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307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采用单离心风轮结构,为 了增大换热面积,往往通过增加机身厚度、增加机身宽度或机身高度的方法实现。当机 身尺寸加大后,会导致产品美观程度下降,而且换热器不同部位的风速差异性较大,不 能充分发挥换热器应有的换热性能。当通过增加风轮转速提升风量时,又导致噪音升高 等问题。此外,其他相似的使用双贯流风轮的柜机室内机,如中国专利文献号 CN2811812Y于2006年8月30日公开了一种双贯流分体落地式房间空气调节器,包括有 机体,机体的两侧设有进风口,前壁设有出风口,在机体内安装两个转向相反的贯流叶 轮,贯流叶轮分别位于两个涡壳内,两涡壳相互结合为一整体;在机体内对应出风口的 两侧安装有两个涡舌,机体内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热交换器或散热器。其使用侧面和前 面的一部分进风,导致前面板狭小,同时其两个风道蜗壳相互连接为一个整体,导致送 风面积不大,同时影响送风角度,缺乏实用价值。又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416958Y于2010年3月3日公开了一种柜式空调器 室内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蒸发器、前引风板、后引风板及送风风轮,其中壳 体的后上部设有回风口,壳体的前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送风风轮为左右2个贯流 风轮,分别竖直安装在出风口内的风道内。其换热器均为平板形式或V字型,均需要从 柜机的背后进风或正面进风,导致换热器利用效率不高,与贯流风轮形成的风道结构不 能达到最优,以及由于柜机的安装形式,背后进风导致进风量过低,或柜机靠墙安装时 根本无法进风,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发挥,缺乏实用价值。而传统的分体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悬挂高度一般在1.8米以上,有的甚至更高, 使用向下或斜向下吹风的方式使空间内温度升高或降低,由于其安装高度与人体活动范 围高度之间存在差异,不能很好的降气流集中在人体活动的高度区域进行温度调节,导 致冷量或热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 能效比高、噪音低、能有效针对人体活动范围高度进行温湿度调节、出风口面积增大、 送风角度增大、安装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 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机壳,上 部机壳内设置有换热器、贯流风轮以及容纳换热器、贯流风轮的风道,上部机壳上设置 有与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结构特征是贯流风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换热器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换热器和右换热器,左换热器设置 在左贯流风轮的周围,右换热器设置在右贯流风轮的周围,左换热器和右换热器分别为 弧形折弯状,进风口包括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分别设置在上部机 壳的左右两侧;其中,出风口为第一出风口或者,出风口为并列的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 风口。所述风道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上部机壳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上部机壳内设 置有中间隔板;左风道由上部机壳、前面板、中间隔板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壳共同围 成,左换热器、左贯流风轮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舌设置在左风道中;右风道由上部机 壳、前面板、中间隔板以及右贯流风轮的右蜗壳共同围成,右换热器、右贯流风轮以及 右贯流风轮的右蜗舌设置在右风道中;左风道的一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右风道的一端与 右进风口相通,左风道的另一端与右风道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出风口相通;第一出风口 位于上部机壳的正面;第一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一导风叶片组。所述风道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上部机壳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前面板的中间 设置有中间面板,左风道由上部机壳、前面板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壳共同围成,左换 热器、左贯流风轮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舌设置在左风道中;右风道由上部机壳、前面 板以及右贯流风轮的右蜗壳共同围成,右换热器、右贯流风轮以及右贯流风轮的右蜗舌 设置在右风道中;左风道的一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左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相通; 右风道的一端与右进风口相通,右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出风口相通;第二出风口和第三 出风口位于上部机壳的正面且通过中间面板分隔;第二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叶片 组,第三出风口内设置有第三导风叶片组。所述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通过同一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和右 贯流风轮的下方,或者,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上方;或者,所述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一 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设置在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 机同时设置在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上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的上 方,第二电机设置在右贯流风轮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的下方,第 二电机设置在右贯流风轮的上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可以相同,或者转速不 同。所述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直径分别为30mm 500mm之间;其中,左贯 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直径相同且长度相同,或者,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直径相 同且长度不同,或者,左贯流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直径不同且长度相同,或者,左贯流 风轮和右贯流风轮的直径不同且长度不同。所述左换热器和右换热器的折弯内半径在20-200mm之间,折弯后的左换热器 和右换热器分别的两外侧直边之间的夹角在90-170度之间。所述左换热器和右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或平行流微通道式换热器。所述上部机壳为左右结构。所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为仅有上部机壳的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 所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为既有上部机壳,又有下部框架的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本发明在不增加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机身尺寸的情况下,采用左右设
