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938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热泵机组主要以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主,但是全是单一能源形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的使用要求和场合。以单一水源热泵为例,水源热泵使用地下水或者江海、湖泊等水源,为热泵机组提供低位热能,大量的使用地下水,对地下水源造成浪费和污染,破坏生物系统的平衡,并且加剧当今水源短缺的困境。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通过利用生产、 生活产生的冷却水和空气能两种低位热能,达到节约水源、杜绝污染的目的,并通过空气源和水源相结合,即可单一能源供给也可同时供给,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和应用范围。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冷凝器筒体(3),所述冷凝器筒体C3)上部连接热水出水口 O),下部连接冷水进水管(19),中间为冷凝器换热装置;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压缩机(16),所述压缩机(16)通过连接管道(17)与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4)相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7)中为热泵工质(18);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6)、储液罐(7)、冷却水筒体(11)和汽液分离器(15);所述冷却水筒体(11)上部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0),下部连接冷却水回水管(13), 中间为冷却水蒸发器(12);所述储液罐(7)通过连接管道(17)与所述冷却水蒸发器(12)和所述汽液分离器 (15)依次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空气源蒸发器(8)、电动三通阀(9)和电动三通阀(M),所述空气源蒸发器(8)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04)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和冷却水蒸发器(1 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冷却水蒸发器(1 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04)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1 和冷却水蒸发器(1 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壳(1)上设有通风百叶窗00)和操作触摸屏 (22),所述热水出水口( 上设有温度探头01)。[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蒸发器(1 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4)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电气控制模块(23),所述电气控制模块03) 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热泵工质在压缩机和冷凝器换热器、空气源蒸发器或者冷却水蒸发器之间循环,压缩、放热、吸热、再压缩等循环过程,实现低位热能转换为高位热能的过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代替水源热泵的地下水,达到节约水源、杜绝污染的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空气源和水源相结合,即可单一能源供给也可同时供给,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和应用范围,并且充分利用了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冷却水,充分利用其中的能源,物尽其用,可用于民用、商业和工业等各领域热水和供热工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外壳1、热水出水口 2、冷凝器筒体3、冷凝器换热装置4、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6、储液罐7、空气源蒸发器8、电动三通阀9、冷却水进水管10、冷却水筒体11、冷却水蒸发器12、冷却水回水管13、底座14、汽液分离器15、压缩机16、连接管道17、热泵工质18、冷水进水管19、通风百叶窗20、温度探头21、操作触摸屏22、电气控制系统23、电动三通阀M。其中,底座14上设有外壳1,外壳1上设有操作触摸屏22和通风百叶窗20,其他主附属设备全部在底座之上,外壳之内。具体地,外壳1内设有冷凝器筒体3,上部连接热水出水口 2,热水出水口 2上设有温度探头21,下部连接冷水进水管19,中间为冷凝器换热装置4。外壳1内还设有压缩机16,并通过连接管道17与冷凝器换热装置4相连接,连接管道17中为热泵工质18。外壳1内还设有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6、储液罐7、冷却水筒体11和汽液分离器 15,冷却水筒体11上部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0,下部连接冷却水回水管13,中间为冷却水蒸发器12。储液罐7通过连接管道17与冷却水蒸发器12和汽液分离器15依次相连接。空气源蒸发器8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M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15和冷却水蒸发器12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冷却水蒸发器12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M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15和冷却水蒸发器12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冷却水蒸发器12可以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中的一种。 冷凝器换热装置4也可以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中的一种。电气控制模块2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单片机或PLC智能控制。在实际工作中,热泵工质通过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然后热泵工质通过连接管道进入冷凝器换热装置,冷凝器换热装置在冷凝器筒体中,冷凝器筒体下面是冷水进水管,冷水与冷凝器换热装置中的热泵工质换热,然后通过冷凝器筒体上部的热水出水口流出,热水出水口上设有温度探头,检测出水温度。热泵工质在冷凝器筒体中因水冷却,变成高压的汽液混合体,释放出汽化潜热,把热量交换到水中。汽液混合的热泵工质通过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储液罐,变为低压、低温的液态。此时热泵工质的一个流动路径是通过电动三通阀进入空气源蒸发器,热泵工质吸收空气中的地位热能,蒸发,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第二个流动路径是通过电动三通阀进入冷却水蒸发器,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进入到冷却水筒体,热泵工质与冷却水换热, 吸收冷却水中的低位热能,蒸发,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路径一、路径二的热泵工质此时为低温、低压的气体,都通过电动三通阀进入汽液分离器,然后进入压缩机。低温、低压汽态的热泵工质通过压缩机压缩,热泵工质又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开始下一个循环,如此反复, 不断从空气中和冷却水中吸收低位热能,转换为高位热能,给冷凝器筒体中的水加热。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使热泵工质通过上述循环过程,实现了空气中或者冷却水中低位热能的转移、搬运,整个系统的能耗低、效率高、清洁环保,快速、高效的制热,产生热水。空气源和冷却水互为补充,适应范围广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电气控制模块采用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可无人值守。给用户节约成本,为社会减少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布置紧凑,通过利用压缩机热泵工质, 吸收空气中或者冷却水中的低位热能,转移到冷凝器筒体的水中,加热热水,转换为高位热能。实现了能量的转移和搬运,并且空气能和冷却水中热能,相互补充,为用户提供多种能源型式,适应范围广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设有外壳(1);所述外壳(1)内设有冷凝器筒体(3),所述冷凝器筒体C3)上部连接热水出水口 0),下部连接冷水进水管(19),中间为冷凝器换热装置;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压缩机(16),所述压缩机(16)通过连接管道(17)与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⑷相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7)中为热泵工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干燥过滤器(5)、膨胀阀(6)、储液罐(7)、冷却水筒体(11)和汽液分离器(15);所述冷却水筒体(11)上部连接冷却水进水管(10),下部连接冷却水回水管(13),中间为冷却水蒸发器(12);所述储液罐(7)通过连接管道(17)与所述冷却水蒸发器(1 和所述汽液分离器(15)依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源蒸发器(8)、电动三通阀(9)和电动三通阀(M),所述空气源蒸发器(8)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04)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15)和冷却水蒸发器(1 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冷却水蒸发器(1 进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04)与储液罐(7)连接,出口端通过电动三通阀(9)与汽液分离器(1 和冷却水蒸发器(1 之间的连接管道(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通风百叶窗OO)和操作触摸屏(22),所述热水出水口( 上设有温度探头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蒸发器(1 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换热装置(4)是螺旋管式换热装置、套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模块(23),所述电气控制模块0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通过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水及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外壳;外壳内设有冷凝器筒体,冷凝器筒体上部连接热水出水口,下部连接冷水进水管,中间为冷凝器换热装置,外壳内还设有压缩机,压缩机通过连接管道与冷凝器换热装置相连接,连接管道中为热泵工质,外壳内还设有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储液罐、冷却水筒体、汽液分离器,冷却水筒体上部连接冷却水进水管,下部连接冷却水回水管,中间为冷却水蒸发器,储液罐通过连接管道与冷却水蒸发器和汽液分离器依次相连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节约水源、杜绝污染的目的,并通过空气源和水源相结合,即可单一能源供给也可同时供给,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使用空间和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F24H4/02GK202328766SQ2011204567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王文祥, 郭荣芝 申请人:天津泰铭热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