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839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在燃气灶的灶心外安漏斗形的灶膛,“漏斗”大头为灶口的围屏,双层,小头为灶心的外筒,双层,底板双层,于双层围屏间隙顶端装配1根圆环形集烟管,集烟管安过烟管通到灶膛之内,安导烟管通到灶膛之外;于外层围屏上端开孔导入上进风;于外层底板中央开孔设置输气喉管通道,于外层底板周围开孔导入下进风。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的二层灶膛挡火保温,进入二层灶膛间隙的上进风由上而下回收热量得到预热,加上围屏顶端不设置过烟通道,锅底与围屏相叠,残焰尾气不能外泄,因此保温节能;导烟系统导烟至室外,因此环保,还有利于燃气灶燃烧。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发明属于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烹调用燃气灶。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燃气灶,没有挡火装置,热会大量传播到空中去,浪费能源;没有导烟装置,烟滞留于室内,不环保,还影响燃烧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烹调用燃气灶。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燃气灶的灶心外安漏斗形的灶膛,“漏斗”大头为灶口的围屏,双层,小头为灶心的外筒,双层,底板双层,于双层围屏间隙顶端装配I根圆环形集烟管,集烟管向内开若干小孔,小孔各安I根过烟管穿过内层围屏通到灶膛之内,过烟管口安挡火器,集烟管后头向外开I个大孔,大孔安I根导烟管穿过外层围屏通到灶膛之外,于其末端另接一管往上延伸直至室外,或者往下延伸通到排烟装置;于外层围屏上端开孔导入上进风;于外层底板中央开孔设置输气喉管通道,于外层底板输气喉管通道前面开孔设置点火装置通道,于外层底板周围开孔导入下进风。在灶膛内设置总分式空气管,空气总管由二截组成,下截下端安于内层底板中间,下截上端伸于外筒之内下部,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伸于外筒之内中部,空气分管包括I根至多根中间空气分管和4根周围空气分管,空气分管均由二截组成,中间空气分管的下截下端栽于空气总管上截顶端,下截上端朝上,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伸至灶心,周围空气分管的下截转成90度弯,下截下端栽于空气总管上截上端四壁,下截上端朝上,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往上伸于灶心周围,超过灶心转成90度弯伸向中间,各自分叉为二,以圆环管道将4根周围空气分管的上截串成整体。以开关控制上进风,在围屏间隙内上端装配圆环形上进风分风管,上进风分风管外侧靠上开孔若干个作为过风孔,上进风分风管前头外面开I个大孔安I根上进风管伸出外层围屏之孔,直至灶台开关;以开关控制下进风,于外层底板之下设置圆环形下进风分风管,下进风分风管上面开孔安若干根管连通下进风分风管与外层底板周围下进风孔,下进风分风管前头开孔安I根下进风管伸向前面转弯,再以与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膛开关。下进风分风管后头开孔安I根排污管,并加阀门控制。双层灶膛内壁和外壁保温部件,贴衬定型隔热保温材料的保温套,或者注敷不定型隔热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喷涂油漆。以各种金属为主要材料。
[0005]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二层灶膛,挡火保温,进入二层灶膛间隙的上进风由上而下回收热量得到预热,加上围屏顶端不设置过烟通道,锅底与围屏相叠,残焰尾气不能外泄,因此保温节能;导烟系统导烟至室外,因此环保,还有利于燃气灶燃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明的剖视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明的挡火器剖视图。
[0008]图中:1.灶心,2.输气喉管,3.点火装置,4.外筒,5.围屏,6.底板,7.集烟管,
8.过烟管,9.导烟管,10.空气总管,11.中间空气分管,12.周围空气分管,13.上进风分风管,14.上进风管,15.下进风分风管,16.下进风管,17.排污管,18.围屏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见图1。内层围屏5直径36cm,高18cm,内层外筒4直径26cm,高16cm。外层围屏5上大一以与内层围屏5形成的间隙可容纳圆环形集烟管7和圆环形上进风分风管13,而上进风能畅通无阻为宜,下小一以与内层围屏5形成的间隙上进风能畅通无阻为宜,直径44cm左右。外层外筒4大小以与内层外筒4形成的间隙上进风能畅通无阻为宜,直径34cm左右。内层底板6与外层底板6之间隙大小以上进风能畅通无阻为宜,4cm左右。内层围屏5之外顶端装配圆环形集烟管7,直径6cm。集烟管7向内开多个小孔,小孔各安I根过烟管8,直径3cm,其穿过内层围屏5通到灶膛之内,过烟管8 口安挡火器。