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84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一层结构,即第一层,第一层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个扁管及设于相邻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中部包括一个大致封闭或非封闭的孔部,所述孔部没有设置扁管与翅片;每个所述扁管具有面积较大的两相对表面,每个扁管包括主体段及其两端的平直段,每个扁管两端的平直段错位设置,主体段包括至少一个非直线段,该非直线段的弯折方向为朝向所述其中一个表面一侧内弯折的同时,也沿着环绕的中心轴轴向移动,诸扁管与其两端的集流管构成一大致螺旋环;所述翅片两侧具有相对的峰部,所述翅片分别设于相邻所述扁管之间,翅片随扁管同向延伸,所述翅片的两峰部分别与相邻扁管相对的两表面相连接;每一扁管均具有至少一个内部通道,所述内部通道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层的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第一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集流管大致平行且位于所述螺旋环的同一径向方向;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扁管一端的平直段大致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扁管另一端的平直段大致位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在长度方向上包括主体段以及位于主体段两端的平直段;所述集流管上设有用于插接扁管的开孔,所述扁管平直段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开孔内连通,主体段的相邻所述扁管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翅片;同一翅片的两端的峰部连接的两个扁管,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其主体部之间的间距大致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管与第二集流管大致为中空结构,沿所述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的轴向设置有多个与扁管的端部配合的孔,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孔之间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孔之间大致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大致为环状结构或包括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扁管的配合的孔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轴线大致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扁管的配合的孔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轴线大致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与同一翅片连接的两根扁管中,所述翅片靠近外侧的扁管的内环面或表面的峰部之间的间距(L2)的平均值大于其靠近内侧的扁管的外环面或表面的峰部之间的间距(L1)的平均值;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中心向外,所述扁管的内部通道的长度递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中心向外,所述扁管的内部通道的总通流面积逐步增加,相对位于外部的扁管的内部通道的总通流面积大于等于相对位于内部的扁管的内部通道的总通流面积。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内边板与外边板,内边板、外边板与所述扁管同向延伸,所述内边板与位于其相对外侧且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外边板与与位于其相对内侧且与其相邻的扁管之间设置有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还分别包括两个端盖,所述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翅片、内边板、外边板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设置。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扁管的通流面积与其长度之比大致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翅片的密度,即单位长度内的翅片峰数,从换热器的中心向外围逐渐变大。

11.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层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具有至少两个互相隔绝的腔体,即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层的扁管至少包括两组,即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第一管组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腔,第二管组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内腔;所述第一腔及所述第二腔中至少其中一个具有用于外接的第一接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