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977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本发明涉及阳光房热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热泵在工作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通过传热工质循环系统提高温度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输出功中的一小部分, 因此,采用热泵技术可以节约大量高品位能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环保,更节能,更稳定,把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的阳光热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光房内设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的第一散热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构成回路,所述的第二散热器连接压缩机一端,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蒸发辅助器一端,蒸发辅助器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器,构成回路,蒸发辅助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有节流阀,所述的阳光房一端连接热管吸热端,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所述的热管吸热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一端,蒸发器另一端连接表冷器一端,表冷器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构成回路。所述的表冷器内设有冷水。所述的蒸发辅助器内设有环境空气。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回路管道连接蒸发器。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闭式结构有以下优点1.更稳定辅热泵白天不运行,设计在主热泵和喷水室之间;2.更环保喷水室的水和介质空气都循环使用;3.更清洁本装置只使用了太阳能资源和电能。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图中⑴为热管吸热端,(2)为第一散热器,⑶为第二散热器,⑷为阳光房, (5)为压缩机,(6)为冷凝水,(7)为冷水,⑶为表冷气,(9)为辅助蒸发器,(10)为节流阀,为环境空气,(12)热管放热端,(13)为压缩机,(14)为蒸发器,(15)为冷凝水,(16) 为冷凝水,(17)为节流阀,(18)为出口湿空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阳光房内设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的第一散热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构成回路,所述的第二散热器连接压缩机一端,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蒸发辅助器一端,蒸发辅助器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器,构成回路,蒸发辅助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有节流阀,所述的阳光房一端连接热管吸热端,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所述的热管吸热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一端,蒸发器另一端连接表冷器一端,表冷器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构成回路。实施方式将厌氧消化并经过机械脱水后的含固率30%左右的湿沼渣66. 7吨在阳光房里停留一天,干燥到含固率为50%左右,阳光房内的温度维持在60°C。阳光房出口的热湿空气先通过一个与换热器,将部分能量传给阳光房的进口冷干空气,以此来降低热泵系统的热负荷。接着,湿空气通过主热泵系统的蒸发器进一步降温给热,能量通过第一散热器输入阳光房。从主热泵蒸发器出来的湿空气,经过喷水室用冷自来水喷淋,降低到自来水温并减小了绝对湿度,再与阳光房出口的热空气进行换热后重新进入阳光房,形成一个循环。在晚上或太阳能缺少的工况下,辅热泵蒸发器从环境空气中吸收热量,通过第二散热器输入阳光房。
权利要求1.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光房内设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的第一散热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构成回路,所述的第二散热器连接压缩机一端,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蒸发辅助器一端,蒸发辅助器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器,构成回路,蒸发辅助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有节流阀,所述的阳光房一端连接热管吸热端,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所述的热管吸热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一端,蒸发器另一端连接表冷器一端,表冷器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构成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冷器内设有冷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辅助器内设有环境空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散热器回路管道连接蒸发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热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闭式结构阳光房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阳光房内设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压缩机和节流阀构成回路第二散热器连接压缩机一端,压缩机另一端连接蒸发辅助器一端,蒸发辅助器另一端连接第二散热器,构成回路,蒸发辅助器与第二散热器之间设节流阀,阳光房一端连接热管吸热端,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热管吸热端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一端,蒸发器另一端连接表冷器一端,表冷器另一端连接热管放热端,构成回路,在闭式结构中,辅热泵蒸发器不设计在主热泵和喷水室之间,整个工艺具有良好稳定性;喷水室的水和介质空气都能循环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F24D15/02GK202126004SQ201120143969
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乔如林, 孔维丽, 施军营 申请人:上海力为再生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