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式空调及其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641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吊顶式空调及其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及其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吊顶式空调的风口安装形式主要有龙骨卡扣安装方式、螺纹旋转连接方式、以及预埋嵌套安装方式等,但是这几种安装方式都不够灵活,安装方式比较复杂,例如龙骨卡扣安装方式和螺纹旋转连接方式还受到安装风口的结构特点影响。而预埋嵌套安装方式还存在以下问题:一、风口与室内机出风口位置错位导致出风效率低;二、工程安装不同导致装修效果不一致;三、预埋嵌套容易受到风口温度热胀冷缩导致墙体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吊顶式空调风口安装形式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便捷高效的吊顶式空调及其出风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吊顶式空调出风装置,包括:

出风部件主体,所述出风部件主体设置与吊顶层开口内,其上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空调室内机下端出风口相连接;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出风部件主体内,用于调整空调室内机输出气流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沿着出风部件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连接的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自下而上贯穿出风部件主体,所述螺母固定于空调室内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件主体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下两端具有开口,上端开口与空调室内机下端出风口相对应;

加强条,所述加强条固定连接在支架下端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端外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螺栓过孔,所述螺杆的头部轴向固定在加强条上,螺杆的上端穿过连接板上的螺栓过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杆的头部与加强条之间存在铆接间隙,螺杆上端与螺栓过孔之间存在调整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外侧壁自连接板至加强条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条通过螺钉与最下端的加强筋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件主体还包括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设置于支架两侧外部,其下端与加强条相抵靠,其上端扣合在支架上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件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保温壳端盖,所述保温壳端盖与支架固定连接,保温壳端盖与保温外壳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壳端盖与保温外壳之间通过卡扣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外壳和保温壳端盖的材料采用泡沫或海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吊顶层的下表面平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件主体上端与空调室内机下端出风口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吊顶式空调出风装置中的出风部件主体通过连接组件直接与空调室内机下端出风口相连接,不需要在吊顶开口处预埋嵌套,使风口安装高效便捷;降低风口与室内机出风口位置错位导致出风效率低的风险;同时还降低工程安装不一致导致装修效果不一致的风险;避免了安装嵌套容易受到出风口温度热胀冷缩导致墙体开裂的风险;同时,室内机组安装后即可同步安装出风口部件,无需等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吊顶式空调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除保温外壳);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出风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及其出风装置,吊顶式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20、出风装置10和回风装置30,空调室内机20固定设置在吊顶层40的容纳空间内,出风装置10设置在吊顶层40底面上的出风开口内,出风装置10内设置有用于调整气流输出方向的导风组件200;回风装置30固定设置在吊顶层40的侧面回风开口内,回风装置30的外侧面与吊顶层40的侧面平齐。空调室内机20包括外壳21、换热片22和风机23,外壳21上设置有出风口和回风口,出风口与出风装置10对应设置,回风口与回风装置30对应设置,换热片22设置在外壳21内靠近回风口处,风机23为贯流风机,当然也可以采用离心风机等。

本发明吊顶式空调在工作时,回风装置30和出风装置10同时打开,风机23启动在回风口处产生负压,室内或室外空气从回风装置30开口处进入空调室内机20,经过与换热片22换热后,在风机23的驱动下,气流通过出风装置10的开口进入室内完成空气调节工作。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出风装置10中的导风组件200工作方式有所区别,在制冷模式下,为了避免冷风直接吹到人体造成人体不适,导风组件200可以调整冷风尽量水平出风,不直接吹向人体;在制热模式下,由于热空气的比重较小,导风组件200可调整热风尽量向下出风,朝向室内使用者的活动区域。

