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000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嘴与炉墙结合防蹿火结构,它由烧嘴、压圈、墙板、垫和耐火层组成。所述墙板设有配装烧嘴的洞,垂直插入的烧嘴由墙板外置的压圈锁紧,烧嘴伸入墙板内的外壁满砌耐火层,耐火层与墙板之间内衬垫。所述烧嘴内伸端外壁与耐火层结合处设有至少一节轴向台肩,台肩上下外壁至少各设1道环形凹槽,后砌的耐火层嵌入台肩和环形凹槽中组成迷宫式防蹿火结构。该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密封性好,完全杜绝了烧嘴与炉墙结合处蹿火问题,既节省能源,又增加安全性能,有利于提高炉窑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特别适合以燃气为能源的工业炉窑配套。
【专利说明】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炉窑加热结构,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炉窑内置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制造业普遍使用工业炉窑作工件加热处理,虽然各行业配套的工业炉窑品种不同、用途有别,但基本结构特征相似,即炉体积大、耗能多、升温高、持续加热时间长。工业炉窑属于一种典型的高能耗装置,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排出一定量的废弃物,在国家有关节能降耗产业政策指导下,加快工业炉窑的技术进步显得十分重要。制造业在用的传统型工业炉窑多数采用燃煤或电加热型式,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进一步落实,以及当今市场上有充分的商品燃气供应,工业炉窑加热型式改为燃气型已成为本行业今后发展的方向。燃气加热除升温快,热效率高,炉温均匀且可控外,最重要的是耗能省,排污少,符合国家有关重大节能装备的产业政策。烧嘴是燃气型工业炉窑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工业炉窑的热效率指标和排污量。目前,市场上商品工业炉窑配套的烧嘴绝大部分是蓄热式烧嘴。该类型烧嘴内置气流通道结构合理、喷气均匀、燃烧充分、排污少,完全达到高效加热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蓄热式烧嘴外部与炉墙相结合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燃烧时两者结合处普遍存在蹿火问题。蹿火问题源自烧嘴与炉墙结合处密封不严,无序冒出的明火既浪费燃气,也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烧嘴和炉墙无故烧损,降低配套工业炉窑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产品外联结构不合理,密封不严的问题,提出一种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该结构由台肩和环形凹槽组成密封,显著提高烧嘴安装在炉墙上的密封性,杜绝了蹿火现象。
[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它由烧嘴、压圈、墙板、垫和耐火层组成。所述墙板设有配装烧嘴的洞,垂直插入的烧嘴由墙板外置的压圈锁紧,烧嘴伸入墙板内的一段外壁满砌耐火层,耐火层与墙板之间内衬的垫构成内置隔热保温层结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烧嘴内伸端外壁与耐火层结合处设有至少一节轴向台肩,台肩上下外壁至少各设I道环形凹槽,后砌的耐火层嵌入台肩和环形凹槽中组成迷宫式防蹿火结构。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垫用厚20?50mm含锆耐火针刺毯制成。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烧嘴内伸端外壁上的环形凹槽轴向截面为单一的U型,或U型或V型,也可以是前述三种槽形的组合。
[000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迷宫式防蹿火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烧嘴内伸端外壁与耐火层结合处相互嵌入,密封严密,防蹿火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图。
[0010]图2是烧嘴内伸端外壁上设有U型环凹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3是烧嘴内伸端外壁上设有V型环凹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2]图4是烧嘴内伸端外壁上分别设有U型、U型和V型环凹槽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所示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记蹿火结构,它由烧嘴1、压圈2、墙板3、垫4和耐火层5组成。所述墙板3是炉墙的外层,在安装烧嘴I处预留洞口,烧嘴I从外面垂直插入墙板3预留洞口中,墙板3外连接的压圈2锁紧烧嘴I。本实施例在烧嘴I伸入墙板3内的一段外壁上设有I节轴向台肩1.1,台肩1.1小直径段外壁设有I道环形凹槽1.2,台肩
1.1大直径段外壁设有2道相间的环形凹槽,本实施例中所有环形凹槽1.2的轴向截面为U型。所述垫4贴靠在墙板3内壁上,垫4是一种用耐火保温材料制造的成品,其材质为含锆耐火针刺毯,厚50mm。在垫4内面至烧嘴I内伸端外壁满砌耐火层5,后砌的耐火层5与台肩1.1和环形凹槽1.2结合处形成嵌入结构,既增加耐火层5的附着力,又构成烧嘴I外壁与耐火层5之间的多道障碍,有效切断结合面之间的缝隙,此种迷宫式防蹿火结构十分简单,制作容易,密封性好,完全杜绝了烧嘴I与炉墙结合处蹿火问题。
[0015]本发明主要根据烧嘴I规格大小,决定设在内伸端外壁上台肩1.1和环形凹槽1.2数量。图1所示实施例是燃气量10m3A规格的烧嘴1,以此为基准,烧嘴I规格每增加或减少50m3/h的燃气量,即增加或减少I节台肩1.1和I道环形槽1.2,只要环形凹槽1.2与耐火层5组成相嵌结构,在结合处都能得到相同的防蹿火效果。所用环形凹槽1.2的轴向截面形状可单独选用图1、图2或图3所示的槽型,也可以在同一烧嘴I上任意组合应用不同的槽型,例如图4是一种由U型、U型和V型相间顺序排列的实施例。除上述附图所示结构外,只要在烧嘴I内伸端外壁上设有台肩1.1和环形凹槽1.2相组合的技术方案,均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它由烧嘴(I)、压圈(2)、墙板(3)、垫(4)和耐火层(5)组成;所述墙板(3)设有配装烧嘴(I)的洞,垂直插入的烧嘴(I)由墙板(3)外置的压圈(2)锁紧,烧嘴(I)伸入墙板(3)内的一段外壁满砌耐火层(5),耐火层(5)与墙板(3)之间内衬的垫(4)构成内置隔热保温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I)内伸端外壁与耐火层(5)结合处设有至少一节轴向台肩(1.1),台肩(1.1)上下外壁至少各设I道环形凹槽(1.2),后砌的耐火层(5)嵌入台肩(1.1)和环形凹槽(1.2)中组成迷宫式防蹿火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4)为含锆耐火针刺毯,厚2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轴向截面为U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轴向截面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轴向截面为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嘴与炉墙结合处防蹿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2)轴向截面为U型与U型或V型的组合。
【文档编号】F27D1/00GK104154753SQ20141041070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周长荣, 张瑞之, 周爱兵, 王力磊 申请人:江苏腾天工业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