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9219阅读:1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包括打散预干机、低温干燥炉、成型机、除尘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供250℃以下热风的供热装置,所述打散预干机与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上部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除尘装置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下部与所述成型机相连接,所述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其操作安全、效率高、无污染、生产量大。
【专利说明】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湿煤泥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泥低温干燥系统及煤泥低温干燥新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全国每年煤泥产量约2亿吨。随着煤炭的逐年开采,煤炭储量中矸石含量高的贫煤越来越多,选煤厂越建越多,煤泥产量也越来越大。煤泥自身特性:其颗粒小、水分含量大、灰分含量高、发热值低、不利于燃烧;湿黏、粘连不利于运输;燃点低、易自燃爆炸;煤泥堆放占用大量场地,大风天气表面干燥的煤泥漫天飞扬、雨天由于冲刷造成大量煤泥流失,对环境污染严重。如何变废为宝,开发廉价的煤泥干燥技术,是我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对煤泥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4]1、直接或经过堆放晾晒掺混入洗选后的精煤或中煤外卖。掺混外卖增加了混煤的水分和灰分含量,不仅降低煤炭的发热值,同时降低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随着电厂和用煤单位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以及节能减排的逐渐落实,用煤单位都抵制煤炭中掺混煤泥,掺混外卖已经逐渐行不通。
[0005]2、直接低价外卖。低价外卖不仅降低煤泥作为煤炭的利用效率,而且给洗煤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0006]为了提高煤泥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国内外洗煤厂都在开发各种煤泥干燥的新工艺、新技术。
[0007]现有的煤泥干燥技术主要由以下三种:
[0008]1、自然晾晒方法:这是洗煤厂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煤泥干燥脱水方法。洗煤厂压滤机出来的煤泥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晾晒场,靠阳光干燥水分。晾晒到煤泥脱除部分水分后,煤泥失去原有的粘黏性开始变得松散后再掺混进洗选后的精煤或中煤按煤炭价格外卖,或者直接低价外卖。
[0009]2、滚筒高温干燥技术:该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干燥机械干燥煤泥的新技术,该技术是将洗煤厂压滤机出来的煤泥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滚筒干燥机,建造一台专用热风炉产生高温热风和湿黏煤泥一起送入滚筒干燥机,干燥后的煤泥脱除10%左右的水分,使煤泥热值得以提高。
[0010]3、微波干燥技术:这是一种刚刚起步的新技术,克服了煤泥粘结不便操作的难题,适应面广,干燥效率高,操作简便。目前正在国内外试用。
[0011]但上述煤泥干燥技术具有如下缺点:
[0012]1、自然晾晒方法的缺点:
[0013]自然堆积晾晒占地面积大、周期长、只能表面得到干燥脱水、内部得不到晾晒;摊开薄层晾晒需要大面积的水泥地面、周围需要围护设施。自然晾晒受天气制约因素无法改变,阴雨天气不仅不能脱出水分,而且重新浇灌进大量新水分。[0014]最大缺点是煤泥的大量流失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煤泥干燥后呈微细粉状,遇到刮风天气,微细煤粉到处飞扬;遇到下雨天气受雨水冲刷到处流淌,不仅湿煤泥大量流失,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的严重污染。
[0015]2、滚筒干燥技术的缺点:
[0016]滚筒高温干燥存在爆炸的危险。滚筒干燥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大都采用热风炉产生650°C-800°C高温热风进行干燥,必须严格控制滚筒后段热风温度以及热风中的氧气含量,否则,由于干燥后的干煤粉燃点低、烟尘颗粒细,容易着火,一旦达到爆炸极限容易引起爆炸。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洗煤厂不敢使用。
[0017]3、微波干燥技术的缺点:
[0018]尽管微波干燥适用于湿黏煤泥的脱水干燥,但是微波的产生需要宝贵的二次能源一电能。每吨湿煤泥脱除15%的水分需要电能在135Kw以上,每吨湿煤泥干燥成本在80元/吨以上,是其他燃煤干燥的3-4倍。因此,微波干燥的能耗成本高,用转换后的优质二次能源去干燥低质的一次能源是本末倒置。

【发明内容】

[0019]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客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安全、节约能源、操作简单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
[002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包括用于对湿煤泥进行打散和初步干燥预干的打散预干机、用于对经所述打散预干机打散和初步预干的湿煤泥进行低温干燥的低温干燥炉、用于对经所述低温干燥炉低温干燥后形成的干煤泥进行成型的成型机、用于将所述低温干燥炉排出的煤灰进行回收的除尘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供250°C以下热风的供热装置,所述打散预干机与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上部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除尘装置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下部与所述成型机相连接,所述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
[0021]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热风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2%。
[0022]进一步地,所述供热装置为热风炉,所述热风炉与所述除尘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所述除尘装置内的干煤粉进入所述热风炉的煤粉管道。
[0023]进一步地,所述供热装置为锅炉低温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电厂引风机、电厂烟道、鼓风机和废气引出管,所述电厂引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厂烟道相接,所述废气引出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厂烟道内,所述废气引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相接,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供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相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打散预干机为双螺旋干燥机,所述双螺旋干燥机包括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内并列地设置有两根相向运转的螺杆。
