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458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冷冻机房系统。
技术背景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在40 50%左右。而在空调系统的能耗中,冷冻机房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约占 60% 70%。一个采用电制冷的办公建筑中,空调冷源(冷冻机房)-冷水机组、冷冻和冷却水泵以及冷却塔的全年用电占整个建筑全年用电的30 35%。空调系统中的制冷运行过程为冷水机组制备一定温度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泵输送到末端设备,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室内的热量,同时除去室内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以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冷冻水吸收室内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通过冷水机组冷却后循环使用。冷水机组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主要为冷冻水从室内吸收的热量,也包括冷水机组工作时自身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则由循环冷却水吸收,通过冷却水泵输送到冷却塔与室外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最终散发在大气环境中。因此,如何最大化地节省冷冻机房能耗对降低整体建筑的能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有的可以采用较低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及较小的冷冻水流量,此时冷水机组的能耗较高,但冷冻水泵的能耗较低,或者采用较高的冷冻水供水温度和较大的冷冻水流量。同样,对于相同的冷水机组出力要求,可以选择使其工作在较低的冷凝压力下,此时冷水机组的能耗较低,但是由于较低的冷凝压力需要较高的冷却水流量,因而冷却水泵的能耗较高;或者相反,采用冷水机组能耗较高而冷却水泵能耗较低的工作方式没有。因此,并没有一个比较优化的节能方法。现有技术中,有些方法在稳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或许可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冷冻机房中的所有设备均处于连续运行状态,制冷负荷和天气参数也会随时发生变化, 这将导致采集获得的参数实际值不具有规律性,通过上述方法调整能耗模型无法对能耗模型进行优化,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通过上述方法寻找整个冷冻机房设备运行效率最高的工况点是不现实的。另外,现有技术中,没有同时建立冷却塔换热模型,这必然会降低其能耗控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了装置对空调系统冷冻机房优化节能的控制效果,最大化地节省冷冻机房能耗。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 可编程控制器,RS485通讯接口模块,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差压传感器,水泵变频器,冷却塔风扇变频器,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冷水机组;其中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水泵变频器和冷却塔风扇变频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RS485通讯接口模块与冷水机组连接通过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监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泵运行时的水流量,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用于监测冷水机组、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末端用户侧压差,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和所述的RS485通讯接口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所述的传感器获得的数据,所述的工业计算机用于保存所述的数据并与发出运行控制指令。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室外冷却塔进风口附近,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冷却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冷冻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冷却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流量传感器,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之间安装有差压传感器,每台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口和冷凝器进口、每台冷却塔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每台冷水机组、每台冷冻水泵、每台冷却水泵以及每台冷却塔分别安装有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采集的数据包括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和差压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将上述数据发送到工业控制计算机,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设定的时间间隔逐一保存所述的数据。其中, 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检测,通过可编程控制器传送到工业计算机,另外,冷水机组本身还有一组冷却水供回水温度的传感器,其数据通过RS485接口直接传送到工业计算机,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与此相同。所述RS485通讯接口模块至少对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参数进行数据采集,用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并传输所述的冷水机组的数据信息,并按时间序列保存,即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逐组保存数据。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对可编程控制器与RS485通讯接口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以整个冷冻机房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确定出冷冻机房各设备在下一时刻的优化节能运行工况,并将结果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和RS485通讯接口模块。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和RS485通讯接口模块将优化运行工况传输给对应设备的调节器,使各设备在优化运行工况下运行。本实用新型全面考虑了冷冻机房内各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将整个冷冻机房为整体,全面考虑各设备的最佳运行工况,寻求冷冻机房中各设备的最佳组合,实现冷冻机房运行于较高的状态,从而整个系统能耗最低,实现节能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法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实施例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1,可编程控制器2,RS485通讯接口模块3,流量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差压传感器8,水泵变频器9,冷却塔风扇变频器10,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11,冷水机组12。依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若干个流量传感器4、若干个温度传感器5、一个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若干个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差压传感器8、若干个水泵变频器9和若干个冷却塔风扇变频器10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2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工业控制计算机1通讯,RS485通讯接口模块3与机组连接通过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 1通讯。