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4553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外表面的结露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是落地式的空调室内机(100a),其包括壳体构件(21)、吹出口形成构件(40)及垂直挡板(22)。壳体构件(21)形成空调室内机(100a)的外表面。吹出口形成构件(40)形成吹出口(E),该吹出口(E)吹出冷气。垂直挡板(22)对冷气的左右风向进行调节。吹出口形成构件(40)具有形成吹出口的左右内侧壁的左右内侧壁部(41)。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是从假想面(A)起靠前侧的空间,该假想面(A)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朝垂直挡板(22)的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最大左右角度(θ)的方向延伸。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外。
【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制冷运转时在空调室内机的外表面结露成为技术问题。结露是高温多湿的起居室内的空气与外表面接触而产生的,该外表面是指因与空调室内机吹出的冷气接触而被冷却的外表面。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CN101261031B号公报)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形成使吹出口的侧壁朝出口方向呈台阶状地扩大的结构,以尽可能不使吹出的冷气与产品的表面接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然而,在专利文献1(CN101261031B号公报)所记载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在利用风向调节用的挡板改变风向的情况下,冷气顺着吹出口的内表面流动,因此,冷气与靠近吹出口前端的外表面接触而结露。因此,目前期望能有效地抑制空调室内机的外表面的结露。
[0005]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抑制外表面的结露的空调室内机。
[0006]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落地式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构件、吹出口形成构件及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壳体构件形成外表面。吹出口形成构件形成吹出口,该吹出口吹出冷气。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对冷气的左右风向进行调节。吹出口形成构件具有形成吹出口的左右内侧壁的左右内侧壁部。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是从假想面起靠前侧的空间,该假想面从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朝以下角度的方向延伸,该角度是左右风向调节挡板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最大左右角度。壳体构件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外。
[0008]在该空调室内机中,壳体构件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外。因此,冷气不易与外表面接触,外表面的结露被有效地抑制。
[0009]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壳体构件的外表面的靠近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的区域形成有凹陷部。
[0010]藉此,可抑制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与外表面接触。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外表面的结
Mo
[0011]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具有表面,该表面和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处于最大左右角度的状态下的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平行。
[0012]左右风向调节挡板的最大左右角度与吹出口的左右内侧壁的前端部分平行。因此,利用该前端部分对冷气进行引导,以使冷气不与外表面接触、且尽可能使冷气在起居室内扩散。
[0013]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至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在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关闭吹出口的状态下隐藏于左右风向调节挡板的背面侧。
[0014]因此,产生优美的外观。
[0015]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至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吹出口形成构件和壳体构件是不同的构件。
[0016]因此,即便吹出口形成构件被冷气冷却,该吹出口形成构件的冷温也难以传递至壳体构件。因此,可有效地抑制外表面的结露。
[0017]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凹陷部朝比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更靠内侧的位置凹陷10mm以上。即,凹陷部朝比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更靠后方的位置凹陷10mm以上。
[0018]凹陷部的深度为10mm以上。藉此,可抑制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与外表面接触。
[0019]发明效果
[0020]在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可有效地抑制外表面的结露。
[0021]在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可抑制从吹出口吹出的冷气与外表面接触。
[0022]在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对冷气进行引导,以使冷气不与外表面接触,且尽可能使冷气在起居室内扩散。
[0023]在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产生优美的外观。
[0024]在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即便吹出口形成构件被冷气冷却,也可抑制该吹出口形成构件的冷温传递至壳体构件。
[0025]在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的空调室内机中,可抑制吹出的冷气与外表面接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图。