[0025]进一步地,所述低温干燥炉为立式多层硫化干燥炉,所述立式多层硫化干燥炉包括干燥炉体,所述干燥炉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排气口和热风进口,所述干燥炉体内设置有用于湿煤泥行走的倾斜设置的多层流化床。
[0026]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机为对辊机,所述对辊机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辊轮和一个垂
直压下装置。
[0027]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与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供热管道之间还设置有回风管道。
[002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开启供热装置向打散预干机和低温干燥炉供250°C以下的热风;步骤2:将湿煤泥通过皮带输入所述打散预干机中,进入所述打散预干机中的湿煤泥被切碎、打散,同时通过进入的所述热风使湿煤泥初步脱水至松散状态;步骤3:将松散状态的湿煤泥通过皮带输入所述低温干燥炉内,煤泥在所述低温干燥炉内经所述低温干燥炉中的多层流化床向下移动,并脱水为干煤粉;步骤4:所述干煤粉经所述低温干燥炉的出料口被输送至所述成型机;步骤5:所述干煤粉被所述成型机加工成为球形颗粒之后,再经皮带输入储料仓。
[0029]进一步地,所述热风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2%,所述低温干燥炉的炉膛的温度在1500C _200°C之间。
[00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操作安全,不会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由于许多煤种的燃点大多在200°C左右。本发明中的热风控制在250°C以下,煤粉温度控制在80°C以下,避免煤粉在爆炸范围时发生爆炸。同时,将低温干燥炉排出的热风通过回风管道回送一部分掺入热风中来控制温度,不再掺入新鲜空气,因此,低温干燥炉内的热风全部为燃烧后的烟气,其中氧气含量都在12%以下,即使煤粉含量在爆炸范围内、温度也达到引燃温度,由于缺氧仍然不会发生爆炸事故,进一步保障了操作安全。
[003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在湿煤泥进入低温干燥炉之前就已被打散预干机打散、预干,不再发生粘连、滚团的现象,提高了后步干燥工序的干燥炉使用效率。
[003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及煤泥干燥工艺,可以使用低温工业废热作为煤泥干燥的热源,为今后低温余热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模式。采用工业废热不消耗任何一次能源,不再产生多余的废气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6]图3为锅炉低温余热回收设备的示意图;
[0037]图4为双螺旋干燥机的示意图;
[0038]图5为立式多层硫化干燥炉的示意图;
[0039]图6为对辊机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对照表:
[0041]
【权利要求】
1.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湿煤泥进行打散和初步干燥预干的打散预干机、用于对经所述打散预干机打散和初步预干的湿煤泥进行低温干燥的低温干燥炉、用于对经所述低温干燥炉低温干燥后形成的干煤泥进行成型的成型机、用于将所述低温干燥炉排出的煤灰进行回收的除尘装置以及用于向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供250°C以下热风的供热装置, 所述打散预干机与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上部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除尘装置相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下部与所述成型机相连接,所述供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热风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为热风炉,所述热风炉与所述除尘装置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所述除尘装置内的干煤粉进入所述热风炉的煤粉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为锅炉低温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电厂引风机、电厂烟道、鼓风机和废气引出管,所述电厂引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厂烟道相接,所述废气引出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电厂烟道内,所述废气引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鼓风机相接,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供热管道分别与所述打散预干机和所述低温干燥炉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预干机为双螺旋干燥机,所述双螺旋干燥机包括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内并列地设置有两根相向运转的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干燥炉为立式多层硫化干燥炉,所述立式多层`硫化干燥炉包括干燥炉体,所述干燥炉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排气口和热风进口,所述干燥炉体内设置有用于湿煤泥流化且行走的倾斜设置的多层流化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为对辊机,所述对辊机包括两个相向旋转的辊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与连接所述低温干燥炉的供热管道之间还设置有回风管道。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系统对煤泥进行干燥的煤泥干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启供热装置向打散预干机和低温干燥炉供250°C以下的热风; 步骤2:将湿煤泥通过皮带输入所述打散预干机中,进入所述打散预干机中的湿煤泥被切碎、打散,同时通过进入的所述热风使湿煤泥初步脱水至松散状态; 步骤3:将松散状态的湿煤泥通过皮带输入所述低温干燥炉内,湿煤泥在所述低温干燥炉内经所述低温干燥炉中的多层流化床向下移动,并脱水为干煤粉; 步骤4:所述干煤粉经所述低温干燥炉的出料口被输送至所述成型机; 步骤5:所述干煤粉被所述成型机加工成为球形颗粒之后,再经皮带输入储料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煤泥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中氧气的含量小于12%,所述低温干燥 炉的炉膛的温度在150°C -200°C之间。
【文档编号】F26B3/08GK103528342SQ201310336846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侯丙林, 孙照亮 申请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神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