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709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包括保温外壳和金属内壳,金属内壳中设置有燃烧装置、加热腔、燃料箱、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和燃烧槽启闭装置,加热腔内带有循环水,加热腔通过多个循环管道与远处的散热装置连接,每个循环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和水泵,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燃烧槽启闭装置、电磁阀和水泵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配置有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微处理器通过互联网向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传送燃烧装置的温度数据并加以显示,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对微处理器加以控制。该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能够对能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施远程监控和控制。
【专利说明】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供热系统在工矿企业供热、实验室保温和家居供暖中均有大量使用,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1、通过燃烧天然气、燃煤或油料加热水,进而通过加热后循环水进行供暖;
2、采用空调进行供暖,但是前者对各循环管路没空加以控制,因此在无需供暖的空间也在循环散热,浪费能源较大,后者耗费电能较多。并且上述供热系统都无法实施远程智能控制,无法实时监控其运行情况,并加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能量进行合理分配控制且能够实施远程监控和控制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保温外壳和一体式金属内壳,金属内壳中设置有燃烧装置、加热腔、燃料箱、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和燃烧槽启闭装置,所述加热腔内带有循环水,加热腔处于燃烧装置的上方,且被燃烧装置产生的火焰烧灼,加热腔通过多个循环管道与远处的散热装置连接,每个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和水泵,所述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燃烧槽启闭装置、电磁阀和水泵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配置有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与互联网,所述微处理器通过互联网向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传送燃烧装置的温度数据并加以显示,所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对微处理器加以控制,进而实现对供料控制装置的生物燃料供应量、进风控制装置的进风量、燃烧槽启闭装置的启闭动作、电磁阀的启闭和水泵的启闭的控制。
[0005]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水泵和电磁阀开启或者关闭特定区域空间的循环管路,从而仅对需要供暖或加热的区域实施供暖、加热,从而可以节约能源,使为供暖和加热产生的废气排放更少,对环境的污染更少,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控制燃烧和显示状态的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和燃烧槽启闭装置与微处理器连接,同时将控制循环管路的水泵和电磁阀也与微处理器连接,并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使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等设备可以远程显示燃烧装置的状态,控制其燃烧,使人们在远离家中、实验室和工作岗位时都能实时控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例如非常寒冷的时候远行回家时,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启动燃烧装置,回到家时就能够享受温暖的居家环境,或者出门时忘记关闭燃烧装置,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或者计算机在互联网上关闭燃烧装置,而不用重新回家去关闭。又例如人们可以在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通过移动终端或计算机对实验室中的各保温设备实施个性化温度调整,控制各设备的供热情况、掌握各设备的温度数据。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控制的生物质能燃烧装置中大量使用生物燃料,例如乙醇,众所周知,乙醇本身无毒,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对人体无害,也不会污染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的连接结构原理图。
[0008]图2为图1中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包括保温外壳I和一体式金属内壳2,在保温外壳I包裹下的一体式金属内壳2有利于将燃烧装置产生的热量尽量传导到加热腔3的热水中,避免热能大量损失,金属内壳2中设置有燃烧装置4、加热腔3、燃料箱、供料控制装置6、进风控制装置7、燃烧槽温度传感器8和燃烧槽启闭装置9,所述加热腔3内带有循环水,加热腔3处于燃烧装置4的上方,且被燃烧装置4产生的火焰烧灼,加热腔3通过多个循环管道与远处的散热装置连接,每个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10和水泵11,所述供料控制装置6、进风控制装置7、燃烧槽温度传感器8、燃烧槽启闭装置9、电磁阀10和水泵11与微处理器12连接,微处理器12配置有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13,所述微处理器12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13与互联网,所述微处理器12通过互联网向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14传送燃烧装置的温度数据并加以显示,所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14通过互联网对微处理器12加以控制,进而实现对供料控制装置6的生物燃料供应量、进风控制装置7的进风量、燃烧槽启闭装置9的启闭动作、电磁阀10的启闭和水泵11的启闭的控制。为了使供暖空间中的环境更加舒适,所述散热装置为与循环管路首尾连接的毛细管路,毛细管路埋入建筑物的墙体浅层。由于毛细管路分布范围更广,且与墙体等融为一体,散发出的热量更加均匀舒适。
[0010]参照图1、图2所示,所述金属内壳2中紧邻加热腔3和燃烧装置4设置有用于引进自然风的新风通道15,新风通道15的出口处设置有控制通道启闭的进风电磁阀16和风扇17,所述新风通道15自上而下长距离穿过所述金属内壳2的侧面金属壁,所述进风电磁阀16和风扇17与微处理器12连接,所述保温外壳I上设置有与微处理器12连接的二氧化碳感应装置18。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感应装置18可将感应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输送到微处理器12,微处理器12经过比较后,只要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的安全值即可向新风通道出口处的进风电磁阀16和风扇17发出指令,进风电磁阀16开启,风扇17启动以引导自然风进入,由于新风通道15长距离穿过金属内壳的侧壁,而燃烧装置4工作时有大量的热量传导到金属内壳2,使温度较低的自然风经过加热再进入室内空间,从而可避免热能大量损失,也可使室内的温度能够保持一致。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保温外壳和一体式金属内壳,金属内壳中设置有燃烧装置、加热腔、燃料箱、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和燃烧槽启闭装置,所述加热腔内带有循环水,加热腔处于燃烧装置的上方,且被燃烧装置产生的火焰烧灼,加热腔通过多个循环管道与远处的散热装置连接,每个所述循环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和水泵,所述供料控制装置、进风控制装置、燃烧槽温度传感器、燃烧槽启闭装置、电磁阀和水泵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配置有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局域网通信装置与互联网,所述微处理器通过互联网向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传送燃烧装置的温度数据并加以显示,所述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对微处理器加以控制,进而实现对供料控制装置的生物燃料供应量、进风控制装置的进风量、燃烧槽启闭装置的启闭动作、电磁阀的启闭和水泵的启闭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散热装置为与循环管路首尾连接的毛细管路,毛细管路埋入建筑物的墙体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布式环保供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内壳中紧邻加热腔和燃烧装置设置有用于引进自然风的新风通道,新风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控制通道启闭的进风电磁阀和风扇,所述新风通道自上而下长距离穿过所述金属内壳的侧面金属壁,所述进风电磁阀和风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保温外壳上设置有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二氧化碳感应装置。
【文档编号】F24D19/10GK203731556SQ20142014990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1日
【发明者】黄成源 申请人:温州爱盟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