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加工生产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664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型材加工生产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它包括热水槽、冷水机、水源热泵机组以及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水源热泵机组通过冷侧循环管路与冷水机的冷冻水循环管路或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接构成循环回路;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侧循环管与换热器的热水侧进、出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在换热器热水侧进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热侧出水口连接的管路处安装循环水泵;换热器的冷水侧进、出管路与热水槽的进、出水口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在水源热泵机组的出水口与循环水泵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纯水水源,所述的换热器热水侧出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间的管道接一条换水管道至换热器的冷侧出水管道上。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换水功能合理、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铝型材加工生产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铝材行业加热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铝型材加工生产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业内习知,传统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一般采用燃煤、燃气和燃油锅炉加热,但是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弊端:
1、环保方面一以煤、天然气、柴油为燃料,有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产生;
2、节能方面——燃煤锅炉能效率最高仅达70%左右、燃气锅炉能效率90%、燃油锅炉能效率90%,都不能将燃料热量百分百利用好,而且煤炭质量不稳定,火力时大时小;
3、省钱方面——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建设机房,每年需要年检费用,支付燃料运输和储存费用,安排专人值守;
4、安全方面——存在煤炉漏气、中毒、火灾、锅炉爆炸等安全隐患;
5、安装方面——建设锅炉房,输送路程较远,热量损耗大;
6、使用方面——需专人操作、看管,人力投资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节能环保,安装灵活、操作方便、降低成本、实现自动化控制且热水槽换水方便的铝型材加工生产行业的水槽加热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它包括有热水槽,它还包括有冷水机、水源热泵机组以及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水源热泵机组通过冷侧循环管路与冷水机的冷冻水循环管路或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接构成循环回路,且冷水机与水源热泵机组冷侧进水口连接的管路处装有第一循环水泵;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热侧循环管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热水侧进、出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热水侧进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热侧出水口连接的管路处安装第一循环水泵;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冷水侧进、出管路与热水槽的进、出水口连接构成循环管路,且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冷水侧进水口与热水槽的回水管连接管路处依次安装有第三循环水泵和过滤机,在水源热泵机组的出水口与第二循环水泵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纯水水源,所述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热水侧出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间的管道上岔接一条换水管道至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冷侧出水管道上。
[0005]所述的热水槽分为热水槽主槽和热水槽备槽。
[0006]所述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的冷水侧出水管道岔接一条排水管至废水池。
[0007]所述的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第三循环水泵和过滤机为一台安装或多台并联安装。
[0008]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 1、环保方面一以冷机的冷冻水(或冷却水)为热源,使用环保制冷剂,无污染物排放,排出的冷水还可以返回冷机使用;
2、节能方面——综合能效比可达8以上,比燃煤、燃气、燃油锅炉都节省费用,而且使用冷冻水为热源在变废为宝的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的负荷,提高冷却系统的能效比;
废水排放时,将废水余热回收,更节能;
3、省钱方面——安装方便,室内、外均可放置,无须建锅炉房,节省土地投资,无须年检和运行附加费,无须燃料运输和储存,无须专人值守,无须复杂的检修、维护;
4、安全方面——水电分离,不存在漏电、触电安全隐患,全自动控制,节省人力,降低工伤医疗事故发生;
