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362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系统的末端大量使用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和新风处理机组,这些设备换热器内的冷冻水在对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16℃左右的低温冷凝水,现有的空调系统产生的冷凝水都是直接通过冷凝水管自然排放掉,低温冷凝水所含的冷量和潜热均未得到利用,造成了明显的能源浪费。

为了回收冷凝水中所含的冷量,目前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公开号为CN2014971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及空调器制冷系统”,使空调器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和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在回收利用装置中进行换热,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由此,可使冷凝水的制冷量通过制冷剂的循环重新带回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冷凝器的冷凝温度,降低空调的功耗;由此大大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以及全年能源消耗效率。但是该装置受空调结构布局的限制较大,只适用于小型的家用分体式空调,对于中央空调产生冷凝水水量大的空调并不适用。

公开号为CN10318539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冷凝水热回收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中央空调系统”,该专利申请通过冷凝水热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将空调系统所产生的冷凝水收集在冷凝水回收水箱内,经过冷凝水循环泵加压后,再送入新风处理机组的预处理表冷器,利用16℃左右的低温冷凝水对室外送入的35℃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新风再由主表冷器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冷凝水在吸收新风的热量后再排放掉,能够充分回收冷凝水所含的冷量,避免冷量的浪费,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减小电力消耗,节约能源。但是该冷凝水热回收系统只是将冷凝水简单的收集循环,然后通过将16℃左右的低温冷凝水对室外送入的35℃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但是由于16℃的冷凝水温度偏高,对35℃新风预降温处理的效果有限,而且只是回收了冷凝水中的部分冷量,冷凝水中的潜热没有有效利用。

另外,正常安装有中央空调的一些公共场所如宾馆、饭店、办公场所等,又需要24小时提供55~60度的生活用水,用于洗漱、洗碗或者洗衣服等,而这些生活用水一般都是通过气、电等进行加热或者锅炉制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果能将中央空调中排放的冷凝热予以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的热污染,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冷负荷大,供冷时间长,生活热水负荷相对较小,为冷凝热的回收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本系统可以根据热水箱内热水的温度及水位自动智能选择冷凝水回收路径,达到高效回收中央空调冷凝水中冷量及热量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实现了冷凝水中冷量及热量的高效循环利用,保证了冷凝水冷量及热量的高效回收。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新风处理机组,所述每组新风处理机组内均安装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一侧安装有预冷换热器,新风处理机组内的新风依次与预冷换热器和主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所述每组主换热器和预冷换热器冷凝水出口端均安装积水盘,所述每组积水盘内集聚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本系统还包括储水池、冷水机组、热泵、热水箱和补水箱,各个积水盘内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储水池,储水池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冷冻水泵输送至分流器,所述分流器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入口,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到合流器的第一入水口,所述分流器的第二出水口连接到热泵的冷冻水入口,热泵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到合流器的第二入水口,所述合流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冷冻水泵分别与每组预冷换热器的冷凝水入口端连接,所述热泵的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热水箱的进水口,所述热水箱的第一出水口直接用于热水排放,所述热水箱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热水循环泵连接到热泵的热水进口,补水箱的出水口通过补水泵连接到热水箱的补水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低温冷凝水对室外送入的35℃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以回收低温冷凝水中的冷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热泵回收冷凝水中的潜热作为加热生活用水的热源,以回收低温冷凝水中的潜热,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三条冷凝水回收途径:

1)当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时,且热水箱内的热水达到设定液位时,此时,热水箱内的热水不需要加热,从各组主换热器和预冷换热器中收集的冷凝水进入储水池后,通过第一冷冻水泵泵送至分流器中,分流器的第一出水口开启而第二出水口关闭,冷凝水全部进入冷水机组,通过低温冷凝水与制冷剂在冷水机组中进行换热,进一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可以将冷凝水的温度由16℃降温至7-8℃,经过降温后的冷凝水随后由第二冷冻水泵直接泵送进入各组预冷换热器,如此一来可使冷凝水的制冷量通过制冷剂的循环重新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进而带回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时,温度在7-8℃的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其换热效率远大于16℃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正常情况下,16℃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32℃,而7-8℃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25-28℃,新风预降温后的温度越低,则新风在于主换热器换热时就可以节省更多的制冷剂及电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当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40-54℃时,此时,热水箱内的热水需要加热,热水循环泵打开,同时开启分流器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部分冷凝水作为热源进入热泵,换热后进入合流器,热水箱内的热水泵送进入热泵中循环换热,另外部分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换热后进入合流器,经过热泵换热冷却后的部分冷凝水和经过冷水机组冷却的部分冷凝水在合流器内混合后,由第二冷冻水泵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的冷凝水入口端,由于冷凝水经过热泵吸收潜热后可以降温至12℃,热泵冷冻水出口的温度是高于冷水机组换热后冷凝水的温度,两者在合流器混合后,冷凝水的温度大约可维持在7-11℃,此时新风预降温的效果相比第一种情况降低,新风在与主换热器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相对第一种情况升高,但是回收了冷凝水中的部分潜热用于加热生活热水。

