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16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风口的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轨道车辆上的具有防冷凝水产生的送风口。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以往的送风口,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的时候,冷空气由格栅之间的空隙吹入车厢内,当车厢内温度高,送风温差较大时,当冷空气吹在格栅上时,会在格栅上形成冷凝水。为了防止在格栅上形成冷凝水,目前普通采用的是在格栅的背面涂一层防结露漆,或者在格栅的背面粘贴一层毛毡等防寒材料,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也有不足之处,因为送风口的格栅一般是并排平行设置多个,冷空气从格栅之间的空隙吹出,所以冷空气也会接触格栅的正面,使得格栅正面产生冷凝水。在一些建筑物内的中央空调系统中,也有采用在送风口设置发热元件的形式,但其需要增加相应的电器元件,易损易坏,而且结构也较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冷凝水产生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在送风口处固定一大致呈 “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所述翻边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座上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由所述支座的两侧边围成送风风道;在所述送风风道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条形栅板,所述条形栅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条形栅板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个第二出风口 ;在所述栅板的背面设有一隔离腔,在所述隔离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在所述支座、支架、栅板及隔离腔的迎风面涂有一层防结露漆。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座、支架及栅板均为铝型材。所述支座的翻边与车体骨架之间通过快速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栅板与其周围车厢装饰板的形状一致,或为平面,或为弧面。所述隔离腔的断面大致呈“V”形,其迎风面部分为内凹的弧面。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栅板背面的两侧,沿所述栅板方向呈长条形,在所述支架上设置多个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为长圆孔。所述支座与支架之间通过铆钉连接。所述隔热材料为发泡剂。在所述栅板的背面粘贴一层防寒材。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016]1、通过在栅板的背面设置填充隔热材料的隔离腔,涂防结露漆等措施,防止送风口处结露,而且在送风口只采用一个条形栅板,从栅板的两侧出风,冷热空气不会吹向栅板的正面,进一步防止产生冷凝水。2、通过在送风口处设置支座,利用支座的两个侧边形成送风风道,在送风风道口设置栅板,送风口的安装位置不会限制过于严格,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车厢内的任何一个位置,栅板可以与周围车厢内的装饰板形成一体的效果,实现送风功能与装饰一体化设计, 简洁美观大方。3、在栅板的背面设置V形隔离腔,可以将送风风道均勻地分隔成两路,避免在出风口处形成紊流等现象。4、此送风口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空调系统的出风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A-A剖视图;图3是图IB-B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栅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7是图5的C-C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8所示,送风口 1,支座2,翻边3,车体骨架4,第一出风口 5,送风风道 6,栅板7,支架8,第二出风口 9,隔离腔10,隔热材料11,防结露漆12,快速螺母13,迎风面 14,第三出风口 15,铆钉16,防寒材17,车厢装饰板18,送风风管19,螺栓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设置在车辆顶部的两侧,用于从车厢顶部的两侧向车厢内送风,空调系统中的送风风管19设置在车顶内部,送风风管19端部的送风口 1也位于车辆顶部装饰板18的内部,从车厢内不能直接看到该送风口 1,在车厢装饰板18上留有供出风的风口。在送风口 1处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2,支座2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3,翻边 3与车体骨架4固定连接,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螺栓20固定连接,为了简化安装结构,如图2 和图3所示,翻边3与车体骨架4也可以通过快速螺母13固定连接。为了减轻重量,便于安装,支座2采用铝型材材料。如图4所示,在支座2上,与送风口 1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一出风口 5,送风风管 19内的冷热空气从送风口 1和第一出风口 5处向外吹出,为了增加出风量,第一出风口 5采用长圆孔,可以只开一个与送风口 1面积差不多的的第一出风口 5,这种结构,虽然出风面积大,但相应地会减弱支座2的整体刚度,所以,为了在保证出风量的同时,增加支座2的整
