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式电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840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对流式电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式电暖器,包括侧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所述侧板为平板,两个所述侧板平行放置;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为平板,两者平行放置;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边相连,围成一方形框架;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分别由钣金件制成,达到易于装配的目的。
【专利说明】对流式电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式电暖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方形外廓的对流式电暖器。【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对流式电暖器的两侧面大都使用棱形网罩,可透过棱形网罩的网孔看清对流式电暖器的内部零件颜色及形状,影响外观效果;对流式电暖器在加工时难以保证棱形网罩的变形度,导致棱形网罩装配困难。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易于装配的对流式电暖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流式电暖器,包括侧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
[0006]所述侧板为平板,两个所述侧板平行放置;
[0007]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为平板,两者平行放置;
[0008]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边相连,围成一方形框架;
[0009]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分别由钣金件制成。
[0010]较佳地,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还包括第一封装件;
[0011]所述第一封装件为平板,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一端开口上;
[0012]所述第一封装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密布在所述第一封装件上的复数个通孔;
[0013]所述第一封装件由钣金件制成。
[0014]较佳地,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还包括第二封装件;
[0015]所述第二封装件为平板,固定于所述方形框架的另一端开口上。
[0016]较佳地,所述第二封装件由钣金件制成;
[0017]所述第二封装件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一体成型。
[0018]较佳地,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梁、发热体以及至少两个云母隔热板;
[0019]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上;
[0020]所述发热体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中心位置;
[0021]所述云母隔热板固定于所述横梁上,位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0022]较佳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卡扣,用于固定所述云母隔热板。
[0023]较佳地,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还包括云母板固定条,用于固定所述云母隔热板。
[0024]较佳地,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散热口。
[0025]较佳地,所述散热口包括三排均匀布置的第一长孔,以及一排均匀布置的第二长孔;[0026]三排所述第一长孔平行交错布置,并靠近所述第一封装件;
[0027]所述一排长孔靠近所述第二封装件。
[0028]较佳地,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还包括电子扇;
[0029]所述电子扇对准所述第一封装件的出风口,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封装件上的出风口散发出来。
[003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对流式电暖器中由钣金件制作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产品一致性高,装配一致性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报废率和生产成本;由钣金件制作的第一封装件的产品一致性高,也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装配;装配操作方便,安装牢固;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达到理想的温度,不会烫到使用者;能够快速散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外廓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方形框架与第一封装件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解决棱形网罩装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易于装配的对流式电暖器。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36]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外廓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对流式电暖器100包括两个侧板110、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
[0037]侧板110为主要支撑部件,侧板110为平板,两个侧板110平行放置。侧板110的上、下端各设有螺钉孔,与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配合固定。
[0038]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为平板,两者平行放置。第一面板122、第二面板124与两个侧板110的相邻边首尾相连,围成一方形框架。
[0039]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分别由钣金件制成,钣金件制作的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产品一致性高,装配一致性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报废率和生产成本。使用钣金件改善了传统棱形网罩影响外观效果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棱形网罩变形导致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0040]较优地,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第一封装件132,第一封装件132为平板,置于方形框架的一端开口上,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方形框架与第一封装件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0041]第一封装件132的表面上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为一排均匀布置的通孔。第一封装件132由钣金件制成,第一封装件132的产品一致性高,也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装配。
[0042]第一封装件132的一端面上设有4个卡勾,用于与方形框架相扣合。本实施例中,在两个侧板110上设置卡槽,与卡勾相配合。
[0043]较优地,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第二封装件134,第二封装件134为平板,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方形框架的另一端开口上。[0044]较优地,第二封装件134由钣金件制成;第二封装件134可以与第一面板122或第二面板124 —体成型。对流式电暖器100外观简洁、美观,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装配操作方便,安装牢固。
[004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封装件134与第二面板124 —体成型,整体外形为L形,使用钣金件进行折弯即可得到,产品一致性高,也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装配。
[0046]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上具有散热口。散热口包括三排均勻布置的第一长孔,三排第一长孔平行交错布置;三排第一长孔靠近第一封装件132,并平行于第一封装件132的表面。
[0047]散热口还包括一排均匀布置的第二长孔,一排第二长孔靠近第二封装件134,并平行于第二封装件134的表面。
[0048]第一长孔与第二长孔还可以采用其他布置形式或设置位置,只要能保证对流式电暖器100的正常散热即可。
[0049]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流式电暖器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梁140,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横梁140,横梁140分别垂直于侧板110安装,并位于侧板110的两端。
[0050]横梁140的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个侧板110上。
[0051]较优地,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发热体150,发热体150置于方形框架的中心位置。
[0052]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至少两个云母隔热板160 ;云母隔热板160为方形薄云母板。
[0053]横梁140上具有卡扣,两个云母隔热板160通过卡扣固定于横梁140上,本实施例中横梁140上为工字形卡扣。
[0054]两个云母隔热板160分别位于发热体150与第一面板122或第二面板124之间,起到隔热作用,使第一面板122与第二面板124达到理想的温度,不会烫到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较大尺寸的云母隔热板160,或者使用多个小尺寸的云母隔热板160。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50与第一面板122之间使用两个云母隔热板160,发热体150与第二面板124之间使用两个云母隔热板160。
[0055]较优地,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云母板固定条170,用于再次固定云母隔热板160。
[0056]对流式电暖器100还包括电子扇(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电子扇置于第二封装件134上。电子扇对准第一封装件132上的出风口,使发热体150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封装件132上的出风口散发出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出风口为密布在第一封装件132上的复数个通孔。
[00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流式电暖器,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为平板,两个所述侧板平行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为平板,两者平行放置; 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两个所述侧板的相邻边相连,围成一方形框架; 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分别由钣金件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装件; 所述第一封装件为平板,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一端开口上; 所述第一封装件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密布在所述第一封装件上的复数个通孔; 所述第一封装件由钣金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封装件; 所述第二封装件为平板,固定于所述方形框架的另一端开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件由钣金件制成; 所述第二封装件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横梁、发热体以及至少两个云母隔热板; 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上; 所述发热体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中心位置; 所述云母隔热板固定于所述横梁上,位于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第一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卡扣,用于固定所述云母隔热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母板固定条,用于固定所述云母隔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散热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口包括三排均匀布置的第一长孔,以及一排均匀布置的第二长孔; 三排所述第一长孔平行交错布置,并靠近所述第一封装件; 一排所述第二长孔靠近所述第二封装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流式电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扇; 所述电子扇对准所述第一封装件的出风口,将所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封装件上的出风口散发出来。
【文档编号】F24D19/06GK203549991SQ20132056700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陈春明, 谢瑞良, 潘泽勇, 廖泓斌, 王红兵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