗。在热量利用装置侧有制冷需求 时,本系统可为制冷设备提供制冷机所需驱动热源。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编号说明
1较高温冷却循环水来水管线2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3、供热热水管线4、 供热回水管线5、前置换热水装置6、热量利用装置7、再冷装置8、再热装置9、次级 热量利用装置10、低温热补偿装置11、冷却循环水进水管线12、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 13、达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装置5由换热器阀泵控制设备,管道组成装置6由换热器阀泵 控制设备,用热设备及管线组成。7由冷却设备、换热设备、阀泵、控制设备及管线。8由冷 凝、冷却设备、控制设备、阀、泵及管线组成。9、由换热器,用热设备、阀、泵及管线组成。10、 由换热器、控制设备,阀、泵及管线组成。Ty是冷却工艺要求回水温度,Th是此时所对应的供 热回水温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上步说明现有生产工艺由较高温位的冷却循环水系统来水管线,冷却循环水冷却系统7,达 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13组成。较高冷却循环水来水经管线1至装置7冷却至工艺要要 求温位Ty后经管线13回用装置。本发明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在所述管线1与管线13间加装前置 换热装置5,供热供水管线3,再热装置8,热量利用装置6,再冷装置7,供热回水管线4。需冷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经管线1至前置换热装置5释放相对高位的冷却热量, 经装置5侧的回水管线2至再冷装置7继续释放热量达到工艺要求冷却温位Ty后经装置7 侧的13回至工艺装置完成冷却循环。再冷装置7可通过利用改造原冷却系统完成。前置换热能装置5出来的供热热水经管线3至再热装置8进一步提升温位后经管 线3至热量利用装置6释放热量,降温后的供热回水经供热回水管线4至装置5完成取放 热循环。附图实施例在所述的热量利用装置6与供热回水管线4间串接次级热量利用装置 9和低温补偿装置10,加装9. 10装置后的循环流程是从热量利用装置6出来供热回水经管 线4至次级热量利用装置9进一步降低温位为用热设备提供热源,降温后的供热回水至低 温热补偿装置10以其它冷却循环水为热源换热加热至Th温位后经管线4至前置换热装置 5完成用热循环。在此工况下从装置5出来的冷却循环水回水已冷至工艺要求温位Ty不再 进入再冷装置7而是直接旁路至装置回用。次级热量利用装置9可为养殖种植,水源热泵 等低温用热设备提供低温热源。加装置10的主要目的是,从次级热量利用装置9出来的供热回水温度很低(可低 至o°c ),低于冷却循环水从装置出来已能满足工艺冷却要求温位Ty时所对应的供热回水 管温位Th,为保证工艺要求,通过装置10利用其它需冷热源使供热回水升温至Th。在实施过程中也可将前置换热装置5中供回水管线与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起始 端换热器直接串接以换取更高温位热量。在本发明中,较高温位的冷却循环水经来水管线进入前置换热装置中释放相对高 位热量后,进入再冷装置冷却至工艺要求温度,经达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回工艺装置。在 前置换热置中取得热量的供热热水,经供水管线进入再热装置继续升温后,至热量利用装 置释放利用,降温后的供热回水经管线回前置换热装置取换热量。
4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形式是在供热回水管线与热量利用装置间加装次级热量利用 装置和补偿,以便更加充分地利用冷却热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适用于石油化工及具有较高温位冷凝、 冷却热量工艺装置周边的用热装置,该系统包括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水管线,冷却循环 水来水总管线或冷却装置,达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较高温位冷却循 环水管线与达标冷却循环水管线间,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进入汇总冷却循环水来水总管 或冷却装置前,依次加装前置换热装置,再热装置,热量利用装置,再冷装置,较高温位的冷 却循环水来水中的冷却热量由热量利用装置和再冷装置共同释放;前置换热装置和再热装置共同做为热量利用装置的热源,再冷装置可以是工艺原有冷 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热量利用装置与前置换热装置间依次 串接次级热量利用装置和低温热补偿装置,低温热补偿装置的热源是有别较高温位冷却循 环水的需冷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热供水管线可为热量利用装置提 供制冷驱动热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置换热装置可利用较高温位冷却 循环水来水出始处的换热器,替代前置换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再冷装置可以是工艺原有冷却装置 或冷却循环水汇总总管成次级管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去掉再热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再热装置可利用调峰热源替代。
全文摘要
一种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包括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水管线,冷却装置成冷却循环水来水总管(此时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先汇总于冷却循环水来水再送入冷却塔等冷却装置),达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水管线与达标冷却循环水回水管线间,较高温位冷却循环水来水去冷却装置成汇总冷却循环水来水总管前,构成梯次利用冷凝,冷却热量集中供热系统。本发明可有效利用工艺中的冷凝,冷却热量节约能源资,降低冷凝、冷却负荷、减少热污染节约大量水资源。
文档编号F24D3/02GK102147121SQ20101010582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陈连祥 申请人:陈连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