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炉炉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9149阅读:1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频电炉炉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生产设备中的电炉部件,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中频电炉熔化保温金属液在浇注时的中频电炉炉嘴。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当使用中频电炉作为保温包,往定量浇注包倾倒金属液,进行产品成型工艺过程时,需使用炉嘴来倾倒金属液。目前,使用的中频电炉炉嘴为厂家设备自带结构炉嘴,如图I所示,电炉炉嘴I采用直线型结构,在连接电炉本体2处,电炉炉嘴I的一端与电路本体2呈垂直方向连接,另一端沿与水平面形成的倾角α方向直线延伸形成电炉炉 嘴I的出液口。目前,倾角α采用为30度角。在使用该电炉炉嘴I倾倒铁水时,由于出铁水口形状为直线型,电炉启动倾翻时,金属液落点范围相对太大,若一次性倒足金属液,将会造成严重飞溅;若采取慢速多次倾翻,因为金属液需求量小,导致温度严重降低,进而影响浇注质量。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金属液落点范围相对固定,实现定点浇注,减少金属液飞溅,倾翻速度加快,温降减小,并能提高浇注质量的中频电炉炉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电炉炉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电炉本体上的电炉炉嘴,所述电炉炉嘴采用圆弧型结构,其由炉嘴连接端和与所述炉嘴连接端一体成型的出液口构成。所述炉嘴连接端与所述电炉本体之间呈倾斜式连接。所述电路炉嘴的出液口采用圆弧面。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圆弧型结构的电炉炉嘴,这样可以使电炉操作人员操作更方便快捷,在实现定点浇注同时,力口快了浇注的速度,减少了铁水的温降,从而提高了铸管效率,节省了电费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金属液飞溅带来的安全事故。2、本实用新型电炉炉嘴由炉嘴连接端和与其一体成型的出液口构成,出液口采用圆弧面,这样在电炉倾倒金属液时,金属液沿着出液口的圆弧面流出,能有效固定落点范围,实现定点浇注,减少金属液飞溅,倾翻速度加快,温降减小,提高浇注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生产设备中。

图I是现有技术的中频电炉炉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炉本体2和连接在电炉本体2上的电炉炉嘴3,电炉炉嘴3采用圆弧型结构,其由炉嘴连接端4和与炉嘴连接端4 一体成型的出液口 5构成。炉嘴连接端4与电炉本体2之间呈倾斜式连接,这样增大了炉嘴连接端4的面积,可以使电炉本体2内的金属液在倾倒时流出量较大。上述实施例中,电路炉嘴3的出液口 5采用圆弧面,这样在电炉本体2倾倒金属液时,经炉嘴连接端4流出的金属液可以沿着出液口 5的圆弧面流出,能有效固定金属液的落点范围,实现定点浇注,减少金属液飞溅,同时,倾翻速度加快,温降减小,提高浇注质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炉操作人员操作方便快捷,在实现定点浇注的 同时,加快了浇注的速度,减少了铁水的温降,从而提高了铸管效率,节省了电费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金属液飞溅带来的安全事故。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中频电炉炉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电炉本体上的电炉炉嘴,所述电炉炉嘴采用圆弧型结构,其由炉嘴连接端和与所述炉嘴连接端一体成型的出液口构成。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频电炉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嘴连接端与所述电炉本体之间呈倾斜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频电炉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炉嘴的出液口采用圆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频电炉炉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炉本体和连接在所述电炉本体上的电炉炉嘴,所述电炉炉嘴采用圆弧型结构,其由炉嘴连接端和与所述炉嘴连接端一体成型的出液口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圆弧型结构的电炉炉嘴,这样可以使电炉操作人员操作更方便快捷,在实现定点浇注同时,加快了浇注的速度,减少了铁水的温降,从而提高了铸管效率,节省了电费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金属液飞溅带来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生产设备中。
文档编号F27D3/14GK202372011SQ20112044813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朱文斌 申请人:山西省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