[0027]图2是空调室内机的外观立体图。
[0028]图3是空调室内机的外观主视图。
[0029]图4是将前表面下部面板、下部面板盖及垂直挡板等拆下后的状态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0030]图5是图3的V-V线剖视图。
[0031]图6是图3的VI — V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即空调室内机100a进行说明。
[0033](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0034]图1是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图。以下,参照图1对空调机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0035]空调机100能进行制冷和制热这两个运转,其主要由设置于起居室R内的空调室内机100a和设置于起居室R外的空调室外机100b构成。空调室内机100a具有室内热交换器5和多叶片式风扇31 (参照图4)。空调室外机100b具有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3、膨胀机构4、四通切换阀6及未图示的风扇。
[0036]压缩机2吸入低压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在变为高压之后排出。
[0037]室外热交换器3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起作用。与室外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风扇供给。
[0038]膨胀机构4使高压的制冷剂减压、膨胀。
[0039]室内热交换器5在制冷运转时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起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起作用。与室内热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由多叶片式风扇31供给。
[0040]四通切换阀6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具体而言,在制冷运转时,将从室内热交换器5延伸出的制冷剂配管12b连接至朝向压缩机2的吸入配管10a,并将来自压缩机2的排出管10b连接至朝室外热交换器3延伸的制冷剂配管11a。在制热运转时,将从室外热交换器3延伸出的制冷剂配管11a连接至朝向压缩机2的吸入配管10a,并将来自压缩机2的排出管10b连接至朝室内热交换器5延伸的制冷剂配管12b。
[0041]在空调机100的制冷剂回路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2利用排出管10b及制冷剂配管11a经由四通切换阀6与室外热交换器3连接。室外热交换器3利用制冷剂配管lib与膨胀机构4连接。膨胀机构4利用制冷剂配管12a与室内热交换器5连接。室内热交换器5利用制冷剂配管12b及吸入管10a经由四通切换阀6与压缩机2连接。
[0042](2)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0043]以下,参照图2?图6对空调室内机100a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左右、前后、上下是指图2所示的方向。S卩,此处,在空调室内机100a中,将形成有后述吹出口 E(参照图4)的一侧(供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空气吹出的一侧)作为前方(正面)来表示前后(正面及背面)。另外,在空调室内机100a,将设置于地板的一侧作为下方来表示上下。另外,左右表示朝向前方(正面)的状态下的左右。
[0044](2 - 1)外观
[0045]图2是空调室内机100a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空调室内机100a的主视图。
[0046]空调室内机100a是设置于起居室R的地板上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100a呈高度方向(铅垂方向)较长的形状,如凸肚状那样从高度方向中央部到上部及下部各部为止宽度逐渐变细。空调室内机100a的外表面、即主体由壳体构件21形成。
[0047]壳体构件21是树脂制的,主要由从前表面覆盖侧面的前表面盖和从侧面覆盖背面的背面盖21b构成。前表面盖还由前表面上部面板21a、前表面下部面板21c及下部面板盖23等多个部件构成。
[0048]前表面上部面板21a覆盖从上部的侧面到前表面为止的范围,在前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用作吹出口 E的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孔。
[0049]前表面下部面板21c覆盖从下部的侧面到前表面为止的范围,在前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有用作吸入口 I的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孔。另外,在前表面下部面板21c的与两侧面接触的部分也格子状地形成有用作吸入口 I的孔。
[0050]下部面板盖23将作为前表面下部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吸入口 I而形成的孔的前方覆盖。在下部面板盖23的宽度方向两端与前表面下部面板21c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成为将起居室内的空气吸入至空调室内机100a内部的吸入口 I。
[0051]在空调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中的比高度方向中央部更靠上方的部位设有在高度方向较长的两块垂直挡板22。
[0052]在两块垂直挡板22的后方、即背面侧设有供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 E。若在制冷时,则冷气从吹出口 E吹出,若在制热时,则暖气从吹出口 E吹出。
[0053]将两块垂直挡板22合在一起的宽度与下部面板盖23的宽度是相同的,将两块垂直挡板22合在一起的左右两端和下部面板盖23的左右两端对齐。因此,产生优美的外观。
[0054]在前表面上部面板21a的靠近吹出口 E的部分设有凹陷部21d。
[0055](2 — 2)内部结构
[0056]图4是空调室内机100a在将前表面下部面板21c、下部面板盖23及垂直挡板22拆下后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0057]如图4所示,多叶片式风扇31设于空调室内机100a的比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并位于下部面板盖23及吸入口 I的后方。多叶片式风扇31将起居室R内的空气吸入至空调室内机100a的内部。吸入的空气在空调室内机100a内朝上方移动。
[0058]图5是图3的V-V线剖视图。图6是图3的V1-VI线剖视图。
[0059]利用多叶片式风扇31将起居室R内的空气吸入至空调室内机100a内部的空气在空调室内机100a内朝上方移动,并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在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吹出口 E被吹出至起居室R内。