5置的双贯流风轮结构、弧形折弯状的换热器以及由左右侧进风口的结构,不仅有效的增 加了进风量、出风量以及换热面积,还有效的提升了换热量以及换热效率,也有效降低 了噪音,降低了电机功率;同时采用相互隔开的左右蜗壳结构,有效增加了出风口面积 以及增大了送风角度;还可以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减小机身高度,使产品更 加美观大方。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能效比高、安装方式灵活、适用范围 广的特点。


图1为传统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移除顶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移除顶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左换热器或右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左换热器,2为左风道,3为左贯流风轮,4为左蜗壳,5为中间隔 板,6为右蜗壳,7为右风道,8为右贯流风轮,9为右换热器,10为前面板,10.1为中间 面板,11为第一导风叶片组,12为第一出风口,13为下部框架,14为上部机壳,15为 进风口,16为第三导风叶片组,17为第三出风口,18为第二导风叶片组,19为第二出风 口,20为右蜗舌,21为左蜗舌。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图5和图9-图10,本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 机壳14,上部机壳14内设置有换热器、贯流风轮以及容纳换热器、贯流风轮的风道,上 部机壳14上设置有与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贯流风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贯 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换热器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左换 热器1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的周围,右换热器9设置在右贯流风轮8的周围,左换热器1 和右换热器9分别为弧形折弯状,进风口 15包括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左进风口和右进 风口分别设置在上部机壳14的左右两侧。上部机壳14为左右结构。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通过同一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 贯流风轮8的下方,或者,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或者,左贯 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设 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设置在左贯流 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的上方,第二电机设置在右贯流风轮8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的下方,第二电机设置在 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可以相同,或者转速不同。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分别为30mm 500mm之间;其中,左贯 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相同且长度相同,或者,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 直径相同且长度不同,或者,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不同且长度相同,或 者,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不同且长度不同。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材料可以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的折弯内半径R在20-200mm之间,折弯后的左换热器 1和右换热器9分别的两外侧直边之间的夹角α在90-170度之间。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或平行流微通道式换热器。左换热 器1和右换热器9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均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时,其换热管的排数在1 5 排之间,换热管的管径在4mm 15mm之间,其换热管的管材、管径、管间距、管子数 量、管排数、翅片材料、翅片形式、翅片宽度、翅片间距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换 热器可以是直列、多折或者是连续弧形,在左换热器1或右换热器9中,换热管直径可以 相同,也可以采用不同直径的换热管组合而成。当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均采用平行流微通道换热器形式时,换热器的材料、 管带间距、管带宽度、翅片宽度等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的下方设置有接水盘。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为第一出风口 12,该第一出风口 12内设置有第一导风叶 片组11。风道包括左风道2和右风道7,上部机壳14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10,上部机壳 14内设置有中间隔板5;左风道2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中间隔板5以及左贯流风 轮3的左蜗壳4共同围成,左换热器1、左贯流风轮3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蜗舌21设置 在左风道2中;右风道7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中间隔板5以及右贯流风轮8的右 蜗壳6共同围成,右换热器9、右贯流风轮8以及右贯流风轮8的右蜗舌20设置在右风道 7中;左风道2的一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右风道7的一端与右进风口相通,左风道2的另 一端与右风道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出风口 12相通;第一出风口 12位于上部机壳14的 正面。中间隔板5将左蜗壳4和右蜗壳6隔开,以达到更大的出风面积和更大的送风角 度。使用时,由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转动而引起空气流动,空气由左进风 口和右进风口流入,先经过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进行热量交换,然后流经左贯流风轮 3和右贯流风轮8后,经过共同的第一出风口 12处汇合,经第一导风叶片组11调整流动 方向后吹出。使用时,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既可以为仅有上部机壳14的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 内机;也可以为既有上部机壳14,又有下部框架13的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当其作为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墙壁上使用时,通过设置在上部机壳 的背部的挂墙板安装在墙壁上;当其作为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使用时,直立安装在 地面上即可。
