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移弧等离子炉炉底结构与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83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转移弧等离子炉炉底结构与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新型转移弧等离子炉的耐热、耐熔渣腐蚀、导电炉底的结构与材料。
背景技术
随科技发展,冶金、环保、危害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需要使用可产生高温(温度可达7000K以上)焰流的等离子炉。在5000K以上的高温焰流中各种物质均已气化、解离、甚至电离。因此用等离子炉处理危害废弃物被认为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为提高等离子炉的效率,大多推荐用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目前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电极的使用可靠性尚有不足主要是工作过程中电阻波动较大,进而影响转移弧的稳定性和等离子炉的工作效率。本发明给出ー种新型转移弧等离子炉的耐热、耐熔渣腐蚀、导电炉底的结构及其使用的材料。

发明内容
为提高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电极的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电极的导电可靠性,就要在保证其耐热性(耐火度)和化学稳定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为此本发明改变以往用在耐火材料炉底中埋入石墨电极、部分石墨电极在炉底内衬表面露出的结构;改用全导电耐火炉底内衬、炉底内衬中有分布式埋入石墨电极,接金属电极导出、但与炉体绝缘的结构。參见

图1。炉底内衬为两层结构(參见图1)。与炉底钢制筒体相接触的是绝缘氧化铝砖砌结构,保证与与炉底钢制筒体的绝缘。埋入有钢制引出导电电扱。在绝缘氧化铝砖砌层上(即内层,与炉料相接触的内层)为抗氧化镁碳砖砌与氧化镁-石墨-树脂打结烧结结构层(參见图1)。这内层氧化镁-石墨-树脂打结烧结炉衬使用的材料为I)耐火度在1770°C以上的电熔镁砂使用的电熔镁砂的粒径范围2-4mm,l_2mm,0-lmm,以及粒径小于0. 2mm的电熔镁砂粉。不同粒径的电熔镁砂的用量配比以及电熔镁砂粉的用量,依据具体炉体尺寸确定。2)石墨粉粒径范围;70_150 u m.3)铝粉粒径范围;40-70 u m.

以及具有
权利要求
1.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全导电耐火炉底内衬为两层结构;与炉底钢制筒体相接触的是绝缘氧化铝砖砌结构,埋入有钢制引出导电电极。在绝缘氧化铝砖砌层上(即内层,与炉料接触的内层)为抗氧化镁碳砖砌与氧化镁-石墨-树脂打结烧结结构层。
2.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炉底内层打结烧结炉衬使用的材料配比
3.用于危害废弃物处理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改变以往用在耐火材料炉底中埋入石墨电极、部分石墨电极在炉底内衬表面露出的结构;改用全导电耐火炉底内衬、炉底内衬中有分布式埋入石墨电极,接金属电极导出、但与炉体绝缘的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转移弧等离子炉炉底结构与材料,为提高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电极的导电可靠性,本项发明专利给出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的炉底全导电耐火炉底内衬为两层结构。与炉底钢制筒体相接触的是绝缘氧化铝砖砌结构,埋入有钢制引出导电电极。在绝缘氧化铝砖砌层上(即内层,与炉料接触的内层)为抗氧化镁碳砖砌与氧化镁-石墨-树脂打结烧结结构层。并给出转移弧型等离子炉炉底内层打结烧结炉衬使用的材料配比。
文档编号F27B3/20GK103033034SQ20131000096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孙晓冰 申请人:孙晓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