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41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



背景技术:

我国大气污染已经从上世纪煤烟型污染演变为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成为全球气溶胶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中原地区等为全球污染之最,PM2.5年均浓度已超过70μg/m3,超过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高于WHO指导值的7倍以上。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能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面对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空气净化器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空气净化器应用普遍,但一般只具有简单的空气过滤净化功能,其灭菌效果微弱,针对医院、餐厅灯对空气质量要求严格的场所,其并不适用,往往还需使用其他辅助灭菌手段才能达到空气净化灭菌的要求,使用不方便,还会增加额外开支。所以现在缺少一种兼具强化灭菌与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包括:主箱体1、臭氧气箱2、高效过滤器3、风机4、布风箱5、出风箱6和触摸面板7;

所述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盖板10,所述进风盖板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所述第一进风口11内侧设置所述高效过滤器3,所述高效过滤器3另一侧设置所述风机4,所述风机4的另一侧设置所述臭氧气箱2,所述风机4上方设置所述布风箱5;

所述主箱体1顶部设置有出风箱6,所述出风箱6底部与所述布风箱5顶部连通,上部倾斜设置有出风板60,所述出风板60上设置有出风口61,所述出风板60下方倾斜设置有加热装置63;

所述布风箱5的底板50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1,所述第二进风口51外周设置有进风微孔52,所述布风箱5的上盖53上设置有出风微孔54,所述布风箱5内处于所述第二进风口51上方设置有导风板55,所述导风板55底部外周设置有支脚56,所述导风板55通过所述支脚56固定于所述布风箱5的底板50上,所述导风板55与所述第二进风口51之间设有空隙;

所述臭氧气箱2上方连通设置有第一导气管22和第二导气管23,所述第一导气管22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风机4上方,所述第二导气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布风箱5底部的第二进风口51配合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高效过滤器3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尼龙层30、活性炭纤维层31、纳米碳纤维布层32、羊毛纤维层33、PTFE纤维层34和第二尼龙层35。

优选的是,所述臭氧气箱2内设置有臭氧发生器20和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

优选的是,所述高效过滤器3上方设置有空气品质传感器36,所述空气品质传感器36包括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和TVOC传感器。

优选的是,所述高效过滤器3上方还设置有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

优选的是,所述触摸面板7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顶部面板上,所述触摸面板7下方设置有控制器8。

优选的是,所述触摸面板7与所述空气品质传感器36、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和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分别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空气品质传感器36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和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器8一端电连接所述触摸面板7,另一端分别电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20和电加热装置63。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上设置有无纺布层12,所述出风口61上设置有玻璃纤维滤膜62。

优选的是,在所述风机4作用下,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主箱体1,经过所述高效过滤器3过滤后进入所述主箱体1,其中的一部分空气由所述进风微孔52进入所述布风箱5,另一部分空气经所述第一导气管22进入所述臭氧气箱2,所述臭氧气箱2中的气体由所述第二导气管23进入所述布风箱5,所述布风箱5中的气体由所述出风微孔54进入所述出风箱6,再经过所述加热装置63后由所述出风口61排出。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臭氧气箱、布风箱和出风箱,使空气与臭氧在臭氧气箱、布风箱和出风箱内先后三次混合,达到了臭氧对进入该净化机的空气的三次强化灭菌过程,从而强化并极大提高了臭氧对空气灭菌净化效果,有效保证了空气的品质。

2.本发明的高效过滤器兼具吸尘、除臭、去除有害有机物等功能,具有极强的空气净化效果,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

3.本发明空气净化效果好、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布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布风箱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高效过滤器的厚度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主箱体;2—臭氧气箱;3—高效过滤器;4—风机;5—布风箱;6—出风箱;7—触摸面板;8—控制器;10—进风盖板;11—第一进风口;12—无纺布层;20—臭氧发生器;21—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2—第一导气管;23—第二导气管;30—第一尼龙层;31—活性炭纤维层;32—纳米碳纤维布层;33—羊毛纤维层;34—PTFE纤维层;35—第二尼龙层;36—空气品质传感器;37—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50—底板;51—第二进风口;52—进风微孔;53—上盖;54—出风微孔;55—导风板;56—支脚;60—出风板;61—出风口;62—玻璃纤维滤膜;63—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包括:主箱体1、臭氧气箱2、高效过滤器3、风机4、布风箱5、出风箱6和触摸面板7。

主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风盖板10,进风盖板10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1,第一进风口11内侧设置高效过滤器3,高效过滤器3另一侧设置风机4,风机4的另一侧设置臭氧气箱2,风机4上方设置布风箱5。

臭氧气箱2中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很强的灭菌功能,通过臭氧与空气混合能达到对空气的灭菌消毒,而增强臭氧与空气的混合程度能显著提高臭氧的灭菌净化效果。

主箱体1顶部设置有出风箱6,出风箱6底部与布风箱5顶部连通,上部倾斜设置有出风板60,出风板60上设置有出风口61,出风板60下方倾斜设置有加热装置63。

其中,空气由出风箱6底部向上流入,而布有出风口61的出风板60倾斜设置,通过改变出风箱6内气流的方向能增强气体的紊流,以促进气体混合。加热装置63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以调节温度,另一方面通过加热空气促进由出风口61排出的空气中的残余臭氧的分解,以避免过多的残余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布风箱5的底板50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51,第二进风口51外周设置有进风微孔52,布风箱5的上盖53上设置有出风微孔54,上盖53设置倒锥形,以方便出风,布风箱5内处于第二进风口51上方设置有导风板55,导风板55底部外周设置有支脚56,导风板55通过支脚56固定于布风箱5的底板50上,导风板55与第二进风口51之间设有空隙。

