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1791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烧结炉,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主要适用于半导体整流器件半成品烧结。
背景技术
现有真空炉烧结方式均为单层石墨工艺烧结,由于真空炉烧结传统进炉方式为石墨单层工艺,进炉只能靠固定导轨将石墨推至真空炉管底部,该方式推的过程中会导致晶粒移位机率变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另由于石墨较重,吸热慢降温慢,延长了单次产品烧结时间,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由于导轨为固定在炉体内部,同样也会吸热。并且升温及降温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且真空炉管内部必须有固定石墨模具的工装,该工装同样可以吸收大量热能,导致升温及降温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半导体整流器件真空炉烧结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烧结过程中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升温及降温时间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活动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烧结品的小车,小车上还设置有使小车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小车连接,气缸底座与小车车轮轴连接。所述炉体管口处设置有固定活动式导轨的卡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活动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烧结品的小车,小车上还设置有使小车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可提高生产效率,活动式导轨只需在进炉与出炉时才用加上,炉体工作期需将其取出,炉体内部无固定导轨,炉体内部吸热件少了,升温及降温时间都可缩短,由于升温和降温时间短,烧结层数可以由单层增至5层。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小车设置在活动式导轨上,炉管口上有专门固定活动式导轨的卡槽,方便工件或产品进炉或出炉,同时小车不用固定在炉管内部,同时小车上的工件在进炉时不会直接受推进炉管时的磨擦力受影响,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而传统方式的工件是直接放置于固定导轨上推进炉管内,会受磨擦力影响,导致产品稳定性变差,具有保证产品质量、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等优点。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小车连接,具有使产品不会直接受磨擦力影响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炉体,2、活动式导轨,3、小车,4、待烧结的半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活动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烧结品的小车,小车上还设置有使小车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小车连接, 气缸底座与小车车轮轴连接,起到固定小车轮的作用,当活塞杆撑起或降低时,小车平台会被撑起或降下,小车平台上的工件随着小车平台撑起或降下。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炉体管口处设置有固定活动式导轨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小车通过导轨将小车车轮固定在导轨内,小车只能前后移动,不能左右移动,同时放置待烧结的半成品的工件有支撑脚,当活塞下降的时候,支撑脚与炉管壁接触,使工件固定在炉体内,同时也使工件上的待烧结的半成品位于炉体内,这时则可依次将小车取出,再将活动导轨取出;取出产品的过程则与以上方向相反即可,后序就可以按正常工艺执行。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活动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烧结品的小车,小车上还设置有使小车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小车连接,气缸底座与小车车轮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管口处设置有固定活动式导轨的卡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烧结炉产品进炉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活动式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烧结品的小车,小车上还设置有使小车上下运动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在烧结过程中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升温及降温时间短。
文档编号F27B9/38GK202133266SQ20112020797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0日
发明者孙晓家, 崔伟, 邓华鲜 申请人: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