采用上述的技术特征后,本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可以实现更高的换热能力、更 高的能效比、更大的出风面积、更广的送风角度、更低的噪音、更灵活的安装方式及更 紧凑的机身尺寸。第二实施例参见图6图10,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为并列的第二出风口 19和第三出风口 17,第二出风口 19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叶片组18,第三出风口 17内设置有第三导风叶片组 16。风道包括左风道2和右风道7,上部机壳14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10,前面板10 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面板10.1,左风道2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 蜗壳4共同围成,左换热器1、左贯流风轮3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蜗舌21设置在左风道 2中;右风道7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以及右贯流风轮8的右蜗壳6共同围成,右换 热器9、右贯流风轮8以及右贯流风轮8的右蜗舌20设置在右风道7中;左风道2的一 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左风道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 19相通;右风道7的一端与右进风 口相通,右风道7的另一端与第三出风口 17相通;第二出风口 19和第三出风口 17位于 上部机壳14的正面且通过中间面板10.1分隔且密封。第二导风叶片组18和第三导风叶片组16的叶片可以独立运动,也可以共同运 动,以形成最佳的吹出气流。使用时,由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转动而引起空气流动,空气由左进风 口和右进风口流入,先经过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进行热量交换,然后流经左贯流风轮 3和右贯流风轮8后,分别经过独立的第二出风口 19、第三出风口 17,经第二导风叶片组 18、第三导风叶片组16调整流动方向后吹出。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机壳(14),上部机壳(14)内 设置有换热器、贯流风轮以及容纳换热器、贯流风轮的风道,上部机壳(14)上设置有与 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是贯流风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贯流风轮(3) 和右贯流风轮(8),换热器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左换热 器(1)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的周围,右换热器(9)设置在右贯流风轮(8)的周围,左 换热器(1)和右换热器(9)分别为弧形折弯状,进风口(15)包括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 左进风口和右进风口分别设置在上部机壳(14)的左右两侧;其中,出风口为第一出风口 (12),或者,出风口为并列的第二出风口(19)和第三出风口 (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包括左风道(2)和 右风道(7),上部机壳(14)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10),上部机壳(14)内设置有中间隔板 (5);左风道(2)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中间隔板(5)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 蜗壳⑷共同围成,左换热器(1)、左贯流风轮⑶以及左贯流风轮⑶的左蜗舌(21)设 置在左风道(2)中;右风道(7)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中间隔板(5)以及右贯 流风轮(8)的右蜗壳(6)共同围成,右换热器(9)、右贯流风轮(8)以及右贯流风轮(8) 的右蜗舌(20)设置在右风道(7)中;左风道⑵的一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右风道(7)的 一端与右进风口相通,左风道(2)的另一端与右风道(7)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一出风口(12) 相通;第一出风口(12)位于上部机壳(14)的正面;第一出风口(12)内设置有第一导风 叶片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风道包括左风道(2)和 右风道(7),上部机壳(14)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10),前面板(10)的中间设置有中间面 板(10.1),左风道(2)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蜗壳(4) 共同围成,左换热器(1)、左贯流风轮(3)以及左贯流风轮(3)的左蜗舌(21)设置在左风 道(2)中;右风道(7)由上部机壳(14)、前面板(10)以及右贯流风轮⑶的右蜗壳(6) 共同围成,右换热器(9)、右贯流风轮(8)以及右贯流风轮(8)的右蜗舌(20)设置在右风 道(7)中;左风道(2)的一端与左进风口相通,左风道(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风口(19)相 通;右风道(7)的一端与右进风口相通,右风道(7)的另一端与第三出风口(17)相通; 第二出风口(19)和第三出风口(17)位于上部机壳(14)的正面且通过中间面板(10.1)分 隔;第二出风口(19)内设置有第二导风叶片组(18),第三出风口(17)内设置有第三导 风叶片组(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左贯流风轮 ⑶和右贯流风轮⑶通过同一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⑶和右贯流风轮⑶ 的下方,或者,电机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或者,所述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分别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 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 和第二电机同时设置在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 左贯流风轮(3)的上方,第二电机设置在右贯流风轮(8)的下方,或者,第一电机设置在 左贯流风轮(3)的下方,第二电机设置在右贯流风轮(8)的上方;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 转速可以相同,或者转速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分别为30mm 500mm之间;其中,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 (8)的直径相同且长度相同,或者,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相同且长度 不同,或者,左贯流风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不同且长度相同,或者,左贯流风 轮(3)和右贯流风轮(8)的直径不同且长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 器(9)的折弯内半径(R)在20-200mm之间,折弯后的左换热器⑴和右换热器(9)分别 的两外侧直边之间的夹角(α)在90-17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左换热器(1)和右换热 器(9)为翅片管式换热器或平行流微通道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上部机壳(14)为左右 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是所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为 仅有上部机壳(14)的挂壁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或者,所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为既有 上部机壳(14),又有下部框架(13)的落地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
全文摘要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上部机壳,上部机壳内设置有换热器、贯流风轮以及容纳换热器、贯流风轮的风道,上部机壳上设置有与风道相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包括左风道和右风道,上部机壳的前面设置有前面板,上部机壳内设置有中间隔板;左风道由上部机壳、前面板、中间隔板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壳共同围成,左换热器、左贯流风轮以及左贯流风轮的左蜗舌设置在左风道中;右风道由上部机壳、前面板、中间隔板以及右贯流风轮的右蜗壳共同围成,右换热器、右贯流风轮以及右贯流风轮的右蜗舌设置在右风道中。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整机体积小、能效比高、安装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F13/30GK102022781SQ2010105792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伍光辉, 张智, 黎文斗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