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13980发布日期:2019-11-01 19:2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在北欧及加拿大等寒冷区域,空调主要作用是进行制热。在暴风雪天气下,空调外机容易被大雪覆盖,特别是冷凝器,容易堆积一层厚厚的雪。用户如果此时使用遥控器开机制热,由于冷凝器被雪覆盖,制热效果会较差,房间热起来的速度比较慢。为了解决该问题,部分空调厂家,设计了一些功能,即在制热开机时,制冷系统马上自动切换到制冷模式,先把冷凝器上的雪或残霜化掉,再切换为制热模式,但由于一开机直接转制冷,空调要等较长的时间才有热风吹出来,用户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能够在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初始化霜过程,在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的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

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包括:

若B≤TW<A,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1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C≤TW<B,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2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D≤TW<C,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3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TW<D,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4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其中,G1<G2<G3<G4。

进一步地,在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内,还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包括:

若TW≥N1,则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

若N2≤TW<N1,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1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N3≤TW<N2,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3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4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3>M1,M4<M2。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TW<N3,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5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6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5>M3,M6<M4。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正常开机包括空调器首次上电,或,与上次开机时间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时长的手动开机操作,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30min。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霜控制器,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

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时,具体用于:

若B≤TW<A,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1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C≤TW<B,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2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D≤TW<C,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3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TW<D,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4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其中,G1<G2<G3<G4。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内,还用于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包括:

若TW≥N1,则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

若N2≤TW<N1,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1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N3≤TW<N2,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3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4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3>M1,M4<M2。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TW<N3,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5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6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5>M3,M6<M4。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如上面所述的化霜控制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首先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先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让室内先稍微温暖起来,然后再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把冷凝器上积雪或残霜化掉,让空调尽快进入良好的制热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在制冷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转。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初始化霜过程。本发明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既能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又没有影响用户体验,从而避免了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问题:在开机后直接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进而导致用户长时间感受不到暖风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与温度关联的化霜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四至第六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策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本发明让空调先制热运行一段时间,保证该段时间有一定的热量输出,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然后快速进入除霜状态,把冷凝器上积雪或残霜化掉,让空调尽快进入良好的制热效果。下面将通过第一至第八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

在本步骤中,空调器正常开机一般指空调器首次上电,或,与上次开机时间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时长的手动开机操作,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30min。而对于正常的达温停机或保护停机,压缩机重新启动时一般采用常规的化霜方法,而不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仅在用户首次上电或遥控开机间隔时间大于预设时长时有效,正常的达温停机或保护停机,压缩机重新启动时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化霜动作按照空调器中的原有程序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需要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比如,若当前的室外温度TW=2℃,则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而若当前的室外温度TW=-7℃,则需要进行化霜控制。也即是说具体需不需要进行化霜有个温度阈值,若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该温度阈值(如2℃),则不需要进行化霜,若小于该温度阈值则需要进行化霜。

步骤102: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在本步骤中,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先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让室内先稍微温暖起来,然后再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把冷凝器上积雪或残霜化掉,让空调尽快进入良好的制热效果。另外,本步骤还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转。其中,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可以为现有的一些化霜控制策略,如一直加热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以保证化霜效果。也可以为下面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比较优选的化霜控制策略。可见,本步骤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初始化霜过程。本步骤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既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又没有影响用户体验。从而避免了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问题:在开机后直接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进而导致用户长时间感受不到暖风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由上面描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首先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先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让室内先稍微温暖起来,然后再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把冷凝器上积雪或残霜化掉,让空调尽快进入良好的制热效果。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在制冷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转。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能够在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初始化霜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既能保证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又没有影响用户体验,从而避免了如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问题:在开机后直接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进而导致用户长时间感受不到暖风而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给出了上述步骤102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待空调器正常开机后,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所处的温度范围,控制空调器先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一段时间。其中,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TW所处的温度范围。参见图2,具体对应的运行时间长短如下所示:

若B≤TW<A,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1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C≤TW<B,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2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D≤TW<C,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3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TW<D,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4时间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其中,G1<G2<G3<G4。一般地,A的取值范围为0℃~3℃;G1、G2、G3、G4的取值范围为10min~60min。

例如,若-2℃≤TW<2℃,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1=20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6℃≤TW<-2℃,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2=30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10℃≤TW<-6℃,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3=40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若TW<-10℃,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4=50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参数的取值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而不代表各参数只能取上述值。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温度联动的提前化霜控制方法,让空调先制热运行一小段时间,保证该小段时间有一定的热量输出,满足用户基本制热需求,然后快速进入除霜状态,把冷凝器上积雪或残霜化掉,让空调尽快进入良好的制热效果。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方法,还在制冷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以保证空调器的正常运转。其中,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可以为现有的一些化霜控制策略,如一直加热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以保证化霜效果。也可以为下面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比较优选的化霜控制策略。