4体刚度,在支座2上开设多个具有长圆孔形状的第一出风口 5,这样每两个相邻的第一出风口 5之间的连接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如图2的图3所示,支座2的两侧边将送风口 1与车厢装饰板18之间的空隙封堵住,进而围成送风风道6,冷热空气从送风口 1及第一出风口 5吹出后,经由该送风风道6吹向车厢内。因为该送风口 1设置在车顶部的两侧,为了配合送风口 1处车厢装饰板18的形状,支座2的两侧边的宽度不一致。在送风风道6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条形栅板7,条形栅板7将送风风道6分隔成两个第二出风口 9,冷热空气分成二路,分别从两个第二出风口 9吹出,不但对空气起着缓冲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整冷热空气的出风方向,使冷热空气不会直接吹向乘客的头部。栅板7 只设置一个,冷热空气从栅板7两侧的第二出风口 9吹出后,不会经过栅板7的正面,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在栅板7处形成冷凝水。因为栅板7只设置一个,所以很容易将栅板7的形状做的与其周围的车厢装饰板 18的形状相同,即具有相同弧度的弧面,栅板7与车厢装饰板18做同样的表面处理,这样, 乘客从车厢内看,栅板7与装饰板18基本成一体的设计,简洁美观大方。栅板7通过支架8固定在支座2上,栅板7和支架8为一体式结构,采用铝型材材料,支架8可以只设置在栅板7的两个端部,栅板7与支座2之间可以全部做为出风的风道, 这样虽然出风量大,但是栅板7的中间部分没有支撑,其整体刚度较差,随着车体运行时的振动,栅板7会颤动,可能产生噪音。本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将支架8在栅板7背面的两侧设置两个,同栅板7 —样,沿栅板7方向设计为长条形,在每个支架8上设置多个第三出风口 15,第三出风口也采用通风面积较大的长圆孔。支架8起着加强筋的作用,提高了栅板7的刚度。支架8与支座2固定连接,其连接处可以与支座2与送风口 1之间的连接处相同, 通过铆钉16同时将支架8、支座2与送风口 1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防止在栅板7上形成冷凝水,在栅板7的背面设有一隔离腔10,隔离腔10是一个断面大致呈“V”形的空腔,在隔离腔10内填充隔热材料11,避免冷热空气直接吹至栅板7的背面,而且阻挡冷热空气的温度传递至栅板7。隔热材料11选用发泡剂,将整个隔离腔10全部充满发泡剂,保证效果。隔离腔10与支架8和栅板7可以为一体式结构。隔离腔10的断面呈“V”形,可以将从第一出风口 5吹出的空气分隔成两路,隔离腔 10的迎风面部分采用内凹的弧面,使空气流过时更加平稳,不会在此处产生紊流等现象,也有利于均勻分配两路的出风量。为了更进一步保证不会产生冷凝水,在支座2、支架8及隔离腔10的所有与冷热空气接触的面上都涂上一层防结露漆12。在栅板7的背面,支架8的外侧,有一部分栅板7背面无隔离腔10和隔热材料11, 所以,在这部分栅板7的背面,先涂上一层防结露漆12,然后再粘贴一层防寒材17,防寒材 17采用福乐斯防寒材。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设置在车辆顶棚上,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车顶部分的装饰板18为一平面,所以栅板7的形状也为一个与装饰板18平行的平面,支座2也呈“U”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这里不再另外详细描述。
5[0045] 如上所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在送风口(1)处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O),所述支座O)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 (3),所述翻边C3)与车体骨架(4)固定连接,所述支座( 上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送风口 ⑴连通的第一出风口(5),由所述支座⑵的两侧边围成送风风道(6);在所述送风风道(6)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条形栅板(7),所述条形栅板(7)通过支架(8) 固定在所述支座( 上,所述条形栅板(7)将送风风道(6)分隔成两个第二出风口(9);在所述栅板(7)的背面设有一隔离腔(10),在所述隔离腔(10)内填充隔热材料(11);在所述支座O)、支架(8)、栅板(7)及隔离腔(10)的迎风面涂有一层防结露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O)、支架 (8)及栅板(7)均为铝型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O)的翻边 (3)与车体骨架(4)之间通过快速螺母(1 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7)与其周围车厢装饰板(18)的形状一致,或为平面,或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腔的断面大致呈“V”形,其迎风面(14)部分为内凹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设置于所述栅板(7)背面的两侧,沿所述栅板(7)方向呈长条形,在所述支架⑶上设置多个第三出风口(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5) 和第三出风口(15)为长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 与支架 ⑶之间通过铆钉(1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11)为发泡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栅板(7)的背面粘贴一层防寒材(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轨道车辆防冷凝送风口,在送风口处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两侧各具有一翻边,所述翻边与车体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座上开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送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由所述支座的两侧边围成送风风道;在所述送风风道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条形栅板,所述条形栅板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条形栅板将送风风道分隔成两个第二出风口;在所述栅板的背面设有一隔离腔,在所述隔离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在所述支座、支架、栅板及隔离腔的迎风面涂有一层防结露漆。该装置可以有效防止出风口处结露,而且可以实现送风功能与车厢装饰板的一体化设计效果,简洁美观大方。
文档编号B61D27/00GK202006798SQ20112006411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刘作琪, 孙召进, 李莉, 林松, 梁君海, 王明岩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铁道部运输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