3)当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低于40℃时,此时,热水箱内的热水需要快速加热,热水循环泵打开,开启分流器第二出水口并关闭第一出水口,储水池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使得热水箱内的循环热水快速升温至55℃以上。此时热水箱内的热水升温速率加快,热泵出口处的冷凝水温度维持在12℃左右,新风预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变差,新风在与主换热器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进一步上升。

优选的,所述热水箱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反馈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热水循环泵和分流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热水箱内热水的温度并发送至第一反馈控制器内,第一反馈控制器根据热水箱内热水的温度自动控制热水循环泵和分流器中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热水箱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反馈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补水泵和合流器。液位传感器的作用是检测热水箱内热水的液位并发送至第二反馈控制器内,第二反馈控制器根据热水箱内热水的液位自动控制补水泵和合流器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热泵为水水热泵。

优选的,所述主换热器和预冷换热器的出水口均为冷凝水收集口,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全部冷凝水的高效循环利用,保证冷凝水冷量及热量的高效回收。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中央空调中主换热器和预冷换热器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积水盘收集,各个积水盘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储水池,消除储水池内冷凝水之间的压力、流量和温度差别,形成均衡冷凝水;

S2、根据热水箱内热水的温度及水位自动智能选择冷凝水回收路径;

S21、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时,且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达到设定液位时,第二反馈控制器控制补水泵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开启分流器第一出水口和关闭分流器第二出水口,储水池内的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换热后由第二冷冻水泵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的冷凝水入口端;

S22、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低于设定液位时,第二反馈控制器控制补水泵开启,补水箱将热水箱补水至设定液位,如果补水箱将热水箱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依旧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开启分流器第一出水口和关闭分流器第二出水口,储水池内的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换热后由第二冷冻水泵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的冷凝水入口端;如果补水箱将热水箱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40-54℃,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打开,通过第一反馈控制器同时开启分流器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部分冷凝水作为热源进入热泵,换热后进入合流器,热水箱内的热水泵送进入热泵中循环换热,另外部分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换热后进入合流器,经过热泵换热冷却后的部分冷凝水和经过冷水机组冷却的部分冷凝水在合流器内混合后,由第二冷冻水泵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的冷凝水入口端,直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和分流器的第二出水口关闭;

S23、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热水箱内的热水温度低于40℃时,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打开,同时第一反馈控制器开启分流器第二出水口和关闭第一出水口,储水池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快速使得热水箱内的循环热水升温至55℃以上,然后第一反馈控制器控制热水循环泵和分流器的第二出水口关闭,并开启分流器的第一出水口;

S3、不断循环增加的冷凝水量通过储水池溢流回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及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设计多条冷凝水回收路径,根据热水箱内热水的温度及水位自动智能选择冷凝水回收路径,当热水箱内的热水不需加热时,冷凝水依次经过储水池、第一冷冻水泵、分流器、冷水机组、合流器、第二冷冻水泵、预冷换热器、储水池的回收途径,经过冷水机组的高效制冷,将冷凝水的温度由16℃降温至7-8℃,然后进行新风预冷,可以有效降低空调制冷剂的使用量及降低电耗;当热水箱内的热水需缓慢加热时,冷凝水依次经过储水池、第一冷冻水泵、分流器、热泵(冷水机组)、合流器、第二冷冻水泵、预冷换热器、储水池的回收途径,通过热泵回收冷凝水中的潜热用于加热生活用水,同时部分冷凝水依旧通过冷水机组高效制冷,热泵出口的冷凝水和冷水机组出口的冷凝水经过合流器合流后用于新风预冷,既回收了部分冷凝水中的潜热,又高效的实现了新风预冷,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量;当热水箱内的热水需快速加热时,冷凝水依次经过储水池、第一冷冻水泵、分流器、热泵、合流器、第二冷冻水泵、预冷换热器、储水池的回收途径,通过热泵回收全部冷凝水中的潜热用于快速加热生活用水,同时也可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提高新风预冷的效率。