[0060]吹出口 E设于空调室内机100a的前表面的比高度方向中央部更靠上方的位置。吹出口 E呈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形状,其是从空调室内机100a的内部朝起居室R的开口。吹出口 E由吹出口形成构件40形成。
[0061]如图5所示,在吹出口 E的里侧配置有室内热交换器5,在该室内热交换器5的前方设有水平挡板24。在水平挡板24的前方设有垂直挡板22。
[0062](2 - 3)水平挡板
[0063]水平挡板24在吹出口 E内沿高度方向排列地设有多个。多个水平挡板24分别由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61轴支承着,被未图示的致动器驱动而转动,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倾斜。多个水平挡板24中的上半部分的水平挡板24a彼此利用连接构件63a连接,并一起动作。另外,下半部分的水平挡板24b也彼此利用连接构件63b连接,并一起动作。多个水平挡板24通过其上下方向的倾斜将来自吹出口 E的风向在上下方向上加以调节。另外,水平挡板24被控制成使吹出的冷气处于不与吹出口 E的上方及下方的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这样的倾斜。
[0064](2 — 4)垂直挡板
[0065]垂直挡板22设有左侧的第一垂直挡板22a和右侧的第二垂直挡板22b这两个垂直挡板。这两个垂直挡板22分别由在铅锤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62轴支承着,被未图示的致动器驱动而转动,从而各自分别在左右方向上倾斜。垂直挡板22通过其左右方向的倾斜将风向在左右方向上加以调节。即,第一垂直挡板22a和右侧的第二垂直挡板22b绕着在铅锤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62旋转,以对由吹出口 E吹出的空气(制冷时为冷气)的左右风向进行调节。在未从吹出口 E吹出空气的情况下,两块垂直挡板22处于关闭吹出口 E的关闭状态。即,在关闭状态下,如图3及图6所示,第一垂直挡板22a覆盖吹出口 E的左端附近部(左半部分),第二垂直挡板22b覆盖吹出口 E的右端附近部(右半部分)。另外,当两块垂直挡板22处于关闭状态时,吹出口 E隐藏于垂直挡板22的背面侧,无法从外部进行目视确认。
[0066]如图6所示,垂直挡板22从关闭状态朝内转动,使吹出口 E处于能在外观上进行目视确认的打开状态。具体而言,左侧的第一垂直挡板22a以左端朝前方移动、右端朝后方移动的方式进行转动。右侧的第二垂直挡板22b以右端朝前方移动、左端朝后方移动的方式进行转动。在该打开状态时,能将从吹出口 E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后的空气吹出至起居室R内。
[0067](2 - 5)控制部
[0068]控制部50由CPU等构成,其进行垂直挡板22、水平挡板24的倾斜以及多叶片式风扇31的旋转等的空调室内机100a的控制。
[0069](2 - 6)吹出口形成构件
[0070]吹出口形成构件40是树脂制的构件,如上所述形成高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吹出口 E。吹出口形成构件40具有:左右内侧壁部41,该左右内侧壁部41形成吹出口 E的左右的内侧壁;以及上下内侧壁部42,该上下内侧壁部42形成吹出口 E的上下的内侧壁。另外,吹出口形成构件40是与壳体构件21分体的构件。因此,即便吹出口形成构件40被冷气冷却,该吹出口形成构件40的冷温也难以传递至壳体构件21。
[0071]在左右内侧壁部41的左右各自的表面形成有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台阶部。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具有比靠近的壳体构件21 (前表面上部面板21a)的外表面更朝前方突出、并以吹出口 E朝前方在左右方向上扩大的方式朝左右方向斜向延伸的面。换言之,左右内侧壁部41具有以吹出口 E朝前方在左右方向上扩大的方式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左侧的前端41a朝右斜向后方延伸的面和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右侧的前端41a朝左斜向后方延伸的面。即,当从正面观察吹出口 E时,在左右的侧壁设有使吹出口 E朝里侧变得狭小的台阶部(包括倾斜)。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的朝左右方向斜向延伸的面与处于后述最大左右角度Θ的状态下的垂直挡板22平行。S卩,左右内侧壁部41的从左侧的前端41a朝右斜向后方延伸的面与处于后述最大左右角度Θ的状态下的第一垂直挡板22a平行。另外,左右内侧壁部41的从右侧的前端41a朝左斜向后方延伸的面与处于后述最大左右角度Θ的状态下的第二垂直挡板22b平行。另外,在吹出口 E被垂直挡板22关闭的关闭状态下,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隐藏于垂直挡板22的背面侦牝从外观上无法目视确认。
[0072]另外,在上下内侧壁部42的上下各自的表面形成有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台阶部。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上下内侧壁部42具有在设置有水平挡板24的前后方向的位置附近上下分别突起的两个突起部42a。因此,吹出口 E在设有突起部42a的位置处的上下方向的尺寸L1比外侧、即前方的上下方向的尺寸L2小。S卩,当从正面观察吹出口 E时,在上下的侧壁设有使吹出口 E暂时变得狭小的台阶部(包括倾斜)。
[0073]通过这样在吹出口 E的内侧壁设置上下左右的台阶部,至少在正面吹出时,可抑制从吹出口 E吹出的冷气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
[0074](2 - 7)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
[0075]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是供从吹出口 E吹出后的空气(例如在制冷运转时为冷气)行进的空间。
[0076]吹出口形成构件40、壳体构件21、垂直挡板22及水平挡板24以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的外部的方式构成,可有效地抑制冷气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
[0077]在壳体构件21表面的靠近吹出口形成构件40的左右内侧壁部41的区域形成有上述凹陷部21d,更具体而言,在壳体构件21表面的靠近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的区域形成有上述凹陷部21d。因此,如图6所示,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形成为比壳体构件21的与吹出口 E靠近的外表面更朝前方突出这样的结构。
[0078]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到形成凹陷部21d的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中的朝后方最为凹陷的部分为止的尺寸(图6的符号D1)、即凹陷部21d的深度至少为10mm。另夕卜,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中的位于最前方的部分到假想面A为止的距离(图6的符号D2)至少为10mm。即,壳体构件21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至少分离10mm。
