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干机及其风干机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580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干机及其风干机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清洗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干机及其风箱。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作为一种环保新能源行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并在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大量地投入使用到社会生产中。太阳能硅片切片作为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太阳能电池片越来越大的需求,太阳能硅片企业也大量地兴起,因此导致硅片价格走低。为了保证企业的持续盈禾U,增加硅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必然要求硅片生产企业降低硅片生产成本,以及增加单位产出。随着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硅片切片的技术也不断提高。硅片清洗作为切片过程中重要环节,极大地影响了硅片切割后成品的表面质量以及出片率。硅片清洗技术由初期的半自动清洗到目前广泛应用的全自动清洗,硅片干燥技术由初期的甩干发展到现今的烘道烘干,减少了清洗作业过程中人为原因造成的清洗品质异常和生产作业异常,从而大大提高了硅片清洗的标准化,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作为一种现有技术中对硅片切片清洗设备,华泰HTQQ型清洗机所采用的对片干燥方式为风干,其风干用风箱具体设计如下。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风箱包括顶板1'、底壁2'和风机Γ la;顶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勻开设两个进风口 1' 1,并于两个进风口 1' 1处安装有对应的风机1' la;底壁2'上开设有两条沿其长度方向并贯通于底壁2'的风刀开口 2' 1,风刀开口 2' 1分布于进风口 1' 1投影到底壁2'影像的两侧。当风箱工作时,风机Γ Ia转动向风箱内部提供风能,风箱内部因风能不断增加而压力加大,从而这种压力能经过风刀开口 2' 1再转变为风能吹向装于清洗吊篮中需要干燥的硅片,而达到干燥硅片的目的。虽然上述风箱能够起到干燥硅片的作用,但是,由于风刀开口 2' 1的位置限制, 导致靠近所述清洗吊篮边缘的硅片无法充分地经风箱中的风力作用而干燥,造成风干死角,导致硅片表面水印污渍超出标准范围,因而造成了较高的硅片复洗率,降低了清洗工序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风箱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能够对清洗吊篮中所有的硅片进行有效风干,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能一种够对清洗吊篮中所有的硅片进行有效风干的风干机及其风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干机风箱,包括顶板和底壁,所述顶板具有进风口,所述底壁中间部位开设有主风刀开口,于所述底壁边缘部位开设有贯通底壁并平行于主风刀开口的副风刀开口。优选地,所述主风刀开口为两条,所述副风刀开口为两条;所述四条风刀开口均勻设置于所述底壁上。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具有平滑导风面;两个所述导风板呈梯形收缩于所述风刀开口处,并与所述风刀开口的边缘相连接。优选地,相互靠近并连接于不同风刀开口边缘的两块所述导风板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顶板具有两个进风口,两个所述进风口开设于顶板中间部位并沿所述主风刀开口长度方向均勻设置。优选地,还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风刀开口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与两块所述导风板于竖直方向上的最高连接点同高;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主风刀开口方向封闭式地贴合于所述风干机风箱的两侧。优选地,所述顶板以所述两个进风口的连线为中线其边缘部分具有角度地向所述底壁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壁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主风刀开口的开口宽度为1mm,所述副风刀开口的开口宽度为2mm。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干机,所述风干机的风箱采用所述风干机风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通过于所述底壁的边缘部位开设有与所述主风刀开口相平行的副风刀开口。一般情况下,用于承装硅片的吊篮的俯视尺寸与所述风干机风箱的底壁尺寸相当,因此,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对清洗吊篮靠近所述清洗吊篮的边缘的硅片进行有效风干,不造成风干死角,从而降低硅片的复洗率,提高清洗工序的工作效率。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风箱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风箱的侧视图;其中,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顶板1';进风1' 1;风机1' la;底壁2';风刀开口 2' 1 ;其中,图4至图7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顶板1 ;进风11 ;风机Ila ;底壁2 ;主风刀开21 ;副风刀开22 ;导风板23 ;侧壁3 ;第一侧壁31 ;第二侧壁3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风干机风箱,该风干机风箱能够充分地对清洗吊篮中硅片进行吹风使其干燥,不造成风干死角,因此降低了硅片的复洗率,提高了清洗工序的工作效率。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4、图5和图6,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 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风箱的侧视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包括顶板1和底壁2,顶板1具有进风口 11,进风口 11与风机Ila相连接,风机Ila用于提供风能,并将提供的风能于进风口 11进入到风干机风箱内部。于底壁2上,相对于边缘部分,底壁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主风刀开口 21,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知,为了使风刀能够充分地对置于清洗吊篮中的硅片进行风干,风刀开口 一般为沿底壁2的长度方向开设,并贯通整个底壁2。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清洗吊篮用于装置硅片的有效放置面的形状与风干机风箱的底壁2的形状相吻合,其目的在于能够使清洗吊篮中的所有硅片都有可能应用风干机进行风干。当风从风刀开口吹向硅片时,风力会以风刀开口于水平面上的投影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由于主风刀开口 21设置于底壁2的中间部位,因此清洗吊篮沿其长度方向上靠近清洗吊篮边缘的硅片无法有效地利用主风刀开口 21处的风力进行风干。为解决上述问题,于底壁2的边缘部位开设有贯通底壁2并平行于主风刀开口 21的副风刀开口 22。此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主风刀开口 21无法对全部的硅片进行有效风干的缺陷。