(2)本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通过提供多途径循环回收路径实现了全部冷凝水的高效循环利用,通过热泵既可回收冷凝水的部分潜热用于制作生活热水或者洗浴用水,又可通过与冷水机组内的低温冷凝水混合将冷凝水的温度降至更低,增强冷凝水与预冷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时减小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减小电力消耗,节约能源,保证了冷凝水冷量及热量的高效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0、新风处理机组;200、主换热器;300、预冷换热器;310、积水盘;400、储水池;410、第一冷冻水泵;420、热水循环泵;430、补水泵;440、第二冷冻水泵;500、冷水机组;510、分流器;520、合流器;600、热泵;700、热水箱;710、温度传感器;720、液位传感器;800、补水箱;910、第一反馈控制器;920、第二反馈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

参照图1所示,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新风处理机组100,所述每组新风处理机组100内均安装主换热器200,所述主换热器200一侧安装有预冷换热器300,新风处理机组100内的新风依次与预冷换热器300和主换热器200进行热交换,所述每组主换热器200和预冷换热器300冷凝水出口端均安装积水盘310,所述每组积水盘310内集聚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本系统还包括储水池400、冷水机组500、热泵600、热水箱700和补水箱800,各个积水盘310内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储水池400,储水池400内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冷冻水泵410输送至分流器510,所述分流器510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到冷水机组500的冷冻水入口,所述冷水机组500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到合流器520的第一入水口,所述分流器510的第二出水口连接到热泵600的冷冻水入口,热泵600的冷冻水出口连接到合流器520的第二入水口,所述合流器520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冷冻水泵440分别与每组预冷换热器300的冷凝水入口端连接,所述热泵600的热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热水箱700的进水口,所述热水箱700的第一出水口直接用于热水排放,所述热水箱700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热水循环泵420连接到热泵600的热水进口,补水箱800的出水口通过补水泵430连接到热水箱700的补水口。

为了实现本系统中冷凝水循环路径的自动选择,特在本系统中设置控制器,如图1所示,所述热水箱700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10,所述温度传感器710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反馈控制器9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控制器9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热水循环泵420和分流器510。所述热水箱700上还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20,所述液位传感器720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反馈控制器92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控制器92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到补水泵430和合流器520。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利用低温冷凝水对室外送入的35℃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以回收低温冷凝水中的冷量,同时也可以通过热泵回收冷凝水中的潜热作为加热生活用水的热源,以回收低温冷凝水中的潜热,为实现此目的,本系统中冷凝水回收途径如下:

1)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时,且当液位传感器72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达到设定液位时,此时,热水箱700内的热水不需要加热,第二反馈控制器920控制补水泵43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开启和关闭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储水池400内的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500换热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的冷凝水入口端。此时,冷凝水依次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水机组5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冷凝水全部进入冷水机组500,通过低温冷凝水与制冷剂在冷水机组500中进行换热,进一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可以将冷凝水的温度由16℃降温至7-8℃,经过降温后的冷凝水随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各组预冷换热器300,如此一来可使冷凝水的制冷量通过制冷剂的循环重新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进而带回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时,温度在7-8℃的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其换热效率远大于16℃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正常情况下,16℃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32℃,而7-8℃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25-28℃,新风预降温后的温度越低,则新风在与主换热器200换热时就可以节省更多的制冷剂及电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2)当液位传感器72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低于设定液位时,第二反馈控制器920控制补水泵430开启,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如果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依旧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开启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和关闭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此时,冷凝水依旧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水机组5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如果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40-54℃,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打开,通过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同时开启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部分冷凝水作为热源进入热泵600,换热后进入合流器520,热水箱内的热水泵送进入热泵中循环换热,另外部分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500换热后进入合流器520,经过热泵换热冷却后的部分冷凝水和经过冷水机组500冷却的部分冷凝水在合流器520内混合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的冷凝水入口端,直至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和分流器510的第二出水口关闭。此种情况下,由于冷凝水经过热泵600吸收潜热后可以降温至12℃,热泵600冷冻水出口的温度是高于冷水机组换热后冷凝水的温度,两者在合流器520混合后,冷凝水的温度大约可维持在8-10℃,此时新风预降温的效果相比第一种情况降低,新风在与主换热器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相对第一种情况升高,但是此种回收路径既回收了部分冷凝水中的潜热,又高效的实现了新风预冷,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量。

