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4937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频空调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炎炎夏日,很多人夜里休息离不开空调。夜里睡觉的时候一边开着空调,一边盖着厚棉被,一是造成能源浪费,二是不小心蹬开被子容易导致感冒,且冷气从呼吸道呼入,会让人感嗓子干疼。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知识越来越丰富,对舒适与健康的需求同等重要,一方面不希望寒气侵入身体,另一方面,难耐酷热,希望温度适宜。但是目前空调的功能使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大多数是这种情况:空调时间开长一点,会感到冷,关空调后又热;市场用户调研情况是,许多用户晚上都用除湿功能,风速设置低风或静音,实际导致制冷慢,睡着后时间一长还是感到冷。

针对这种情况,体感的临界状态保持很重要,偏冷会影响健康,偏热又不舒服。针对这个用户痛点,出现了舒适制冷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的控制过程是: 首先以设定温度为目标,采用室温PID算法,使房间温度快速稳定地降温,此过程房间温度较高;当房间温度接近人体舒适温度时,启用盘管温度PID算法,设定目标盘管温度,通过控制压机频率来保持盘管温度恒定,起到凉而不冷的作用。

现有舒适制冷控制方法中,盘管温度PID算法中的目标盘管温度为固定的温度值,难以满足对体感温度要求不同的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包括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的过程,执行所述盘管温度PID控制的过程,包括:

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实时空调设定温度,将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已知的第一温度阈值作比较;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根据已知的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目标盘管温度,作为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所述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为负相关关系;

若所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根据已知的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实时空调设定温度相对应的目标盘管温度,作为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所述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应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获取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基于所述实时盘管温度和所述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执行所述盘管温度PID控制。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具体为:

目标盘管温度=基准盘管温度-p1*(室内环境温度-第一温度阈值);

其中,所述基准盘管温度为已知的温度值,比例系数p1为正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比关系,具体为:

目标盘管温度=基准盘管温度+p2*(空调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所述基准盘管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均为已知的温度值,比例系数p2为正数。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具体为:

获取所述蒸发器上位置不同的至少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比较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若所述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均不大于第一差值,选取任一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作为所述实时盘管温度;

若所述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中至少有一个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差值、且所述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均不大于第二差值,选取所有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实时盘管温度;

若所述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中至少有一个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差值,选取所有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中的最小温度作为所述实时盘管温度;

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均为已知的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在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时,根据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及实时空调设定温度实时调整目标盘管温度,既能在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以快速降低室内环境温度为调整目标,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舒适,也能够根据反映用户体感温度要求的空调设定温度及时调整盘管温度,使得在盘管温度PID控制所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更加符合对体感温度要求不同的用户群体的需求。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本发明变频空调舒适制冷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来说,是空调舒适制冷中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的过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实现舒适制冷中的盘管温度PID控制的过程具体包括有下述步骤形成的控制过程:

步骤11: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实时空调设定温度,将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已知的第一温度阈值作比较。

该实施例中,在进入盘管温度PID控制时,获取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和实时空调设定温度。其中,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是按照设定采样频率而获取到的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空调室内机上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而实时空调设定温度是指当前空调运行的目标设定温度,一般的,是指用户设定温度。

在获取到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之后,将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作比较。第一温度阈值是已知的、可被空调控制模块获取到的一个预设值,是用来反映当前室内环境温度高低的一个参考值。而且,该第一温度阈值可以通过授权被修改。

步骤12:判断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4。

步骤13:如果步骤12判定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根据已知的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相对应的目标盘管温度,作为实时目标盘管温度。然后,执行步骤15。

其中,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也即,室内环境温度越高,目标盘管温度越低。而且,该对应关系是空调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环境工况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与分析所得到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可被空调控制模块方便地获取到。

如果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表明此时室内温度较高,此时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舒适为主要控制目标。为快速将室内温度降低至较为舒适度低温,在此情况下,确定一个较低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作为盘管温度PID控制的目标温度,而且,该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是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一一对应的、可调整的温度。因为,目标盘管温度越低,空调送出的风的温度也较低,更有利于将室内温度降低至一个低温。然后,执行步骤15。

