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461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燃气灶的燃烧方式一般都是开放式燃烧,即炉盘外露,燃烧时 火焰与周围空气直接接触,无任何挡围结构和热回收装置。普通燃气灶的火苗散乱无力,对 锅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力,可以说是擦边而过,热能利用率极低,火顺着锅底四处乱窜,沿 着锅边溢出的火苗带走大量热量,导致热量流失非常严重;由于它的设计缺陷,燃烧区内部 的燃料不能很好的与空气接触,导致燃料的燃烧不完全。所以,普通灶具使用起来效率低并 且能源浪费比较严重。这种燃烧方式最突出的缺点是热损失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是开放式燃烧,火焰 的辐射只有一部分被锅底吸收,其余都辐射到环境中。二是除了辐射,火焰和烟气以对流换 热的形式把热量传给锅,但烟气离开锅的温度还很高,一般为250°C左右,这部分热量被白 白浪费。目前常用的炊具是由普通金属制成,无任何隔热保温结构,这样炊具在受热过程中 吸收的热量除部分用来加热饭菜外,其余部分则通过炊具外壁散到空气中,通过这种方式 浪费的热量也是很大,有人曾用一只1000W的热得快加热一暖瓶水用了 12min,然后用同样 功率的电炉加热同样体积的水,结果水烧开用了 20min,比前者多耗电67%之所以如此,原 因在于前者加热是在一个封闭的保温空间进行的,热损失很小,而后者部分热量没有得到 回收就散失到环境中了。可见回收热量可以节省很多能源。此外,大功率燃气灶和燃油灶利用鼓风机产生风力将大量空气送入燃烧区,改善 了燃烧区内部燃料燃烧不完全的现象,温度有所升高,减少了燃料的浪费,风力吹击火苗加 速了火对锅底的热传递,效率有所提升,但是鼓风机产生的风多而且散,大量散风进入燃烧 区继而又带走大量热量,导致大量热量被白白的吹走。这样并没有达到节能的目的,反而更 加浪费燃料。也有增效节能灶是在普通的燃气灶上增加一些增效节能装置,它独特的设计让少 量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空气主动进入燃烧区内部,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它的进入使燃烧区 内部的火焰燃烧更充分,改善了普通灶具燃烧不完全的现象,降低了一氧化碳的排放,改善 厨房的空气质量;它所产生的火焰温度高且集中有力,火焰直接作用于锅底,不再是擦边而 过,并且可以明显的看到火焰对锅底有极强的冲击力,它的冲击力使火对锅底的热传递得 到极大的提升,加热速度更快;并且在燃烧区的外围有一道气体屏蔽,这道无形的气体屏蔽 将大量热量保留在燃烧区内,防止热量的流失,使燃烧区内的温度更高,热能得到更好的利 用。但是热量很容易通过炊具外壁散到空气中。中国发明专利公开200810059623.0号公开了具有热辐射结构的节能炉具,采用 一块多孔板状的热辐射罩芯吸收火焰余热。但是所述的炉膛未形成封闭腔,因此,烟气仍然 很快流出炉膛,热能损失很大。其罩芯贴近炉膛壁面,热烟气的主要部分并未流过罩芯,罩 芯收集的余热不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炉灶的热能损失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热能损失 少、热效率高、不受风影响的节能炉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节能炉灶,包括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连通燃烧头上的喷孔,所述燃 烧头设置于炉圈、炉底围成的炉膛内,所述炉圈与锅底、炉底配合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头 与炉圈之间铺设有多孔的蓄热辐射板,所述炉圈上开有烟气引出口,所述燃烧头与所述烟 气引出口之间形成烟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燃烧头,所述蓄 热辐射板的位置低于所述烟气引出口、低于所述燃烧头。进一步,所述炉圈外表面和炉底衬有隔热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炉底开设有进气口。进一步,所述烟气引出口横向环设在炉圈上。或者,所述烟气引出口纵向环设在炉圈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使用多孔蓄热辐射板和炉圈来回收余火热量,防止热 量损失。其中的蓄热辐射板,采用耐高温材料制备,能长时间经受1200 1500°C火焰辐射 和烟气冲刷,燃烧头上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能量部分直接通过火焰加热锅底,部分被蓄热板 吸收通过辐射的方式加热锅底,余下烟气带有的热量再经过炉圈的吸收,通过接触传热的 方式传递给锅底,从而进一步降低排出烟气的温度,提高利用率。炉底和炉圈外设隔热层, 减少能量散失,在炉底开设进气口防止因空气进入量不够而造成在炉膛内燃烧不完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量流失少、热效率高,可直接在现有的煤气灶上进行改 装,投入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节能炉灶,包括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1,所述混合室1连通燃烧 头3上的喷孔2,所述燃烧头3设置于炉圈4、炉底5围成的炉膛6内,所述炉圈4与锅底、 炉底5配合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头3与炉圈4之间铺设有多孔的蓄热辐射板7,所述炉圈 4上开有烟气引出口 41,所述燃烧头3与所述烟气引出口 41之间形成烟气流道,所述烟气 引出口 41的位置高于所述燃烧头3,所述蓄热辐射板7的位置低于所述烟气引出口 41、低 于所述燃烧头3。[0024]所述炉圈4外表面和炉底5衬有隔热材料层。所述烟气引出口 41横向环设在炉圈4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使用多孔蓄热辐射板7和炉圈4来回收余火热量,防止 热量损失。其中的蓄热辐射板7,采用耐高温材料制备,能长时间经受1200 1500°C火焰 辐射和烟气冲刷,燃烧头3上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能量部分直接通过火焰加热锅底,部分被 蓄热辐射板7吸收通过辐射的方式加热锅底,余下烟气带有的热量再经过炉圈4的吸收,通 过接触传热的方式传递给锅底,从而进一步降低排出烟气的温度,提高利用率。炉底5和炉 圈4外设隔热层,减少能量散失。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是所述烟气引出口 41纵向环设在 炉圈上。其余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参照图5、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炉底5开设 有进气口。在炉底5开设进气口8防止因空气进入量不够而造成在炉膛内燃烧不完全。其 余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 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权利要求节能炉灶,包括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连通燃烧头上的喷孔,所述燃烧头设置于炉圈、炉底围成的炉膛内,所述炉圈与锅底、炉底配合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头与炉圈之间铺设有多孔的蓄热辐射板,所述炉圈上开有烟气引出口,所述燃烧头与所述烟气引出口之间形成烟气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燃烧头,所述蓄热辐射板的位置低于所述烟气引出口、低于所述燃烧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圈外表面和炉底衬有隔热材 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底开设有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出口横向环设在炉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引出口纵向环设在炉圈上。
专利摘要节能炉灶,包括可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室,所述混合室连通燃烧头上的喷孔,所述燃烧头设置于炉圈、炉底围成的炉膛内,所述炉圈与锅底、炉底配合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头与炉圈之间铺设有多孔的蓄热辐射板,所述炉圈上开有烟气引出口,所述燃烧头与所述烟气引出口之间形成烟气流道,所述烟气引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燃烧头,所述蓄热辐射板的位置低于所述烟气引出口、低于所述燃烧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热量流失少、热效率高,可直接在现有的煤气灶上进行改装,投入少。
文档编号F24C3/04GK201680438SQ201020111978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9日
发明者傅晓云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