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338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在闲置不用时,空气中的灰尘很容易通过该空 调器室内机的进风口或出风口或其他的缺口进入到空调器的内部,从而使位于空调器室 内机内部的换热器、过滤网、电机、进风口或出风口等处沾满灰尘,造成空调器污染, 从而导致空调器使用上的不适。目前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有一种转动式的结构,其在进风口或出风口 的位置设置有门体,在门体的上下分别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与室内机的本体连接。当 开启空调器后,门体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在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方向上形成风道。当关 闭空调器时,门体反向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门体封闭进风口或出风口。这种结构虽然 能够实现进风口或出风口的开闭,但是,由于整个门体在进风口或出风口内转动,因此 减小了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流通面积,且由于门体需要转动,必须使侧门和空调器本体的 边框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因此,一方面影响了空调器外型的美观,另一方面在送风时 也会影响风道内的气体流动,产生漏风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少、操作灵活、适用范围 广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 机本体上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以及遮盖在出风口和/或进风口上的侧门,其结构特征是还 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支架、齿轮、齿条、导轨以及推杆,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 电机支架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 条滑设在导轨中,导轨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条上设置有转动轴,推杆的一端与转动 轴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侧门铰接,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侧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 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中;或者,还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支架、齿轮、齿条、导轨以及推杆,驱动电机固 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滑设在导轨中,导轨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设置在驱动 电机的电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固定在室内机本体上,电机支架上设置有转动 轴,推杆的一端与转动轴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侧门铰接,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 侧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中。所述滑槽的轨迹呈直线、n次平滑曲线或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其中,直线满足Y = aiX+b,公式一,n 次平滑曲线满足Y = an*Xn+an_1*Xn_1+….a1*x+B,公式二,Y代表沿齿轮的径向方向的轨迹坐标,X代表齿轮的横向往复移动方向的轨迹坐标,n为自然数,0 代表非零常数,B和b为常数。所述侧门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推杆的另一端铰接,滑块设置在 连接板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位于连接板的一侧,滑槽设 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滑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槽为第 一滑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同时设置在第一滑槽中。所述滑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滑槽为第 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二滑槽中,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三滑槽中。所述侧门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销轴与推杆的另一端铰接,滑块设置在 连接板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位于连接板的另一侧,滑槽 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滑槽为辅助滑槽,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三滑块和/或第四滑块,该第三滑块 和/或第四滑块滑设在辅助滑槽中。还包括加速齿轮,齿轮与加速齿轮啮合,加速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销轴与滑块共轴设置。本发明在侧门上设置滑块,通过滑块在室内机本体上的滑槽内运动,从而控制 侧门的运行轨迹,侧门可以运动到室内机的侧壁上,能够完全离开出风口和/或进风 口,且不会影响出风口和/或进风口的流通面积,并使得该流通面积最大化,彻底改变 了以往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侧门移动的距离很近,无法有效的使侧门远离风口的尴尬状 况。当侧门关闭后,侧门的外形与室内机本体在配合上没有任何缝隙,使得产品美观大 方。本发明中的滑槽的轨迹呈直线、n次平滑曲线或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特别 是采用n次平滑曲线或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时,使得侧门能沿着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壁 滑动,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并且,沿着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壁滑动也尽量减少了对于安装 空调器室内机的周围空间的影响。