5、安装方面——安装灵活,可就近安装,输送过程中热量损耗少;
6、使用方面——全电脑控制,无须人员看管,操作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铝型材行业用的水槽加热系统,它包括有热水槽I(常温65°C,最高恒温70°C)、冷水机2、水源热泵机组3、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过滤机8、纯水水源9和废水池10,其中,而该热水槽I分为热水槽主槽101和热水槽备槽102,所述的水源热泵机组3通过冷侧循环管与冷水机2的冷冻水循环管路或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接构成循环回路,且在冷水机2与水源热泵机组3冷侧进水口连接的管路处装有第一循环水泵5 ;水源热泵机组3通过热侧循环管与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的热水侧进、出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热水侧进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3热侧出水口连接的管路处安装第二循环水泵6 ;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的冷水侧进、出管路与热水槽I的进、出水口连接构成循环管路,且换热器4的冷水侧进水口与热水槽I的回水管连接管路处依次安装有第三循环水泵7和过滤机8,在水源热泵机组3的出水口与第二循环水泵6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纯水水源9,所述的换热器4热水侧出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3间的管道上岔接一条换水管道11至换热器4的冷侧出水管道上,所述换热器4的冷水侧出水管道岔接一条排水管至废水池10,用于污泥或其它杂质的排出,所述的水热泵机组3可以为单台或多台设置,而所述的第一循环水泵5、第二循环水泵6、第三循环水泵7和过滤机8可以为单台,也可以多台并联安装,在热水槽I的进出水口安装有阀门1、J、K、L,在水源热泵机组3的热侧进出口处安装有阀门A、B,在换热器4的热水侧的进、出水口处安装有阀门C、D,在水源热泵机组3的进水口处安装阀门A,可拆式板式换热I器4的冷水侧进、出水口分别安装阀门E、F,且在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的冷水出水口与阀门F处连接一条排水管至热水槽I的热水进水管,并在该换水管安装阀门G方便换水。
[0011]本发明的铝型材行业用的水槽加热系统,在换水时具备众多优点,具有科学、快捷、方便的换水途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工作效率。
[0012]当热水槽主槽101换水时,将阀门1、L、F、A关闭,其他阀门均打开,干净的纯水从纯水水源9流出经第二循环水泵6抽取进入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换热后,热水从阀门C、A之间的换水管道进入热水槽I的热水进管道,流经阀门K进入热水槽备槽102,另外,热水槽主槽101的高温废水经阀门J流出经第三循环水泵7和过滤机8进入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换热后,降温的废水经排水管进入污水池10,换水结束后,阀门L、F、A打开,将阀门J、G、H关闭,热水槽备槽102加热循环启动。
[0013]当热水槽备槽102换水时,将阀门K、J、F、A关闭,其他阀门均打开,干净的纯水从纯水水源9流出经第二循环水泵6抽取进入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换热后,热水从阀门C、A之间的换水管道进入热水槽I的热水进管道,流经阀门I进入热水槽备槽101。另外,热水槽备槽102的高温废水经阀门L流出经水泵7和过滤机8进入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换热后,降温的废水经排水管进入污水池10。换水结束后,阀门J、F、A打开,将阀门1、G、H关闭,热水槽备槽102加热循环启动。
[0014]总之,本发明的优点众多,能更好地克服传统燃煤锅炉加热带来的弊端,提供了一种高质量、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水槽加热系统,同时,该热水槽加热系统的换水功能合理、方便,完全能满足客户要求,值得推广。
[0015]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它包括有热水槽(I),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冷水机(2)、水源热泵机组(3)以及可拆式板式换热器(4),其中,所述水源热泵机组(3)通过冷侧循环管路与冷水机(2)的冷冻水循环管路或冷却水循环管路相连接构成循环回路,且冷水机(2)与水源热泵机组(3)冷侧进水口连接的管路处装有第一循环水泵(5);水源热泵机组(3)通过热侧循环管与换热器(4)的热水侧进、出水管连接构成循环管路,在换热器(4)热水侧进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3)热侧出水口连接的管路处安装第二循环水泵(6);换热器(4)的冷水侧进、出管路与热水槽(I)的进、出水口连接构成循环管路,且换热器(4)的冷水侧进水口与热水槽(I)的回水管连接管路处依次安装有第三循环水泵(7)和过滤机(8),在水源热泵机组(3)的出水口与第二循环水泵(6)间的管路上连接有纯水水源(9),所述的换热器(4)热水侧出水口与水源热泵机组(3)间的管道上岔接一条换水管道(11)至换热器(4)的冷侧出水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水槽(I)分为热水槽主槽(101)和热水槽备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4)的冷水侧出水管道岔接一条排水管至废水池(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热泵机组(3)为单台或多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生产加工行业用的热水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循环水泵(5)、第二循环水泵(6)、第三循环水泵(7)和过滤机(8)分别为单台安装或多台并联安装。
【文档编号】F24H1/18GK103912981SQ201410087134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梁守棋 申请人:梁守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