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17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
背景技术
制造太阳能坡屋面,要在现场具有一定坡度的横梁上拼接玻璃透过体,需要在横 梁上设置挂住玻璃的挡条。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用建造于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 架,在基础构架上设置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从透过体内侧粘结的聚光 集热装置,构成一个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还可以采用壳体密封的聚光集热装置。还可以采用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在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的聚焦区域设置带 翅板的管道,并在带翅板的管道表面制作吸收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建造表面光滑密封良好,隔热隔水性能优异的太阳 能坡屋面;安装集热装置可以和集热装置与透过体结合一步完成;当透过体玻璃破损时, 密封连接的集热器壳体仍可有效阻挡风雨进入太阳能坡屋面内部。采用一维W型反射聚光 装置,并在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的聚焦区域设置带翅板的管道,利用其在水平安置时对 太阳高度角变动也不敏感的特性,可以制造免跟踪低倍率太阳集热装置、获得比平板集热 装置更高的输出温度并充分利用漫射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个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础构架;2.横梁;3.透过体;4. 一维W型反射聚光集热装置;5.翅板; 6.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建造于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1,在基础构架1上设置的横梁2,在横梁 2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3,以及从玻璃透过体3内侧粘结的一个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4构 成一个太阳能坡屋面。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4具有密封的壳体。在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 置4的聚焦区域设置带翅板5的管道6。在带翅板5及管道6表面制作有吸收膜。
图1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简述为从透过体3进入聚光集热装置4的太阳光,一部 分直接投射在带翅板5的管道6表面,并在其吸收膜上转变为热能;另一部分经反射后也达 到翅板5和管道6表面,并在其吸收膜上转变为热能。热能经管道内的传热媒介运载,存储于热水箱中供使用。用户从热水箱中可随时取用热水。或者,热能经管道内的传热媒介运 载用于其它用途。
权利要求1.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造于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在基础构 架上设置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从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构成,其 特征在于含有聚光集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坡屋面,其特征在于含有壳体密封的聚光集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坡屋面,其特征在于含有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在 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的聚焦区域含有带翅板的管道,所述带翅板的管道表面带有吸收 膜。
专利摘要一种带聚光集热装置的太阳能坡屋面,由建造于建筑物顶部的基础构架,在基础构架上设置的横梁,在横梁上粘结的玻璃透过体,以及从透过体内侧粘结的集热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含有聚光集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建造表面光滑密封良好,隔热隔水性能优异的太阳能坡屋面;安装集热装置可以和集热装置与透过体结合一步完成;当透过体玻璃破损时,密封连接的集热器壳体仍可有效阻挡风雨进入太阳能坡屋面内部。采用一维W型反射聚光装置,利用其在水平安置时对太阳高度角变动也不敏感的特性,可以制造免跟踪低倍率太阳集热装置、获得比平板集热装置更高的输出温度并能充分利用漫射光。结合附图给出一个实施例。
文档编号F24J2/46GK201826448SQ20102052609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3日
发明者施国樑 申请人:海宁伊满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