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9862发布日期:2018-06-16 00:1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机房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机房散热功耗问题一直是通信机房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精密空调由于功耗的问题一直制约通信机房发展。近期国内也开始出现新型的水冷背板,但是机房在有水环境下运行始终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传统的背板式散热结构热风与背板接触面积太小,利用率不高,排热效果并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背板式通信机房多联热管散热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包括机柜、冷风通道、离心风机、微通道换热器和架空层,所述机柜下方设有架空层,架空层的端部为敞开式,每两个所述机柜之间留有冷风通道,冷风通道的下方设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通过电动风阀往冷风通道里吹入冷风,且离心风机安装在架空层内,所述离心风机上还连接有微通道换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设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设置在架空层与机柜相通的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传统的冷通道封闭式散热不同,方便实用,将微通道换热器底置集中换热,比每台机柜背板换热的方法,更加集中换热,效率更高,而且,采用离心风机换热,换热速度更快,并通过过滤网过滤机房灰尘,使得机房内的机柜吸入较少灰尘,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柜,2—冷风通道,3—微通道换热器,4—电动风阀,5—离心风机,6—过滤网,7—架空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底置型多联热管冷却系统,包括机柜1、冷风通道2、AC离心风机5、微通道换热器3和架空层7,所述机柜1下方设有架空层7,架空层7的端部为敞开式,每两个所述机柜1之间留有冷风通道2,冷风通道2的下方设有AC离心风机5,AC离心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4往冷风通道2里吹入冷风,且AC离心风机5安装在架空层7内,所述AC离心风机5上还连接有微通道换热器3,所述微通道换热器3设置在架空层7与机柜1相通的位置,所述AC离心风机5的出风口设有过滤网6。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

通信机柜中的热量通过架空层两端进入安置在架空层两端的微通道换热器内,微通道换热器经过充分热交换后,由AC风机将换热后的冷风通过冷风通道再吹入机房内。这样的换热方式,相比在每台机柜背板换热的方法,更加集中换热,效率更高,而且离心风机通过过滤网过滤机房灰尘。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