其中,布风箱5通过内部结构设计,以达到促进进入的空气与臭氧的充分混合,从而加强臭氧的灭菌效果。其工作原理为:由第二进风口51向上流动的空气进入布风箱5后,受到设置在第二进风口51上方的导风板55的阻力,由于导风板55与第二进风口51之间设有空隙,流动受阻的空气在该空隙中向四周扩散流动;布风箱5的底板50上在第二进风口51外周还设置有进风微孔52,由进风微孔52进入的空气向上流动至导风板55与第二进风口51之间的空隙中,与前述的空气相遇,两股流动方向相异的空气充分混合(一股流向四周、另一股向上,),再向上流动,由上盖53上的出风微孔54排出布风箱5。

在另一种实施例导风板55外周向上翘起,以利于对空气进行导流。

臭氧气箱2上方连通设置有第一导气管22和第二导气管23,第一导气管22的另一端设置于风机4上方,第二导气管23的另一端与布风箱5底部的第二进风口51配合连通。

高效过滤器3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尼龙层30、活性炭纤维层31、纳米碳纤维布层32、羊毛纤维层33、PTFE纤维层34和第二尼龙层35。

其中,由第一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从外至内依次依次经过第一尼龙层30、活性炭纤维层31、纳米碳纤维布层32、羊毛纤维层33、PTFE纤维层34和第二尼龙层35。

其中,第一尼龙层30和第二尼龙层35具有粗效净化功能,同时对高效过滤器3的内层形成保护,能增强高效过滤器3的机械性能;活性炭纤维层31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大量有害物质;纳米碳纤维布层32出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外还能有效增强折叠滤网的韧性和耐磨性,将其设置于高效过滤器3的内层,能显著提高高校过滤器的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PTFE纤维层34能有效提高高效过滤器3的强度;羊毛纤维具有大量微孔,羊毛纤维层33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同时还能完全或部分分解各类有机污染物,使其最终生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羊毛纤维还易产生静电,能促进空气电离产生负离子,改善空气质量。由于活性炭纤维层31和纳米碳纤维布层32均只能吸附有机污染物,而不能分解有机污染物,当达到一定的吸附量后,部分有机污染物容易穿过活性炭纤维层31和纳米碳纤维布层32,而在纳米碳纤维布层32之后设置能完全或部分分解各类有机污染物的羊毛纤维层33,能确保有机污染物的彻底清除,同时由于活性炭纤维层31和纳米碳纤维布层32已吸收大量有机污染物,流经羊毛纤维层33的有机污染物大大减少,能保证羊毛纤维层33对剩余有机污染物的清除。活性炭纤维层31、纳米碳纤维布层32、羊毛纤维层33的相互配合能显著改善高效过滤器3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效果。

第一进风口11上设置有无纺布层12,用于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出风口61上设置有玻璃纤维滤膜62,用于对出风口61排出的空气进行再次过滤,以确保空气品质。

臭氧气箱2内设置有用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0和用于检测臭氧气箱2内的臭氧浓度的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

高效过滤器3上方设置有空气品质传感器36,空气品质传感器36包括PM2.5传感器、甲醛传感器和TVOC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PM2.5含量、甲醛含量和TVOC含量。高效过滤器3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中的臭氧浓度的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

触摸面板7设置与主箱体1顶部面板上,触摸面板7与空气品质传感器36、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和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分别连接,用于显示空气品质传感器36、第一臭氧浓度传感器21和第二臭氧浓度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触摸面板7下方设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一端电连接触摸面板7,另一端分别电连接臭氧发生器20和电加热装置63,从而通过触摸面板7来实现对臭氧发生器20和电加热装置63的控制。

本实施例的具有强化灭菌功能的空气净化机的工作过程为:

在风机4作用下,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经过高效过滤器3过滤后进入主箱体1,其中的一部分空气由进风微孔52进入布风箱5,另一部分空气经第一导气管22进入臭氧气箱2,臭氧气箱2内产生的臭氧与其初次混合,臭氧对这部分空气进行初次灭菌;

臭氧气箱2中的混合气体在气流作用下经第二导气管23通过第二进风口51进入布风箱5内,在设置于第二进风口51上方的导风板55的作用下,混合气体在导风板55与第二进风口51之间的空隙中向四周扩散流动,与由布风箱5的底板50上的进风微孔52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其中的臭氧对空气进入二次灭菌;

布风箱5中的气体再由出风微孔54向上流动进入出风箱6,在出风箱6中进行进一步混合,其中的臭氧对空气进入三次灭菌作用,再经过加热装置63后由倾斜设置的出风口61沿排出。其中,将布有出风口61的出风板60倾斜设置,一方面能通过改变气流的运行方向,增强出风箱6内气体的紊流程度,使空气和臭氧混合更加充分,提高臭氧的灭菌效果;另一方面能改善倾斜设置在出风板60下方的加热装置63对空气的加热效果,以确保残余臭氧被加热分解,防止过多的残余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通过空气与臭氧在臭氧气箱2、布风箱5和出风箱6的先后三次混合,实现了臭氧对进入该净化机的空气的三次强化灭菌过程,从而极大提高了臭氧对空气灭菌净化效果,有效保证了空气的品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