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139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所述石墨化炉的炉体6呈圆柱形结构,炉体6的炉壁1中含有网状冷却通道;所述网状冷却通道由十字相通的横向冷却通道5与纵向冷却通道2构成;在纵向冷却通道2中间隔设置有废气排放通道3,废气排放通道3通过废气排放凹槽4与炉膛内腔相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通道同时对炉体和废气进行降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可通过排气通道快速地排出炉体6外,可避免炉体6内下层气体对上层胚料的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体废气排放结构,特别是一种石墨化炉炉体的废气排 放结构。 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石墨化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品含有多种杂质的废气,如果排放不及时可能严重影 响产品的质量。传统的废气排放口通常设置在石墨化炉的顶部,利用废气自下而上上升的 原理,快速地将废气排出炉体。
[0003] 实际情况是,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石墨化炉炉体被设计得越来越大,填放的胚料 也越来越多,故产生的废气也会越来越多。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如果不能及时地将气体排 出炉体,滞留在炉内的废气会对胚料产生影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化炉废气排 放结构,将石墨化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快速地排出炉体,同时避免炉体内下层气体 对上层胚料的影响。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炉体6的炉壁1中含有网状冷却通道,所述网状冷却通 道由十字相通的横向冷却通道5与纵向冷却通道2构成;在纵向冷却通道2中间隔设置有 废气排放通道3,废气排放通道3通过废气排放凹槽4与炉膛内腔相通。
[0006] 横向冷却通道5和纵向冷却通道2均匀分布于炉体6的炉壁1中,且横向冷却通 道5的直径小于纵向冷却通道2的直径。
[0007] 废气排放通道3的数量小于纵向冷却通道的数量2,且废气排放通道3之间的间隔 距离相等设置。
[0008] 废气排放凹槽4由内到外向上倾斜设置,且凹槽4的开口宽度由低到高逐渐减小。
[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利用多个废气排放 通道和废气排放凹槽快速将炉膛内的废气,及时快速排出炉体外,同时利用炉体中的冷却 通道,在对炉体进行降温的同时,对排放的废气进行降温,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 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炉体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0012] 图中:1 -炉壁,2 -纵向冷却通道,3 -废气排放通道,4 -废气排放凹槽,5 -横 向冷却通道,6 -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本实用新型的炉体6呈圆柱形结构,其炉壁1中含有网状冷却通道。所述网状冷 却通,道包括十字相通的横向冷却通道5和纵向冷却通道2 ;在纵向冷却通道2中每间隔相 同距离设置有废气排放通道3 ;废气排放通道3通过废气排放凹槽4与炉膛的内腔相通。
[0014] 横向冷却通道5和纵向冷却通道2均匀分布于炉体6的炉壁1中,且横向冷却通 道5直径小于纵向冷却通道2的直径。
[0015] 废气排放通道3的数量小于纵向冷却通道的数量2,且废气排放通道3之间的间隔 距离相等设置。
[0016] 废气排放凹槽4由内到外向上倾斜设置,且凹槽4的开口宽度由低到高逐渐减小。
[0017] 横向冷却通道5环绕炉壁1周向设置,纵向冷却通道2从上到下沿炉壁1轴向设 置,且横向冷却通道5与纵向冷却通道2十字相通,共同构成网状冷却通道。
[0018] 在生产过程中,炉体6内部的废气可直接通过废气排放凹槽4和废气排放通道3, 中间经过网状冷却通道冷却后排出炉体6外。
【权利要求】
1. 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其炉体(6)呈圆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炉体(6) 的炉壁(1)中含有网状冷却通道;所述网状冷却通道由十字相通的横向冷却通道(5)与纵 向冷却通道(2)构成;在纵向冷却通道(2)中间隔设置有废气排放通道(3),废气排放通道 (3)通过废气排放凹槽(4)与炉膛内腔相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冷却通道 (5)和纵向冷却通道(2)均匀分布于炉体(6)的炉壁(1)中,且横向冷却通道(5)的直径小 于纵向冷却通道(3)的直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废气排放通道 (3) 的数量小于纵向冷却通道的数量(2),且废气排放通道(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设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化炉体的废气排放结构,其特征在于:废气排放凹槽 (4) 由内到外向上倾斜设置,且凹槽(4)的开口宽度由低到高逐渐减小。
【文档编号】F27D17/00GK203893689SQ201420312778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徐德胜, 蔡铜祥, 贾荣 申请人:江苏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