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烘干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799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新型烘干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烘干筒,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摩擦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与摩擦圈贴合,摩擦轮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进而通过摩擦圈带动筒体转动。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内壁,所述内壁上安装有料帘,所述料帘包括上盖和支撑板,所述上盖设置在支撑板上,内壁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两旁焊接有刮板。通过电机带动摩擦轮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圈转动,进而带动筒体转动,使筒体转动的更加平稳,并且降低电机的工作压力,在内壁上设置有料帘,使得烘干筒在工作时,堆在下层的小颗粒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料帘随着内壁一起旋转。
【专利说明】新型烘干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筒,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的新型烘干筒。【背景技术】
[0002]用于小颗粒固体材料的烘干筒,由于小颗粒的固体材料全部堆积在一起,不容易进行烘干。因此要进行旋转,使小颗粒固体材料在烘干筒中进行翻转,进而进行烘干。目前的烘干筒,是通过电机带动烘干筒转动,由于筒体过大,电机转动时功率过大,容易损坏电机,降低烘干筒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目前的烘干筒,筒内壁中无料帘,当小颗粒固体材料翻转时,只有最上方的材料进行翻转,下方材料由于被上方材料压着,无法进行翻转,进而无法均匀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因此,解决烘干筒转动电机消耗过大及烘干筒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时不能均匀烘干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的新型烘干筒,通过电机带动摩擦轮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圈转动,进而带动烘干筒转动,并且在烘干筒内壁上设置料帘,在烘干筒转动时可使下层材料跟随内壁进行转动,进而解决了烘干筒转动电机消耗过大及烘干筒烘干小颗粒固体材料时不能均匀烘干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烘干筒,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摩擦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摩擦轮,所述摩擦轮与摩擦圈贴合,摩擦轮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进而通过摩擦圈带动筒体转动。
[000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内壁,所述内壁上安装有料帘,所述料帘包括上盖和支撑板,所述上盖设置在支撑板上,内壁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两旁焊接有刮板。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摩擦圈通过柔性钢板连接安装在筒体上,并且摩擦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筒体的左右两端,筒体通过摩擦圈架设在摩擦轮上。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刮板通过螺丝连接在内壁的背面,所述刮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料帘的数量至少为六个,且至少分为三层,越靠近出料端的料帘分布密度越大。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摩擦圈的两侧。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摩擦轮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圈转动,进而带动筒体转动,使筒体转动的更加平稳,并且降低电机的工作压力,并且摩擦圈通过柔性钢板连接在筒体上,当筒体受热或受冷变形时,柔性钢板压缩,使摩擦圈仍然在摩擦轮上。还设置有定位块,防止筒体在运动时偏离摩擦轮,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且在内壁上设置有料帘,使得烘干筒在工作时,堆在下层的小颗粒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料帘随着内壁一起旋转,并且设置有下料口和刮板,使烘干完成后的材料通过下料口出料,并且使用刮板将附着在筒体上的材料刮下,使下料更加快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的的剖视图。
[0013]图3是本发明的料帘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发明的A向剖视图。
[0015]其中:1_筒体,2-底座,3-摩擦圈,4-摩擦轮,5-电机,6-内壁,7_料帘,8_上盖,9-支撑板,10-下料口,11-刮板,12-柔性钢板,13-加强筋,14-定位块。
具体实施例
[0016]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烘干筒,包括筒体I和底座2,所述筒体I上设置有摩擦圈3,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摩擦轮4,所述摩擦轮4与摩擦圈3贴合,摩擦轮4通过电机5带动转动,进而通过摩擦圈3带动筒体I转动。
[0018]所述筒体I内部设置有内壁6,所述内壁6上安装有料帘7,所述料帘7包括上盖8和支撑板9,所述上盖8设置在支撑板9上,内壁6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 10,所述下料口 10两旁焊接有刮板11。
[0019]所述摩擦圈3通过柔性钢板12连接安装在筒体I上,并且摩擦轮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筒体I的左右两端,筒体I通过摩擦圈3架设在摩擦轮4上。
[0020]所述刮板11通过螺丝连接在内壁2的背面,所述刮板11上设置有加强筋13。
[0021]所述料帘7的数量为二十一个,且分为四层,越靠近出料端的料帘分布密度越大。
[0022]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定位块14,所述定位块14设置在摩擦圈3的两侧。
[0023]通过电机5带动摩擦轮4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摩擦圈3转动,进而带动筒体I转动,使筒体I转动的更加平稳,并且降低电机5的工作压力,并且摩擦圈3通过柔性钢板6连接在筒体I上,当筒体I受热或受冷变形时,柔性钢板6压缩,使摩擦圈3仍然在摩擦轮4上。还设置有定位块7,防止筒体I在运动时偏离摩擦轮4,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并且在内壁2上设置有料帘3,使得烘干筒在工作时,堆在下层的小颗粒固体材料可以通过料帘3随着内壁2 —起旋转,并且设置有下料口 6和刮板7,使烘干完成后的材料通过下料口 6出料,并且使用刮板7将附着在筒体I上的材料刮下,使下料更加快捷。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烘干筒,包括筒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摩擦圈(3),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摩擦轮(4),所述摩擦轮(4)与摩擦圈(3)贴合,摩擦轮(4)通过电机(5)带动转动,进而通过摩擦圈(3)带动筒体(1)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内壁(6),所述内壁(6 )上安装有料帘(7 ),所述料帘(7 )包括上盖(8 )和支撑板(9 ),所述上盖(8 )设置在支撑板(9)上,内壁(6)的一端设置有下料口(10),所述下料口(10)两旁焊接有刮板(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圈(3)通过柔性钢板(12)连接安装在筒体(1)上,并且摩擦轮(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位于筒体(1)的左右两端,筒体(1)通过摩擦圈(3 )架设在摩擦轮(4 )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1)通过螺丝连接在内壁(2)的背面,所述刮板(11)上设置有加强筋(13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帘(7)的数量至少为六个,且至少分为三层,越靠近出料端的料帘分布密度越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定位块(14),所述定位块(14 )设置在摩擦圈(3)的两侧。
【文档编号】F26B25/16GK104019658SQ20131006433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陆志文, 戴锡鑫 申请人:郎溪县恒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