在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中,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在空调器刚开机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内,还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这样,即便这一小段时间内进行化霜不彻底,但最起码会化一部分,从而可以稍微提高一下空调的制热效率。

在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中,给出了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的一种优选实现方式。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以及后续两个实施例所述的化霜控制策略是指在空调器从制热取暖-制冷化霜-恢复制热模式以后所采用的化霜控制策略。而在空调器刚开机时,需要根据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进行初始化霜操作:先制热一段时间,然后再开启制冷除霜,在制冷除霜结束后,恢复制热模式。

其中,在恢复制热模式并在后续的制热过程中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以及下述实施例所述的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以实现节能和除霜的兼顾。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包括:

若TW≥N1,则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

若N2≤TW<N1,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1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这里,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是指,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获取当前的室外温度TW,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TW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为了尽量保证化霜效果,提高空调器的使用性能,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M1≥M2。

这里,优选地,所述N1取值为2℃,所述N2取值为-7℃,所述M1的取值范围为30~60min,如30min,所述M2的取值范围为15~20min,如15min。那么即是说,在当前的室外温度大于2℃时,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在当前的室外温度大于-7℃且小于2℃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30min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5min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例如假设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为-6℃,则依据条件N2≤TW<N1可知应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30min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5min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若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为2℃,则依据条件TW≥N1可知应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以节省能耗。

由上面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策略,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进行具体的化霜控制。例如,若TW≥N1,则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若N2≤TW<N1,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1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策略,根据室外的温度,周期性开启或者停止电加热管工作,来防止底盘结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有效化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空调的功率消耗。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节省电能,在空调器关机或者待机及制冷工作模式下,电加热管保持关闭状态,以节省电能。

在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中,对上述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了补充完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各种使用环境下空调器的化霜功能,以及尽量降低能耗,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参见图3,优选地,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N3≤TW<N2,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3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4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3>M1,M4<M2。

在本实施例中,M3的取值范围为60~90min,M4的取值范围为10~15min,如M3取值为80min,如M4的取值为12min,N2取值为-7℃,N3取值为-25℃。例如当前的室外温度为-10℃,即当前室外温度位于[-25℃,-7℃],此时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80min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2min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例如假设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为-8℃,则依据条件N3≤TW<N2可知应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80min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2min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若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为-5℃,则依据条件N2≤TW<N1可知应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30min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5min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假设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为1℃,则依据条件TW≥N1可知应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以节省能耗。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给了各种外部环境条件下的化霜控制方式,以保证空调在各种外部环境均能正常工作,且尽可能降低能耗。

为进一步满足恶劣环境下空调器的化霜功能,以及尽量降低能耗,优选地,在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TW<N3,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5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6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5>M3,M6<M4。

优选地,所述M5的取值范围为90~120min,例如100min,所述M6的取值范围为5~10min,例如6min。

例如,当前的室外温度为-30℃,即当前室外温度满足条件TW<N3,此时应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100min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10min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具体控制过程与前述例子类似,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化霜控制策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动态调节加热管的工作时间及启停周期,既能保证室外机底盘上的水及时排出,避免因排水孔堵塞引起的化霜不干净,最终导致出现制热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也能节省耗电量。

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化霜控制器,参见图4,该化霜控制器包括:判断模块41和控制模块42,其中:

判断模块41,用于在空调器正常开机且开启制热模式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化霜控制;

控制模块42,用于在确定当前需要进行化霜控制时,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并在化霜完成后恢复制热模式且在后续的化霜过程中按照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42在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时,具体用于:

若B≤TW<A,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1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C≤TW<B,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2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D≤TW<C,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3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若TW<D,则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G4min后切换至制冷模式进行化霜;

其中,G1<G2<G3<G4。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42在根据当前的室外温度TW控制空调器按照制热模式运行对应的预设时间段内,还用于控制空调器按照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包括:

若TW≥N1,则控制空调器室外机底盘上的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

若N2≤TW<N1,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1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2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N3≤TW<N2,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3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4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3>M1,M4<M2。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化霜控制策略还包括:

若TW<N3,则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工作状态,并持续工作M5时间后控制所述加热管处于关闭状态,并在间隔M6时间后重新判断当前的室外温度,并根据最新获取的当前室外温度重新按照所述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化霜控制;其中M5>M3,M6<M4。

本实施例所述的化霜控制器,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化霜控制方法,其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第八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如上面实施例所述的化霜控制器。该空调由于包括上述的化霜控制器,因而可以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