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747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边框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边框上的盖板、吸热体、保温层和背板构成。吸热体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用来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变成导热介质的热能,其在吸收热能的同时会存在热量的散失。散失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加热周围的空气,另一部分传导给保温层及边框,其中,空气带走的热量占散失热量的大部分,而这部分热量主要通过盖板散失掉,一般的,通过盖板散失的热量占到总散失热量的65%以上。热量的散失不仅降低了集热器的集热效率,且会影响热水器的正常使用。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热量损失成为影响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性能优劣的关键问题之一。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保温技术来降低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损失,保温技术主要集中在背板、侧面、型材三方面。其中,背板和侧面的保温主要通过填充导热系数低的材质,如玻璃棉、岩棉、聚酯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来实现,而型材的保温主要通过选用不同材质的型材,如铝型材、塑料型材等,或者在已有的型材表面涂一层隔热介质,如醇酸树脂漆、聚氨酯漆、丙烯酸漆等来实现。但是,上述的保温措施不仅提高了产品成本,而且有些材料长期使用会对集热器的外观有较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上述的保温措施只能在很小程度上减少热量的散失,大量热量从正面的盖板散失的根源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太阳能集热器防止热量损失技术方案成本高、热量损失大等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在集热器中设置具有保温作用的薄膜,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了集热器的热量损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上的盖板、吸热体、保温层和背板,在边框上、盖板与吸热体之间设置有薄膜。如上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为进一步防止热量从盖板处散失,所述薄膜与所述吸热体之间形成有下层间隔,薄膜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上层间隔,使得薄膜悬浮在盖板与吸热体之间,两两互不接触。如上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下层间隔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层间隔的宽度,以进一步降低热量损失。如上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薄膜可以采用压条压合、胶粘结、铆钉固定或螺栓固定中的任一种方式固定在所述边框上。如上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所述薄膜优选具有高透光率、耐高温、耐老化、抗拉强度高的聚全氟乙丙烯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盖板与吸热体之间设置薄膜作为保温膜,可以利用薄膜的低传热性能和高透光性能,在确保吸热体吸热效果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从集热器正面通过盖板散失的热量,进而降低了整个太阳能集热器的热量损失,提高了集热器的集热性能和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性能。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图中,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边框;2、盖板;3、吸热体;4、保温层;5、背板;6、薄膜;7、上层间隔;8、下层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考图1,该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有边框1,在边框I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盖板2、吸热体3、保温层4和背板5。其中,盖板2 —般为玻璃盖板,透光性能好;吸热体3—般采用吸热板芯,或者采用翼管式、扁盒式等结构的吸热体。此外,在盖板2和吸热体3之间还设置有作为保温膜使用的聚全氟乙丙烯薄膜6,该薄膜6可以通过压条压合、胶粘结、铆钉固定、螺栓固定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边框I上,以便将其平整地固定在盖板2与吸热体3之间。而且,薄膜6悬浮在盖板2与吸热体3之间,与盖板2及吸热体3均不接触,薄膜6与盖板2之间形成有上层间隔7,而薄膜6与吸热体3之间形成有下层间隔8。聚全氟乙丙烯作为聚四氟乙烯的改性材料,具有较好的透光率、热性能、抗氧化性能、耐化学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由该材料制成的薄膜6具有高透光率、耐高温、耐老化、抗拉强度高等优点,将其作为保温膜设置在该实施例的太阳能集热器盖板2与吸热体3之间后,盖板2与吸热体3之间的空间被分成上层间隔7和下层间隔8。被吸热体3加热后的空气沿下层间隔8上浮至薄膜6,遇到薄膜6的阻力后再返回下方进行热交换,使得空气在薄膜
6、吸热体3与边框I之间形成循环对流,仅有极少量的热烈会通过薄膜6从盖板2散失到空气中,有效提高了集热器内部与导热介质的温度。该实施例通过薄膜6将盖板2与吸热体3之间的空间分成上层间隔7和下层间隔8,下层间隔8中的空气与薄膜6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而上层间隔7中的空气可以有效缓冲空气的热胀冷缩,并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散失,从而实现了双重的保温效果,将从盖板2处散失的热量降到最低,从而起到有效的保温集热功能。而且,在该实施例中,下层间隔8的宽度D2优选小于上层间隔7的宽度D1,也即薄膜6更靠近吸热体3而设置,这样可以缩短下层间隔8中循环空气的体积和循环,进一步降低对空气加热所造成的热量损失。[0023]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选用了聚全氟乙丙烯作为薄膜6的材质,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聚四氟乙烯改性材料,只要能起到高效的保温性能即可,但优选采用性能更优的聚全氟乙丙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上的盖板、吸热体、保温层和背板,其特征在于,在边框上、盖板与吸热体之间设置有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与所述吸热体之间形成有下层间隔,薄膜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上层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间隔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层间隔的览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采用压条压合、胶粘结、铆钉固定或螺栓固定中的任一种方式固定在所述边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为聚全氟乙丙烯薄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薄膜的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上的盖板、吸热体、保温层和背板,在边框上、盖板与吸热体之间设置有薄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热器中设置具有保温作用的薄膜,以较低的成本有效降低了集热器的热量损失。
文档编号F24J2/51GK203036897SQ2012203810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姜立军, 徐冯, 武光锋, 刁立鹏, 许新 申请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