[0079]垂直挡板22的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左右方向的最大角度即最大左右角度Θ被控制成使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A更靠后方的位置,该假想面A包括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朝最大左右角度Θ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铅锤方向上扩展。供从吹出口 E吹出之后的冷气行进的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位于从该假想面A起靠前侧的位置。
[0080]S卩,垂直挡板22被控制成相对于其正面吹出方向在左右方向上(第一垂直挡板22a朝左方向,第二垂直挡板22b朝右方向)最大程度倾斜最大左右角度Θ。此外,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A更靠后方的位置,该假想面A包括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沿最大左右角度Θ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铅锤方向上扩展。即,如图5那样,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A更靠后方的位置,该假想面A包括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左侧的前端41a沿相对于正面方向朝左侧倾斜最大左右角度Θ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铅垂方向上扩展。另外,如图5那样,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A更靠后方的位置,该假想面A包括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右侧的前端41a沿相对于正面方向朝右侧倾斜最大左右角度Θ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铅垂方向上扩展。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位于比这些假想面A更靠前侧的位置。因此,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离开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的空间)夕卜。
[0081]另外,水平挡板24的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上下方向的最大角度(最大上下角度)被控制成使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B (图5的符号B1及符号B2)更靠外侧的位置,该假想面B包括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上下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水平方向上扩展。具体而言,以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B1更靠上侧的位置的方式进行控制,该假想面B1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上侧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上角度(水平挡板24的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朝上方的最大角度)的方向延伸。另外,以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B2更靠下侧的位置的方式进行控制,该假想面B2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下侧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下角度(水平挡板24的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朝下方的最大角度)的方向延伸。
[0082]S卩,水平挡板24被控制成相对于其正面吹出方向在上下方向上最大程度倾斜最大上下角度。壳体构件21位于假想面B的外侧,该假想面B包括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上下角度的方向延伸的假想线,且在水平方向上扩展。具体而言,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B1更靠上侧的位置,该假想面B1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上侧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上角度的方向延伸。另外,壳体构件21位于比假想面B2更靠下侧的位置,该假想面B2从上下内侧壁部42的下侧的突起部42b的前端朝最大下角度的方向延伸。
[0083]此外,供从吹出口 E吹出后的冷气行进的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位于比假想面B1更靠下侧的位置、且位于比假想面B2更靠上侧的位置。因此,即便将吹出的冷气向上下方向分配,也不易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
[0084]这样,即便利用垂直挡板22或水平挡板24使吹出的冷气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扩散,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即空调室内机100a的外表面也位于吹出口冷气行进空间Z外。因此,在制冷运转时从吹出口 E吹出的冷气不易与该外表面接触,因此,在该外表面不易结露。
[0085](3)动作
[0086](3 - 1)空调机整体的动作
[0087]参照图1对制冷运转时的空调机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88]从吸入管10a吸入至压缩机2的低压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并从排出管10b排出。排出的制冷剂流过四通切换阀6,并经由制冷剂配管11a朝室外热交换器3流动。朝室外热交换器3流入的制冷剂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之后,经由制冷剂配管lib到达膨胀机构4。制冷剂在膨胀机构4中被减压、膨胀之后,经由制冷剂配管12a而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从起居室R内的空气夺取热量而成为过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成为过热的低压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配管12b流过四通切换阀6,并朝吸入管10a流动。
[0089](3 - 2)空调室内机的动作
[0090]一边参照图4?图6,一边对空调室内机100a的动作进行说明。