步骤14:如果步骤12判定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根据已知的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实时空调设定温度相对应的目标盘管温度,作为实时目标盘管温度。然后,执行步骤15。

其中,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应关系为正相关关系。也即,空调设定温度越高,目标盘管温度越高。而且,该对应关系是空调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环境工况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与分析所得到的对应关系,预先存储、可被空调控制模块方便地获取到。

如果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表明此时室内温度不是很高,则以满足用户的体感温度舒适性为调节目标,而用户的体感温度可以通过空调设定温度反映出来。譬如,某个用户喜欢凉,则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低的空调设定温度,如22℃;如果另一个用户不喜欢太凉,则通常会选择一个较高的空调设定温度,如26℃。那么,在实时室内环境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将根据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作为盘管温度PID控制的目标温度。如果实时室内环境温度高,则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也高,反之亦然,以满足体感舒适温度不同的用户的需求。然后,执行步骤15。

步骤15:在经步骤13或步骤14确定了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之后,获取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基于实时盘管温度和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

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是按照设定采样频率而获取到的室内机蒸发器的当前盘管温度,可以通过设置在室内机蒸发器的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温度传感器来获取。基于实时盘管温度和实时目标盘管温度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简单来说,是计算实时盘管温度与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之间的温差,获得盘管温差,根据盘管温差进行盘温PID运算。更具体的控制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在次不作具体阐述。

采用上述方法执行盘管温度PID控制时,当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时,以降低室内环境温度为主要控制目标,根据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的对应关系实时调整目标盘管温度,实现室内环境温度的舒适;而当室内环境温度不是很高时,以满足用户的体感温度舒适性为调节目标,根据与实时空调设定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的对应关系实时调整目标盘管温度,使得在盘管温度PID控制所得到的室内环境温度更加符合对体感温度要求不同的用户群体的需求。

对于目标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表,采用查表的方式获得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来获取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具体而言,采用下述公式计算与实时室内环境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

目标盘管温度=基准盘管温度-p1*(室内环境温度-第一温度阈值)。

其中,基准盘管温度为已知的温度值,比例系数p1为已知的正数。而且,基准盘管温度和比例系数p1均预先存储、可被空调控制模块方便得获取到,是空调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环境工况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与分析所得到的值,且可通过授权被修改。

对于目标盘管温度与空调设定温度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为预先存储的一一对应表,采用查表的方式获得与实时空调设定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采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来获取与实时空调设定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具体而言,采用下述公式计算与实时空调设定温度所对应的实时目标盘管温度:

目标盘管温度=基准盘管温度+p2*(空调设定温度-第二温度阈值);

其中,基准盘管温度的概念与上述相同。而第二温度阈值为已知的温度值,比例系数p2为已知的正数。而且,第二温度阈值和比例系数p2均预先存储、可被空调控制模块方便得获取到,是空调研发人员经过大量的环境工况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与分析所得到的值,也可通过授权被修改。

步骤15在获取蒸发器的实时盘管温度时,可以采用在蒸发器上设置一个温度检测点的方式来获取。作为更优选的实时方式,为提高实时盘管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尤其是大面积蒸发器盘管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在蒸发器上设置位置不同的至少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利用所有检测点所检测出的温度来确定实时盘管温度。

具体而言,采用下述方式来确定实时盘管温度:

获取蒸发器上位置不同的至少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比较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

若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均不大于第一差值,则选取任一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作为实时盘管温度;

若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中至少有一个差值大于第一差值、且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均不大于第二差值,则选取所有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实时盘管温度;

而若任意两个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的差值中至少有一个差值大于第二差值,则选取所有盘管温度检测点的检测温度中的最小温度作为实时盘管温度。

其中,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均为已知的值,预先存储,可以被空调控制模块方便地获取到,且第二差值大于第一差值。

采用上述多个盘管温度检测点方式来确定实时盘管温度,检测结果更精确,进而使得盘管温度PID控制过程中室内环境温度更为舒适。而且,空调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