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614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送风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物的气密性越来越好,使得室内空气难以及时与外界新鲜空气进行交换。一些建筑材料会释放出有害身体健康的气体,要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必然需要建立室外与室内的空气通道。目前,通常是在建筑物的墙面上都设有进气口,作为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通道。但进气的同时,会伴随噪音的进入和防雨问题。为解决这几者的矛盾,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方案。然而现有技术未能很好同时的解决通风、隔音和防雨这三个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设计一种在进气的同时,有着较好的防雨和降噪效果的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室内外空气流通所需要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在进气的同时,有着较好的防雨和降噪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包括底座和面盖,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底座和面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所述面盖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面盖的边缘向底座方向延伸设有盖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向面盖方向延伸设有挡水圈,所述挡水圈上设有通气口 ;所述盖沿的高度小于的所述挡水圈的高度。在该结构中,底座和面盖连接扣合好后,由于面盖的直径大于底座的直径,并且盖沿的高度小于的挡水圈的高度,因此在面盖和墙面之间形成了一个侧面的进气槽,空气从进气槽进入后经过通气口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流通。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的正面被面盖封堵,雨水、空气、噪音均不可通过,噪音经过面盖的阻挡,并经过进气槽的两次反向阻隔也大大衰减。而面盖的盖沿和底座的挡水圈也有效挡住雨水的进入。作为改进,所述挡水圈朝向面盖方向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其朝向底座方向的开口的直径。在该结构中,由于挡水圈朝向面盖方向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其朝向底座方向的开口的直径,即使得挡水圈由墙外向墙面倾斜,从而使挡水圈与墙面之间形成一个泄水槽,当雨水进入此部位时,可以顺利的排出。此外,挡水圈的具体形状可以如喇叭状或碗状。作为改进,所述通气口设在挡水圈的下方。由于通气口设在挡水圈的下方,雨水只能沿着挡水圈的外壁流下至室外而无法进入挡水圈内。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进气口向墙面方向延伸设有插管。由于底座有与墙面预留孔相吻合的插管,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墙面预留孔上。作为改进,底座的进气口朝向面盖方向延伸设有止水台。雨水特别大时,飞溅入通气口的水可以被止水台挡住无法进入进气口内。作为改进,底座的进气口上设有防水百叶。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百叶由底座向面盖方向向下倾斜。雨水特别大时,防水百叶能够防止飞溅入通气口的水进入进气口内,进一步保证本产品的防水性。[0011]作为具体化,所述挡水圈向面盖方向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卡扣。作为具体化,所述面盖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吻合的卡槽。上述卡扣和该卡槽极大方便了面盖安装到底座上,提高了安装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进气的同时,防雨和降噪的问题,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居家环境。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立体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主视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侧视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主视图;[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立体图;[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的侧视图;[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墙面上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包括底座1和面盖2,所述底座 1上设有进气口 11。所述面盖2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座1的直径;所述面盖2的边缘向底座 1方向延伸设有盖沿21。所述底座1的边缘向面盖2方向延伸设有喇叭状的挡水圈12,在所述挡水圈12的下方设有通气口 13。并且所述盖沿21的高度小于的所述挡水圈12的高度。而喇叭状的挡水圈12与墙面4之间形成一个泄水槽3 (如图7所示),当雨水进入此部位时,可以顺利的排出。在底座1的进气口 11向墙面4方向延伸设有插管14。该底座1的插管14与墙面 4的预留孔相吻合,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墙面4的预留孔41上。在底座1的进气口 11朝向面盖2方向延伸设有止水台15 ;底座1的进气口 11上防水百叶16,并且防水百叶16由底座1向面盖2方向向下倾斜。在雨水特别大时,锥形止水台15和防水百叶16能够防止飞溅入通气口 13的水进入进气口 11内,进一步保证本产品的防水性。在挡水圈12向面盖2方向设有支脚17,所述支脚17上设有卡扣18 ;所述面盖2 朝向底座1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扣18相吻合的卡槽22。上述卡扣18和卡槽22极大方便了面盖2安装到底座1上,提高了安装效率。如图7所示,安装时,将插管14插入墙面4的预留孔41,再将面盖2卡合在底座1 上。空气经过侧面的进气槽5后进入通气口 13,再经过进气口 11进入室内,保证了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性,使得住户有清新室内空气;并且在进气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好解决了的防雨和降噪的问题,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居家环境。以上内容仅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做出的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包括底座和面盖,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底座和面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面盖的边缘向底座方向延伸设有盖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向面盖方向延伸设有挡水圈,所述挡水圈上设有通气口 ;所述盖沿的高度小于的所述挡水圈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圈朝向面盖方向的开口的直径大于其朝向底座方向的开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在挡水圈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进气口向墙面方向延伸设有插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进气口朝向面盖方向延伸设有止水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进气口上设有防水百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百叶由底座向面盖方向向下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圈向面盖方向设有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朝向底座的一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吻合的卡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面防雨降噪进气装置,包括底座和面盖,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底座和面盖上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所述面盖的直径大于所述底座的直径;所述面盖的边缘向底座方向延伸设有盖沿;所述底座的边缘向面盖方向延伸设有挡水圈,所述挡水圈上设有通气口;所述盖沿的高度小于所述挡水圈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用于室内外流通空气的通道,在进气的同时,解决了防雨和降噪的问题,为住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居家环境。
文档编号F24F13/24GK201973832SQ20112002456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舸, 程宇 申请人:张舸, 程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