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800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的密封结构是水箱的密封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运输过程中的机械冲击力易造成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失效;同时电加热装置在工作状态下,如果密封结构处理不当,会造成密封结构局部热变形,使电加热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失效。因此,设计一种能抵抗运输过程中的机械冲击力和局部热变形的密封结构,是防止水箱发生渗漏现象的关键。
发明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电加热与水箱内胆的密封结构易失效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抗机械冲击强且使用寿命长的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在内胆预留孔上的内丝套和与该内丝套配合的电加热装置的外螺纹部和对应的螺头,以及密封圈,所述内丝套的外口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的沉孔,安装状态下,所述螺头的配合端面与所述内丝套外端面刚性接触。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采用了螺头的配合端面与所述内丝套外端面刚性接触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密封圈的热变形,结构强度高。同时, 这种结构具有更好的抗机械冲击性能。密封圈的面接触保证了密封的级别,密封性能好。本方案形成了密封圈的密封和端面的密封两个面密封结构,再加上螺纹密封,在电加热与内胆之间的形成两层密封结构,很好的防止了渗漏现象的发生。上述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所述沉孔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上述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所述内丝套与内胆焊接连接。上述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所述螺头为六方头。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内落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胆,2、内丝套,3、外螺纹部,4、密封圈,5、螺头,6、电加热装置,7、内丝
部,8、沉孔,9、内丝套外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附图1,其示出了一种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在内胆1预留孔上的内丝套2和与该内丝套配合的电加热装置6的外螺纹部3和对应的螺头5,以及密封圈4,所述内丝套2的外口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4的沉孔8,安装状态下,所述螺头的配合端面与所述内丝套外端面9刚性接触。所述沉孔8形成一凸台环面,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这个面是与密封圈配合的结构,从配合形式上看是容易实现的。刚性接触要求有一定的预紧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较佳地,所述沉孔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圈的厚度,可以形成多个密封面,保证密封的可靠性。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抗机械冲击的能力,所述内丝套2与内胆1焊接连接。为了便于拆卸,所述螺头5为六方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在内胆(1)预留孔上的内丝套(2) 和与该内丝套配合的电加热装置(6)的外螺纹部和对应的螺头(5),以及密封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套(2)的外口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4)的沉孔(8),安装状态下,所述螺头(5)的配合端面与所述内丝套外端面(9)刚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8) 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圈(4)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套 (2)与内胆(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头(5) 为六方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装置与水箱内胆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在内胆预留孔上的内丝套和与该内丝套配合的电加热装置的外螺纹部和对应的螺头,以及密封圈,所述内丝套的外口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的沉孔,安装状态下,所述螺头的配合端面与所述内丝套外端面刚性接触。本实用新型抗机械冲击强且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4H9/00GK201964617SQ201020684340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丰中玉, 王城路, 莫贻贵 申请人: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