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少、操作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图1为本发明中的侧门关闭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侧门打开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实施例中的侧门处于打开过程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一实施例中的侧门处于完全打开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四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5页图12为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为第五实施例中的侧门关闭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4为第五实施例中的侧门处于打开过程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第五实施例中的侧门处于完全打开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中的滑槽轨迹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7为滑槽轨迹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18为滑槽轨迹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19为滑槽轨迹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图20为滑槽轨迹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图21为滑槽轨迹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为空调器室内机,2为侧门,4为出风口,5为进风口,6为驱动电机,
7为电机支架,8为齿轮,9为加速齿轮,10为齿条,11为导轨,12为推板,13为第一固 定板,14为第二固定板,15为第一滑槽,16为连接板,17为销轴,18为转动轴,19为 螺钉固定孔,20为第一滑块,21为第二滑块,22为辅助滑槽,23为第三滑块,24为第四 滑块,25为第二滑槽,26为第三滑槽,P为曲线段,Q为直线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可以看到当侧门2关闭时,侧门2与空调器本体结合的很好没有 缝隙,特别是从图3中,可以看出侧门2与空调器本体相邻处密切配合。参见图4-图6,可以看到当侧门2开启时,侧门2依旧紧贴空调器本体,侧门2 完全离开进风口 4和出风口 5,进风口 4和出风口 5完全打开,侧门2不会影响进风口 4 和出风口 5的流通面积,使得进风口 4和出风口 5能充分的通风。参见图7-图9,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本 体上的出风口 4和进风口 5以及遮盖在出风口 4和/或进风口 5上的侧门2,以及还包括 驱动电机6、电机支架7、齿轮8、齿条10、导轨11以及推杆12,驱动电机6固定在电机 支架7上,电机支架7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8设置在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上,齿轮 8与齿条10啮合,齿条10滑设在导轨11中,导轨11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条10上设 置有转动轴18,推杆12的一端与转动轴18铰接,推杆12的另一端与侧门2铰接,室内 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侧门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中。滑槽的轨迹呈直线、n次平滑曲线或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见图16-图21,其中,直线满足Y = aiX+b,公式一,n 次平滑曲线满足Y = an*Xn+an_1*Xn_1+….a^x+B,公式二,Y代表沿齿轮8的径向方向的轨迹坐标,X代表齿轮8的横向往复移动方向的轨 迹坐标,n为自然数,0 代表非零常数,B和b为常数。图16中的滑槽为单滑槽,该滑槽的轨迹呈n次平滑曲线状;图17中的滑槽为单 滑槽,该滑槽的轨迹呈直线状;图18中的滑槽为单滑槽,该滑槽的轨迹呈n次平滑曲线 与直线相切;图19中的滑槽为双滑槽,该滑槽的轨迹分别呈n次平滑曲线状;图20中的滑槽为双滑槽,该滑槽的轨迹分别呈直线状,且平行设置;图21中的滑槽为双滑槽,该 滑槽的轨迹分别呈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侧门2上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通过销轴17与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滑 块设置在连接板16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3,该第一固定板13位于连接 板16的一侧,滑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3上。本实施例中的滑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 21,滑槽为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21同时设置在第一滑槽15中。侧门2 与连接板16连为一体。驱动电机6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推动整个侧门2运动,使得侧门 2可以开启和闭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15采用的是2次曲线,见图16,S卩n = 2; a2 = 0.2 ; ai = 0 ; B = 10。由该2次曲线控制的侧门2滑动,使得侧门2贴紧空调器室内机本体 的外壁滑动。当然,第一滑槽15的轨迹还可以采用如图17-图21中的方案。本实施例中的销轴17可以与第一滑块20共轴设置。第二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齿条10为固定在空调器本 体上。驱动电机6固定在驱动电机支架7上,电机支架7滑设在导轨11中,导轨11设 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8设置在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上,齿轮8与齿条10啮合,电机 支架7上设置有转动轴18,推杆12的一端与转动轴18铰接,推杆12的另一端与侧门2 铰接,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侧门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 滑槽中。驱动电机6通过齿轮8与齿条10啮合,从而产生水平推力。电机支架7在导轨 11中滑动,并通过转动轴与推杆12铰接,推动推杆12从而推动或拉动侧门2开启或关 闭。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三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侧门用于遮蔽或开启侧面 的出风口,由于侧门面积小,故驱动电机的负荷也较小,可以平滑的完成。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滑槽15的轨迹呈直线,该直线满足Y = aiX+b,公式一。采用这种轨迹呈直线的第一滑槽15,使得侧门2滑动时的阻力更小且更加快 速,但是结构上需要注意不要产生干涉。另外一点不同在于,除了采用齿轮8外,还采用了加速齿轮9,齿轮8与加速齿 轮9啮合,加速齿轮9与齿条10啮合。由于加速齿轮9的齿数小于主齿轮,进一步提高 了开启或关闭的速度。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二实施例,不再重复。第四实施例参见图10,本实施例采用双固定板的结构,即同时包括第一固定板好第二固定 板,在把侧门拆掉后,从图10中可以看出连接板16上有两个螺钉固定孔19,在本实施例 中,侧门2与连接板16不是一体的,是通过螺钉紧固到一起的,这样侧门2可以独立加工,减小加工难度。侧门2上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通过销轴17与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滑 块设置在连接板16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4,该第二固定板14位于连接 板16的另一侧,滑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4上。