过烟管8应是前头多,而后头,尤其靠近导烟管9的位置少,也可是伸向灶膛一端同等大,而伸向集烟管7 —端后头的比前头的小,呈喇叭状,以使抽风平衡。集烟管7后头向外开一个大孔,大孔安I根导烟管9,直经8cm,其穿过外层围屏5通到灶膛之外,于其末端另接一管往上延伸直至室外,或者往下延伸通到排烟装置。内层外筒4下端开过风孔通于底板6间隙。外层围屏5上端,即集烟管7之下,装配圆环形上进风分风管13,直径6cm,其外侧靠上开过风孔,直径2cm,个数前头少后头多,其前头外面开孔安上进风管14,直径8cm。内层底板6中间开I个孔设置空气总管10下截,直径12cm,高4cm,内层底板6周围呈口字形开4个过风孔。另配空气总管10上截。空气总管10上截直径Ilcm,高8cm,其下端4cm套入空气总管10下截。中间空气分管11设置4根(可以更多),下截直径3cm,其栽于空气总管10上截顶端,上截直径2cm,其套入下截,像挂式灯的灯泡与灯座一样衔接。周围空气分管12设置4根,下截直径4cm,其转成90度弯栽于空气总管10上截上端四壁,下端呈水平状,上端垂直;上截直径3cm,其下端套入下截,上端往上伸于灶心I周围,超过灶心I转成90度弯伸向中间,各自分叉为二,以I至2道圆环管道将其串为整体,兼作锅之托架。空气总管10上截还于中心开孔通过输气喉管2,于输气喉管前面开孔通过点火装置3。外层底板6中央开孔设置输气喉管2通道,输气喉管通道前面开孔设置点火装置3通道,周围开若干孔导入下进风。外层底板6下面设置圆环形下进风分风管15,直经4cm,下进风分风管15上面开若干孔安管连通下进风分风管15与外层底板6周围下进风孔,下进风分风管15前头开I个大孔安I根下进风管16,直径6cm,其伸向前面转弯,再以与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台开关。下进风分风管15后头开孔安I根排污管17,并加球阀空制。装配一可先安装输气喉管2和点火装置3。然后将预先装配集烟管7及过烟管8的内层灶膛(4、5)坐入预先装配上进风分风管13及上进风管14的外层灶膛(4、5)之内,安装导烟管9,各连接处以螺丝和铆钉固定,尽量少焊。接着安装活动的空气总管10上截和中间空气分管11下截及周围空气分管12下截,安装灶心1,再套入中间空气分管11上截和周围空气分管12上截。加上灶膛围屏之围屏盖18,其密封程度要求高,可使用耐高温的垫圈,如铜质垫圈。
[0010]实施例2:见图2。挡火器为管状,小于过烟管,可以套入过烟管,内安三层筛板,各相邻筛板之孔洞错开而不对应。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一种烹调用燃气灶,其特征是,在燃气灶的灶心外安漏斗形的灶膛,“漏斗”大头为灶口的围屏,双层,小头为灶心的外筒,双层,底板双层,于双层围屏间隙顶端装配I根圆环形集烟管,集烟管向内开若干小孔,小孔各安I根过烟管穿过内层围屏通到灶膛之内,过烟管口安挡火器,集烟管后头向外开I个大孔,大孔安I根导烟管穿过外层围屏通到灶膛之外,于其末端另接一管往上延伸直至室外,或者往下延伸通到排烟装置;于外层围屏上端开孔导入上进风;于外层底板中央开孔设置输气喉管通道,于外层底板输气喉管通道前面开孔设置点火装置通道,于外层底板周围开孔导入下进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其特征是,在灶膛内设置总分式空气管,空气总管由二截组成,下截下端安于内层底板中间,下截上端伸于外筒之内下部,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伸于外筒之内中部,空气分管包括I根至多根中间空气分管和4根周围空气分管,空气分管均由二截组成,中间空气分管的下截下端栽于空气总管上截顶端,下截上端朝上,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伸至灶心,周围空气分管的下截转成90度弯,下截下端栽于空气总管上截上端四壁,下截上端朝上,上截直径小于下截,上截下端套入下截,上截上端往上伸于灶心周围,超过灶心转成90度弯伸向中间,各自分叉为二,以圆环管道将4根周围空气分管的上截串成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其特征是,以开关控制上进风,在围屏间隙内上端装配圆环形上进风分风管,上进风分风管外侧靠上开孔若干个作为过风孔,上进风分风管前头外面开I个大孔安I根上进风管伸出外层围屏之孔,直至灶台开关;以开关控制下进风,于外层底板之下设置圆环形下进风分风管,下进风分风管上面开孔安若干根管连通下进风分风管与外层底板周围下进风孔,下进风分风管前头开孔安I根下进风管伸向前面转弯,再以与灶膛平行的角度往上延伸,直至灶膛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其特征是,下进风分风管后头开孔安I根排污管,并加阀门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且环保的燃气灶,其特征是,双层灶膛内壁和外壁保温部件,贴衬定型隔热保温材料的保温套,或者注敷不定型隔热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喷涂油漆。
【文档编号】F24C15/20GK203928024SQ20132056684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3日
【发明者】聂后昌 申请人:聂后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