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3771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粮食颗粒受潮后,容易发霉,现有的粮食颗粒大部分采用摊晾的方式进行干燥,此种方式往往容易造成粮食颗粒的污染或与其他物质的混合。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所述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第一框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上的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下方的电机装置及位于所述电机装置左侧的气缸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及位于其上方的固定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竖杆左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左侧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方的第二支架及位于所述第 二支架左侧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框体装置包括第一框体、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一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左右两侧的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的挡框、位于所述挡框下方的第二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下方的第三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下端的集中框,所述第二框体装置包括第二框体、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内的集中环、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上方的进料斗、位于所述进料斗上方的密封环、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左侧的第四管道及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上的第二风机,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第一转轴、收容于所述第一转轴内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方的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旋转板、位于所述旋转板左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横板、位于所述旋转板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竖杆、位于所述旋转板右侧的第三弹簧及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左侧的第四弹簧,所述气缸装置包括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述第二横杆右侧的垫块、位于所述垫块上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第五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上的第四竖杆及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定位架。

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三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

所述第一框体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设有两个,所述散热框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挡框固定连接,所述挡框呈空心的圆锥体,所述第二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框体且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侧面设有 若干排第三通孔,所述集中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三管道贯穿所述集中框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框体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二框体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设有第四通孔,所述集中环呈环状,所述集中环的下表面及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的内表面呈倾斜状,所述进料斗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侧面设有第五通孔,所述密封环呈环状,所述密封环的下表面与所述进料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进料斗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横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旋转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板水平放置,所述旋转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竖直放置, 所述第三竖杆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杆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接触,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杆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垫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呈长方体,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竖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杆竖直放置,所述横板的左表面与所述第四竖杆的右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架呈凹字形,所述定位架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贯穿所述定位架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粮食进行快速的干燥,并且集中处理,使得干燥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防止粮食颗粒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实现空气的流动,使得粮食与干燥热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大,减少干燥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装置2、位于所述支架装置2左侧的第一框体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3上的加热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框体装置3下方的第二框体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下方的电机装置6及位于所述电机装置6左侧的气缸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长方体,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及位于其上方的固定架13。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所述固定架 13呈L型,所述固定架13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支架2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第一斜杆22、位于所述第一斜杆22上方的第一竖杆23、位于所述第一竖杆23左侧的第一横杆24、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4左侧的第二竖杆25、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方的第二支架26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6左侧的第三支架27。所述第一支架2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斜杆22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竖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斜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24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4的右端与所述第一竖杆2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24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竖杆2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杆25呈长方体,所述第二竖杆25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架26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6的另一端呈水平状且与所述第三支架27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7呈L型。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体装置3包括第一框体31、位于所述第一框体31上方的第一管道32、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2上的第一风机33。所述第一框体3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一框体3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一通孔3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12,所述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312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2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 一管道3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风机33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2内,所述第三支架2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风机3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风机3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第一过滤网4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左右两侧的散热框42、收容于所述散热框42内的加热棒4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41下方的第一连接杆4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4下方的挡框45、位于所述挡框45下方的第二管道46、位于所述第二管道46下方的第三管道47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管道47下端的集中框48。所述第一过滤网4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4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过滤网4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滤网4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42设有两个,所述散热框42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4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加热棒43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4呈竖直状,所述第一连接杆4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4的下端与所述挡框45固定连接。所述挡框45呈空心的圆锥体,所述挡框45使得从所述第一过滤网41过滤后的空气向四周散去。所述第二管道46呈竖直状,所述第二管道46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3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47呈竖直状,所述第三管道47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二框体312且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三管道47的内部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三管道47的侧面设有若干排第三通孔471,所述第三通孔471与所述第三管道47的 内部相通。