在现有技术当中,出风装置的安装使用螺钉固定在吊顶层上,或者采用卡子固定在吊顶层上,也可以采用螺钉与卡子的配合固定在吊顶层上。这种出风装置与吊顶层直接固定的方式存在几个问题:一、出风装置与室内机出风口位置错位导致出风效率低;二、工程安装不同导致装修效果不一致;三、出风装置容易受到风口温度热胀冷缩导致吊顶层墙体开裂。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出风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包括出风部件主体100和导风组件200,出风部件主体100设置与吊顶层40开口内,其上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空调室内机20下端出风口相连接;导风组件200设置在出风部件主体100内,用于调整空调室内机20输出气流的方向。本发明的出风装置不需要在吊顶开口处预埋嵌套,出风装置直接与室内机出风口连接,使出风装置安装高效便捷;降低出风装置与室内机出风口位置错位导致出风效率低的风险;同时还降低工程安装不一致导致装修效果不一致的风险;避免了安装嵌套容易受到出风口温度热胀冷缩导致吊顶层墙体开裂的风险;同时,室内机组安装后即可同步安装出风口部件,无需等待吊顶层装修结束。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配合连接的螺杆111和螺母112,螺杆111自下而上贯穿出风部件主体100,螺母112采用铆接、点焊或卡扣固定于空调室内机20内,螺杆111的头部位于出风部件主体100的底部,利用工具控制螺杆111头部旋转使螺杆111与螺母112旋转紧固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部件主体100包括支架120和加强条130,支架120上下两端具有开口,上端开口与空调室内机20下端出风口相对应,导风组件200设置支架120上端开口的下方;加强条130利用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架120下端外侧,用于提高整个支架120的强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支架120上端外侧设置有连接板121,连接板121上开设有螺栓过孔122,结合图3所示,螺杆111的头部轴向固定在加强条130上,优选采用冲压方式铆接在加强条130上,螺杆111的上端穿过连接板121上的螺栓过孔122。由于螺杆111的头部直接与加强条130固定连接,实际上整个出风装置10的吊装重量也是由加强条130来承担,避免了支架120直接承担较重的负载而导致断裂。连接板121上的螺栓过孔122对螺杆111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螺杆111的头部与加强条130之间存在铆接间隙131;结合图4所示,螺杆111上端与螺栓过孔122之间存在调整间隙123,铆接间隙131和调整间隙123可以使螺杆111相对支架120以一定角度倾斜,从而使支架120下端面尽可能贴合吊顶层40,以更大程度上适应不同安装质量的吊顶层40,避免支架120与吊顶层40之间产生外露缝隙的情况出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架120外侧壁自连接板121至加强条130之间设置若干加强筋124,加强条130通过螺钉与最下端的加强筋124固定连接。由于出风装置的重量是通过支架120传递到加强条130上,在通过加强条130传递到螺杆111,因此也需要对支架120的强度进行一定的保障,加强筋124能够提高支架120的强度,同时将加强条130与加强筋124固定连接,也可以提高加强条130与支架1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部件主体100还包括保温外壳141,保温外壳141设置于支架120两侧外部,其下端与加强条130相抵靠,其上端扣合在支架120上端。出风部件主体100长度方向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保温壳端盖142,保温壳端盖142与支架120固定连接,保温壳端盖142与保温外壳141密封连接。保温外壳141和保温壳端盖142增强了出风装置10内部与吊顶层40内部之间的保温效果,提高了制热或制冷效果,减少了能量损耗。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温壳端盖142与保温外壳141之间通过卡扣143相连接,便于将保温壳端盖142从支架120上拆卸下来,对内部电机以及线路进行检修。

具体的,保温外壳141和保温壳端盖142的材料采用泡沫或海绵,这两种材料的重量较轻,且保温效果较好。

参见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120的下端设置有挡板150,挡板150与吊顶层40的下表面平齐,挡板150用于封闭支架120与吊顶层40之间的缝隙,使外观看起来整齐美观。

参见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组件沿着出风部件主体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在支架120与室内机出风口之间设置多个螺杆111和螺母112连接,使出风装置与室内机之间的距离,以及出风装置下表面与吊顶层下平面之间的高度差都可以进行调节,使本方案的工程安装适应性更强。

在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安装过程中,在出风部件主体100上端与空调室内机20下端出风口连接处设置密封层160,一方面可以提高出风装置10与吊顶层40之间的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出风装置10与空调室内机20的间距进行微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