主风刀开口 21与副风刀开口 22相结合,能够对清洗吊篮中全部的硅片进行吹风,使硅片风干。为了能够比较优化地使用底壁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将主风刀开口 21设计为两条,将副风刀开口 22设计为两条,四条风刀开口均勻分布于底壁2上。开设四条风刀开口能够在保证风干风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风机Ila提供的风能,并且还能使硅片均勻吹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开设有四条风刀开口,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再增加风刀开口数量,使得硅片受风更加均勻。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风箱的侧视图。风机Ila所提供的风的风向为直冲底壁2的方向,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底壁2为平板设计,所以,风自进风口 11吹到底壁2上时,除了小部分风能够于风刀开口直接吹出,大部分风会由于底壁2未开口部分挡住,因而造成风能浪费。为了提高风机 1 Ia所提供的风能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于底壁2上设置有导风板23, 相邻的两个导风板23,及该风干机风箱的侧壁与靠近该侧壁的导风板23呈梯形收缩于所述风刀开口,并与所述风刀开口的边缘相连接。导风板23用于对风机Ila提供的风进行导向,并最大程度地使得风能够沿导风板23进入到风刀开口处。导风板23优选地采用表面平滑地板材制成,其目的是为了减小风于导风板23上的阻力。相互靠近的连接于不同风刀开口边缘的两块导风板23之间如果存在一定间隙, 同样对风干机风箱内部的风具有阻力作用,所以,为了减小这部分阻力,本实用新型将相互靠近并连接于不同风刀开口边缘的两块导风板23相互连接,连接处呈尖形设计,此结构设计降低了上述两块导风板23之间对风的阻力作用。[0047]本实用新型由风机1 Ia提供风能,并于进风口 11进入到风干机风箱内部,风机1 Ia 所提供的风的风力将会以进风口 11为中心并向底壁2的方向呈辐射状递减,一般情况下风干机风箱沿风刀开口方向设计的比较长,因此,于风干机长度方向的两侧的风力无法保证硅片有效地风干。为了能够使风干机风箱于长度方向上两个端部提供足够的风能,本实用新型于顶板1沿其长度方向上均勻设置有两个进风口 11,并两个进风口 11上设置对应的风机 11a。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设置两个进风口 11,如果达到于风干机风箱沿风刀开口长度方向上,设置的风机Ila数量能够提供足够的风能对硅片进行风干的目的即可。在底壁2上设置导风板23的情况下,顶板1与底壁2之间需要具有一定的间隔, 用以保证风机Ila提供的风能向周围扩散。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底壁2与顶板1之间设置有两种形式的侧壁3,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2。第一侧壁31为沿风刀开口长度方向设置的侧壁,第一侧壁13分别与顶板1和底壁2的边缘相连接,并构造成为一个筒状的风干机风箱;第二侧壁32在上述基础上覆盖于筒状的风干机风箱的两侧,使其形成一个除风刀开口和进风口 11以外的相对外界密闭的腔室。为了使顶板1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具体地,将顶板1以两个进风口 11的连线为中线,其边缘部分具有角度地向底壁2的方向弯折,并与侧壁3相连。顶板1的弯折部分能够将风机Ila提供的风能导向底壁2,同时,在顶板1弯折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减少侧壁3的板材使用的情况下,保证顶板1与底壁2之间的距离要求。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将主风刀开口 21的开口宽度设计为1mm,将副风刀开口 22的开口宽度设计为2mm。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风刀开口的开口宽度保证风干机风箱于不同的位置上提供充分的风干风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干机,风干机的风箱部分采用上述的风干机风箱。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可以采用一个主风机通过分风管路与风干机风箱的进风口 11相连通,也可以采用多个风机分别对应一个进风口 11提供风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应用上述的风干机风箱能够对清洗吊篮中的硅片进行全面有效地风干。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风干机及其风干机风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干机风箱,包括顶板(1)和底壁O),所述顶板(1)具有进风口(11),所述底壁O)中间部位开设有主风刀开口(21),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壁(2)边缘部位开设有贯通底壁(2)并平行于主风刀开口的副风刀开口 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刀开口为两条,所述副风刀开口 02)为两条;所述四条风刀开口均勻设置于所述底壁(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 上设置有导风板03), 所述导风板具有平滑导风面;相邻两个所述导风板(23),及该风干机风箱的侧壁与靠近该侧壁的所述导风板03)呈梯形收缩于所述风刀开口处,并与所述风刀开口的边缘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相互靠近并连接于不同风刀开口边缘的两块所述导风板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具有两个进风口(11),两个所述进风口(11)开设于顶板(1)中间部位并沿所述主风刀开口长度方向均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该风干机风箱的侧壁C3)包括第一侧壁(31)和第二侧壁(3 ;所述第一侧壁(31)沿所述风刀开口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侧壁(31)与任意两块所述导风板于竖直方向上的最高连接点同高;所述第二侧壁(3 沿所述主风刀开口方向封闭式地贴合于所述风干机风箱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以所述两个进风口 (11)的连线为中线,其边缘部分向所述底壁(2)方向弯折,并与所述侧壁(3)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刀开口的开口宽度为1mm,所述副风刀开口 02)的开口宽度为2mm。
9.一种风干机,包括风干机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机风箱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风干机风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干机风箱,包括顶板(1)和底壁(2),所述顶板(1)具有进风口(11),所述底壁(2)中间部位开设有主风刀开口(21);于所述底壁(2)边缘部位开设有贯通底壁(2)并平行于主风刀开口(21)的副风刀开口(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干机风箱通过于所述底壁(2)靠近其边缘的部位开设所述副风刀开口(22)的结构设计,能够充分地对清洗吊篮中硅片进行吹风使其干燥,不造成风干死角,因此降低了硅片的复洗率,提高了清洗工序的工作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风干机,所述风干机应用上述风干机箱,能够提高所述风干机的风干效率。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2229553SQ20112033026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张成勇, 邱昌盛 申请人: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