所述集中框48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三管道47贯穿所述集中框48的内外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集中框48包覆位于最下层的第三通孔471,使得从最下层第三通孔471喷出的热空气向下集中。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框体装置5包括第二框体51、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51内的集中环52、位于所述第二框体51上方的进料斗53、位于所述进料斗53上方的密封环54、位于所述第二框体51左侧的第四管道55及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55上的第二风机56。所述第二框体51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第二框体51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框体51的侧面设有第四通孔511,所述第四通孔511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集中环52呈环状,所述集中环52的下表面及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集中环52的内表面呈倾斜状。所述进料斗53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进料斗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料斗53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53的侧面设有第五通孔531,所述的第五通孔531与所述进料斗53的内部相通。所述密封环54呈环状,所述密封环54的下表面与所述进料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5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框体3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四管道55的一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511且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5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四管道5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531且与所述进料斗53的侧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四管道55的内部与所述进料斗53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风机56设有电源且所述第二风机56与电源电性连接,使得第二框体51内的空气进入到第四管道55内,然后进入到进料斗53内,从而可以实现 热空气的循环。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6包括电机61、位于所述电机61上方的第一转轴62、收容于所述第一转轴62内的第一弹簧63、位于所述第一弹簧63上方的第二转轴64、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64上的旋转板65、位于所述旋转板64左侧的第二弹簧68、位于所述第二弹簧68上方的横板67、位于所述旋转板65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三竖杆66、位于所述旋转板65右侧的第三弹簧69及位于所述第三弹簧69左侧的第四弹簧60。所述电机6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1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转轴62竖直放置,所述第一转轴62的下端与所述电机61连接,使得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62旋转,所述第一转轴62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621,所述第二凹槽62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弹簧63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弹簧6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621内,所述第一弹簧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凹槽62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4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转轴64竖直放置,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4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621内且与所述第一转轴62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转轴64可以上下移动,所述第二转轴64贯穿所述横板67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64贯穿所述旋转板65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65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板65水平放置,所述旋转板65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67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竖杆6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转轴6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竖杆66呈长方体,所述第三竖杆66竖直放置,所述第三竖杆66的上端与所述旋转板65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所述第三竖杆66的侧面与所述第一转轴62的侧面接触,从而当电机61带动所述第一转轴62旋转时,由于第一转轴62呈长方体,因此所述第一转轴62使得所述第三竖杆66随之旋转,进而使得旋转板65及第二转轴64旋转,最后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框体51旋转。所述横板67呈长方体,所述横板67水平放置,所述横板6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框体51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板6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68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68的上端与所述横板6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8的下端与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所述横板67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杆25的左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9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69的下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9的上端与所述横板6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0呈竖直状,所述第四弹簧60的下端与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0的上端与所述横板6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3的上端与所述电机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7包括第四支架7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71右侧的第二横杆72、位于所述第二横杆72右侧的垫块73、位于所述垫块73上方的气缸74、位于所述气缸74上方的推动杆75、位于所述推动杆75左侧的第五支架76、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架76上的第四竖杆77及位于所述横板67上方的定位架78。所述第四支架7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7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71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74的侧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气缸74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横杆7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72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72的左端与所述第四支架7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72的右端与所述垫块7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垫块73呈长方体,所述垫块73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74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7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75呈长方体,所述推动杆75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75的下端与所述气缸74连接,使得所述气缸74带动所述推动杆75上下移动,所述推动杆75的上端与所述横板6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76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76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架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7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竖杆77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竖杆77呈长方体,所述第四竖杆77竖直放置,所述横板67的左表面与所述第四竖杆77的右表面滑动连接,从而在所述第四竖杆77及第二竖杆25的配合下,使得所述横板67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所述定位架78呈凹字形,所述定位架78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板6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框体51贯穿所述定位架78的内外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框体51可以稳定的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气缸74,使得推动杆75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横板67向下移动,然后使得第二框体51向下移动,所述密封环54不再顶靠在第一框体31的下表面上,待第一框体51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关闭气缸74。然后将需要烘干的种子倒入到进料斗53内,然后集中到第二框体51内。然后启动气缸74,使得推动杆75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横板67、第二框体51及进料斗53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密封环54顶靠在第一框体31的下表面上,然后关闭气缸74。然后启动加热棒43,使得加热棒43可以加热。同时启动电机61,使得第一转轴62、第二转轴64、第三竖杆66、旋转板65、第二框体51、进料斗53及密封环54随之旋转,从而使得第二框体51内的种 子做离心运动,使得第二框体51内的种子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第二框体51的内表面上。待第一框体31内的温度达到需要的温度后,启动第一风机33,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到第一管道32内,然后进入到第一框体31内,经过第一过滤网41的过滤后,且经过挡框45的作用向四周散去,从而可以与散热框42接触,从而可以对进入到第一框体31内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空气经过挡框45的内部进入到第二管道46内,然后进入到第三管道47内,经过第三通孔471排出,该热空气排向第三管道47的周围及其下方,从而可以使得热空气与种子充分接触,使得烘干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启动第二风机56,使得第一框体51内的空气进入到第四管道55内,然后进入到进料斗53内,然后再进入到第二框体51内,从而可以形成循环气流,使得烘干效率更高。并且当第二框体51内的种子较少时,可以启动气缸74,使得推动杆75带动所述横板67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框体51不断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二框体51内的种子更加的分散,使其与热空气充分接触,提高烘干的效率。至此,本发明农业生产用粮食颗粒烘干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