3)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低于40℃时,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打开,同时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开启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和关闭第一出水口,储水池400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600,快速使得热水箱700内的循环热水升温至55℃以上。此时冷凝水全部依次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热泵6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储水池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使得热水箱内的循环热水快速升温至55℃以上。此时热水箱700内的热水升温速率加快,但是热泵600出口处的冷凝水温度维持在12℃左右,新风预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变差,新风在与主换热器200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进一步上升,但是相比传统的中央空调,能耗依旧大幅降低。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热泵600为水水热泵,以冷凝水为热源,热水箱中需要加热的热水通过在热泵600吸收冷凝水中的潜热而持续升温,直至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后从热水箱中排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换热器200和预冷换热器300的出水口均为冷凝水收集口,如此一来可以实现了全部冷凝水的高效循环利用,保证冷凝水冷量及热量的高效回收。

实施例2: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

参照图1所示,一种中央空调冷凝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中央空调中主换热器200和预冷换热器300中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积水盘310收集,各个积水盘310收集的冷凝水通过管道汇集到储水池400,消除储水池400内冷凝水之间的压力、流量和温度差别,形成均衡的冷凝水,防止后续冷凝水供给时发生压力及流量波动;

S2、根据热水箱700内热水的温度及水位自动智能选择冷凝水回收路径;

S21、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时,且当液位传感器72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达到设定液位时,此时,热水箱700内的热水不需要加热,第二反馈控制器920控制补水泵43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开启和关闭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储水池400内的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500换热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的冷凝水入口端。此时,冷凝水依次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水机组5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冷凝水全部进入冷水机组500,通过低温冷凝水与制冷剂在冷水机组500中进行换热,进一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可以将冷凝水的温度由16℃降温至7-8℃,经过降温后的冷凝水随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各组预冷换热器300,如此一来可使冷凝水的制冷量通过制冷剂的循环重新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进而带回室内,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同时,温度在7-8℃的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其换热效率远大于16℃冷凝水对新风进行预降温,正常情况下,16℃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32℃,而7-8℃冷凝水可将新风进行预降温至25-28℃,新风预降温后的温度越低,则新风在与主换热器200换热时就可以节省更多的制冷剂及电耗;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S22、当液位传感器72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低于设定液位时,第二反馈控制器920控制补水泵430开启,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如果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依旧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关闭,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开启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和关闭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此时,冷凝水依旧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水机组5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如果补水箱800将热水箱700补水至设定液位时,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40-54℃,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打开,通过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同时开启分流器510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部分冷凝水作为热源进入热泵600,换热后进入合流器520,热水箱内的热水泵送进入热泵中循环换热,另外部分冷凝水经由冷水机组500换热后进入合流器520,经过热泵换热冷却后的部分冷凝水和经过冷水机组500冷却的部分冷凝水在合流器520内混合后,由第二冷冻水泵440直接泵送进入每组预冷换热器300的冷凝水入口端,直至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维持在55-60℃,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和分流器510的第二出水口关闭。此种情况下,由于冷凝水经过热泵600吸收潜热后可以降温至12℃,热泵600冷冻水出口的温度是高于冷水机组换热后冷凝水的温度,两者在合流器520混合后,冷凝水的温度大约可维持在8-10℃,此时新风预降温的效果相比第一种情况降低,新风在与主换热器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相对第一种情况升高,但是此种回收路径既回收了部分冷凝水中的潜热,又高效的实现了新风预冷,回收了冷凝水中的冷量。

S23、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热水箱700内的热水温度低于40℃时,第一反馈控制器910控制热水循环泵420打开,同时第一反馈控制器910开启分流器510第二出水口和关闭第一出水口,储水池400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600,快速使得热水箱700内的循环热水升温至55℃以上。此时冷凝水全部依次经过储水池400、第一冷冻水泵410、分流器510、冷热泵600、合流器520、第二冷冻水泵440、预冷换热器300、储水池400的回收途径,储水池内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热源进入热泵,使得热水箱内的循环热水快速升温至55℃以上。此时热水箱700内的热水升温速率加快,但是热泵600出口处的冷凝水温度维持在12℃左右,新风预降温的效果进一步变差,新风在与主换热器200换热时消耗的制冷剂及电耗进一步上升,但是相比传统的中央空调,能耗依旧大幅降低。

S3、不断循环增加的冷凝水量通过储水池400溢流回收。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