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450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生物饲料技术,绝对不是新名词,早在1989年我国农业部就将氨化秸秆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一。2001年3月,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更被列入国家“十五”重点推广50项技术第三十七项。在全世界范围秸秆压块饲料、生物秸秆蛋白饲料内都是主流,而我国发展秸秆更有着无法比拟的资源潜力,我国农业秸秆玉米秆、水稻秆、麦秆、油菜秆、花生禾、甘薯藤等每年产量7亿多吨,为满足我国非粮型养殖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所以好长时间不被重视,甚至大部分被扔弃或胡乱烧掉,难以产生经济效应,秸秆生物饲料技术就由此诞生,它的关键就是把利用率不高的粗饲料转化为利用率高的精饲料,为此在研发时,引入欧美先进生物技术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能迅速繁殖并高效分泌纤维分解酶系的工程菌,利用这种特殊的工程菌,在霉菌、担子菌、细菌及相关化学物质的综合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对秸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使其所含的粗纤维降解为动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双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在秸秆生物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采用户外新收取的生物秸秆材质进行初级粉碎干燥加工出来的初级原料品质远高于储存后一段时间的生物秸秆材质在进行加工得到的原料;但是在户外进行这样的加工多采用燃料发电机作为动力源,对于汽油或柴油的消耗很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太阳能动力单元和与太阳能动力单元驱动连接的干燥单元;太阳能动力单元包括支撑底板、太阳能光伏板以及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包括整流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支撑底板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有铰接球,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在在一固定板上表面,铰接球位于固定板底面上的球座内部,支撑底板与固定板之间设有手动升降调节筒,在手动升降调节筒上设置有调节把手,且手动升降调节筒两端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个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与第一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铰接连接,第二连杆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反光板,其中所述反光板与固定板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的干燥单元包括箱体、转轴、干燥筒安装卡环、落料板、干燥筒、螺旋导向板、转轴电机、料斗、电热风箱、连动杆、偏心轮和电机;所述箱体上底端设有出料口,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料斗和转轴电机,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电热风箱和落料板;所述干燥筒通过干燥筒安装卡环安装在转轴上,在干燥筒内部设置有螺旋导向板,转轴电机通过传送皮带与转轴相连,电机固定在箱体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偏心轮与连动杆相连;所述落料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动杆上,落料板的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箱体内侧底端。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电源组件与电热风箱的供电电源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干燥筒为两端开放网状的圆筒形结构,螺旋导向板为网状的螺旋结构,干燥筒的内芯与螺旋导向板之间为无缝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料斗安装在干燥筒左侧的正上方,所述箱体还开有与料斗相对应的落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高效光能发电组件与电热风箱式干燥装置结合,再配合筛选式的搅拌系统,实现了生物秸秆碎料的快速干燥,实现太阳能电源供热,减少汽油或柴油的发电损耗,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斗,2-太阳能动力单元,3-转轴电机,4-电源组件,5-电热风箱,6-螺旋导向板,7-干燥筒,8-安装卡环,9-落料板,10-连动杆,11-电机,12-偏心轮,13-箱体,14-机架,21-反光板,22-太阳能光伏板,23-固定板,24-铰接球,25-第二连杆,26-第一连杆,27-手动升降调节筒,28-连接杆,29-调节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节能秸秆生物质饲料颗粒干燥装置,包括机架14和固定在机架14上的太阳能动力单元2和与太阳能动力单元驱动连接的干燥单元;太阳能动力单元包括支撑底板、太阳能光伏板22以及电源组件4,电源组件4包括整流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支撑底板上端设有连接杆28,所述连接杆28上端设有铰接球24,太阳能光伏板22安装在在一固定板23上表面,铰接球24位于固定板23底面上的球座内部,支撑底板与固定板23之间设有手动升降调节筒27,在手动升降调节筒上设置有调节把手29,且手动升降调节筒27两端为铰接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固定板23的万向调节;所述连接杆28上设有两个固定环,两个固定环之间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与第一连杆26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6与第二连杆25相连接,第一连杆26与第二连杆25之间铰接连接,第二连杆25与固定板23相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固定板23的位置固定,所述固定板23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反光板21,其中所述反光板21与固定板23之间铰接连接,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光伏板22的发电量。所述的干燥单元包括箱体13、转轴、干燥筒安装卡环8、落料板9、干燥筒7、螺旋导向板6、转轴电机3、料斗1、电热风箱5、连动杆10、偏心轮12和电机11;所述箱体13上底端设有出料口,箱体13的顶部安装有料斗1和转轴电机3,在箱体13的内部安装有转轴、电热风箱5和落料板9;所述干燥筒7通过干燥筒安装卡环8安装在转轴上,在干燥筒7内部设置有螺旋导向板6,转轴电机3通过传送皮带2与转轴相连,电机11固定在箱体13的内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偏心轮12与连动杆10相连;所述落料板9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动杆10上,落料板9的另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箱体13内侧底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源组件4与电热风箱5的供电电源连接,实现太阳能电源供热,减少汽油或柴油的发电损耗,节约资源。所述干燥筒7为两端开放网状的圆筒形结构,螺旋导向板6为网状的螺旋结构,干燥筒7和螺旋导向板6的网目直径为5mm-10mm,干燥筒7的内芯与螺旋导向板6之间为无缝连接,料斗1安装在干燥筒7左侧的正上方,所述箱体13还开有与料斗1相对应的落料口。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手动升降调节筒27的长度调节实现固定板23的万向转动调节,此时第一连杆26、第二连杆25实现固定板23的位置固定,从而确保不同位置、不同时段太阳能光伏板22的向光面均能与太阳光线垂直,有效地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且在反光板21的作用下将太阳光折射到太阳能光伏板22上,提高太阳能光伏板22的发电量,非常方便,而且节约能源。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