[0091]在设置于起居室R内的空调室内机100a中,通过多叶片式风扇31的旋转将起居室R内的空气从吸入口 I吸入至空调室内机100a内。吸入至空调室内机100a内的空气在空调室内机100a内朝上方流动,并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当流过室内热交换器5时,空气成为被夺去了热量的冷气。成为冷气的调节结束的空气从吹出口E朝起居室R内吹出。通过水平挡板24的上下方向的倾斜来调节吹出的冷气的上下方向的风向。另外,通过垂直挡板22的左右方向的倾斜来调节吹出的冷气的左右方向的风向。
[0092](4)空调室内机的特征
[0093](4 - 1)
[009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内机100a为落地式,其包括壳体构件21、吹出口形成构件40及垂直挡板22。壳体构件21形成空调室内机100a的外表面。吹出口形成构件40形成将冷气朝起居室R内吹出的吹出口 E。垂直挡板22对冷气的左右风向进行调节。吹出口形成构件40具有形成吹出口 E的左右内侧壁的左右内侧壁部41。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外。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是从假想面A起靠前侧的空间,该假想面A从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朝角度Θ的方向延伸,该角度Θ是垂直挡板22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最大左右角度。
[0095]在该空调室内机100a中,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位于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外。因此,冷气不易与外表面接触,外表面的结露被有效地抑制。
[0096](4 - 2)
[009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的靠近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的区域形成有凹陷部21d。
[0098]藉此,可抑制从吹出口 E吹出的冷气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因此,有效抑制了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的结露。
[0099](4 - 3)
[010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的表面和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处于最大左右角度Θ的状态下的垂直挡板22平行。因此,利用前端41a对冷气进行引导,以使冷气不与外表面接触、且尽可能使冷气在起居室R内扩散。
[0101](4一4)
[010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在垂直挡板22关闭吹出口 E的关闭状态下隐藏于垂直挡板22的背面侧。
[0103]因此,产生优美的外观。
[0104](4一5)
[010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吹出口形成构件40和壳体构件21是不同的构件。因此,即便吹出口形成构件40被冷气冷却,该吹出口形成构件40的冷温也难以传递至壳体构件21。因此,有效抑制了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的结露。
[0106](4一6)
[010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构件21的凹陷部21d比左右内侧壁部41的前端41a更向内侦U、即更向后方凹陷10mm以上。藉此,可抑制吹出的冷气与壳体构件21的外表面接触。
[0108]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9]本发明对于能进行制冷运转的空调室内机是有用的。
[0110]符号说明
[0111]21 壳体构件
[0112]21d凹陷部
[0113]22 垂直挡板(左右风向调节挡板)
[0114]40 吹出口形成构件
[0115]41 左右内侧壁部
[0116]41a 前端
[0117]100a空调室内机
[0118]A 假想面
[0119]E 吹出口
[0120]Z 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
[0121]Θ 最大左右角度
[0122]现有技术文献
[0123]专利文献
[0124]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CN101261031B号公报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内机(100a),是落地式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构件(21),该壳体构件(21)形成外表面; 吹出口形成构件(40),该吹出口形成构件(40)形成吹出口(E),该吹出口(E)吹出冷气;以及 左右风向调节挡板(22),该左右风向调节挡板(22)对所述冷气的左右风向进行调节, 所述吹出口形成构件具有左右内侧壁部(41),该左右内侧壁部(41)形成所述吹出口的左右内侧壁, 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是从假想面(A)起靠前侧的空间,该假想面(A)从所述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41a)朝角度(Θ)的方向延伸,所述角度(Θ)是所述左右风向调节挡板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的最大左右角度(Θ ), 所述壳体构件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吹出后冷气行进空间(Z)夕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外表面的靠近所述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的区域形成有凹陷部(2 Id)。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具有表面(41a),该表面(41a)和相对于正面吹出方向处于最大左右角度的状态下的所述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平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在所述左右风向调节挡板关闭所述吹出口的状态下隐藏于所述左右风向调节挡板的背面侧。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出口形成构件和所述壳体构件是不同的构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a),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陷部朝比所述左右内侧壁部的前端更靠内侧的位置凹陷1mm以上。
【文档编号】F24F13/32GK104487779SQ20138003937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福村吉晃, 伊东干夫, 井川慎介, 仁木健太郎, 中村顺司 申请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