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置于室外冷却塔进风口附近,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5,冷却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5,冷冻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一个流量传感器4,冷却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一个流量传感器4,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之间安装差压传感器8,每台冷水机组蒸发器进口和冷凝器进口、每台冷却塔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安装一个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11,每台冷水机组、每台冷冻水泵、每台冷却水泵以及每台冷却塔分别安装一个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分别用于监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用于监测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流量传感器4用于监测水泵运行时的水流量,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用于监测冷水机组、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压差传感器8用于监测末端用户侧压差;可编程控制器2对流量传感器 4、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和差压传感器8进行数据采集并发送到工业控制计算机1,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逐一保存;RS485通讯接口模块3对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用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1通讯向其传输冷水机组的这些数据信息,并按时间序列保存;工业控制计算机1对可编程控制器2与RS485通讯接口模块 3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在以整个冷冻机房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确定出冷冻机房各设备在下一时刻的优化节能运行工况,并将结果传输给可编程控制器2和RS485通讯接口模块3 ;可编程控制器2和RS485通讯接口模块3将优化运行工况传输给对应设备的调节器,在满足制冷负荷的前提下,使各设备在整个冷冻机房总能耗最小的情况下节能安全运行。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方法实施流程,具体说明如下首先,根据冷冻机房各设备的系列实测运行参数,结合各设备的出厂运行参数,建立各设备的运行参数与能耗之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建立校正程序,在本实施例中,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冷水机组能耗模型、冷冻水泵能耗模型、冷却水泵能耗模型和冷却塔能耗模型;其次,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RS485通讯接口模块获取冷水机组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凝温度、冷凝压力、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等参数,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获取传感器传来的室外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回水温度、冷却水供水温度、冷却水回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冷水机组的功率、冷冻水泵的功率、 冷却水泵的功率和冷却塔的功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逐一保存这些数据;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2分钟;接下来,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RS485通讯接口模块和可编程控制器获取各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后,调用模型校正程序对冷冻机房中各设备的能耗模型进行在线实时校正;[0025]然后,工业控制计算机根据监测的实时制冷负荷和气象参数,根据已校正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能耗模型,以整个冷冻机房效率最高作为目标,即将冷水机组能耗模型、冷冻水泵能耗模型、冷却水泵能耗模型和冷却塔能耗模型之各最小值做为目标,进行优化计算得到冷冻机房各设备的最佳运行工况,同时对冷水机组进行喘振预测,当冷机即将面临喘振威胁时,通过改变冷水机组的工况点提前对冷水机组进行喘振保护,在喘振威胁消除后自动恢复原有工况点;最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过RS485通讯接口模块以及工业以太网将优化计算得到的最佳运行工况传输给冷水机组和可编程控制器,各设备按优化结果中的工况运行,使整个冷冻机房在最小的能耗下节能运行;本实施例中,工业控制计算机1中的优化节能工况计算模型描述如下
权利要求1.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1),可编程控制器0),RS485通讯接口模块(3),流量传感器G),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 (6),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差压传感器(8),水泵变频器(9),冷却塔风扇变频器(10), 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11)、冷水机组(1 ;其中流量传感器G)、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水泵变频器(9)和冷却塔风扇变频器(10)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 连接,可编程控制器( 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工业控制计算机(1)通讯,RS485通讯接口模块C3)与冷水机组连接通过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1)通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 分别用于监测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用于监测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流量传感器(4)用于监测水泵运行时的水流量,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用于监测冷水机组、水泵和冷却塔的运行能耗,压差传感器(8)用于监测末端用户侧压差,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 和所述的RS485通讯接口模块C3)用于实时采集所述的传感器获得的数据,所述的工业计算机(1)用于保存所述的数据并与发出运行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设置于室外冷却塔进风口附近,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冷却水供回水总管上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5),冷冻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冷却水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安装流量传感器,冷冻水供回水总管之间安装有差压传感器(8),每台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口和冷凝器进口、每台冷却塔供水管和回水管上分别安装有电动阀及开关量执行器(11),每台冷水机组、每台冷冻水泵、每台冷却水泵以及每台冷却塔分别安装有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 采集的数据包括流量传感器G)、温度传感器(5)、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7)和差压传感器(8)所获得的数据,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 将上述数据发送到工业控制计算机(1),所述的工业控制计算机(1)按设定的时间间隔逐一保存所述的数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冻机房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三相有功功率变送器、水泵变频器和冷却塔风扇变频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RS485通讯接口模块与冷水机组连接通过ModBus协议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通过建立冷冻机房中各设备的能耗与运行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结合实时制冷负荷和天气参数,调整各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在满足制冷负荷的前提下使得整个冷冻机房运行能耗最低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F11/00GK201944984SQ20102055873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3日
发明者吴刚, 王豪源 申请人:日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