连接板16位于第一固定板13和第二固 定板14之间的空腔中,并且可以沿着第一滑槽15滑动。从图11中可以看到,在第二固定板14的下面还有辅助滑槽22,该辅助滑槽22 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板13上的第一滑槽15的结构完全对应,连接板16上 设置有滑块在该辅助滑槽22中滑动。参见图12,为除去第二固定板14后的立体图,可以看到连接板16的上侧面有设 置有第三滑块23和第四滑块24,装配第二固定板14后,第三滑块23和第四滑块24在辅 助滑槽22中滑动。这种采用上下都设置有滑槽和滑块的结构,使得侧门的上下受力均勻,不会在 沿着推板12的方向上产生扭力,侧门的运行会更加平稳。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滑块23和第四滑块24既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 图中给出了同时设置的具体结构。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三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五实施例参见图13-图15,本实施例采用双滑槽的结构,即第二滑槽25和第三滑槽26。 滑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21,滑槽为第二滑槽25 和第三滑槽26,第一滑块20设置在第二滑槽25中,第二滑块21设置在第三滑槽26中。侧门2从关闭的位置移到完全开启的位置时,从图中可以看到第二滑槽25和第 三滑槽26并列平行布置,且第二滑槽25和第三滑槽26都是包含曲线段P和直线段Q的 组合,且曲线段P和直线段Q在结合处相切。当推杆12施加推力给连接板16时,连接板16会沿着曲线段P滑动,随后沿着 直线段Q继续滑动,直到图15中的侧门完全打开的位置。采用双滑轨的结构,使得连接 板16的滑动更加平滑,协助克服沿着推杆方向可能产生的扭力;而采用η次平滑曲线与 直线结合的方式,可以使侧门2在开始时向外远离原位置,减小可能在结构上产生的干 涉,后段采用的直线则可以快速的达到完全打开的位置,充分结合两者的优点,实现平 稳且快速的开启。其余未述部分见第四实施例,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的出风口 ⑷和进风口(5)以及遮盖在出风口⑷和/或进风口(5)上的侧门(2),其特征是还包 括驱动电机(6)、电机支架(7)、齿轮(8)、齿条(10)、导轨(11)以及推杆(12),驱动电 机(6)固定在电机支架(7)上,电机支架(7)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8)设置在驱动 电机(6)的电机轴上,齿轮(8)与齿条(10)啮合,齿条(10)滑设在导轨(11)中,导轨 (11)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条(10)上设置有转动轴(18),推杆(12)的一端与转动轴 (18)铰接,推杆(12)的另一端与侧门(2)铰接,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侧门(2)上 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中;或者,还包括驱动电机(6)、电机支架(7)、齿轮(8)、齿条(10)、导轨(11)以及 推杆(12),驱动电机(6)固定在电机支架(7)上,电机支架(7)滑设在导轨(11)中,导 轨(11)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8)设置在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上,齿轮(8)与齿 条(10)啮合,齿条(10)固定在室内机本体上,电机支架(7)上设置有转动轴(18),推 杆(12)的一端与转动轴(18)铰接,推杆(12)的另一端与侧门(2)铰接,室内机本体上 设置有滑槽,侧门(2)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槽 的轨迹呈直线、η次平滑曲线或η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其中,直线满足Y = aiX+b,公式一,η次平滑曲线满足Y = CXYa1^Xlri+…+a^x+B,公式二,Y代表沿齿轮(8)的径向方向的轨迹坐标,X代表齿轮(8)的横向往复移动方向的轨 迹坐标,η为自然数,0 代表非零常数,B和b为常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门 (2)上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通过销轴(17)与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滑块 设置在连接板(16)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3),该第一固定板(13)位于 连接板(16)的一侧,滑槽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 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21),滑槽为第一滑槽 (15),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21)同时设置在第一滑槽(15)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 块为二个以上,该滑块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滑块(20)和第二滑块(21),滑槽为第二滑槽 (25)和第三滑槽(26),第一滑块(20)设置在第二滑槽(25)中,第二滑块(21)设置在第 三滑槽(26)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门 (2)上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通过销轴(17)与推杆(12)的另一端铰接,滑块 设置在连接板(16)上;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4),该第二固定板(14)位于 连接板(16)的另一侧,滑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滑槽 为辅助滑槽(22),连接板(16)上设置有第三滑块(23)和/或第四滑块(24),该第三滑 块(23)和/或第四滑块(24)滑设在辅助滑槽(2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加速齿轮(9),齿轮(8)与加速齿轮(9)啮合,加速齿轮(9)与齿条(10)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 销轴(17)与滑块共轴设置。
全文摘要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侧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以及遮盖在出风口和/或进风口上的侧门,以及还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支架、齿轮、齿条、导轨以及推杆,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滑设在导轨中,导轨设置在室内机本体上,齿条上设置有转动轴,推杆的一端与转动轴铰接,推杆的另一端与侧门铰接,室内机本体上设置有滑槽,侧门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突出的滑块,该滑块滑设在滑槽。滑槽的轨迹呈直线、n次平滑曲线或n次平滑曲线与直线相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占地面积少、操作灵活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F13/08GK102012082SQ20101060410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刘阳, 王锋柯, 赵飞鹰 申请人: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